构建体系 万安街道着力公园社区发展治理
2023-01-07田昆
□田昆
四川天府新区万安街道党工委书记
鸟瞰万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不断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公园社区作为公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园城市发展的动力单元、市民生活的美好家园、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的微观场域和基本载体。为有效解决公园社区精细治理不深、造血功能普遍不足等问题,天府新区万安街道着力构建起公园社区“1486”发展治理体系,夯实公园城市底部支撑。
党建引领 未来公园社区发展治理“1486”体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和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安排部署,结合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四川省“十四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规划》《成都市未来公园社区规划导则》《成都市“十四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规划》等文件要求,统筹公园社区发展治理、居民生活、运行安全等需要,探索公园城市社区发展治理现代化道路。聚焦建设高品质和谐安全宜居生活现代化公园社区“一条主线”,以着力深化全域党建示范引领、着力发展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着力推动社会治理双线融合、着力增进市民幸福美好生活“四个着力”为重点,建立健全社区党的建设引领体系、健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区防减灾应急安全体系、完善社区居民自治体系、拓展社区协商共治体系、深化社区网格融合智治体系、推动社区法治宣传援助体系和筑牢社区运行保障体系“八大体系”,把公园社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秀美、场景空间优美、生活服务完美、人文关怀善美、社会关系和美、心灵感知甜美的“六美”生活家园。
四个着力 构建未来公园社区“四梁”桁架
——着力深化全域党建示范引领。按照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要求,落细落深城乡村(社区)党建工作,通过实施纵向一体、横向融合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深入开展城乡村(社区)党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面建强村(社区)各级、各类、各领域党组织,党建引领未来公园社区发展治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村(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居民更加紧密,村(社区)基础进一步夯实巩固。
——着力发展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村(社区)发展治理始终,不断深化人大立法基层联系点建设,“两代表一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更加健全,代表城乡村(社区)居民意见更直接。探索城乡村(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积极性,完善城乡村(社区)居民议事机制,健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机制,不断拓展城乡村(社区)社会协商民主,广泛凝聚共建共治共享合力。
——着力推动社会治理双线融合。做实最具成都原创的社会治理双线融合试点工作,以一张网格统揽、一支队伍统管、一个平台统调、一套机制统筹为基点,深化村(社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建设,完善“一个中心”运行体制机制,凸显多元解纷的功效,推动建设更具韧性的公园城市城乡村(社区)。
——着力增进市民幸福美好生活。紧紧围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着力补齐村(社区)公共服务短板,完善未来生态融合场景、未来健康医养场景、未来人文教育场景、未来绿色出行场景、未来休闲消费场景、未来创新创业场景、未来共建共治共享场景七大场景,不断增进城市美好生活。
举办慈善活动会帮助困难群众
位于万安的雅居乐国际社区一景
八大体系 筑牢未来公园社区“八柱”支撑
——夯实社区党的建设引领体系。一是实施党建“四化”建设。大力实施党建标准化、规范化、项目化、品牌化“四化”建设工程,以“四化”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水平。开展党建规范化、标准化示范行动,构建小区党建、商业街区、专业市场、写字楼与“党建标准化、规范化+”评价体系,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党建工作培训。二是大力探索创新比邻党建。打破行政边界,整合跨区域资源,加强比邻村(社区)党组织的设立,推动比邻党委建设试点,形成党建资源共融、示范项目共创、社区服务共享工作格局。三是构建中心村(社区)大党委。结合街域产业、生活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中心村(社区)大党委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全力构建以大党委为纽带、村(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的党建新格局。
——健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健全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完善“社区综合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街区)党群服务站”三级社区服务载体设施,集成社区政务服务、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生活服务功能。二是孵化社区品牌服务项目。持续推动幸福盒子、战旗红、幸福园子、一麓童行等品牌服务扩面增效,发展小区居民生活服务、家政服务以及公益服务等项目,补齐婴幼儿照护服务、普惠养老服务、睦邻友好服务等短板。三是丰富社区多元场景体验。聚焦居民消费、运动健康、文化生活等需求,构建“基础便民型+品质提升型”社区服务业态体系。做强创业孵化中心和创新孵化平台“两个引擎”,健全街道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创业就业服务点服务体系。
——完善村社区居民自治体系。一是实施村(居)民议事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党领导下的村(民)议事会制度,健全村(社区)议事规则、小区院落村落议事公约,广泛宣传发动居民参与村(社区)、小区院落村落公共事务,增强村(社区)发展治理共同体意识。二是大力实施小区治理细胞工程。探索建立选派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到小区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机制,积极培育、规范管理小区自组织,推行自组织社区备案制度,推动形成小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义工组织等各类组织共建共治、互联互助的治理格局。三是大力实施信托制物业服务工程。深化信托制物业服务试点,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或项目组建党组织。建立辖区物业服务评级制度,开展安置房、经济适用房、人才公寓、公租房等重点小区物业管理规范攻坚行动。
——筑牢社区防减灾应急安全体系。一是建立村(社区)综合防减灾应急救助体系。设立村(社区)减灾应急服务中心,健全社区与应急、公安、消防等部门定期联系制度和联动协作机制,形成与城市指挥互联互通的村(社区)应急指挥终端。建立村(社区)综合防减灾应急救援站点,实现所有村(社区)全覆盖。二是加强村(社区)公共卫生风险应对。推动村(社区)健康关心委员会建设,培育公共卫生领域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志愿者队伍,建立点面结合的村(社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哨点诊室,完善发热门诊与上级医院分级分诊、转运机制。三是强化居民社会心理干预。构建街道、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两级预防与干预体系,推动村(社区)心理咨询室、健康活动室、心理宣泄室、心理测评工具、情绪疏通工具等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社区协商共治体系。一是健全“两代表一委员”之家。推动“两代表一委员”之家向小区院落、街区、楼宇覆盖,推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联系服务社区居民、行业企业、商家等,构建覆盖全域的社会协商民主机制。二是创新社会协商共治机制。拓展村(社区)区域内各类主体力量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引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搭建街道、村(社区)社会协商民主共治平台,推动构建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协商共治平台,健全协商民主共商机制。三是培育协商共治新型主体。培育发展商家联盟、各类行业协会、工会等组织机构,推动成立商家联盟、商圈协商议事会以及创新创业楼宇型议事、市场型协商议事等新型协商议事平台,引导统一战线和社会各阶层人士参与区域重大事务治理。
——深化社区网格融合智治体系。一是深入实施“微网实格g 幸福满盒”网格治理服务行动。推进街道层面队伍、网格、平台、机制优化整合,构建“一支队伍统管、一张网格统揽、一个平台统调、一套机制统筹”基层管理机制。二是建强街域智慧治理中心。构建智慧社区“115N”整体架构,完善1 个社区主题数据库,搭建1个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围绕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安全、社区发展、社区党建五大板块,建设N 类社区智慧应用场景,推动平安城市建设、公共卫生应急、人口管控排查等智慧化场景社区呈现。
——推动健全社区法治体系。一是健全人大代表立法联络点。整合各级人大代表力量,依托中央法务区建设,推动村(社区)人大立法联络点建设,组织征集各级人大立法工作居民意见建议。依托人大代表和法律专业力量,引进和培育村居法律普及和宣传团队,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二是建立法治宣传主题公园。开展法治主题公园、微型宣传街头小品和公示栏等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集教育性、观赏性、互动性、实效性为一体的法治文化阵地,推动村(居)民学法常态化、长效化,营造了全民学法、全民懂法的浓厚氛围。三是打造金牌法治调解队伍。积极发挥“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及人民调解员的示范引领作用,让他们用“乡音”说法,用“乡情”说理,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
——夯实社区运行保障体系。一是创新社区机会共享机制。系统分析社区人口结构、行为轨迹、消费需求以及公共空间、自然资源等资源禀赋,完善村(社区)发展治理需求与企业经营业态的有效衔接机制。二是健全“五社联动”机制。创新“五社联动”机制,完善社会主体承接街道转移职能和委托具体事务的制度机制。三是创新发展村(社区)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规范运营管理。试点设立混合所有制新型社区经济组织,探索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居委会为主导、社区资源活化利用为路径、实现社区公共利益为导向、服务社区居民为目标的社区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