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传统瑰宝,绽放新的光芒
——记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二级教授李琰君
2023-01-07吕腾波
吕腾波
李琰君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参观留影
传统民居作为地方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是民族文化底蕴的展示,也是人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居很好地再现了以前民居艺术的特征和价值,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中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关中地区是我国建筑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工艺考究的墙面、光彩明亮的门窗、精细别致的雕刻等特色,使得关中民俗建筑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地域气质:古朴苍劲、雄浑大气,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李琰君是地地道道的西安户县人,他长期从事以陕西为核心的传统民居与建筑文化、城乡规划与新农村建设,以及中国户县农民画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领军人才”称号,主持国家社科艺术学重点项目、“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研究历程已近20年。
从美术到建筑,见证一段成长
李琰君非常喜欢绘画。他的养父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从小耳濡目染;他的家乡户县是全国首批“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农民画尤其有名,他从小常去农民画培训班观摩,学习绘画技巧。深受这两方面的影响,他对美术学院心向往之。
1977年恢复高考后,李琰君是第一届考生。他为了考上西安美术学院,整整考了5年,直到1982年被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染织专业录取。“5年的时间,好多同学都大学毕业了,我还没考上,心情很苦闷……”在他的记忆里那是一段稍显黯淡的时光,有很多同学劝他不要过于执着,可以考别的专业,把绘画当业余的爱好。最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执着迎来了最好的结果。
进入大学后,李琰君发现工艺美术和他想象中的美术是有区别的,工艺美术更像是设计,但时间一长,他感受到设计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设计在色彩、造型、层次等多个方面都值得仔细琢磨,值得去深入研究,设计出好的作品。”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在大学毕业后进入陕西省第三印染厂,从助理一步一步做到了高级工艺美术师,开启了他的设计生涯。
工作一段时间后,李琰君意识到自己更喜欢做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于是,从1989年开始,他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然后延续到景观设计,最后延伸到城乡规划设计。“这些设计能力都是我在工作中自学的,从一开始画效果图,逐步学习建筑结构、建筑设计的理念,到成套的工程施工图、工程造价(工程预决算)、工程管理……”十多年的时间,他早已成为一位出色的环境设计师。也正是这个时候,西安理工大学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2002年,西安理工大学正在筹备成立“环境设计专业”,他们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当时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院长王家民教授与我交谈,问我是否愿意到学校来工作。见面谈得很愉快,我就答应了邀请,并且很快办完了入职手续。”这个选择可以说是李琰君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他很感谢王教授,让他能在合适的环境里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之后,进入西安理工大学没多久的李琰君参与了学校曲江校区的校园规划,以及东大门的方案设计。“当时面向社会招标,一共有5家设计单位,没想到最后中标的是我们的方案。”说起这件事,他颇为骄傲,中标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他的设计实力。
在学科建设方面,李琰君身兼多职,积极发挥个人能力,颇有建树。他2005年配合学校的宏观发展目标,主持成立“艺术与设计学院”二级单位,并担任学院的副院长,主管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工作和研究生培养工作至2017年。在稍早前的2012年,他协助学院院长积极推动学院申请到了“艺术学”一级学科点,并在之后顺利申请到了“设计艺术学”二级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此外,他还先后主编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室内设计原理》等教材3部,参编《美术鉴赏》《艺术与设计导论》等教材5部。
确定方向,一份责任与担当
2005年,李琰君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开启了新的研究生涯。“我作为一个传统民居和传统文化爱好者,眼看着传统民居建筑一天一天地损毁、消失,心里特别着急,迫切想为传统民居的传承与保护做点什么。”在这种心情的驱使下,李琰君的博士论文着重研究了陕西关中传统民居门窗文化,字数多达70万字。他选择以陕西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民居建筑研究”和“新农村建设与规划”作为自己的第一研究方向。
“国家艺术学重点项目”课题组赴陕甘宁青新五省区考察照
考虑到自己是户县人,且户县是中国农民画的发源地,李琰君便把中国户县农民画文化与艺术研究作为第二研究方向。他搜集资料、进行作者采访等,形成了国内第一本关于“农民画历史”方面的书籍《中国户县农民画史略》,此书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不仅如此,李琰君通过田野调查、资料分析、现场采访、现场拍摄(相机、无人机)、现场测绘、归类统计、CAD制图和3D建模等手法,翔实地展示了民居的建筑形制与结构特征,并将这些资料汇集成书,出版了《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研究》一书。
在书中,李琰君论述了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营造文化,以及门窗的材料应用、结构特征、制作工艺、图案内涵、色彩运用、审美价值和民俗习惯等信息。这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专著。这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已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图书馆及陕西省图书馆等单位所收藏,并获得2017年度陕西省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此外,他针对传统民居研究,还出版了《陕西关中传统民居与居住民俗文化》《陕南传统民居考察》等专著,发表论文100余篇。
依托以上两个方向的前期成果,李琰君申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陆路‘丝绸之路’境内段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及民俗文化研究”和文化和旅游部委托项目“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陕西传统民居建筑及其居住民俗文化研究”,两项研究均抢救性地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资料整理和理论研究。“我的研究以实证进行论证,确保资料的原真性、史料性,同时也有新发现和新命名内容,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数据化整理。”李琰君坦言,他只是做了些应该做的事情,这也是科研工作者的一份责任和担当。
2022年6月,陕西省“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正式发布了2022年“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李琰君荣获“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多年来,他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较大影响力。
回望过去的20多年,李琰君感慨良多:“我做的课题一般需要大量的田野调研,基本是自驾车出行,因为数据采集对象保存较为完整的一般是在比较偏僻的地区。为了完成现场拍摄、采访、测绘、画图,经常不能按点吃饭和休息。偏僻的地方常常没有像样的旅店提供服务。夏天闷热难耐,易受蚊虫叮咬。冬天冻手冻脚……”尽管如此,李琰君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在花甲之年的当下,时间是最重要的,因为无数的传统民居还等着他去“抢救”,这是他科研的最大意义。
未来,李琰君将继续挖掘、整理和研究华夏文明与黄河文化方面的传统文化;继续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段,将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传统民居,以及居住民俗文化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以此丰富丝绸之路大文化的内容和内涵,更好地弘扬人类文明史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精神,扩大中国文化对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