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治理地质灾害施工工地环境质量和效果的策略分析
2023-01-07魏宝华
魏宝华
(甘肃九州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在发生地质灾害之后,需要施工队及时的进入现场,或进行抢修,或直接修建,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地当中各种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应用经常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如何在地质灾害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就成为了新时期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在以下内容中,我将向大家分析,采取保护措施促进无公害无污染施工的办法,以及针对施工工地空气质量、噪声控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以及后期维护阶段等多方面的环境保护策略进行论述。
1 地质灾害施工工地环境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施工时,受施工技术与环保意识的问题影响,导致施工工地附近的环境经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污染,而造成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1)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首先,在地质灾害发生地,原本也有着整体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属于一种脆弱的生态组织,各种动物与花草树木的自然生长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但是在施工队伍进入现场之后,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势必会对当地的植被造成破坏,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到当地进行各种野生动物的违规捕杀,同样也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生态平衡。其次,就是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生活废水、垃圾、扬尘等,会直接污染当地的水源与空气。(2)破坏文化古迹。如果在地质灾害发生地内有文化古迹,在施工过程中又没有对这方面进行格外关注,就会导致在不经意间挖出各种文物,但是却将文物直接损毁。(3)影响当地居民。在施工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噪音与废弃物,这将直接影响到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1]。
2 加强治理地质灾害施工工地环境质量和效果的策略分析
2.1 采取保护措施促进无公害无污染施工
在正式施工开始之前,就需要针对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条件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进行详细且全面的勘察,全面掌握施工区域和当地居民生活区域之间的联系所在,而后采取合理的方式降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等污染。比如,当施工区域与当地居民生活区域距离过近时,就需要严禁施工队伍夜间施工;当施工区域与当地居民生活区域距离较远时,同时在夜晚施工也不能对当地造成其他恶劣影响的前提下,就可以进行夜间施工。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在当地设置投诉热线提示牌,只要在地质灾害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影响居民生活的现象,居民就可以通过电话进行举报,并有权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改正。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尽可能确保所选施工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因为施工材料对当地造成的环境污染[2]。
2.2 保护施工工地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
针对地质灾害发生区域的施工治理工作,大部分会涉及到土石挖掘与填埋的工作,因此,往往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扬尘,将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空气质量条件。因此,在开展实际施工治理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最大可能利用凿裂的方式进行施工,因为采用这种施工方式是利用湿度作业的最佳体现,凿裂施工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制造量,从而有效控制空气质量保护。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进行土石的直接挖掘与填埋,并且尽可能选择在晴朗无风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以便于最大限度降低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灰尘污染。
2.3 加强施工工地噪声控制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选择一些噪音较小的施工设备,同时需要确保所有的设备、机械以及工具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都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规定,针对现有的施工设备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不满足基本施工噪音标准的,必须及时淘汰或更换;其次,要做好各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避免因为设备故障或者是运行过程中设备出错造成的极大噪音污染以及人员伤亡等情况;最后,就是针对于施工工地现场的各种运输车辆,进行严格的管控,要求车辆在进出施工工地现场时,禁止鸣笛,同时要控制好车速与行驶安全问题,避免因为鸣笛、急刹车以及爆胎等带来的严重噪声污染。同时还要深入调查了解施工区域附近的居民情况,对常有小孩子出没的街道要严禁大型施工车辆驶入[3]。对居民的生产作息时间进行全面调查,力求将施工时间与居民的休息时间错开。
2.4 做好施工工地水土保持的有效措施
在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施工方案的规定内容,严禁利用合同规定之外的农业与居民用地,同时也不能够在这些土地上进行各种废弃物的排放。另外,在施工区域以及附近范围,需要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当地的地表土质造成破坏,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了地表土质形态改变的情况,就需要在施工结束之后及时进行重新覆土作业。当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砍伐树木的情况时,必须要确保砍伐地点与砍伐方式的合理性,严禁乱砍滥伐现象的出现,必须要结合具体施工需求,绝不多砍一棵树。当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挖掘与填埋工作时,必须由专业的技术部门进行指导,并结合地质情况开展工作,从而有效防止挖埋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4]。
2.5 保护施工工地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想要有效防止在地质灾害工程施工时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保护施工地的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这一大的概念当中,基本可以划分为原生生物、真菌类、植物类、动物类以及原核生物这几种,因此,除了严禁随意砍伐树木破坏植物之外,还需要做好动物保护工作。这就要求在施工当中,做好动物保护宣传工作,为所有施工人员渗透与贯彻基本的动物保护意识,促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自知自觉的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从施工开始一直到施工结束,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都是始终如一的,这同时也契合了当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5]。
2.6 做好施工结束之后的维护工作
在地质灾害施工结束之后,需要针对施工工地及其附近区域进行高度的清洁与地表恢复作业。首先,要针对施工工地及其附近的环境进行高度清洁,确保将施工队伍日常生活与施工所造成的废物物品全部带走;其次,要针对施工工地及其附近的地表土地进行修复作业,确保这一片土地还能够继续利用,或种植农作物、或修建建筑物;最后,就是要针对施工工地及其附近环境进行修复作业,主要是针对各种植被,将被破坏的植被进行移栽或者重新种植,力求恢复施工开始之前的原本样貌。总的来说,自然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处遭受破坏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因此,在施工结束之后必须要做好充分的维护工作[6]。
2.7 防止治理工程环境污染扩散
在正式开始治理工作过程中,必须要针对治理工作的细节做好安排与调整,将具体的施工计划在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进行具体落实,针对所有的工作环节,其中可能会出现严重环境污染的具体流程,必须要进一步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日常教育培训工作,尽可能减少污染问题的出现,同时需要工作人员加强对施工区域附近生活环境以及环保问题的关注与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附近生活以及工地现场生活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在施工工艺流程上,需要进一步强化施工工艺方法以及具体技术方案的改进,不断提高先进性及规范性,从而在开展治理工作期间更好的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需要针对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以及施工现场附近居民之间的矛盾做好协调,如果具有部分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则必须要提前告知所有居民,从而避免对他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将治理期间的具体施工过程以及居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高效协调,从而避免治理工程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扩散。
3 地质灾害治理的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3.1 锚索质量控制
3.1.1 材料选择
在选择材料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结合具体的施工需求,首先考虑材料的基本强度与质量,而后需要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加工与安装等施工过程相对简单的材料种类,另外就是要确保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从而保障在穿过一些山体、地下等区域时材料可以不受到严重腐蚀而损坏,同时也能够确保整体的治理工作质量。只有将基础的材料保障工作做好之后,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整体质量。
3.1.2 施工钻孔
在施工过程中,实际的钻孔大小与钻孔深浅,都必须要有一个专业审核要求标准,在开展钻孔作业过程中,能够对钻孔好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就包括脚手架是否稳定,因此,在开展钻孔作业之前,必须要做好脚手架加固工作,从而有效降低因为脚手架不稳而导致的钻孔作业较大误差出现的概率。一旦发生了塌孔问题,就需要格外进行关注,坚决禁止继续开展钻工作业,必须马上将这一施工环节停止,同时进行加固工作,比如,可以使用注浆法进行加固,在加工工作结束之后,还必须要等待24h,才能够继续开展后续的钻工作业。
3.1.3 钻孔机选择
在钻孔作业开展过程中,选择钻孔机同样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流程,一个优质的钻孔机设备,往往能够有效减少钻孔作业过程中的误差,同时还能够提升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已经逐渐成为了钻孔作业当中的必备条件之一。通常情况下,在开展钻孔作业过程中都会选择使用冲击钻,并运用螺旋式钻机、回旋式钻机等开展实际的钻孔作业,从而能够起到良好的钻孔效果。
3.1.4 控制注浆
在注浆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注浆时所需应用到的原始材料进行充分搅拌加工,确保其基本的均匀性,其次需要将这部分浆液全部倒入已经清洗干净后的浆液搅拌设备当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始终确保管道内的干净整洁,及时清理管道当中的杂质,从而为浆液注射过程提供一个流畅的环境,确保浆液能够充分填充到设备管道当中,直至最终有浆液溢出,则说明可以停止这项工作。在完成之后,需要针对管道底部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浆液将管道所有位置全部填满没有空缺,一旦发现有空缺部位需要及时进行再一次的填充。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极大提升后续施工的质量,同时也能够令山体滑坡等严重的地质灾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3.2 修砌石挡墙的质量控制
在针对山体滑坡、崩塌等自然地质灾害进行治理过程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措施就是浆砌石挡墙,这种方法主要是借助于拦截与阻挡等方式,避免山体滑坡的出现。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针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同时针对边线进行详细测量,还需要确定基准点、控制点等具体点位和具体方位。从而也能够节约大量的工作时间,节省一定的工作成本。而后需要在基槽开挖过程中,根据相关标准针对基槽具体的深度与大小进行严格把控,并且在发现存在地质问题时,需要及时解决,进行填土或换土工作。除此之外,就是要控制好砌筑材料的质量,比如,砂石、水泥等材料,必须要在使用之前做好试验,确保把好材料关。
3.3 抗滑桩施工质量控制
抗滑桩这当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灌注桩,并以此不断提升施工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以下四点内容进行高度关注。首先就是桩位选择,需要针对桩位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而后进行混凝土灌注和后续的其他验收工作。在桩位选择过程中,必须要确保位置准确性,坚决避免任何误差的出现。在挖桩过程中,需要提前将地形地貌勘探清楚,以便于全面掌握施工区域当中的桩孔深度与桩孔高度,在保障挖掘底部与预先设计高度之前,能够有一个约为10m左右的距离时就可以停止挖桩。在混凝土灌注环节当中,需要保障孔内没有任何偏差,能够满足所有的需求。最后,就是要进行细致的验收工作,用严格的标准进行严格且全面的验收,确保整体质量。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社会发展背景之下,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应用于我国的各行各业当中。因此,对于地质灾害施工来说,保护好施工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关键,这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一同致力于地质灾害施工工地环境质量和效果的加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