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防控措施

2023-01-07

散装水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

孙 达

(1.南京河西新城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2.南京市园林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南京 210042)

目前,我国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单位缺少相应的管理机构,甚至在实施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时,出现劳务与管理之间相互分离的问题,在各个环节中形成不同的权益主体,从而产生权益矛盾,导致资源耗费,加大管理难度。本文研究了道路平整性、裂纹及对沥青水泥面层平顺性、裂纹的影响,剖析了道路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成因,并给出施工过程中技术与管理的防范对策。

1 城市道路施工质量问题预防与管理状况分析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展市政工程项目,其中,市政道路工程要求工期时间不可过长,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道路配套和道路施工需要同时建设,这也增加了施工的复杂度。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究其原因,传统施工管理习惯是导致工程质量水平低下、存在各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施工单位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筑产品质量问题处理方法落后,是产生建筑产品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很多施工单位只是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监控和管理建筑产品质量,忽视施工质量产生问题后如何处理。如此一来,不但严重影响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效率,延误进度,还会导致后期工序时间紧张,引发工程质量问题。这个恶性循环会极大地危害建筑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营效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市政道路施工单位应转变处理工程质量问题的方法,通过完善一整套施工质量防控管理体系,保证施工质量管理有序进行,以便更好地解决施工质量问题。

2 市政道路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2.1 路基、沟槽回填土沉陷问题

为了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需要使道路基础的硬度和稳定性满足规范条件,但在一些市政道路施工中,因为管道敷设地点比较复杂,导致后续部分壕沟回填密实程度不达标,直接影响道路基础质量。因此,管道壕沟与道路的填筑压实是市政道路基础施工的关键点,如果在压实时出现偏斜碾压、超厚回填、填土达不到规范条件等工程质量问题,不仅道路基础施工质量达不到规范条件,还会造成道路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问题。

2.2 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问题

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施工中混凝土的稳定性不够,或者水泥拌和中的水灰量未能调整好,导致道路表面硬度降低,在工程投入使用后,各种磨损、起砂的现象相继出现;在施工中,收抹压光时机不恰当,混凝土路面撒干水泥加上保养工作不彻底,或是在道路硬度还不足时就通行,超负载导致道路裂缝或脱皮;因没有科学合理测算出沙、碎块、混凝土等的分量,以及拌和时间不恰当导致灰料拌制不均,在混凝土施工时未按规范进行,漏震和振捣措施不严密,气泡得不到及时处理;路面模板拼装方式不合理,以及脱膜剂涂抹量不均等。

2.3 混凝土冻胀引发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冻胀,包括混凝土路基冻胀和路面冻胀。混凝土冻胀的主要原因在于刚形成的混凝土底板两侧有水进入基层,或是因为基层本身的含水量就很高,冬天一到,温度降低使表砼板底的基层冻胀,表砼板顶起后逐渐移位。

3 市政道路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路基、沟槽等基本施工条件沉陷收缩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经常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路面结构本身要求路基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可承受行车荷载运行而不会破坏内部结构。另外,可以承受重车荷载的反复运行而不容易出现压缩或变形。

(1)城市道路地下安装各路管线、检查井,影响道路施工。

(2)重型压路机作业难度较大,有些地方只能换小型机,因其压实功过小,效果较差,导致工后沉降明显,路基稳定性差。经过车辆长时间载荷,路基下沉加剧且不均匀,结构受到损伤,产生各种断板、裂缝、倾斜等工程质量问题。

(3)沥青路面有时会产生道路早期破坏,这是施工控制措施不合理的直接因素。因此,目前的道路施工控制主要注重平顺性,而不注重压实程度。

(4)物料到场后,因终压高温而降低质量或在低温度状况下过分碾压,或者物料比例不合理,如基质沥青达不到设计要求,道路基础、路床、基层的承载强度小,且弯沉值大。

(5)道路基础材质由于收缩作用可能产生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纹,进而形成早期损伤。

(6)部分质量问题是由于雨雪水流顺着路面裂隙流入道路基础、土基中,降低了道路的硬度和稳定性,从而导致局部病变并产生网状裂纹,最后形成龟裂。碾压中产生的细微裂缝和反射裂纹,虽然前期没有影响汽车行驶,但在水侵和太阳直照的情况下,易使表面沥青或混凝土过度疲劳而断裂,从而缩短了柏油路面的使用寿命。

(7)雨水井、检查井与道路连接处产生坍塌,主要是因为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基础设施比较复杂,不少雨水井建在行车线上,部分横向排水系统和检测水井也装在行车线上。当其井背高度不够时,推进夯实难度较大,甚至无法完成压实度检测。另外,由于施工中出现疏漏或监测力量不足,导致雨水井和检测井与道路接缝处脱节,甚至塌陷,导致行车中出现跳车等现象。

(8)桥梁下沉开裂及桥头跳车等问题的成因,大多是因为桥梁填土下沉与路台上的下沉方式不同,如沉降开裂、桥梁搭板不到位等,在路台处产生了台阶,对行人的安全和桥梁结构稳定性形成威胁。

4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预防管理的主要措施

4.1 更新施工质量问题预防管理系统理念

为了做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疾病防控工作,建筑企业应该进一步掌握和分析现代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理论。寻找合适的施工单位开展道路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建立与建筑企业发展需求相符的建筑产品质量疾病防控管理体系。在以往的施工质量问题预防监督管理技术研究、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新时期有效防治施工质量问题的相应质量管理体系和规范。同时,不断更新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预防监督管理的指导理念,加强施工质量问题预防监督管理,并将之贯彻到施工单位的具体工作中。

4.2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为了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在工程施工之前应该找到整条工程项目中重要技术核心的控制位置,将其标记于线上的整桩和加桩上,并以各桩节点为辅助基线垂直于走向平移,再加以确定。在检测过程中,要先查找到附近的检测控制轴线,并以此为基线,与邻近的测量控制器轴线加以校正,使测量控制器轴线与施工控制轴线的间距保持在100m内。在路面基底基层上,要合理调整材料剂量,选择合格的基础与施工机械设备,以确保材料质量与拌和的均匀性和平整、压实程度。土方道路施工时,要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规定解决道路的路基问题并做好压实,检测断面质量、做好施工放样,以保证道路各个层次的横坡、松铺厚度,以及填筑物的含水率达到设计要求。水泥混凝土道路施工时,要检查水泥材料的品质,监控其水平度、基础强度和高程。沥青路面,要检测沥青材料的品质和沥青水泥结合比,检查和监控好高度、水平度和基础强度。同时,管理好道路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控制好道路碾压设备和接缝施工机械及混合料的摊铺厚度。

材料入场前需要通过试验室抽样检测,由质量检验技术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入场,入料全过程中进行随机抽样检验。搅拌场地进砂石,严格归类堆积,并配备条纹塑料薄膜布遮盖。加强施工技术操作流程的操纵与检验,如在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过程中,依据标准规定,在拌和站和铺筑现场设专职人员负责沥青混凝土品质,严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在碾压沥青混合料路面后,按标准规定对其各类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并填好各类检验数据和实验原始记录,尤其是现场对底层和整体面层平面度的检验。

4.3 加强技术培训

施工单位的人员素质是影响施工服务质量、施工管理落实程度和施工质量管理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因素。为了预防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注重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使其熟悉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方式革新和变化,提高员工的建筑产品质量意识,了解工程质量问题预防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更快达到工程质量问题预防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

5 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做好当前市政道路的基础施工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做好当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防治管理工作,施工单位必须强化管理理念,健全管理体系,动态化管理整个施工过程,并做好评测,要控制好关键因素,坚持预防为主,把握特定工序的质量控制,加强人员培训,建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优质工程。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