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2023-01-24杨晓艳

新长征 2022年12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制度化弘扬

■杨晓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的战略部署,目标是要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一、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专门阐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蕴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激发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走向美好未来的精气神,凝聚了兴国、强国之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以下几个方面为着眼点。

以实践养成为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只有以实践为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于深厚的社会基础中植根,于人人践行的良好风气中勃发。要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坚持不懈地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实际、针对性强的实践活动,动员全体社会成员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要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诚信建设制度化、公正文明执法司法活动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弘扬,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生动局面。

以文化资源为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我们既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又要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具体到实践中,我们要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赋予新意、增补充实、拓宽延展等手段,繁荣文艺创作,推出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文艺力作,为人们提供有灵魂有质量的精神营养,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以制度规范为保证。制度作为社会良性运行、文化规范有序的保证,对人的行为有着强烈的形塑匡正效应。要注重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要用良法善策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用刚性制度树立道德天平、引导价值判断、规范行为取舍,更好地守护公平正义、弘扬美德善行,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环境和制度支撑。

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精神力量。

做好教育引导和宣传普及是基础性工作。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持续大力弘扬建党精神,加强红色文化的发掘、宣传、研究和传播,用好各类学习教育实践基地,常态化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使青少年从小就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沐泽熏陶。大力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弘扬凡人义举和赤子情怀,带动人民向上向善。

畅通宣传渠道是广泛开展好宣传教育的前提。一是主流媒体要做精做细。主流媒体是基层群众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媒体节目必须质量高、覆盖面广。二是新闻出版物要走近群众。要将报刊杂志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在适合的栏目、内容中做核心价值观的隐形宣传。三是充分发掘新媒体的传播力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更加符合百姓的需求。

三、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基、精神之“钙”,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必须体现时代性,努力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境界。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理想信念的确立,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必须有深厚的理论信仰作支撑。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首要的是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和精神富矿。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能够使我们从中深刻认识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在重温初心中坚定跟党走信心,在咀嚼苦难中升华人生理想,在缅怀先烈中厚植报国情怀,在感悟辉煌中强化必胜信念,充分汲取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营养和奋力前行的精神动力。这是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现实需要。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对现阶段我国人民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高度统一的,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中国;弘扬集体主义,把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社会主义理想的确立,又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注入时代内涵。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就是要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把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把个人梦想与远大理想相结合,增强投身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制度化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论中国语境下集体主义的教育意蕴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关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探讨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若干重要问题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从法庭走向街头——“大调解”何以将工人维权行动挤出制度化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