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23-01-07

科学中国人 2022年20期
关键词:确定性算力科技

毛军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

深圳大学校长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必将更加凸显,一流大学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意义也越发彰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脉相承的禀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所现代化的一流大学,要有大楼,要有大师,要有大学问,但最根本的是培养德业兼修的“大写之人”。禀性所持即定力所在:评价一流大学可以有一千条、一万条标准,但决定一所大学高度的,一定、只会、永远是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个面向”的血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在一流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的每一位学者,都应当具备向“无人区”进军,向反“卡脖子”发力的血性。从量化指标上看,中国一批最好的大学的总体实力已经达到世界一流,但在开拓创新的学科方向、推动科技重大进步、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面对“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历史机遇,我所在的深圳大学将聚焦解决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20+8”产业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进一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

刘韵洁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

中国算力的发展遇上“东数西算”战略,大家都在谈论算力网。但当前,算力与网络并未融合,二者不融合就无法提供“算力网络服务”。我认为,只有“确定性网络”才能保障算力网的健康发展。而“确定性网络”的建设,其实也正是算力网面临的挑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使算力跟网络深度融合,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这已不是人们第一次面对确定性网络的命题。早在2015年,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专门研究广域网的确定性标准,但至今没有标准化。国内也有包括电力、工业互联网等行业,也曾发布了有关确定性网络的白皮书。

但为何现在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很难:要满足人们对算力网络大带宽、低时延、零丢包等的需求,就好比在一条普通的马路上,突然要开出一段高速公路甚至高铁。

我们目前使用的互联网就好比一条“普通马路”,堵堵停停,时延抖动难以控制。而确定性网络则是利用新技术构建“信息高铁”,是完全畅通的一条路,时延抖动是可定制的,可按用户需要提供服务,如此方能有效解决工业制造、能源、元宇宙等应用的精准控制问题。

在中国,确定性算力网络还只是个开始,我们相信在算力网络建设方面,中国大有可为。未来,我们希望在标准体系、产业生态、原始创新等方面,与大家共同努力,开展更深入广泛的合作,让确定性算力网络从技术创新走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的系列重要论述,意味深刻、意义深远,为基础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化学领域为例,作为一门中心学科,化学对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现代能源、材料、生物等产业存在的瓶颈性难题,很多需要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加以解决。

目前,我国在基础研究投入方式和评价机制上已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更加突出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导向作用,实施分类评价。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突破和人才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资助渠道,激励着科研人员潜心研究。

我们期待基础研究投入方式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鼓励勇于探索、突出原创,也鼓励应用牵引、突破瓶颈,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机结合。一方面,要注重着眼未来、自由探索,适当延长基础研究评价考核周期,鼓励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甘坐“冷板凳”;另一方面,要注重围绕需求、服务发展,加强对急难险重科研任务的投入力度,激励科研人员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于吉红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这要求我们辩证把握三者关系,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各要素活力,扎实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应心怀“国之大者”,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人才培养主阵地、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重要作用,积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我们一直强调“写好学术期刊和祖国大地上的两篇文章”,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始终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在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形成了以重大科研平台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分析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科技发展格局,我们更能体会“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摒弃幻想,自力更生”的现实紧迫感。

国际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牢记初心使命,华中科技大学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登峰计划”“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等人才培养计划,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李元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确定性算力科技
算力盗用:一种新型财产侵害*
中科曙光:联合发布全国首个“一体化算力交易调度平台”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力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含混还是明证:梅洛-庞蒂论确定性
算力网络场景需求及算网融合调度机制探讨
论法律的确定性、妥当性与交谈合理性*——评《法律解释学》“法律确定性问题”部分
基于确定性指标的弦支结构鲁棒性评价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