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大于天

2023-01-06刘素萍

做人与处世 2022年19期
关键词:韩冰血型客人

刘素萍

最亲不过血脉相连

正处在不惑之年的韩冰,已经有20多年的献血经历了,早已成为北京血液中心“爱心之家”的“老人儿”。他拥有着稀有的Rh阴性血,20多年来,志愿献血超过百次,总献血量达到5万毫升,被评为“北京榜样”,还获得2016年无偿献血年度卓越成就奖。但韩冰并不看重这些,他在乎的是生命。

韩冰与献血结缘,可以追溯到20年前。当时韩冰20岁,是一名海军战士,在青岛北海舰队服役。一次,在经过路边的采血车时,韩冰二话没说就上了采血车。不承想,3天后血液中心特意打来电话,告诉韩冰他的血型是Rh阴性血,还特别嘱咐他以后如果需要输血,一定要把这个情况告诉医生。

韩冰当时的心情有些忐忑不安,以为这是一种血液病,他不知道Rh阴性血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当他从学医的朋友哪里知道自己这种血型极为珍贵后,他心里特别高兴,因为他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他还兴奋地把自己的血型情况讲给了战友和身边的人,希望能传播出去,将来救助更多的人。

心想总会事成。这天,部队的一位战友打电话给韩冰,说青岛一家工厂内发生事故,一名工人因工傷住进了部队医院,生命垂危,而受伤的工人恰好是Rh阴性血,医院的血库没有这种血,问韩冰能否去献血。“咱是当兵的,献血的任务责无旁贷。”韩冰很快就赶到医院献了血。在部队的4年里,他志愿献血6次,献血量共计2400毫升。

2001年,韩冰转业回到北京,积极地加入了刚刚成立两个月的北京市血液中心“稀有血型爱心之家”,成为这里最早的一批稀有血液志愿者。加入“爱心之家”也是韩冰践行他对社会的承诺:“只要有需要,我一定志愿献血。”

2013年,年仅4岁的江苏女童薛莲,因患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求救。第一次化疗后,薛莲的血小板数量急剧下降。血小板过低,容易引发颅内出血,致死率极高,而薛莲的血型又是稀有的“熊猫血”,医院没有库存。薛莲病危,生命告急。

万幸的是,薛莲的家人联系上了“稀有血型爱心之家”,进而联系到了当时还是 “的哥”的韩冰。听到薛莲家人的描述,他立即在电话里承诺:“放心,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给薛莲供血的。”

为履行对薛莲的承诺,从此只要医院一个电话打来,韩冰随叫随到,有时候大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到血液中心去给薛莲献血。身为一名出租车司机,作息时间不固定,尤其是跑夜班的时候,往往是一边接着输血管,而另一边韩冰已经疲惫得呼呼大睡了。有一次,韩冰正拉着客人,接到了薛莲爸爸的求助电话,眼看着到目的地仅有半小时的路程,先送客人再去医院,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但韩冰认为救人不能耽误一秒钟。他简单跟客人解释了一下,拒绝了客人递过来的车费,掉头直奔医院。

就这样,薛莲在北京治疗的两年间,是韩冰献血最为密集的年份,共献血9次。而他前前后后共为薛莲献血25次之多,几乎是为病人换了身体里十分之一的血。

长期志愿献血,韩冰的收获除了数不清的献血证和红大褂之外,还有很多人的侧目和不理解。有人说:“韩冰能献血那么多年,指不定从中捞到了多少好处呢!”对此,韩冰也不多解释,只说了一句话:“生命大于天。”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韩冰血型客人
Thermal stress damage mechanism in single-crystal germanium caused by 1080 nm laser irradiation
做一个好客人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不常见的客人
Preliminary Study about Narrative Art of the Micro 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