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位固定在学龄前儿童体检集中静脉采血中的应用观察

2023-01-07李坚珍胡宇伟珠海市香洲区香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珠海519000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位标本血液

陈 环,李坚珍,胡宇伟 (珠海市香洲区香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珠海 519000)

学龄前体检指针对3~6 岁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0~6 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要求,旨在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生理和智力发育的异常,早期进行干预。其中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肝功能等血液指标监测是必不可少的项目[1]。静脉采血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的护理操作[2],本身有一定难度。而学龄前儿童由于对静脉采血存在本能的恐惧和对抗情绪,陌生的医务人员和采血环境等原因刺激,造成学龄前儿童采血时常哭闹,躁动不安,不愿配合采血工作;再者学龄前儿童血管细小隐匿、四肢有一定的皮下脂肪等特点[3],造成采血时难度加大,一针成功率不够高,采血时间延长,从而也导致血液标本易发生凝固、溶血、采血量不足等不合格现象。这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常成为引发护理纠纷或投诉的常见原因[4]。学龄前儿童静脉采血能否一针见血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0~6 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要求,集居儿童体检在幼托机构进行,故每年一次的学龄前体检多集中在一个时间段由社区卫生工作人员上门服务,这要求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的采血任务,工作量大而集中,在学龄前儿童体检集中静脉采血工作中提高一针见血率和血液标本的合格率一直是摆在社区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中心2019 年4月始在儿童体检静脉采血中应用体位固定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与分组

选择2019 年4 至5 月由我中心上门服务需采血体检的3~6 岁学龄前儿童1 756 例,采血顺序号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体位固定进行静脉采血,对照组采用随意体位进行静脉采血。两组静脉采血固定由4 名护士操作,4 名护士均经过本研究的体位固定方法培训和护龄在14 年以上,并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两组采血案例均在幼儿园老师协助下进行。实验组:男442 例,女436 例;年龄3.0~6.4岁,平均(3.81±0.70)岁;体质量13.2~18.4 kg,平均(14.44±3.15)kg。对照组:男450 例,女428 例,年龄3.1~6.5 岁,平均(3.79±0.68)岁,体质量13.0~18.3 kg,平均(14.57±3.20)kg。两组均排除血管及相关性疾病。两组学龄前儿童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及血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实验组:幼儿园老师坐位环抱学龄前儿童,儿童坐在老师大腿上。儿童采血手与老师大腿同侧,如儿童左手采血,则坐在老师的左大腿上。儿童下肢悬空,面对操作者。老师用适当力度握住儿童采血手的上臂在台面,成为一个固定点(A 点),儿童另一手穿过老师的腋窝放于其后背。护士左手固定儿童采血手的前臂,固定点在肘关节下方2~3 cm,从下方握持,成为另一个固定点(B 点)。这样学龄前儿童静脉采血侧手臂在AB 两点间维持一个较大的支撑面,稳定度增加。在此体位固定下,护士右手持针进行静脉采血,看见回血,用真空采血管接取血液,待管负压消失拔出针头。对照组采用随意体位进行静脉采血。

1.2.2 观察指标和方法 (1)静脉采血成功:一针见血、进针后未见回血仅退一针又重新进针见回血[5]或试行接真空采血管,有血液顺畅流出也为成功;(2) 血液标本合格率:按检验质量标准评价标本质量,对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登记和重新采集;(3) 采血时长:从皮肤消毒到采集第一管血标本结束的时间;(4) 护理满意度:自制问卷调查表,问卷包含护理人员采血技术、服务态度、语言安慰、注意事项告知和护理风险事件等5 方面内容,分为满意(20 分)、较满意(15 分)、一般(10 分)、不满意(5 分),满分100 分,<75 分为不满意,75~89 分为较满意,≥90 分为满意。评估两组体位方法采血工作质量和幼儿园老师对采血工作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的静脉采血成功率为8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采血时长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实验组发生凝固、溶血、采血量不足等不合格血标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2。

表1 两组体位采血成功率、满意度、采血时长的比较

表2 两组血液标本质量比较 例(%)

3 讨论

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老师的环抱下静脉采血,可使其始终在熟悉的人的怀抱中,克服了典型的“分离性焦虑”[6],减轻其恐惧心理和疼痛,增强安全感。儿童坐在老师大腿上,双下肢悬空,失去下肢挣扎力支点,分散了反抗挣扎的力量。儿童非采血侧手臂被穿过老师的腋窝放于老师的后背,借力老师的腋关节和后背,儿童双上肢及躯体上部即不可随意扭动,从而避免儿童在采血过程中对操作的干扰对抗。老师固定A点,护士固定B 点,儿童采血侧手臂在AB 两点上维持一个较大的支撑面。根据人体力学平衡原理:重心低,支撑面大,重力线在支撑面以内物品的稳定度大;重心不变,支撑面增大,稳定度增大。护士掌心向上从下方握持B 点,压迫上臂的肌肉,使静脉回流,利于肘关节各部位血管容易充盈和暴露,良好的静脉充盈度是保证一针穿刺成功的前提[3]。而在常规操作中,护士掌心向下用力抓住手臂的掌面,手臂皮肤被牵拉,而使血管因牵拉压迫变瘪,不利于穿刺采血。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的静脉采血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静脉采血前选择适当的体位固定方法,减少学龄前儿童反抗挣扎的动作范围,幼儿园老师只需适当的固定协助,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方法固定稳定度大,血管暴露清晰且充盈良好,有利于静脉穿刺采血和顺利采集血标本,缩短静脉采血时长,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此体位固定方法学龄前儿童安全舒适,哭闹减少,采血依从性提高,对静脉采血过程中的干预对抗减少,从而规避静脉采血环节因素造成的血液标本不合格现象。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体位固定进行静脉采血,采血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血液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高血液标本的合格率,从而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辖区的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了精准的医学指导。此法操作方便,容易掌握,无需取材,无额外增加费用,适合在儿童体检集中静脉采血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体位标本血液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