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历代领导人的人才观
2023-01-07王云丰
王云丰 彭 科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四川 成都 611431)
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与和平时期筚路蓝缕的经济建设伟大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历任领导人立足国情、放眼世界,针对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人才现状与人才需求,科学地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并紧密联系党和国家的人才资源实际,谋划富国强国,先后提出了一系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才观,不断继承并发展了马列主义人才思想,这对于我国在新时代新时期开发人才资源,实现人才强国、助力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积极意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历代领导人的人才观内涵
1949年后,党的历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以哲学家的思维、思想家的意识、政治家的谋略、战略家的胆魄,先后根据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才的需求,统筹全局、照顾实际、考虑特殊,提出了立足时代需求、符合中国国情、顺应发展需要的人才观,深刻认识和领悟新中国党的历代领导人的人才观内涵,对于党在新时代新时期育人、选人、用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毛泽东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人才观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领导人民所要践行的核心使命,已由革命斗争转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党在建国后的新使命、新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发挥所有可以发挥的优势,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建设发展新中国。此时毛泽东认真总结了历史上的用人经验,明确提出了“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用人标准。①罗同文.论毛泽东德才兼备的人才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4):48.
1.德和才的辩证统一。据新华字典释义,所谓德,指的是“好的品行”。②商务印书馆编.新华字典(第10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89所谓才,指的是“能力”。③商务印书馆编.新华字典(第10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0.纵观毛泽东一生的选人用人标准,在他看来,“德”主要是指具有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品行,即政治上忠诚可靠,行动上为民服务;“才”主要是指具有符合岗位需要的执行能力、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既能有效完成党所交付的使命任务,又能不负人民期待,还要能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创新方式、开拓局面。
1938年10月14日,在党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某次扩大会议上,毛泽东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又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强调“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⑤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0.
正是因为毛泽东对革命斗争时期我党干部人才队伍的素质有着清醒认识,才使得他做出了党的政治路线能否得到正确贯彻执行,所做工作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期待和实际需要,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正确判断。所以他一直把德和才两者兼备作为考察和选拔干部人才的一项基本准则。但是,在德和才之间,时常难以平衡,在党千千万万的人才队伍中,有人德行虽高、但才略稍疏,有人智谋虽盛、但品行稍欠,有人德行才能虽均有不足,但是在某一方面却术有专长、奇效明显。针对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面对各式各类的人才,毛泽东非常清醒地认为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德与才是辩证统一的,在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方面,党既要注重对各类人才当前德才的考察评估,亦要对各类人才进行长远的德才教育引导与监督。只有政治觉悟,没有一定的业务能力,空提政治口号干不出实事,是会被人民淘汰的,只一心一意搞业务,两耳不闻政治,个人行为不顾政治倾向,也会使党逐渐陷入困境,因此德才兼备,坚定政治站位,同步提高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技术与业务能力,是毛泽东人才观中重要的两个方面。
2.红必须专的标准要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在德才兼备的基础上,又适时提出了“又红又专”的干部人才标准。“红”即是政治信念坚定可靠,始终遵从党的领导。“专”就是在掌握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履行职责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备发现问题的眼光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党对于各式各类人才的考察和任用,只专不红存在政治风险,只红不专存在能力风险。因此毛泽东强调:“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毛泽东正是从专不等于红,但红必须专这一角度来把握德才标准的。①江波,黄代银.跟毛泽东学用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80.一直以来,工人和农民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绝对组成力量与生存依靠力量,党在领导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过程中,虽然“海纳百川”式地吸收了各个阶级的先进份子,但是占绝大多数的成员还是深受旧中国剥削压迫的工人和农民,他们虽然有着跟党走、改天换地的政治觉悟和信念,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文化水平偏低、专业技能不足,是党建国初期的人才短板。革命战争年代,靠着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的信念和勇气,在战场上驰骋虽游刃有余,但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空有敢闯敢拼的蛮劲,没有专业眼光、没有专业能力、没有专业作为是绝对不行的。
面对革命与建设的角色转换,毛泽东对人才工作的一个重大判断是革命队伍只红不专是不行的,其他阶级的份子只专不红是不敢用的,自己队伍里的人,一定要又红又专、红在专前,政治可靠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与传承不迷途、不偏向的思想保障,专业能力、专业作为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技能支撑。红与专,是毛泽东在德才兼备基础上明确的人才标准,红必须专是党和国家发展的人才资源需要,红在专前是党和国家事业永葆传承的侧重需求。
(二)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才观内涵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既有十分成功的举措和经验,但是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徘徊。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才观是国家在经历十年特殊时期的背景下,着眼国家前途命运,为助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而形成的。
1.尊重知识是国家发展的科学支撑。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复出后不久便明确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②邓小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4.“文革十年”特殊时期,党和国家的诸项事业历经曲折、艰难前进,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面对国家间巨大的发展差距,面对国内期盼已久的发展需求,邓小平始终认为科学是国家发展的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教育培养和选拔使用科学人才刻不容缓。
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的科学论述,阐明了他基于国家现状、放眼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立足支撑国家发展的三个基本观点:一是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实现科学技术突破的根基在于知识,特别是尖端前沿知识的掌握运用对国家的综合实力提升具有重大效用;二是国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定要在开放包容与合作竞争中,才能实现国际间的互通有无,知识既是交流互动的学术依托,也是合作互利的同向基础,更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三是经历“文革十年”,国内不少人对知识、对科学技术产生了一些认识偏差,尊重知识亦是通过顶层设计、顶层发声,从思想上纠正当时广大干部群众存在的思想认识偏差,为行动层面开展有效的科学育人和科技实践统一思想,奠定基础。
2.尊重人才是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十年“文革”对国内广大知识分子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致使知识分子较为集中的科技和教育部门所受到的消极影响异常严重。据有关数据显示,以中国科学院为例,1965年之前,中科院共有研究所100多个,科技人员2.4万多名,构建了学科较为齐全的科学研究中心。受“文革”影响,到1973年,科研人员缩减至1.3万人,科研机构仅剩53个,到1975年仅余36个。10年间,先后有30多万术有专长的科学技术人员被迫中断科技工作而接受劳动改造,还有不少人被造反派扣上“特务、苏修、反革命”等帽子。高等院校和各类中专学校所受到的破坏,同样十分严重,全国高等院校由1965年的434所,减到1971年的328所。“文革”10年,高等院校至少为国家少培养100万名合格大学生,中等专业学校至少为国家少培养200万名中专毕业生。粉碎“四人帮”以后,由于“文革”十年特殊时期对知识分子的消极影响,以及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构成的冲击,在造成我国科技停顿、教育荒废的同时,也整整荒废了一代人,使中国遭受巨大的人才断层。①张立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人才思想发展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64,65.
面对如此现状,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在科学研究领域,我们损失很大。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就有希望。”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018,1019.1978年3月,新中国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自己培养的脑力劳动者,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从事体力劳动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③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节选)[J].新湘评论,2021(16).从邓小平的重要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针对国家科技落后、科技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为广大知识分子明确“政治身份”,即社会主义劳动者,为科技战线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为新中国劳动者自己培养的知识人才作了正确估计。恢复了党在1956年和1962年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正确判断,扭转了把知识分子一概看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文革”期间一大批知识分子受到冲击,高科技领域和尖端前沿科学领域青黄不接、人才断层严重,面对国家发展面临的迫切人才需求,通过邓小平人才观的正确指引,全国上下很快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中国的科学事业,重新迎来了春天。
(三)江泽民科教兴国创新为本的人才观内涵
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历史时期,多次从战略高度,表达了科教兴国、创新为本的人才观。
1.科教兴国人才是关键。江泽民同志1989年12月19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尽可能创造条件,鼓励科技人员坚韧不拔地向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继续攀登世界科技发展的高峰。要抓好科技普及工作,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和创造发明活动,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要从青少年抓起,在全国各族人民中,造成和保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空气,造就有社会主义觉悟的、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起来的浩浩荡荡的科技后备大军。”④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5-06-05.从这些讲话内容可以看出,江泽民同志早已把优先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作为实现科教兴国重要战略的优先选择和重要方针。这是他面对世纪之交“知识经济”新时代,正确把握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科学地规定和实施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科技人才培养战略和对策。⑤赵永熙.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人才思想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4:276.
有人才方能兴科教、兴科教才能兴国家,特别是要通过科教加快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技术精英人才。江泽民同志这一时期科教兴国人才是关键的人才观可用“点”“线”“面”的三维立体几何模型来描述。即掌握正确的科教育人方向、掌握正确的科教育人观念、掌握正确的科教育人手段是基“点”;正确把握不同领域的科教目标、正确把握不同领域的科教特点、正确把握不同领域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和实践需求是连“线”;通过以“点”带“线”,以“线”汇“面”,最终形成符合时代需求、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前沿高技术人才和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标准的“面”。
2.创新为本是对策绝招。2001年8月7日,江泽民在北戴河同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针对当时在人才工作中还存在的模糊认识,明确提出,“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59.。同时,他也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44.他还进一步指出:科技人才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和科技知识的主要传播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55.。
从以上讲话可以看出科教兴国是江泽民同志从战略角度,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实际,对育人、选人、用人确定的关键方向,而创新为本则是关键方向明确之后迈出的关键一步、使出的制胜绝招。在这里,创新至少包含“理论”“制度”“实践”三个层面的创新,理论创新是发展的科学依据、制度创新是发展的保障依靠、实践创新是发展的目标举措,在这三个层面的创新中,理论与实践创新既是紧密联系,又是互为递进的,没有理论创新,实践可能会迷失方向,没有实践创新,理论便得不到验证和施展。制度创新,则是要同时为理论和实践创新提供条件和环境。江泽民同志创新为本的人才观就是要使得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拔和任用,既要有创新的理论指导,又要有创新的选育手段,更要使人才有实践创新的空间,最终呈现实践创新的成果。
(四)胡锦涛人才强国效能为本的人才观内涵
党的十六大以来,着眼于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资源丰富但是人才资源却远远不足,如何开发利用人才资源,把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转化成人才优势是胡锦涛人才观所涉及的第一个内容。④于伟峰,黄静.论胡锦涛的人才观[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2.人才强国、效能为本的提出,为这一时期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1.人才强国是新世纪的重大战略。梳理历史的脉络,我们可以发现,历史的脚步反复印证着一个真理: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能不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人才强国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才资源发展的总体谋划、总体思路。⑤吴长春,杨宏波,姜秀敏.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91.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一系列技术密集性高、技术难度大、智力要求高、竞争性和渗透性强的前沿科学领域迅猛发展,世界人才状况发生了新变化,主要表现为人才总体水平的快速提高,人才总量不断扩大,人才素质不断增强,世界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更加重要、激烈、复杂和多变。⑥吴长春,杨宏波,姜秀敏.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14-15.在此人才情势下,世界各国不断加大网罗人才的强度和力度,人才竞争逐步呈现全球化;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在不断强化人才引进战略,国际人才竞争呈现多极化;发展中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建设与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发展需求,对人才的渴望也异常强烈,遂而积极加入国际人才竞争行列,世界人才竞争亦呈现多边化;此外伴随着世界高科技、信息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人才流动和人才信息互换也变得更为灵活和快速化。
基于国际国内人才竞争的新变化,以及国家发展不断涌现出的新需求,胡锦涛同志人才强国的人才观,就是要调动国际国内一切人才积极因素,通过“以人为本、党管人才”的实施途径,自觉培养和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统筹发展党政、企业、技术、农村和社会人才队伍,加强引进国外人才从容应对国际人才竞争,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机制创新,从而使得国际国内一切可用人才,成为兴国强国的保障与支撑。
2.效能为本是培养使用人才的关键路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等,浩浩荡荡,奔腾不息,席卷着21世纪初的中华大地。特别是我国当时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一切荡涤着我们传统的人才素质和教育思想以及育人观念,也对人才的种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①吴长春,杨宏波,姜秀敏.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201.胡锦涛同志就我国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使用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指出了一条“效能为本”的关键路径。
所谓效能为本,从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看,就是要配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我国现有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建设重实效、看实绩的国际国内各类人才队伍。既要看到人才的能力功效,又要兼顾人才的思想理念;既要关注高精尖领域特殊人才的前沿技能,又要兼顾社会基层大众人才的普世能力;既克服“见物不见人”,又能各层次兼顾、不厚此薄彼。在“以人为本、党管人才”的总方向下,一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效能、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二是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效能需要,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三是围绕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培养基层业务和服务领域的高效能人才。
(五)习近平辨贤尚贤任贤恕贤引贤的人才观内涵
以“辨贤”为中心的识才观、以“尚贤”为中心的爱才观、以“任贤”为中心的用才观、以“恕贤”为中心的容才观、以“引贤”为中心的聚才观,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的重要内容。②韩萌.论习近平的新时代人才观[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82.
1.渴求人才但需辩证考察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③吴江.人才强国战略概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11.
习近平新时代的人才观,既渴求人才,但又不盲目任用人才,在人才的选用上要求辩证的考察。其以“辨贤”为中心的识才观除了具有党的前几任领导人“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共通之处外,要求重点培养和任用在各个战线、各个岗位贡献突出、一身正气的人才,鼓励和提拔干实事、创实绩的务实人才,勉励和鞭策相形见绌,但思想牢靠、有担当尽责之心的潜在人才,同时限制和约束投机取巧、跟风钻营、品行不端却又占据重要领导岗位或重要业务部门职务的“两面人、圆滑官”。
2.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的历史条件下,海外各类人才越来越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他讲道:“我们有凝心聚力办大事的自信,要把最好的资源凝聚起来,发挥各类人才的智慧,聚天下英才而用之。”①习近平到北大考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EB/OL].(2014-05-04)[2014-05-04].外交部网,https://www.mfa.gov.cn/ce/cese/chn/zgxw/t1152536.htm.“尚贤、任贤、恕贤、引贤”是习总书记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以“尚贤”为中心的爱才观主要是指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领域人才的思想观念和认识差异,以我们自身的实际行动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以我们最大的关注、关心、关怀涵养国际国内各类人才的爱党爱国情怀,从而聚得各式各类人才自愿为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以“任贤”为中心的用才观主要是指一切从目标实际出发,以事定岗、以事择人,不能把领导职务单纯作为奖励人才的激励手段,而是要立足目标实际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改革用人体制特别是要破除权利私相授受的潜在空间;以恕贤为中心的人才观主要是指用人用其长处而避其短处、看人看其优点而包容其缺点,更要根据实际情况容忍领导干部在“走新路、开新局”中出现的一些适度的标新立异和技术人才在“探索尝试”中的一时失败,从而打消各类人才“求创新、谋突破”的顾忌疑虑;以“引贤”为中心的聚才观主要是指认识结交好、广阔聚拢好、大胆选用好国内特殊人才、国外引进人才、留学归国人才,既要通过政策、机制和资金筑巢引凤,又要通过人文关怀拴心留人。
以“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为主体的习近平新时代人才观,着眼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深刻阐述了人才与人才工作使命,敏锐洞察了当前人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了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目标。②韩萌.论习近平的新时代人才观[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历代领导人的人才观形成基础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宝贵资源和财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任领导人立足国家实际、着眼国家发展,先后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和使命呼唤的人才观,但是不论国际国内情势如何发展,党的历任领导人的人才观都有其共同的形成基础。
(一)中国优秀贤才文化是思想基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各行各业先后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各类文化,贤才文化便是其中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百家争鸣、圣人辈出的时代,涌现出众多人才,如开创了道家学说的老子;开创了儒家学派的大教育家孔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的孟子;善于哲学思辨的庄子;还有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著名军事家孙子;著名哲学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子;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商鞅和著名发明家鲁班等等。春秋时期的学术大家们对人才的培养和选用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此后中华文明历经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既不断涌现出匡扶社稷的政治军事人才,亦涌现出大量的行业技术先进和能工巧匠,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关于人才的选用也具有其一定的标准。比如大思想家孔子曾提出“贤人政治”的主张:“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墨子认为:“贤者为政则国治,愚者为政则国乱。”孟子也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故“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其国必昌,能无敌于天下。而失贤才,任小人蠢才,则会“亡天下”。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熟谙用人之道,他指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中国古代丰富的人才思想成为人类思想史上的宝库,在历代思想家中代代相传,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所重视、继承和发展。①易永卿.从古代贤人政治到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才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06).
中国古代关于贤才治国兴社稷的优秀思想文化,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普遍真理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党的历任领导人的“选贤任能”人才观,这既是对中国优秀贤才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对中华优秀贤才文化的创造和创新,从而使得新中国在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产生了与其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是哲学基础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专篇论述人才问题的著作很少见到,但在马克思、恩格斯浩繁著作中,蕴含极其丰富的、深刻的人才思想理论,主要包括人的需要理论、人的本质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人与环境关系理论、杰出人才与人民群众关系理论等,这些理论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理论体系,并成为工人阶级政党干部人才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法。②中国人才研究会编;徐颂陶,罗洪铁主编;周琪副主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1-2.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是党的历任领导人人才观结合中国实际,开展人才实践的哲学基础。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分别作为新中国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核心,他们的人才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与新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活的应用,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因地制宜、落户生根”的最佳展示,创造并拓展了20世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把握毛泽东、邓小平人才观的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人才资源,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使得党和国家的人才工作在世纪之交瞄准了正确的方向、迈入了新的阶段。以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两任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把人才发展与中国梦相融合的要求,相继召开两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制定2020年人才工作总目标,即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③中国人才研究会编;徐颂陶,罗洪铁主编;周琪副主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3-4.新中国多年来的人才工作实践,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也持续向好地推动了党和国家人才工作不断发展,在党的引领下,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前赴后继,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磅礴伟力。
(三)不同时期的人才世情与国情是现实基础
针对不同时代应该怎样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新中国党的历任领导人都是紧紧围绕马列主义人才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际而开展的,在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人才世情与国情是党的领导人人才观形成的现实基础。
1.建国初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培养选拔人才。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建国之初外有西方反华势力的孤立围堵和经济封锁,内有百废待兴、基础差、底子薄的落后现状,面对工农阶级知识技能欠缺的窘况,面对其他阶级思想存在妥协性的认识偏差。毛泽东站在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战略高度,不依赖、不等待,主动出击,提出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人才观,既是出于现实需要的考量,更是长期革命斗争实践和社会经济建设探索中总结出的科学的、适合当时世情国情,保障党和国家建设发展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和选用方法。
2.改革开放认清形势纠正育才选才意识。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清醒地意识到十年“文革”对人才认识、人才对待、人才使用的消极影响。并审时度势,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建设本来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缩小的差距拉得更大了,四个现代化的进程被严重耽误。党政人才多,专业人才少,偏行政,缺技术是当时我国人才队伍面临的现实困境。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打破“文革”中形成的人才认识枷锁和推翻错误的人才选拔使用标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才观,是基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世情国情,全面地继承毛泽东人才思想中的德才观、红专观,而且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导向性,高屋建瓴地发展了毛泽东人才观中实事求是、选贤任能等重要思想,对于党更好地培养和选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接班人明确了方向。
3.世纪之交放眼国际落实科教与创新战略。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在世纪之交,立足信息科学、生物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科技的蓬勃兴起,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旨在利用国外高新科技和先进技术在某些领域迎头赶上西方科技强国或在某些重点科技领域及时占得一席之地。江泽民面对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广度不够、深度不足,与日益增长的国际竞争不匹配、不适应的现状,认为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世纪赢得先机,科教是国家科学进步的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创新是人才实践成果的重要表现,于是提出了科教兴国、创新为本的人才观,为劳动阶级自己培养和选拔新世纪所需的各类人才奠定了基础。
4.新世纪的国际国内人才竞争引出人才强国。胡锦涛作为党的第四代领导核心,放眼21世纪以来,针对国内部分优秀人才向发达国家流动的人才流失现象,面对发达国家之间人才流动频率加快、国际化人才合作竞争日趋激烈的事实,为了进一步鼓励营造创新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一线创新人才,创造性地提出“人才强国、效能为本”,确立了人才强国战略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基础地位,旨在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效能活力,坚定国内人才干事创业的信念信心,营造环境吸引和留住国际专业人才。
5.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丰富内涵人才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世界格局形势做出的重大精准判断,在这个大变局中,新兴国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在这个大变局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交汇点上,面对国际国内出现的“新鲜”文化、“新鲜”理念、“新鲜”事物,面对国际国内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更加白热化的斗争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谁来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以“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为主体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新时代人才观,系统回答了应对世界重大格局变化,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历史命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代领导人人才观的特点
(一)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历任领导人的人才观与人才实践,都是出于既谋当下又谋长远、既谋发挥人员才干又谋保障国家政治安全、既谋国内繁荣稳定又谋国际稳步争先的人才韬略。党的每一任领导人均是在系统掌握了前几任领导人的人才观基础上,根据国家的发展现状,灵活运用前几任领导人人才观精华并因时制宜、与时俱进,不断在人才实践工作中丰富党的人才观思想内涵。因而总是能在不同历史时期造就出各领域、各层次的优秀人才,从而对党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巨大效用。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历任领导人的人才观内涵和形成基础能发现,党的历任领导人的人才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历任领导人的人才观均是中华优秀贤才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交流碰撞、深度融合”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面上看似是中西方人才思想交流交汇的偶然,内里实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成就”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在新时代新时期,习近平在深度总结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和前几任党的领导人人才观以及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人才需求,更加与时俱进、更加包容地提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丰富人才观。其以“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为主体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新时代人才观是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人才思想之大成的最新人才思想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相得益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历任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科学内容厚植于中国大地,结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价值的累累硕果。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看,党的历任领导人的人才观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才的价值、人才的来源等普世基本观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视角看,它们都是具有中华民族本土化、中国国家个性化的人才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一般观点的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弘扬拓展,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理论。在为新中国提供符合发展要求的人才理论基础的同时,指引新中国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形成于革命和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党的历任领导人的人才观,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征程中,亦显示出非凡的实践价值。在历任领导人的人才观指引下,各个领域先后不断涌现出各具特色的先进人才,他们都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下用自己的勤奋、血汗以及创造性的思维和劳动,成就了新中国举世瞩目的翻身业绩、致富业绩和强国业绩。历任领导人的人才观,深远地影响着革命与建设阶段的干部、军人、职工和各民族群众,既整体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又锻炼造就了他们的非凡才干,为新中国的各项事业培养了强大的人才队伍,为知识分子加入革命队伍发挥专长提供了切实保障,为科学技术得到极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人才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明确了方向路径。
(三)人民性与国家性相辅相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历任领导人的人才观,是人民中间出人才、造就人才为人民,人才进步助国家、国家发展铸人才的相互辅助与相互成就。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党的历任领导人的人才观,其出发点和目标均体现出深厚的人民性和国家性。人才来自人民、人民培育造就人才、人才为人民服务是历任领导人人才观中人民性的直接体现;人人皆可成才、人才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是人民性的直观特点。忠诚于党、热爱祖国、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是历任领导人人才观中人民性的最终依归。从德才兼备到尊重知识与人才,从科教兴国到人才强国,从人人皆可成才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变化的是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才的不同看法与需求,不变的是不同历史时期英雄来自人民、伟大出自平凡的大众人民性特征。
从一穷二白的建国初期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围堵排挤到如今国际朋友遍布寰宇,党的历任领导人的人才观,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环境与国家政治制度相适应,人才发展环境与国家经济实力相匹配,人才体制机制、人才政策与国家改革的历史进程相和谐,唯有如此,方能使得人才的需求与国家的需求相辉映,人才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相同步。
(四)时代性与前瞻性完美契合
人民的富裕幸福需要人才,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人才,执政党的兴旺发达更需要人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习近平,他们都从丰富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深深地领会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使用,既要注重当前时代对人才的现实要求,又要谋划未来时代,对人才的长远需求,体现出当前时代性与未来前瞻性的完美契合。
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人才都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人才都是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人才战略是关乎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谋划,执政党人才战略是保证国家正确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根本战略,将人才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是我国充分发挥人口资源优势的重要方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当今世界最具战略眼光、最具包容胸襟、最着眼长远发展的最科学的人才观和方法论。
结 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历任领导人的人才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与中国具体人才需求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最优秀、最成功的人才观和方法论,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内涵。新中国党的历任领导人基于中华优秀贤才文化的思想基础,立足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哲学基础,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人才世情国情变换的现实基础,其人才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实现了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相得益彰,人民性与国家性的相辅相成,时代性与前瞻性的完美契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历任领导人的人才观内涵,不断探索总结其形成基础和人才观特点,既对当前的人才培养和选用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亦对党和国家未来就人才的培养和选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