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襄中国式品牌成长
2023-01-06
11月 1日下午,2022北京国际品牌周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开幕。今年北京国际品牌周年度主题为“品牌‘心时代”,活动中100余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与大会。各界人士围绕品牌建设、品牌创新、品牌传播的关键要素,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本土品牌如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等话题开展深度讨论、交流,为推动中国品牌高质量新发展贡献智慧。
“心”时代的品牌盛会助力品牌传播
据介绍,北京国际品牌周为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中国国际商会和北京国际品牌周组委会共同主办,作为孵化器、展示平台,该活动将帮助中国企业探索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中国式品牌”之路。
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吴红波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国际品牌周要顺势而为,迎难而上,引导国内企业走出去,为促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同时也助力中国企业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品牌公信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企业品牌建设应该积极面对机遇及挑战。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孙晓认为,中国国际商会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国际性、枢纽性商会组织,相继成立了包括中国国际商会品牌创新委员会在内的11个产业委员会,参与主办北京国际品牌周,就是希望扩大专业领域覆盖面,共同打造行业产业优质资源融合平台,为企业开展品牌创新、促进中国品牌国际化提供方案。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顾问组主席、国家标准委原主任刘平均则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中国取得国际品牌评价权威话语权的历程。十余年以来,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品牌价值评价理论体系的建立,获得了品牌评价的国际认可,为世界各国的品牌建设及国际品牌评价提供了标准依据。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谢国明表示,中国品牌要与中国经济的体量相当,与中国经济同步强起来,要从“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做起。自信只能建立在自强的基础上自信是自强的催化剂,自强是自信的奠基石;守正创新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创新是“等死”,乱创新是“找死”,守正创新才是康庄大道。
新华社原副社长严文斌分析说,中国的品牌传播还存在一定的西方“拿来主义”,国内的爆款大同小异,消费群体的差异化不够明显。他表示,中国的品牌策划、品牌创意应加强概念提炼,突出标识,改进表达,减少煽情并切忌夸张。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战略传播委员会执行主任、北京国际品牌周发起人刘小宁说,品牌周初创阶段首要任务即是做好自身的品牌传播,将品牌周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品牌传播专业服务平台;其次争取品牌管理部门、传播院校、新闻单位等机构的支持,吸纳全国名校和央媒的优秀人才资源,搭建国内品牌传播顶级专家智库;在开展品牌传播服务模式上,以“名校研发+央媒报道”的方式,重点关注、充分展现具备“中国式品牌”发展特点的优秀企业、优秀品牌文化。
发布贡献力报告探讨“中国式品牌”新机遇
活动现场,北京国际品牌周首次对外发布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联合研发的《城市品牌(域牌)贡献力报告》。此报告取样无锡市、佛山市、泉州市、烟台市、绍兴市、洛阳市、襄阳市、岳阳市、绵阳市、遵义市、延安市、安康市、九江市共 13 座城市的表现情况,创造性地以“天地、人格、信仰、制度”4个维度,选出12个二级指标和42个基础指标,构建城市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在学界中首次提出城市品牌(域牌)对经济的贡献力的概念,揭示城市品牌与城市经济、文化的互动关系。
根据测算,《城市品牌(域牌)贡献力报告》中城市品牌(域牌)TOP1的城市为无锡市;佛山市和泉州市紧随其后,分别位列第 2、3 位;后三位的城市分别为安康市、襄阳市、岳阳市。
黨的二十大报告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引发与会者强烈共鸣。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郭晓勇、北京国信品牌评价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曦沦、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陈芸、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在所做的主旨演讲中一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中一定要有品牌强国的坚实步伐,加快品牌建设,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是促进强大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路径。
活动现场,在“品牌与城市”“品牌与企业”和“品牌与媒体”三场圆桌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就“一流品牌企业”“产业品牌”“区域品牌”“数字品牌”“中国品牌世界共享”等话题展开热议。
战略首发平台品牌建设担当
北京国际品牌周作为企业品牌战略发布的优选平台,恒源祥集团也在活动现场首次对外披露了其“环球品牌港”项目。根据介绍,环球品牌港将围绕“品牌创造与应用产业”和“品牌服务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业聚集区,通过搭建品牌运作与国际化交流平台,构建品牌产业生态圈。
在活动仪式上,擘雅集团宣布启动“品牌口述历史工程”,将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合作,为知名企业提供具有史学视野与人文情怀的专业口述史的策划、采编与出版服务,对中国众多百年品牌的发展史、创新史以及品牌背后的故事进行挖掘、整理。
据悉,2022北京国际品牌周自今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对推动中国品牌建设、拓宽中国品牌传播途径、丰富中外品牌文化交流将具有积极意义。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名牌》杂志、北京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有关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著名专家,国际传播机构负责人分别以线上线下方式共同出席了当天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