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2023-01-07赵宾福薛振华
■赵宾福 薛振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作为新时代文化工作者、考古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感悟新时代的考古工作要以“三个坚持”为抓手,脚踏实地、持续发力,不断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而努力奋斗。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深入挖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对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以璀璨的中华文明积淀,不断增强历史自觉,筑牢信仰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高度,赋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新使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引了方向、注入了无穷动力。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创造了“满天星斗”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其他古文明的特点,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如何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和阐释、如何做好中华文明的梳理与展示,是摆在新时代考古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必须高度重视考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新时代考古工作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进行深入理论探索。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已有的具有中国特色“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文化区系理论”“社会发展理论”“国家演进理论”“文明模式理论”基础上,继续开创符合中国考古实际,能够解决中国考古问题的新理论、新方法。继续探讨符合历史实际的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的认定标准,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
以多样的交叉学科手段,推动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探源中华文明、挖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交叉是重要手段。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在行业内最早开展考古学科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于1998年建立了我国考古界第一个专业从事古DNA研究的实验室,树立了考古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典范。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在2018年建立的山西夏县田野实习基地上,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和科学研究的试验田,相继开展了田野考古学与地质学科、生命学科、化学学科、物理学科的交叉研究。今后,吉大考古将加大统筹力度,紧抓“实验”和“实践”两个抓手,充分发挥吉林大学学科齐全的特色,发扬吉大考古研究优势,走出一条具备新时代优势特色交叉融合的吉大考古之路。
二、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传统文化现实文化相融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传承中华文明,推动文化相融相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也极具当代价值。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相统一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在增进民生福祉、人民至上方面,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强调“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方面,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生态和谐”;在促进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古人讲求“亲仁善邻”,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悠久传统。“自强不息”的人格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与坚毅的个性品质,以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等。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仅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现在和将来,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用蕴含其中的精髓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明确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任务,强调要传承中华文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近年来,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尤其在考古文博知识普及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品十分丰富,藏有商代甲骨、商周青铜器、历代玺印以及佛像、书画等大量珍贵文物。吉林大学通过与长春市政府合作建立分馆举办各类展览,吸引更多市民观看,汲取精神力量;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在山西夏县建立了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设施齐全的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在保证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定期举办“公众考古开放日”面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向公众展示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与现场保护等工作内容。讲清楚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民众通过亲身感触出土陶片,让原本“高冷”的文物变得可及、可感,有“表情”、有“温度”,在近距离实实在在体会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也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考古事业接班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让人才培养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最深厚的土壤、最宝贵的养分。在人才培养中以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滋养思想、涵养品格;以优秀传统文化激扬斗志,坚定理想;以优秀传统文化启发美育,开阔视野,提高境界。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筑牢中华传统文化之“根”,铸造理想信念之“魂”,厚植家国情怀,这是时代发展之需,也是个人成长之要。
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考古人才培养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来引导德育教育;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以优秀传统文化来激发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启发智育教育;在田野考古实践的广阔天地中锤炼体育教育和劳育教育。引导学生从德智体美劳“五育”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最终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守护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并为之接续奋斗,让我国的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作为文化工作者和考古教育工作者,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要积极推进“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以及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中华文明的研究阐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让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不断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在良好的学科发展背景下培养更多年轻学生加入考古工作队伍,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