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研究

2023-01-07杨豪杰

居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因素人员

杨豪杰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总承包公司,上海 201203)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城市中工程项目数量持续上涨,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工程建设时所使用的设备、材料、人员数量与质量要求都发生了变化,这造成管理难度增大,时常会发生安全事故。安全事故会对建筑工程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工程建设企业需在施工中总结经验,找寻和清除施工时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工程安全与稳定性。

1 建筑安全事故影响因素

1.1 人为因素

工程总负责人的安全意识水平、安全理念与工程施工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与工程建设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有直接关联。若负责人的安全意识水平与安全理念达标,工程安全防护投入会加大,并根据工程现状建立可行性较高、效率较好的安全管理体系[1]。如果工程中所有施工人员能按照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内容开展操作,违规操作、错误操作的可能性会降低。另外,工程建设需使用大量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但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并非全部是专业出身,人员之间的综合素养、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会影响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导致工作中出现职责不明晰、管理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1.2 环境因素

工程施工时所使用的材料设备数量与种类极多,随着施工进度的增加,会堆放在施工现场,导致工程施工现场较为混乱。若设备材料管理不合格,设备材料在存储过程中出现性能下降,会加大作业时的安全事故风险概率。部分企业为了控制工程建设项目总成本,会追赶工期或降低在安全防护层面的成本投入力度。安全设备不达标、机械设备运行故障都会埋下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当有恶劣天气时安全事故隐患会统一爆发,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2]。

2 建筑安全事故问题

2.1 安全管理组织不健全

建筑项目须在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安全开展,但若建筑项目失去安全的保障,质量、进度都会受到影响。如今,建筑工程企业的安全管理组织大多较为混乱,无法对工程所有施工环节展开全方位管理和监督。工程建筑行业管理人员存在着流动性大、质量参差不齐的特点,这也是造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组织不健全的主要原因。为了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挑选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构建合理有效安全管理组织势在必行。

2.2 安全生产责任不清晰

建筑行业发展势头不断上升,市场中的建筑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这造成行业之间的竞争和摩擦越发激烈,工程建设企业只有从质量、进度两点出发,才能有效提高工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倘若建筑工程失去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和进度都会受到影响。由于工程建设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安全生产的作用,导致工程建设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缺少,一人担任多职、安全管理人员玩忽职守、安全问题被打包交给承包公司等问题频繁出现。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工程承包公司会将工程项目分包给其他的队伍,这类包工队普遍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导致安全管理职责不清晰,风险上升[3]。

2.3 安全监督制度缺失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须以安全监督制度为依据展开。如今建筑企业并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安全监督制度缺失。缺少监督环节,工程建设单位对安全问题的处理随意性较大。除了监督管理制度,三检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也是重中之重。

2.4 工程技术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关键技术落实情况以及后续检查工作不到位、不规范现象,这些现象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之前,需要让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展开完整的技术交底,以及工作规范交底,同时严格检查现场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施工材料,并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但是现场施工中,人员活动较为频繁,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工程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工程现场展开检查与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让问题得到解决,确保建筑工程安全生产。

3 建筑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原则

3.1 危险因素防控原则

首先,工程总负责人须明确认识工程安全事故危险因素防控重要性,尽可能降低和避免工程风险,保障工程现场人员安全。为了推动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相关预防机制能加强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之间的联系,预防工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控制已存在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的防控应当从细节做起,杜绝因素的进一步扩大。由此,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预防与控制必须从细节抓起,由小见大,杜绝并降低施工现场存在的任何危险因素,消除危险因素可能对现场施工带来的影响与危害,确保施工人员以及建筑工程安全生产。

3.2 安全事故预防原则

通过各种预防手段,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施工前,工作人员要针对现场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和风险因素,对其进行把控与处理。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须在第一时间利用合理的措施规避事故损失。因此,安全事故预防原则是通过提前制定方法、手段,约束、限制风险的扩大和发展[4]。

3.3 工程现场施工危险因素防治原则

工程现场施工危险因素防治,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第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工程建设要求,制定完整的工程计划方案,工程技术操作手段,工程技术操作规范以及管理措施。第二,根据施工进度定期展开监督检查,确保监督检查工作效率。第三,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运营管理控制,降低工程生产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在这三点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制定完整的管理计划,管理计划包括管理方法和技术施工方案,让所有员工明白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以及各环节施工应使用的技术内容。管理计划能够为整个工程制定明确的安全目标,配合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能有效防范并消除工程施工所带来的危险因素。

3.4 应急安全技术管理原则

为了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突发事故带来的影响,需提前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减少工程损失。应急处理措施中最重要的是应急演习和应急方案,所有建筑工程企业都应正确认识应急演习的重要性,定期展开应急事故演练,并通过每一次的演练查询其中的缺漏并进行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不仅与企业当前的基本情况一致,还能为其他单位提供预防和救援工作帮助。

4 建筑安全事故的控制措施

4.1 建立完整的安全生产组织

受到社会趋势的影响,建筑工程企业过于关注工程效益,为了实现长远发展,工程建设企业不仅要关注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更要组建完整的安全生产组织,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安全生产组织要有明确的等级划分,以负责人为首领,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要明确个人职责,并对自己所负责的施工人员展开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工程建设时的监理和安全人员更要严格监控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治,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规范与安全。

4.2 建立完整的岗位责任制度

工程建设单位要定位、划分不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责任,管理人员应当向自己下级的施工人员展开安全施工宣传与培训,提高工程建设单位的整体安全生产水平,增强项目的安全生产概率。对于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忽视安全责任与安全生产工作的人员,应给予严厉惩罚,让所有人员明白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4.3 合理设置施工区域

施工现场布置也会影响工程建设安全性,为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工程建设单位要合理布置工程现场各区域,预防控制安全事故[5]。例如,将不同材质、不同建设环节的施工材料分批存放,防止出现材料质量问题。

4.4 为工作人员提供休息区域

固定的工作时间结束后,为工作人员提供休息区域,让工作人员可以较好的恢复精神和体力,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准备。工程建设中人员是最大的变数和影响因素,若人员精神和体力不佳,很容易因操作失误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4.5 加强建设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约束工作人员施工中所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同时提高与增强工程建设单位人员安全意识。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在工程建设要求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并通过专职安全管理部门与安全管理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工程建设现场需同步设立监督小组和监督制度,检查与巡视现场中的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的所有内容,切实提高工程现场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4.6 完善工程现场的防护建设

安全事故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可避免,但却能通过某些措施降低因素对施工所产生的影响。首先,有关负责人须针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检查管理,确保所有的安全防护工作皆处于工程建设标准内。工程建设现场会存在大量高空与地下作业,这两项作业的危险系数最高,工作服、安全带等要求非常严格。同时对于现场的操作机械工具也要提前做好检查;其次,确保工程现场的安全防护标志到位,防止非施工人员以及非关键人员进入场地;最后,需严格关注工程施工的天气环境变化。若出现恶劣天气,应立即停止施工,切不可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4.7 明确安全生产目标

若要落实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控制工作,需明确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生产目标,根据建筑工程工作进度分阶段设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目标内容要涵盖每一阶段施工的所有环节,对所有的工程细节进行全面性安全保护。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与落实是建筑工程实现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安全事故降低的必要准备,只有落实安全生产目标,才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水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生产目标与建筑工程安全目标管理体制相辅相成,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操作性极强,专业水准较高的工作内容,因此,在制定安全管理目标体制时,必须确保内容清晰、完整、详细。此外,有关人员要结合不同岗位人员的责任属性、工作内容,设定不同的安全管理目标,真正实现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从根本上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效预防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出现。安全生产目标的落实、执行应当与工作人员的生产考核结合到一起,只有考核通过的人员才能参与建筑工程生产工作,考核不通过的人员不仅要接受惩罚,还要再进行考试。考核方式有利于让所有员工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同时,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考核体系,有利于帮助建筑工程打造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所有安全生产规范,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完工并保护工程现场所有员工的生命安全。

4.8 加强安全生产人员培训力度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一直是重中之重。但当前施工队伍中仍然存在着综合素质欠缺以及培训力度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情况,要定期制定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不断对施工人员重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安全生产培训过程中,应当结合以往发生过的安全事故,仔细分析安全事故的出现原因,并从中总结安全事故预防方法。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和效率,要不定期对参与安全培训工作的人员展开抽查考试,而且安全培训工作应持续到建筑工程完工。加强安全生产人员培训力度,有利于让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第一的目标。

5 结 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企业的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建设现场人员生命与企业财产,还会对社会以及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不良反应。如何保障工程安全施工是应放在首位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工程建设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优势,应当从安全生产组织、岗位责任制度、施工区域、休息区域、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现场防护建设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因素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解石三大因素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