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百年历程研究
2023-01-07袁月
■ 袁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这一重大命题既全面概括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也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里形成了自己的生存智慧、精神系统、价值理念、审美情趣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资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纵观人类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历分裂融合、外族入侵而依然挺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文化为我们民族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体现在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人伦日用之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的理论,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回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以民为本”,强调“君子不器”,崇尚“大同”社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比较,不难看出,两者具有一些共通性。这也就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后,能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能够得到当时很多仁人志士的认同和践行的原因。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的契合性和融通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土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和更深厚的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构成文化自信的三种文化资源中,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源”与“本”,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基和精神之源。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众安身立命提供了基本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也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了重要启示,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二、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批判改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拨乱反正与批判继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四个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民族存亡之际,从成立起就担负着民族复兴的责任与使命,很多早期的共产党人也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制定与中国实际相符合的革命路线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否定观”,对传统文化采取“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的原则,在革命的熔炉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延续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和态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的传承和弘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为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引。一方面,对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的继承态度,要根据实际情况,批判性地继承,既尊重和坚守传统,又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对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要兼容并蓄,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以推动本国的发展。在文革前的这一时期,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进一步深化。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思想文化逐渐多元,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注重从延续传统文化精神中开拓前进,始终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是时代精神的融合。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小康社会”的目标。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小康”是次之于“大同”社会的社会政治理想,代表着古代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即“礼义以为纪”的“天下为家”景象。邓小平同志以“小康”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的不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相结合,体现了中国特色。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家园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升到崭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包括“自强不息”的生生之德、“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修齐治平”的成人之道、“与时偕行”的改革理念、“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和而不同”的世界胸怀等,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治国理政智慧。
三、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从百年发展历程看,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发掘、传承、弘扬以及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中国民族传统士大夫一直有着深厚持久的家国情怀。近代中国面临救亡图存的民族困境,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担当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到站起来。
(二)“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显著和重要的一种思想,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从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讲“把人民高不高兴、赞不赞成、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最根本的判断标准,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民本的理念得以升华。
(三)“自强不息”的生生之德
《周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历经多次分裂融合而未断代,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发展至今,与中华民族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民族精神密不可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赋予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从团结带领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四)“忠恕之道”的仁爱精神
论语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主要内涵的忠恕之道,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核。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将此推广到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在国际关系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都是对“仁者爱人”“立己达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五)“和而不同”的世界胸怀
《尚书》中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论语》讲“君子和而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始终重视和谐。这种和谐并不是同质化的一团和气,而是差异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传承这种和谐共生的思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追求“协和万邦”、美美与共的世界秩序。
(六)“福祸相依”的辩证思维
《老子》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经验层面辩证地看待、分析问题。中国共产党将这种辩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以唯物辩证法提升这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分析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不断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引
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方法、原则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扬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对待传统文化以应坚持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找准与现实的契合点,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开放多元的心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更多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价值认同。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治国理政实践中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从个体、国家、世界三个维度将传统文化的理念转换成治国理政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