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视角下景观规划设计思路探究

2023-01-07衣庆苹张秀卿

居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景观建设

衣庆苹 张秀卿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景观规划设计水平,满足美丽乡村的发展需求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就当前而言在美丽乡村视角背景下给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美丽乡村建设需求做好景观规划控制,保证各方面的设计效果达到实际需要。

1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意义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作用就是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改善,为今后的乡村环境发展指明方向,构建合理的乡村生态结构形式。乡村景观规划就是要协调处理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我国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乡村景观规划在农村建设模式之下积极探索和尝试,有效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乡村环境质量,符合当地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从实际情况分析,乡村景观规划具备如下意义。

1.1 促进乡村地方经济发展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有效开展,可以实现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从农村地区的发展实际情况分析发现,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前提之下,也会实现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农作物产品增加明显。通过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扬当地优势产业,实现区域经济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水平,也会给国家创造较多的税收。同时,还可以依托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休闲娱乐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落实新农村建设的设施,实现农村经济高速发展。

1.2 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

乡村景观规划是从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合理的规划和调整,让规划设计方案转化成为现实。只有提高乡村景观规划水平,才能保证人地之间处于平衡的状态,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进行,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和地域特征,让当地的景观资源有效开发和应用,创造出属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农村景观,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

1.3 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乡村景观规划不仅能实现乡村的合理布局与设计,还能够有效保护当地民族文化。比如,有些地区的建筑非常有民族文化特点,或者文学作品代表一个时期的发展,乡土建筑景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真实反映出当地的民俗特色。所以乡土景观能够更好的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展现出我国乡村独有的特色,为整体发展奠定基础[1]。

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2.1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基于此,乡村景观规划应该以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规划设计阶段不能忽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存在严重污染的问题。通过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做出有效的规划与设计工作,让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给人们生活提供良好条件。

2.2 保护地方文化风俗

我国的地理面积比较大,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方式、民族习惯、饮食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历史文化也有很大的不同,在长期发展之下逐步演变成为民俗文化的特点。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环节,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到当地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历史发展沿革以及人文风俗,发挥出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保护当地的文化特点,展现出我国乡村独特的风貌。

2.3 坚持可持续发展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之后,经济与社会发展高速进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全面开展,但是乡村地区总体来说要落后于城市发展,且经济、文化、技术方面的限制,使得乡村发展没有达到精细化水平,很多地方还存在乱砍乱伐、生态污染等严重问题,所以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阶段,摈弃不正当的开发方式,让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同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不利因素

3.1 城乡二元化显著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升,配套设施也开始不断建设完善,很多地区的人均收入增加比较明显,但是农村还处于落后状态,居民生活质量也比较差,造成二元化现象更加明显,给乡村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3.2 乡村景观平均规模有限

当前我国很多省份的空间结构特点如下:首先,城市作为中心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其次,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础,形成共同发展的区域环境。但是城镇自身规模较小,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影响力来说,是比较有限的,也会影响美丽乡村建设[2]。

4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建议

在美丽乡村背景下提高景观规划的设计水平,对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有着很重要的帮助,以下对美丽乡村视角背景下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进行详细探讨。

4.1 整体布局设计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以乡村独有的地形地貌作为基础,合理开发和利用独有的地形条件,同时还要结合当地乡村特色的元素,比如,特有的农作物或者自然景观等,突破原有的固定发展格局。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需要构建生态村庄,符合当地的自然生态实际情况,实现生态环境的合理优化和改进。如果乡村中有风景名胜,可以重点开发旅游农业;如果乡村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以建设乡村古镇、古村落,发扬其历史文化底蕴。这样的情况下,乡村能够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且实现全面发展。

4.2 构建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

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出发,任何乡村都是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演变之下逐步形成的,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和影响,每个乡村都有独特的特点。为了能够构建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乡村居住环境要合理改善,以建设宜居环境为出发点,让村民之间有良好的情感互动和交流。此外,还要合理规划设计劳动场所、休闲场地等,保证道路连通的通畅性,让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交流更加的顺畅。在乡村景观规划环节,重点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营造出温馨、和谐的乡村环境。

4.3 打造乡村地方特色魅力

我国很多乡村地区都有非常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习惯以及民间艺术等,这是当地村民难得的精神财富。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环节,必须充分展现出农村当地的特色,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比如,通过乡村独有的植被、建筑、石材等建设基础设施,打造美丽乡村,对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乡村经济增长以及长远发展是有益的。

4.4 建设尺度宜人的乡村格局

乡村的庭院、街道都是大地的“纹理”,将这些元素串接成为整体之后,可以建设独特的乡村空间布局形式。创造出适宜人类居住的乡村格局形式,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环节,规划半径和村民活动半径都必须具备合理性。比如,步行的村民公共服务设施半径为900m,让村民15min可以轻松到达;村民人际交流的半径在600m以内,10min内可以达到。总之,规划设计必须保证交通的通畅性,时间是合理的,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

4.5 乡村聚落景观

乡村景观的核心就是聚落景观,其主要包含生活景观与建设景观。生活景观主要指的是道路、庭院等基础性服务设施,这些环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直接的联系,让人们有更加良好的视觉感受。乡村建设景观就是具备当地的地域特点,承载着乡村发展的历史,能够表现出村庄的实际特点。以某村为例,其周边分布着大量的山区,有非常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还有瓷窑遗址等人文景观,并且分布着一些寺庙等历史古迹,所以历史文化价值比较高。乡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环节,符合下述景观需要:(1)充分尊重当地的乡村景观特色,对于已有建筑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考虑到建筑特色、质量以及和环境融合度方面,进行乡村建筑有效的规划及设计,不会损坏原有的风貌,增强居民归属感。(2)以乡村目前已有的布局为出发点,进行路网系统的调整,保证道路景观的通畅、安全以及美观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3)合理开挖乡村资源,以当地的风俗文化作为基础,展现出典型的景观文化特点,给人们展示出独有的文化魅力与特性。(4)通过和当地居民的深度交流和沟通,了解当地居民的想法、需求,建设符合当地居民需要的基础设施,保证各种服务设施的功能充分的利用,以更好地促进总体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的提升,也会为当地乡村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4]。

4.6 生产性景观

这种景观的类型是农村生产活动之下自然形成的各种景观类型,可以看做是人们根据地理条件进行自然环境改善的结果。因此,在生产性景观设计中,要按照如下原则进行: 从当地的大范围空间入手进行,让乡村景观达到统一性特点,规划设计阶段应该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利用当前的农田景观资源,不会给已有的农田生态环境产生任何影响,还要保证农田景观有较高的观赏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阶段中为了能够满足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于生产性景观的设计需求以及设计原则,需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标准进行设计,保证生产性景观的景色以及功能性都能够达到目标需要。

4.7 自然生态景观

自然生态景观依据当地独有的林地、河流、自然保护区等进行建设,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在进行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规划与设计阶段,发挥出生态理论的引导性作用,选择合理的模式和方式,比如,建设完善的绿地设施,将原有的零散绿色面积串联成为整体的绿化环境,形成稳定的绿化网络体系,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生态廊道、人工林、农田林网等,从整体角度进行规划设计。从而可以建设完整的自然生态体系,组合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保证自然生态景观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5]。

5 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方向探讨

不同地区的特点有着很大的差异,其生态性、功能性,人文、历史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具体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阶段,综合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地居民对于未来的期望和规划,下面具体的探讨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方向。

5.1 实现实用性和参与者情感需求

景观的实用性就是要满足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还要建设旅游、运动等基础设施,打造美食区域,发挥出生态环保、安全健康、经济舒适的环境,这是非常普遍存在的乡村景观形式,也是非常好的一种类型,以旅游休闲作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建设民宿,以更好地弘扬当地的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5.2 通过优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逐步建设生态设施

乡村景观规划必须合理利用优势资源,体现出生态环境的特点,让文化遗传的作用充分显现出来,这种资源一般都是独立存在的,并且属于不可复制的资源形式,通过乡村景观建设进行,比如苏州的青蛙村,经过调查发现,该地的青蛙种类超过60种,还有一些珍稀品种的青蛙,所以青蛙成为该村的独有特色,也是乡村的主要名片之一。

5.3 以景观功能性方向发展

乡村景观的功能性是非常重要的开发方向之一,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环节,要充分进行休闲设施建设,融合游玩、学习、生产、劳动、健身等多种功能,这是人们非常喜爱的方式,但是绿化面积较小,可以复制使用,所以要采取措施防止出现同质化,就要融入当地独有的文化特点和历史特色,以彰显出独特性。

5.4 以不同的文化内容为方向发展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在长远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化是非常独特的,所以文化作为主题进行的乡村景观建设有着非常明显的特色,且文化包含内容很多,比如,民俗、历史、旅游、生态等,当前比较普遍的方式就是建设古镇,让历史文化作为特色进行建设,再融入乡村景观建设中,让乡村和城镇体现出不同的特色,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5.5 朝着特色内容方向发展

特色内容即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展现出个性化与独特的特点,所以应该加入一些具有现代元素的设计理念,让景观具备较高的可塑性以及可开发性,但是也要突出内容的展示,这种情况之下会导致成本较高,需要加强成本管控,发扬乡村景观特色。

6 结 语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共同富裕、城镇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理念,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理念和措施,所以我们需要重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依托当地的自然生态景观、历史文化以及人文因素,展现出乡村景观的独有特点,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宜居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景观建设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景观规划设计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