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视域下高校高知群体党员管理机制研究
2023-01-07徐锐
徐 锐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组织统战部,广东 广州 510300)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落实党的十九大要求,打造坚强有力的高校高知群体党组织,面临着高知群体党员发展不足、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高知群体党组织政治引领不强、战斗堡垒作用不突出等问题,需要着眼党建工作机制的健全完善,聚焦工作机制中个体、组织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探索运用心理契约理论,研究高知群体党员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因素及其作用规律,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高知群体党员管理提供更强的机制动力。
1 心理契约理论研究回顾与应用
心理契约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管理学界针对组织与员工关系受到全球化竞争的影响,在组织行为学中引入了心理学概念,运用契约理论解释组织与员工的关系。在之后的研究中,不同学者对心理契约提出不同观点,理论体系目前仍在发展中。总的来说,心理契约是组织和员工以其存在关系中隐含的相互允诺和责任的知觉。这种知觉或来自于对正式契约的感知、遵行,或隐藏于各种期望当中。心理契约相对于成文的、具有书面形式的合同契约,是一份非显性协议,蕴含着组织和成员对相互责任、义务的期望和认识,是联系两者的心理纽带和信念依托。
随着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和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这一组织行为学理论的运用范围和研究对象已不仅限于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而是逐步扩大到高校理论研究中,为增强高校师生管理和建设、影响组织达成目标结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郭洁、李国强(2022)统计分析了2005至2021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教师心理契约的论文发现,当前教师心理契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心理契约的功能、影响教师心理契约的因素和教师心理契约违背的诱因等方面,具有注重理论研究、研究主体不断扩大、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的特点[1];刘志丽(2021)提出新时代学生党支部与大学生党员的心理契约呈现新特点,从心理契约角度分析学生党支部、大学生党员的互动机制,心理契约履行效应与违背效应等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产生明显影响[2];赵锦(2019)根据心理契约理论,通过研究党员现状,建立起高校党员培养模型,构建了党员与组织之间的良性纽带和党员培养的长效机制[3]。然而通过在知网搜索近五年高校领域内研究心理契约理论的研究成果,发现多数研究范围聚焦在大学生党员群体上,对教师党员发展和管理的关注较少,对教师群体中高知党员的管理更是未能形成有效的机制体制。本文将以此为创新点,结合当前高校高知群体党员发展的现状,动态推演在心理契约理论下基层党组织与高知群体之间的关系,探索高知党员管理的路径构建,增强高校基层党建的实操性。
2 新时期下高校高知群体党员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党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高度重视和关心高知识群体的党员发展工作,同时在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和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党员数量不断增加。但由于高知群体本身的特点以及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该群体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高校党委重视程度逐步提高
高校党委承担着高知群体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的主体责任,其重视程度决定了高知党员发展工作的实际成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重视做好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健全骨干教师党员的“双培养”机制,将高校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在党的正确引领和各方努力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各校党委通过建立院系支部三级联动机制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极大提升了高知群体党员发展的工作成效。
2.2 应对新变化力度有待加强
近年来,高校高知群体在特点、组成等方面发生了不少新变化:一是受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评价体系等因素影响,高知群体大多面临着较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时间精力较多投入到业务工作中,致使他们在政治思想上的要求不够积极主动;二是“海归”比例不断增加,有较多海外学习、深造经历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更为多元复杂,多种文化相互渗透,导致部分高知人员的入党意愿不强;三是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人才交流力度不断增强,高知群体流动性越来越大,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尽管高校已经着力加强了对高知群体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的资源和投入力度,但在深入调研和工作思路的转变上仍缺乏一定的真招实招,未能做到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以积极高效的工作方法引导高知群体向党组织靠拢。
2.3 组织管理模式创新不够
高知党员在高知群体中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对高知党员的管理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开展的支部活动要以强化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组织认同为目的。目前部分高校对高知党员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相对陈旧,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不多,组织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有些基层党组织没有针对高知群体、青年教师来设置支部,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组织活动、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导致高知党员归属感不强;有些党支部开展组织活动多限于学习文件、会议讲座等传统形式,创新方法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织对高知党员的政治引领工作。
3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完善高校高知群体党员管理机制
3.1 构建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校高知党员发展动态演化模型
不同的心理、现实因素最终促成心理契约,形成因素的变化同样会促使心理契约在形成后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具体上包括“三个阶段、四个节点”:萌芽阶段(信息判断、期望发生)、形成阶段(契约成立)、发展阶段(契约变化、契约重构)。各个阶段对于党组织和高知群体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同的实际意义(见图1)。
图1 基于心理契约形成的高知党员发展动态演化图
(1)萌芽阶段:增强高校高知群体对党组织的认同感。萌芽阶段的信息判断和形成阶段初期的心理预期不仅对后期的心理契约有重大影响,更是达成合同、宣誓等形式契约的主要基础。这有助于研究解决高知群体入党意愿不强的问题。心理契约理论说明,重视高知群体对党初心使命的正确认知、对党员权利义务的正确把握、对入党程序的全面了解等等,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正确的知觉,能增强高校高知群体对党和党员身份的认同度和服从度,从而有利于高校党组织对高知群体的政治引领工作。
(2)形成阶段:增强高校高知群体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心理预期形成后,成员与组织仍然大量交换显性和隐性信息。这些信息直接或间接影响心理契约的发展方向。如果负面作用不加以抑制,会导致心理契约的破裂,最终使成员产生违背心理契约的行为,即使不会马上出现违背形式契约的问题。高知群体有着突出的高知识、高自尊、高追求的人格特征,对自身是否受到重视、作用能否得到认可、价值有否得到体现有较强的感知度。尊重高知党员这些自我意识特点,着力强化他们在党组织中获得的精神满足感,使他们认识到不仅是业务工作,参与党建工作同样能实现其精神追求,就能有效增强高知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3)发展阶段:增强高校高知群体党员投身党建的积极性。心理契约动态演化模型表明,心理契约是组织和成员行为的重要内生因素。良好的心理契约能促使成员履行承诺,有效激发个人贡献动机,创造达成目标所必要的心理条件,并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当前,之所以存在一些高知党员“形式上入党”的问题,就是因为缺乏心理契约的激励作用,高校党组织未能充分激发高知党员投身党的教育事业忘我工作,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由此可见,心理契约同时存在于组织和成员中,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成员心理契约的动态演化同样会促使组织的心理契约发生变化,从而使组织作出应对和调整,保证组织的团结和行动一致。例如,有的党支部开展组织活动不够接地气,存在走过场现象,这实际上已经对组织与高知群体党员之间的心理契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党组织意识到这个问题带来效率低下等现象,就会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促成自我革新。只有心理契约的良性互动,才能有效推动高校党组织根据党员的表现及时进行改革、革新,实现组织力和战斗力的提升。
3.2 完善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校高知群体党员管理机制
(1)心理契约的创建:完善高知群体的思想引领机制。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实现党组织与高知群体从“外在影响”到“信念认同”。一是抓好宣传引导,深化高知群体对党的认识。通过主题报告宣讲,组建高知党员宣讲团,围绕党的创新理论,结合高知群体专业方向,从不同角度、不同主体需求等方面作宣传教育,促使广大高知群体对党的政治思想、理论有清晰具体的认识。二是抓好教育引导,端正入党动机。高校党组织主动帮助高知群体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定期带队前往革命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引导高知群体更全面、更深入认识我党,增强其爱国爱党情怀。积极探索在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对“高知”群体政治吸纳的措施,对条件成熟的教师,“主动出击”,建立健全“三专四结合”培养机制,“三专”即专人联系、专人培养、专人考察,“四结合”即把发展党员与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做到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同时,邀请高知群体参加党内活动,采取“先实践考察后学习教育”的模式端正入党动机,增强入党意愿。三是抓好组织引导,构建共同发展愿景。依托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各高校党组织要建立适合自身、师生认可的共同发展愿景,把个体的发展、单一群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党组织的发展、组织价值的实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高知群体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力量和作用。
(2)心理契约的优化:完善高知群体党员党性修为机制。一是健全高知党员组织建设。改变院系党支部的单一模式,优化高知群体聚集领域组织设置,将党支部设置与系、教研室设置相结合,以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课题组为着力点,探索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的混编,最大化拓展对高知群体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二是改进高知党支部的生活。既要改变过往简单的说教、文件宣读等生硬模式,也要避免以文娱活动代替党建的庸俗化倾向。高校党组织要结合当前工作要点和教师党员的特点及心理需求开展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组织生活,如依托红色资源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实施“互联网+党建”模式,通过采用在时间、管理、载体上更为有效的组织生活方式,将党组织生活的开展与高知党员的业务结合起来,促使党组织与党员之间形成积极的心理契约,并实现良性循环。三是培养优秀高知党员带头人。要培养两个“带头人”群体。一个是高校党务工作者,代表组织带领党建。要推广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做好教师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要选好配强党务干部,能深入高知群体,努力把党的工作覆盖到每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另一个是优秀高知党员,带动高知群体更多地参与党建工作。高校党委要培养更多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上的党支部书记,通过成立“双带头人”工作室,开展“身边的榜样”党员示范活动等,充分发挥“双带头人”在理想信念、发展事业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实现以个体榜样带动群体效应。
(3)心理契约的良性发展:完善高校党组织与高知党员的双向互动机制。心理契约不受负面因素影响,需要组织与成员间有良好的双向互动交流。一是要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实践证明,心理契约的建设离不开组织文化,而我们党的文化核心就是建党精神,需要用更有效、更为高知群体所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去宣传、解读、讲授建党精神,使高知党员真正深刻认识、认同党的宗旨、路线和执政理念,确保高知党员再教育取得实效。二是加强以引领为主的人文关怀。党组织要主动与高知群体多联系、常引导、做好事、做实事,在科研、教学、继续教育等各项工作中加强思想引领,将业务提升与个人进步同步结合,使高知群体时时、处处、事事感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三是优化沟通互动载体。积极探索“政治导师制”“结对子”等方式,把政治引领责任落实到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推动科研团队负责人、学术骨干、实验室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中的优秀党员与青年教师、学生一一结对,通过教学、科研等业务关系形成有效沟通、对标先进、主动作为的局面。
4 结语
高知群体党员管理是组织与成员间心理关系在实践中的体现和演变。运用心理契约理论,研究高校党组织和高知群体党员之间的心理契约动态演化,有利于从思想层面把握组织与党员间的纽带和联系,探索构建组织与高知群体的信任机制,从而增强高知群体对党组织的认同和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对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和繁荣发展党的高等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