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传播热点及趋势研究

2023-01-07韦苗苗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研究

韦苗苗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1120)

20世纪80年代,“国际传播”一词经由《麦克布莱德委员会最后报告》①祝建华:《改革国际传播秩序的重要文件——读最近翻译出版的“麦克布赖德委员会最后报告”》,载《新闻大学》1982年第5期,第85页。和“国际传播发展项目”②林珊:《“国际传播发展计划”的来龙去脉》,载《国际新闻界》1986年第3期,第5页。引入中国。国际传播是指新闻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核心力量。③李希光、郭晓科:《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及提升路径》,载《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第5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陆续恢复外交关系,打开了新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新局面的同时,也为新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国际传播从主要受西方影响的状态走向了本土化发展。新冠疫情背景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格局从“话语权不平衡”向“东升西降”转变。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力气加强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载《人民日报》2021年6月1日,第1版 。

为了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传播研究情况,本文借助中国知网(CNKI)可视化软件和Citespace软件,对改革开放后(1978-2021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国际传播CSSCI期刊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力求阐释国内国际传播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学科分布、作者与机构分布情况、研究热点与趋势,以期对国内的国际传播研究有所启示。

一、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一)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法,对CNKI国际传播CSSCI期刊进行检索,从检索结果中精选出100篇文献,对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国际传播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热点、研究趋势、问题进行讨论。

图1 本文研究的思路

在国际传播研究的总体趋势、学科分布上,主要利用CNKI可视化工具对国内国际传播发文量分析;在作者机构分析上,主要使用Citcesapce可视化工具对机构词频、作者词频以及作者贡献分析;在研究热点上,主要使用Citcesapce可视化工具对关键词进行词频和共现分析,研究不同研究议题的情况及其相互联系;在研究趋势上,主要使用Citcesapce可视化工具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研究国内国际传播研究的关键节点和趋势(见下表)。

?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问题

研究将CNKI数据库中检索到的CSSCI期刊文献作为分析对象,使用“国际传播”“对外传播”等词语作为关键词,在专业检索状态下,将检索时间设置为“1978-2021年”,选择“期刊”文献作为文献类型,检索结果见表1。

表1 本文分析方法

表1 研究数据来源和获取方式

[说明:( CSSCI期刊=Y) 并且 (主题=国际传播/对外传播等 或者 题名=国际传播/对外传播等 或者 v_subject=中英文扩展(国际传播/对外传播等) 或者 title=中英文扩展(国际传播/对外传播等)) (模糊匹配),专辑导航:全部; 数据库:学术期刊 跨库检索]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呈现,本文力求回答如下问题:

研究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传播研究的总体情况如何?

研究问题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传播研究的热点有哪些?有何变化?

研究问题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传播研究趋势如何?

研究问题4:研究结果对我国国际传播研究有何启示?

二、改革开放后国内国际传播研究基本情况

本文从总体趋势、机构分析、作者分析几个方面对改革开放后国际传播研究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文借助CNKI的可视化工具,对2545篇文献按照发文量进行统计与排序。可以看到,1978年至2021年国际传播话题相关文献数量呈现整体增长的趋势(见下图)。

图2 国内国际传播CSSCI期刊发文趋势

具体来看,改革开放至20世纪初,国际传播研究缓慢发展,CSSCI期刊文献发文在10篇左右。进入21世纪,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推进全面现代化的目标,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变得重要。2009年,我国国际传播政策调整,建立国际一流的传播体系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国内对国际传播相关研究愈加重视。2010年开始,国际传播CSSCI期刊发表数量开始快速增长。2019年、2020年国际传播实践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国际传播发文量有所下降,国际传播研究多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塑话语权。2020年以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世界格局调整,国际秩序面临变革,大国关系更为复杂。学者们在国际传播领持续耕耘,探索国际传播新的路径,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战略体系,2021年CSSCI期刊发文量回升并达到有史以来最高发文量。

(二)学科分布

借助CNKI可视化工具,对1978年至2021年国际传播期刊所涉及的学科进行分析,发现国际传播学科CSSCI期刊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就涉及40多个学科,不同的学科CSSCI期刊发文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选取了国际传播CSSCI期刊发文量排名前10的学科分析(见下表)。

表2 国内国际传播CSSCI期刊发文量学科TOP10

?

从上表可以看出,1978年至2021年国际传播CSSCI期刊的学科分布较广。发文量前10的学科中,新闻传播学科CSSCI期刊国际传播发文量最高,达1476篇;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为244篇,中国语言文字为223篇,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为215篇,出版为159篇,文化为133篇,体育为105篇,高等教育为70篇,音乐舞蹈为38篇,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为35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传播研究呈现多学科研究的状态,其中新闻传播学科较关注国际传播研究。

(三)机构与作者分析

对作者机构进行词频、共现分析,了解改革开放后国内国际传播研究领域内不同机构和作者的发文情况,以及发现贡献较大的作者和机构。

1.机构词频分析

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机构进行词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对应的机构对国际传播贡献较大,选取频次排名前10的机构进行梳理(见下表)。

表3 国内国际传播CSSCI期刊发布机构频次TOP10

从上表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后,不同机构国家传播CSSCI发文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在国际传播CSSCI发文量最高,出现频次为98次;清华大学排名第二,出现频次为31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排名第三,出现频次为17次;浙江工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大学排名分别为第四、五、六、七、八,频次在13~15之间;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重庆社会科学院等院校并列第九,频次均为12;中央民族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并列第十,频次为10次。

从发文单位类型来看,国内国际传播CSSCI发文贡献较大的机构多为高校新闻传播学院,此外还包含高校外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商学院。媒体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出版社如北京燕山出版社也是国内国际传播研究贡献较大的机构。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国际传播研究更“重传播”,学科间交融远远不够。

2.作者词频与共现分析

对作者进行词频分析,可以了解改革开放后主要研究者情况。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作者进行词频分析,作者频次越高贡献越大。以下选取频次排名前10的作者分析(见下表)。

表4 国内国际传播CSSCI期刊作者频次TPO10

由上表可见,不同作者之间发文情况差距不大。其中作者许志敏的频次最高,为23次;俞玮奇频次排名第二,为22次;刘勇频次排名第三,为21次;戚德祥频次排名第四位19次;史安斌频次排名第五,为16次;姜飞频次排名第六,频次为16次;孙玮频次排名第七,为15次;孙红频次排名第八,频次为15,李宇排名第七,频次为14;吴灵玉、黄会林并列第八,频次均为13次;高晓虹排名第九,频次为12次;张志强、吴应辉并列第10 ,频次均为11次。

研究文献合作者图谱可以展示合作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学科领域内科研合作情况。根据检索结果,本文借助Citesoace可视化软件,选取前5个合作者贡献网络分析(见下图)。

由图3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后国内国际传播领域内形成了一定的合作者集群。合作者集群中,节点越大发文量越大。节点中心性越强,该作者的信息控制能力、桥梁作用越大。从上图可以看到,国内国际传播研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5个合作者集群包含以黄会林和杨卓凡为中心、以胡智锋和刘俊为中心、以史安斌和姜飞为中心、刘小燕为中心、周美芳为中心的合作者集群。

图3 国内国际传播研究文献作者共现

三、改革开放后国内国际传播研究热点与趋势

对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国际传播研究热点分析,可以了解国际传播研究主要关注议题。本文从关键词词频、共现、突现几个方面,对改革开放后国内国际传播研究热点分析。

(一)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1.关键词词频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可以了解在国际传播研究中,被提及最多的内容。本文选取词频排名前10的词语分析(见下表)。

表5 国内国际传播关键词词频Top10

由上表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后国内国际传播关键词排名较为靠前的为国际传播、国际形象、对外传播、文化传播、中国故事、中华文化。其中国际传播频次最高,为927;国际形象频次为92;对外传播频次为88,文化传播频次为79;中国故事频次为55;全球化频次为48,社交媒体频次为37,媒体融合频次为35。改革开放以后,国际传播研究内容上,关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中国故事、中华文化、软实力、一带一路、话语权等议题;在时代背景上立足全球化、新时代;同时重视国际传播中的媒介作用,如聚焦社交媒体、媒体融合、新媒体、主流媒体、中国电影、纪录片等对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研究。

2.关键词共现分析

Citespace可视化图谱中,“圆圈”越大表示发文量越大,“圆圈”的外围越宽表示其中心性越强。根据检索结果,本文对国内国际传播研究进行关键词共现,得到贡献图谱(见下图)。

图4 国内国际传播研究期刊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由上图可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国际传播研究中,“国际传播”占主要地位,且“国际形象”“对外传播”“中国故事”“文化传播”“一带一路”等关键词也居于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传播研究已经具备一定稳定性的研究议题,不同的研究主题之间发生关联和互动。

(1)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分析是国际传播早期研究的主要关注。国际形象的传播由国家主导,体现国家意志。国家形象的研究常常与“建构”“主流媒体”“传播”等关键词相互联系,体现了国家形象研究的研究视角;同时国家形象与“中国电影”“纪录片”等关键词相联系,体现了国家形象建构、传播所依赖的载体资源。

(2)对外传播、文化传播。对外传播是我国国际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外传播与“中华文化”等关键词的联系较强,早期的对外传播多体现为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如许多学者关注“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办学、中华武术在海外的传播等议题。对外传播和“主流媒体”“新媒体”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对外传播研究的媒介依赖性。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对外传播需求也向多元化转变。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新的”“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对外传播研究从文化的外传播逐渐变成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对外传播”“国家战略的对外传播”等议题的研究。

(3)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任务。“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事关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也关系到我国国家形象塑造和文化价值认同等问题。中国故事与“软实力”“影响力”“信息传播”等关键词相联系,“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研究关涉我国对外传播中的“话语表达”“叙事策略”“实践路径”等,以期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研究取向。

(4)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国家战略,其传播实践影响着我国的国家地位与话语权的变化。“一带一路”与“国家形象”“软实力”“影响力”等关键词联系紧密,这体现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在沿线国家的认知情况、我国在沿线国家的国家形象、“一带一路”战略在西方国家的认知与传播情况都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3.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性可以检测研究兴趣是否发生增长。本文对检索到的2545篇文章进行关键词突现,选取前25个节点分析(见下图)。

图5 国内国际传播研究关键词突现

从突现强度上看,突现强度越高,相关议题在该领域越重要。由上图可知,一带一路、新时代、中国故事、信息传播的突现强度较高,其在国内国际传播的地位也相对重要。从突现周期上看,突现周期越长,相应话题讨论持续周期越长。由上图可知,关键词“信息传播”“内容建设”“协同机制”“大众出版”“影响力”“网络传播”的突现周期较长。在最近突现上,还有突现的关键词是近几年领域内讨论的热点,有发展潜力。由上图可知,近几年来,关键词“文化自信”“CGTN”“社交媒体”“走出去”“媒体融合”的突现时间持续至2021年,相对其他议题而言,这些议题将是现在及未来讨论的热点。

从节点上看,1978年至2021年,国际传播研究大致分为几个节点:第一个节点为2011年,国内国际传播研究主要围绕“纪录频道”“软实力”“研讨会”“公共外交”“影响力”等议题,这一阶段,我国的国际传播研究出现了话语上的创新。国际传播研究突破一对一的外宣概念、国家形象塑造的观念,而走向更加广泛的思考。第二个节点为2012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果的背景下,互联网成为我国国际传播探讨的主题,国际传播研究开始主要关注和融入“互联网”的概念。第三个节点为2014年,国家传播开始思考理论的“本土化”,开始聚焦打造属于本国的话语体系。第四个节点为2016年,国际传播研究围绕“中国故事”“创新”“孔子学院”“新闻出版”开展。第五个节点为2017年,国际传播开始关注“一带一路”“社交媒体”“CGTN”“俄罗斯”。第六个节点为2018年,新时代的背景下国际传播研究思考如何建立“文化自信”。第七个节点为2019年,为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国际传播研究开始在“媒体融合”中寻求突破瓶颈的力量。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国际传播开始转向本土化发展。中国外宣工作旨在“让世界了解中国”。进入新世纪,中国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浪潮,推动着中国国际传播新的历史阶段的到来。外宣工作更多在于通过传播构建国际认同、“向世界说明中国”。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后国际传播研究大致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际传播传统议题研究:是由内向外的传播,具体表现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外国文化走进来的传播。如中华武术的传播、汉语的传播、以孔子学院在海外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的孔子文化、儒家文化跨文化传播。这一阶段,我国的国际传播研究主要围绕构建国家形象而探索新的道路。第二阶段是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传播研究的新探讨:内外交叉融合的传播,包括对国内外媒体国际传播能力、我国文化传播能力的探讨。这一阶段,我国的国际传播开始觉察到原有研究的方法、理论上的局限,期望通过学理研究给予实践更有意义的指导。第三阶段是疫情背景下的国际传播研究:研究者们不断开发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研究,例如生化了(国际)舆情的概念,并且随着媒介技术如自媒体的发展尝试着从自媒体的角度探讨国际文化传播这一阶段主要的特点在于受到信息化、全球化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的国际传播研究中更彰显了大国担当。

就目前来看,国际传播研究从概念、方向、主体与客体、内容、理论等都在发生众多的变化。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需要与之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还需要不断地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未来的国际传播研究,还需要长足的发展。

(二)研究特点分析

本文从检索结果中精选100篇CSSCI期刊文献进行研读,对改革开放以后的国际传播研究特点与问题作以下分析:

1.涉及学科上,传播学科为主,跨学科的研究状况正在逐渐形成

从传播研究的学科、研究来源而言,受到多元学科影响。有学者在对传播学科CSSCI期刊进行研究时发现,总体上看,传播学内容多引用其他社会学科内容。①廖圣清、柳成荫、申琦、秦绍德:《国际传播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2000—2011年传播学SSCI期刊为研究对》,载《新闻大学》2013年第3期,第77页。而国际传播作为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研究来源等也多出现跨学科的状况。外交、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体育学、语言学的不断加入,为国际传播研究拓宽了新的视角。

影视类学科关于国际传播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电影的海外传播、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等。如有学者对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进行个案研究,阐释了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从“自我叙事”转变到“他者叙事”中遭遇了个人叙事偏见、历史语境缺席等危机。①王鑫:《从自我陈述到他者叙事:中国题材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困境与契机》,载《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8期,第119页。还有学者对2010至2020年十年间的中国纪录片创作发展进行研究。我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实践从题材上弘扬人类共同价值观、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努力。②许建华、欧阳宏生:《主流文化面向世界的多元表达——近十年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发展》,载《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第6期,第51页。政治类学科关于国家传播的研究,有学者通过对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进行研究,认为传播国家形象宣传片是我国公共外交的实践。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传播,是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思路。③檀有志:《公共外交中的国家形象建构——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载《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第3期,第54页。语言类学科关于国际传播的研究主要在于汉语的海外传播、以及如何通过翻译人才的培养提高我国的传播能力。如有学者对汉语国际传播发展进行研究,发现随着中国的日渐强盛,汉语的传播价值受到重视。④王祖嫘、吴应辉:《汉语国际传播发展报告(2011-2014)》,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第92页。此外,在语言类学科涉及国际传播研究中,翻译人才的出版能力的增强,也能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体育类学科主要聚焦我国的传统武术的国际传播与推广。有学者对武术的国际传播进行研究,认为武术的国际传播取得成就,但是仍然面临组织建设、标准机制建立、推广理念、武术项目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诸多问题。⑤虞定海、郭玉成、李守培:《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综述》,载《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第2期,第82页。

2.研究视角上,国际传播研究开始向以“以我为主”的传播

以往,我国的国际传播将视角主要聚焦在西方主流国际及其媒体,强调主动学习西方经验、将自身的国际传播与西方作对照。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提升,我国的发展战略从“走出去”向“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梦”“一带一路倡议”不断调整。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伴随着外交活动和成果的增加和研究的视角开始从西方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关注“以我为主”的传播转向。作为传播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孔子学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遇到了瓶颈和困难。中非合作论坛、金砖会议作为中国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讨论、展现大国担当外交活动,也吸引着学者将视角转向对南半球国家外交、传播活动的研究。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命运共同体”概念。相关研究逐渐趋热,如有学者对南非媒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年后的报道进行研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南非媒体的传播能力进行评估。

3.概念意涵上,国际传播概念和意涵不断丰富

当下国际传播除了延续早期国际传播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内容外,其意涵更加多元丰富。传播主体强调多元主体,传播渠道涵盖学术交流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与其他自媒体;传播方式包括国家层面的政治、外交活动,也包括社会层面的公共外交;传播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体制度优越性相关内容。如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绿色发展理念”等内容的论述,中国脱贫攻坚的故事,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经济发展的故事,持续丰富着国际传播的研究内容。此外,由于“全球传播”的概念与“国际传播”较为相似。学者们使用该概念时基本都会提及信息技术发展对全球范围内信息传播的变革性影响的背景。⑥崔远航:《“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概念使用变迁:回应“国际传播过时论”》,载《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6期,第55页。这使得专注国际传播研究的部分研究者们从国际传播当中分离出来关注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给国际传播带来的影响。

4.传播理念上,我国国际传播理念从做好外宣的被动传播向打通内宣和外宣结合的主动传播转变

以往的国际传播研究,主张对西方话语体系的靠近和模仿。无论是中国的对外宣传还是对外传播,优先逻辑一般在“西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标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二战以后,美国主导世界传播秩序,我国在世界传播秩序中缺少主导权和话语权。当下,我国学者对国际传播能力考察认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不断提高。而随之发生变化的,还有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不断提升。这对中国国际传播的直接影响是,中国的对外宣传工作持续变更方向,从被动的外宣传转向主动的内宣和外宣相结合,单一宣传手段向多元宣传手段变化。

5.提升路径上,从“传播”能力到“话语”能力,再到“体系”建设能力的强调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外宣工作的思路主要体现在是两个方面:一是在增强“传播”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话语”能力。“话语”是传播的内容,是传播是否有效的核心。二是在强调话语“权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话语“体系”建设。①文建:《把握国际话语权 有效传播中国声音——习近平外宣工作思路理念探析》,载《中国记者》2016年第4期,第35页。新冠疫情作为当下人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整个人类社会造成了颠覆性影响。后疫情时代,我国遭遇着来自信息疫情带来的复杂国际舆论环境的挑战。②于运全:《论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对外传播新发展》,载《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第22期,第84页。有学者对后疫情时代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进行考察认为,后疫情时代的各类宏观变迁促进着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新世界理念下,我国国际传播中国家身份的话语调试应该从“对话”到“共在”转变。③段鹏、张倩:《后疫情时代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价值维度与路径重构》,载《新闻界》2021年第3期,第28页。

(三)问题讨论

1.引用与被引用,跨学科研究有待深入

20世纪初,现代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巨大,跨学科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如前文所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国际传播研究呈现了以“传播学科为主,跨学科研究逐渐发展”的研究状态。随着国际传播地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介入到国际传播研究之中,尽管出现跨学科的研究,也仅仅是引用与被引用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际传播的跨学科研究缺乏共识,不同的学科在对国际传播的背景、研究路径、目标等方面还有待深入对话和交流;另一方面,国际传播学的学科完整性还有待提升,国际传播研究领域还存在分散的、碎片化的、缺乏有机联系的研究领域。

2.国际传播研究理论多样性还有待提升

随着国际传播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内涵不断拓展,原有的理论已经不足以解释多元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国际传播现象与实践。为突破国际传播方法与理论的瓶颈,有学者对国际传播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通过对理论的梳理,基本明晰国际传播理论变迁的秩序重建、走向世界主义、全球文化变迁、身份认同的几个研究议题。④卢嘉,史安斌:《国际化·全球化·跨国化:国际传播理论演进的三个阶段》,载《新闻记者》2013年第9期,第36页。近年来,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逐渐朝向具备全球视野和本土特色发展,国际传播理念如“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等理论化发展。但尽管如此,国际传播研究理论的多样性还仅仅停留在传播领域内,更加多元地符合时代发展、新技术环境的研究范式、研究理论还有待发掘和使用。

3.国际传播效果评估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我国国际传播战略的实施,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起步,历经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初见成效。但传播能力只是构成国际传播的一部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际传播研究的框架比较单一,效果评估局限在传播领域,变量较为单一。实现国际传播研究更加具备实践性和内容更加多元,还需要国际传播功能效果体系更有效、准确、全面。

四、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国内国际传播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多学科并存、多范式相互交融的研究状况。国际传播研究在国际传播实践发展中得到促进,研究持续向好。但如果想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必须解决传播学科理论创新乏力、研究视角单一等诸多难题,致力于培育掌握多种工具和方法的跨学科背景研究人才。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