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高校学报编辑工匠精神的价值审视和培育研究

2023-01-06肖旭芳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工匠精神培育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从相“加”到相“融”,各地各新闻单位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向着“融为一体、合而为一”阔步迈进。融媒体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时代呼唤精品力作,精品力作需要工匠精神。高校学报编辑担负着弘扬学术、传承文化的使命,面对媒体融合的大趋势,编辑群体需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科学认识融媒体给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带来的影响。文章采用调查法、实证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围绕高校学报编辑与工匠精神的紧密联系,分析融媒体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定位,对编辑的工匠精神进行多维度的价值审视,得出高校学报编辑迫切需要锤炼工匠精神的结论,提出高校学报编辑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旨在提升高校学报编辑学术修养、成就出版精品,进而培育富有工匠精神的优秀编辑,不断推进我国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高校学报编辑;工匠精神;价值审视;培育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4-0230-04

融媒体,“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这是一种新型运作模式,通过把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等与新兴媒体的优势融会贯通,全面提升媒体的价值,从而得到“1+1>2”的效果[1]。融媒体给传统纸媒带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前景。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盲目追求速成,而不注重厚积薄发,更无法窥见蕴藏于产品之中的灵魂。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受传统编辑工作观念以及科研浮躁、学术不端等社会问题的影响,编辑群体的工匠精神也在日渐消弭。

纵观当今的学术出版强国,“工匠精神”焕发出璀璨的光芒。比如拥有400多年历史的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以精品学术著作享誉全球;美国的《芝加哥手册》从1906年第1版做起,到2012年已经出版了第16版,是真正的百年经典。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4.4%。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编辑群体不能再满足于现状,甚至“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要不断思考自身定位和转换身份,更需要认清现实,对工匠精神进行正确的价值审视,进而实现工匠型编辑的自我过渡和培育养成,这对推动融媒体时代新闻出版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读者覆盖突破时空限制,拓展媒体融合发展的广度

传统媒体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即权威性和公信力,拥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受众,比如《衡阳日报》、湖南广播电台面向的基本是衡阳市民、湖南省居民,笔者担任责编的《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面对的是本校或兄弟院校的广大师生。但是,相较于融媒体完美地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与外地甚至外国的读者实现无缝连接来说,传统媒体具有不可逾越的“先天不足”[1]。当前,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发展,最关注的就是融媒体拥有的“无限空间”,利用其传播及时性、交流互动性、表现多样性、发展规模化等优点,实现面对面、一对一交流,可以輕而易举地提高传播效率、竞争力和影响力,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

(二)读者突破身份桎梏,提升媒体读者互动的深度

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广播电台等以其真实性、权威性,成为市民获取信息资讯的主要渠道[1]。融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手段、方式、形态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媒体不再是唯一的“发声者”,受众也不再被动接收信息,微博、抖音等的开通,都不断推动媒体与读者的互动朝纵深发展,实现融媒体时代传统纸媒的创新发展,逐步提升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我国高校学报创办百年来,作为高校主办的主流学术传媒,积极引导高校舆论,坚持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在我国出版事业中一直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融媒体时代,面对新的挑战,编辑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积极调整思路,勇于转型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凸显核心竞争力的“领头羊”

编辑作为联系刊物、作者、读者三者的桥梁和纽带,对高校学报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融媒体时代,编辑不再只负责“剪刀+糨糊”的工作,而是在刊物定位、栏目设置、选题策划、稿件审读、文章编校、版式编排、数字化处理等环节都大有可为[2]。

近年来,随着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繁荣,高职学报从业人员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学术出版,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需要编辑具有独特的视角,高瞻远瞩地挖掘学术前沿信息,尽心竭力地发掘有巨大潜能的作者,不断提高稿源质量,进而增强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打造知名品牌栏目乃至刊物。

(二)勇于创新求发展的“拓荒牛”

“学者办刊”乃大势所趋。编辑是T字形人才,“—”代表知识的广度,“|”代表知识的深度。编辑需要拥有超强的选题策划能力和文稿编辑能力,从茫茫人海中,挑选人才;从只言片语中,拨开迷雾见月明[3]。

编辑出版界遵循“内容为王、质量第一”的法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读者心中的选择源于“出奇制胜”与“质量取胜”,因此优秀的编辑要做勇于开拓创新、谋求发展的“拓荒牛”,在高校学报选题策划中“出新招、博眼球”,在编辑校对实践中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打造精品读物。出版历史上,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4]。例如,提到文学作品,人们脑海里首先会浮现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说起辞书类,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则当仁不让成为大家的首选。

(三)铁面无私把好关的“拦路虎”

编辑是学术成果能否面世的“守门员”和“把关人”,只有经过编辑严密“过滤”、得到编辑肯定的学术成果,才能加以传播。编辑要高屋建瓴,首先要把好政治关,即把握正确的出版方向;其次要把好知识关,对于书稿的学术观点、结构布局等都要严格评估,对于不妥之处提出修改建议;再次要把好语言关,不论是语句不通、错字别字等硬伤,还是模糊不清的引文,都要仔细核查,对语言表达是否规范、严谨务必仔细斟酌,大到布局谋篇,小到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放过。最后则是一定要遵守出版流程,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重大选题备案制度等,绝不偷工减料,缩减环节。这就要求编辑铁面无私,当好出版路上的“拦路虎”,以高度的责任心,坚决将人情稿、关系稿、低质稿拒之门外,以“质量第一”为准绳来取舍稿件,避免出于个人偏好和专业局限造成选题选稿的过错,牢牢守护高校学报这块不可亵渎的学术净土。

工匠精神,最早源于鲁班。近些年,急功近利的浮躁使“工匠精神”遭遇了冷落,甚至缺失。2016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作为当年的十大高频词之一被人们重新审视并大力呼吁其回归。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非常丰富,具体对高校学报编辑而言,工匠精神可以诠释为: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以及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由此可见,融媒体时代,工匠精神是编辑内在的职业素质,是编辑理性价值的体现,更是对传统编辑工作理念的突破与创新。

(一)编辑契合工匠精神的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爱岗敬业是爱岗与敬业的统称,两者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爱岗是敬业的基石,敬业是爱岗的升华。

我国历史上不少名编辑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学者,也是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西汉刘向、刘歆父子俩,在校书过程中,创造出流芳百世的“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的古籍校雠方法;叶圣陶将编辑工作总结为“不知”—“知之”—“好之”—“乐之”,更宣称自己“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邹韬奋,始终坚持以“取稿凭质不凭名”为原则等。

如果没有作者的创作,编辑劳动自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编辑爱岗敬业、甘为“默默无闻的背后英雄”,为作者和作品“加分”“增值”,那么作者的“小试牛刀”也很难登上大雅之堂。爱岗敬业体现为干一行、爱一行,任凭日月更迭、春去秋来,要忍受住名利场的诱惑,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这是神圣而伟大的。

(二)编辑呼唤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精神要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而这恰恰与编辑工作千锤百炼、字斟句酌的特质不谋而合。编辑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都不容忽视:不论是策划选题、栏目设置,还是审读稿件、编辑加工,乃至校对比红、版面编排,都需要一丝不苟地把好政治关、知识关、文字关,从内容到形式,认真规范稿件的方方面面,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不吝时间、精力,反复改进。高校学报编辑锤炼工匠精神,任世间繁华喧嚣,依然坐得冷板凳,为了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的选择“费尽心思”,精益求精正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在编辑工作中的完美再现。

(三)编辑追求工匠精神的精品卓越

回眸五千年华夏文明,“工匠精神”几乎穿越始终。古代建筑、青铜白瓷、四大发明……每一项,都倾注着古代匠人呕心沥血的工匠精神;每一样,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高校文化的传播者,编辑要直面融媒体时代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唯有主动学习、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与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而缺失创新能力的编辑出版人,只会生搬硬套、模仿跟风、人云亦云,以至于一种“奶酪”畅销之后,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上百种“奶酪”,这样的低层次重复只会让读者反感。

进入融媒体时代,社會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如今工匠精神的迫切召唤。作为高校文化的传播者,学报编辑不仅要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更要主动学习、常学常新,才能更好地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与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四)编辑崇尚工匠精神的用户至上

工匠精神呼唤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选题策划与学校的专业、课程密切相关,要认真调研目标读者的需求,通过刊发的学术论文,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科前沿研究成果,营造人才成长的理想智库。因此,高校学报编辑要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好好地融会贯通,慎重对待作者投稿。若采用,对于论文如布局谋篇、逻辑结构、遣词造句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放下身段,耐心地与作者沟通交流。即使退稿,也要把握好“退稿不退人”的原则,帮助作者分析文章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能在日后写作中有的放矢。据相关资料分析,许多院士、特聘教授的成长都与本校学报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人甚至“处女作”就发表在本校学报上,从而走上学术论文发表道路。

(一)学报定位精准性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第六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学报工作是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5]。我国高校学报创办百年来,作为高校主办的主流学术传媒,积极引导高校舆论,坚持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在我国出版事业中一直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高校学报的学术出版工作是党的事业,编辑必须精准把握定位、秉承办刊宗旨、明确总体风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发挥其在打造良好学术生态环境上的积极作用。

(二)选题策划精深性

选题是期刊的基础和灵魂。相较于其他学术期刊,高校学报不仅发挥着知识传播、学术交流、文明传承的传播功能,还兼具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6]。融媒体时代,高校学报应该发挥好“平台”和“摇篮”的作用,高校学报编辑应“独具匠心”,自觉增强责任意识、学习意识、策划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学报的学术优势,把学报的特色栏目办好办强,带动学报的整体发展。同时,学报编辑要转变办刊思路,利用媒体融合,围绕学科发展前沿精心策划选题,主动向专家学者约稿,广泛地听取读者的意见来创新工作理念,再结合学报的优势和特色打造自身的品牌,在选题策划上下大功夫,不断向精深推进,提升学报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编辑校对精细性

我国现行的出版编校模式是“三审三校一通读”,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整体效果良好。“三审”即责任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副总编)终审;“三校”是指不低于三个校次的专业校对,而对于重点图书、工具书、重大选题出版物等相应增加校次,确保准确无误;最后发印前“一通读”。在图书、期刊出版时,“三审三校一通读”制度可以严格把控出版的方向性,确保质量的高标准,对于传播文化、引导舆论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编辑校对是个精细活,来不得半点马虎,随着融媒体时代新技术的发展,在编辑加工稿件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化校对软件如编辑助手、黑马软件等,能有效提高编校质量。

(四)全程服务精心性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导致传播速度慢、渠道少、效果差,编辑拥有“稿件生死大权”,作者只能被动等待,作者的现实需要和情感诉求无法得到尊重和满足,两者之间的尴尬关系可想而知。而在融媒体时代,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大家能够开诚布公地讨论稿件的观点是否充分、语言表达是否精炼、结构编排是否规范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报编辑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拓展自媒体平台,热情为作者和读者服务,一方面立足本职,多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类别的精品好书;另一方面开拓创新,把地方文化、区域特色等融入学报中,架起编辑与作者、读者即时学习、交流、沟通的桥梁。

高校学报编辑在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的康庄大道上,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守匠心、精匠艺、铸匠魂、塑匠人,更好地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品质精良的出版力作[7]。

(一)心无旁骛,守匠心

精品力作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既要靠作者的精心创作,又要靠编辑的匠心加工。因此,高校学报学者型编辑要心无旁骛,最重要的就是“守匠心”。精品是要用“匠心”打造的,好的产品都是“磨”出来的。媒体融合时代,毋庸置疑,出版载体、读者需求都在变化,但是高校学报的属性不变,其对学术品质的孜孜追求也没有改变。相应地,学者型编辑的职业精神更需要坚守和发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他人作嫁衣”的看似重复枯燥的工作中,始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守尊重学术、敬畏文字的初心。

(二)敬畏文字,精匠艺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媒体融合时代,东西方各种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的交锋日趋激烈,学术传播门槛降低、过程噪音增多、环境愈发复杂,特别是“碎片化”“快餐化”“浅阅读”成为普遍现象,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出版内容,以及更加多样化的传播形式。高校学报学者型编辑必须精匠艺。出版史上有一则有名的小故事,可激励和鞭策一代又一代的出版人。在《毛泽东选集》的出版过程中,“校对王”白以坦和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校对人员完美诠释了“工匠精神”,四卷本《毛泽东选集》时至今日都未发现一个差错,真正做到了“百万无一失、万万无一失”。学者型编辑要放得下身段、坐得稳冷板凳,为了一个字、一个句甚至一个标点的选择“费尽心思”,“一步一个脚印”地编辑、加工、校对、出版好一篇篇原本质量参差不齐的论文。

(三)独具慧眼,铸匠魂

人们大多有这样的认识误区:手艺人、工匠所做的都是费时费力、枯燥重复的活儿,无非“熟能生巧”罢了。其实不然,工匠的艰辛工作中蕴含着卓越与创新,进而铸就工匠精神的“匠魂”。

优秀编辑更要独具慧眼,突破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要求编辑专业广精深、实践能力强,可以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加强沟通和联系,根据学科领域的创新成果调整刊物的栏目和内容定位,以保证刊物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从而铸就独树一帜的匠魂。

(四)砥砺前行,塑匠人

何为“匠人”?世界各国对于“匠人”的理解各有千秋。在德国,从事“德国制造”的优秀技师备受尊重;在英国伦敦,身着萨维尔街“50小时制成”的定制西装,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名流身份的象征。高校学报编辑通过守匠心、精匠艺、铸匠魂,进而塑匠人。媒体融合时代,编辑与作者、读者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的方式,加强沟通、交流,进而不厌其烦地修改论文,帮助作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形成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提高论文写作能力,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时,这些不断成熟的作者,也将反哺高校学报,共同促进高校发展,编辑兢兢业业地“塑匠人”,在成就事业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工匠精神”是一种崇高的职业精神,其主体是“工匠”,其目标是打造本行业别人难以复制、难以超越的精品。融媒体时代,高校学报编辑与工匠异曲同工,编辑对于文章,就如匠人对待工艺品,要时刻秉承精益求精的信念,紧密结合前沿动态,仔细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千锤百炼等,保证差错率在一定范围内,从而推出精品期刊。由此可见,融媒体时代更迫切地呼唤“工匠精神”,高校学报编辑要勇敢地承担起弘扬学术、传承文化的使命,努力提升学术修养、成就出版精品,培养富有工匠精神的优秀编辑,推进我国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建彬.融媒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策略[J].中国地市报人,2022(10):97-98.

[2] 肖旭芳.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要求及提升途径[J].中国报业,2014(14):73-74.

[3] 陳鹏鸣.学者型编辑更要发扬工匠精神[J].出版参考,2016(12):9-10.

[4] 金平.编辑的工匠精神与出版物的编辑含量[J].编辑之友,2018(10):74-77.

[5] 楼启炜.高校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的育人作用探析[J].新闻知识,2021(4):77-81.

[6] 王兴全.新时代高校学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探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9):117-122.

[7] 陶新艳.试析媒体融合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工匠精神[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29-31.

作者简介 肖旭芳,硕士,副编审,研究方向:编辑出版、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融媒体时代工匠精神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