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应用的故障处理研究
2023-01-07岳连兴王金平
岳连兴,王金平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顺义供电公司,北京 顺义 101300)
在配电网络自动化管理中,应采取多元的管控措施,应通过实地勘察及时获取电力故障期间相关运行系统的参数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后,确保配电网运行平稳。
1 配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故障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继电保护配置缺乏科学性
为了提升配网自动化管理水平,维修人员应通过相关管控措施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处理,在积极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后,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然而,在现实配电网管理中,针对那些经济基础较差的偏远地带,然而从人员、技术、设备上都相对落后。
1.2 工作承载力大
目前干基层基础工作的人员还基本上是四五十岁的老员工,老龄化严重,班组的技能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加上培养周期长,人员流动大,导致人员承载力进一步增大。
1.3 装置缺乏合理性
首先,部分电力设备中的硬件试件可能出现磨损、插座螺丝松动及电源接口不严等情况,导致电力运行装置出现相关问题;其次,设备检修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对其进行调试,同时,电力系统的运行设备零部件没有安装合理,相关接线出现严重错误都可能埋设诸多安全隐患;最后,部分系统验收人员采取传统的验收方法,不能全面地对电力装置进行调配,在无法对电力装备的运行缺陷进行优化改进后,造成电力系统的故障发生率逐步提升。
2 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的配合应用
2.1 故障集中处理措施
电力系统中的主干线设置相对复杂,促使配电网故障管理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在主干线为架空馈线的电力系统应用过程中,应按照如下操作流程对其进行风险隐患排除;①一旦发现馈线线路出现运行不通畅的情况时,应立即对变电站出口的断路器设备进行电源切断处理,从而可以及时地对电流层进行隔离操作;②应延长0.5 s启动电力管理设备,通过合理管控方式促使断路器开关和变电站的运行范围相协调,进而达到自动重合的目的,排除各类线路运行故障,如果没有达到线路重合效果,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故障排除方案;③密切关注阻断配电操作导致的配电网系统故障问题,一旦发生故障现象应及时地将相关数据传递至变电站主站系统,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对相关成功检修案例形成书面材料归档保管[3]。
2.2 两级极差保护配置
首先,通过运用两级极差保护装置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找出配电网运行结构出现的故障部位,例如,可以集中批量采购性能较高的线路开关零件,确保用户开关为断路器开关后,将主导开关设置成负荷开关,已达到二级范围保护设备的配置效果;其次,可以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检修方法进行防护动作延迟保护,可以将变电站出口的断路器保护时间延长210~260 ms。
采用此种方式的主要优势有以下2 种:首先,能够在配电系统出现故障后,在短时间内找出故障具体方位,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其次,通过安设适量的断路器对整个配电网进行多元保护,在构建完整的两级差保护配置后,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将故障位置电源切断。另外,还可以在主干线上应用适量的负荷开关以达到节约资源效果。
2.3 电压时间型馈线和多级极差保护
通过安设适量的电压时间型馈线与内部协调重合器进行配合后,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离故障效果,首先,可以在10 kV 变电站出口配置相关联轴器,并进行相应的保护动作延迟处理,具体时间为210~260 ms 左右[4],在对主干馈线设置相关电压分段器开关后,运用断路器设备以减少延迟的情况。在对以上基本配置工作完成后,首先对主干网中的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其次对分支或者使用者客户端故障进行及时排除。最后,可以运用三级极差性保护方法对变电站的出现开关和分支开关进行基础保护,通过相关措施来达到电压时馈自动化的效果。一旦主干线路出现故障,在进行维修处理期间,可以采取以往电力线路修复的方法,由于主干线路发生故障不会影响其他分支线路,由此可见,此种极差保护方法的可行性较大。
3 配合应用的完善举措
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设施的巡检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应借助当地政府的政策方针,积极引进先进的电力装置来更新并替换老旧设备,在科学完整的验收处理后,紧密处理终端系统、通信系统和主站系统之问的关系,并对其功能进行了规划部署。例如,针对终端系统管理,严格应确保其发挥执行指令、收集信息的功能;针对通信系统,相关元件应时刻对不同电力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和连接;针对主站管理系统,应保证其具备高效的决策控制和信息分析功能,在保证各个系统运行功能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处理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应积极学习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继电保护处理技术,在全面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拓宽电力系统故障处理方法,在逐步提升电力系统整体性能后,确保继电保护和配电自动化措施可以全面落实,促进电力事业的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