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扶贫背景下地理标志保护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2023-01-06高念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标志贵州省工具

高念

摘 要:地理标志产品的内涵品牌、质量、文化、旅游、生态、扶贫等多种内容,是产业脱贫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贵州省因复杂的地势条件拥有丰富的地理标志产品,应用Nvivo软件对贵州省地理标志相关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在产业扶贫的视角下,采用政策工具二维分析框架进行政策分析,同时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贵州省地理标志政策采用的政策工具和作用的领域,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地理标志;产业扶贫;政策工具;贵州省黔东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34-0037-03

一、问题的提出

地理标志保护地区好产品的产地标记名称、产品特色质量、产地人群权利、产地环境控制,以地理名称的真实性标注了产品的来源,使区域产品让消费者感知、认同。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地理标志产品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其与产业脱贫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地理标志产品离不开地理环境。贵州省地势复杂,地貌完整,气候适宜,生物多样性丰富,这样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形成了植物生长周期长、动植物地方品种多、地理标志产品内涵物质丰富、产品质量特点突出的特色。

从相关文献上来看,由于中国地理标志保护政策起步比较晚,目前对地理标志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上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研究、对相关政策工具的研究、对相关产业的政策工具研究,缺乏对区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政策的研究,因此本文以政策工具视角分析贵州省地理标志保护政策,与产业扶贫视角相结合,探索贵州省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新方向,为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发挥其经济效益提供政策建议。

二、研究设计

文本分析是政策研究的基础,本文通过Nvivo12软件对搜集到的贵州省地理标志相关政策文件进行编码,采用政策工具二维分析框架进行分析,通过编码提炼出地理标志保护政策的政策工具類型和政策工具作用的领域。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宏观上以三个部门为主,包括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农业部,从地区层面看涉及的主体包括各地人民政府、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等。因此,本文的政策文本来源主要在国务院政策文件库、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农业部和地方政府相关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上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相关政策进行搜索获得。

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政策工具分析框架

按照罗斯韦尔和泽贝尔德的分类,政策工具分为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这三种政策工具协调作用形成均衡合力,政策才能产生最大化的效果。本文以此为基础,通过Nvivo 软件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尝试总结提炼出地理标志保护政策工具并进行分类,同时采用扎根理论,总结出政策的作用领域。

(一)政策工具维度

1.需求型政策工具。需求型政策工具代表政府政策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拉动力是指通过政府的措施,促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需求的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包含的政策工具以及政策文本的编码:一是政府外包,编码内容包含招商引资。二是市场塑造,编码内容包含营造品牌环境、销售渠道建设、文化宣传、适应市场和消费需求、市场拓展、建设品牌宣传平台、国际市场、打造地理标志特色会展、标准化建设。三是国际交流,编码内容包含国际市场、地理标志互认。四是公私合作,编码内容包含政府推动,龙头带动、企业与合作社合作。

2.供给型政策工具。供给型政策工具代表政府政策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推动力,供给型政策工具包含的政策工具以及政策文本的编码如下:一是资金投入,编码内容包含招商引资、融资平台建设、财政支持。二是信息支持,编码内容包含提升相关主题产权意识、理论研究、科技成果转换、地理标志资源普查。三是人才培养,编码内容包含组建专家团队、人才队伍建设、培训服务、科技创新。四是基础设施建设,编码内容包含质量检测、标准化基地建设。五是公共服务,编码内容包含引导优质产业发展、提供地理标志查询、培训等服务、开展病虫害防控、改善交易环境、打造地理标志特色会展、帮扶建设品牌。

3.环境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代表政府政策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影响力,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影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发展环境,间接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环境型政策工具包含的政策工具以及政策文本的编码如下:一是税收优惠,编码内容包含减免认证费、税收减免。二是目标规划,编码内容包含延伸产业链、扶持引导优质产业规划、发展地理标志特色产业规划、地理标志开发利用规划。三是金融支持,编码内容包含资金保障、激励机制。四是法制管制,编码内容包含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地理标志保护体系、健全标志法律制度、建立协调有序的地理标志认定制度、加强地理标志行政保护、地理标志保护法制化、标准管理、安全监管体制。五是策略措施,编码内容包含延伸产业链、品牌宣传、品牌培育机制、品牌建设、考核制度、激励机制、扶持引导优质产业、发展规划、标准化、规模化建设。

(二)作用领域要素维度

政策工具维度的类型划分有助于从政府的角度理解地理标志保护政策,但要更好体现和描述政策的所有特征,需要进一步分析相关政策工具在地理标志保护中各个领域的具体运用情况。本文通过Nvivo12对地理标志保护政策进行编码,总结提炼出地理标志保护政策主要作用在以下几个领域和环节。一是区域开发,包括促进优势产业发展、进行文化宣传、发展区域地理标志特色产业。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地理标志除了其带来的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当地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三是乡村振兴,贵州复杂的地理特征造就了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地理标志产业的发展一直是贵州省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关键环节。四是高质量发展,地理标志的认证政策和保护政策产生了一系列相关产品的标准制定和质检规定,也促进了区域民俗文化、农业产品的协调发展。

(三)二维分析框架构建

基于基本政策工具维度和作用领域要素维度的构成,最终构建了地理标志保护政策的二维分析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产业扶贫

地理标志由于特定的生长环境而具备独有的品质特征,从而提升了其附加值并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在贵州省地理标志保护政策发展的同时,地理标志产业已深深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通过产业扶贫措施助力脱贫攻坚,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例如,雷山县把茶叶作为助推贫困群众脱贫的主导产业之一来抓,当地茶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茶产业覆盖全县8个乡(镇)132个村,惠及茶农1.8万户、7.8万人,茶产业累计带动2 684户11 737人实现脱贫,茶产业已成为雷山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三穗县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现代交通区位优势和产业政策优势,通过调结构、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方式,形成了“育种、孵化养殖深加工销售”的三穗鸭全产业链,将三穗鸭产业打造成为该县全民参与的扶贫产业,为该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五、黔东南地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产业扶贫案例研究

(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理标志基础概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截至2022年6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共有47件地理标志产品(有4件产品属于多渠道重叠保护)。其中,经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有16件,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15件,经农业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有20件,进入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保护的有2件。具体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二)重点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概况

1.雷山银球茶。“雷山银球茶”有“贵州十大名茶”之称,近年来,雷山县把茶叶作为助推贫困群众脱贫的主导产业之一来抓,茶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现有茶园面积16.24万亩,可采茶叶面积13.05万亩,实现农民人均1.5亩。2019年,全县茶青产量20 490吨,茶青产值4.1亿元,茶叶综合产值10.5亿元,每亩投产茶园人均茶青收入接近在4 000元左右。农民人均支配收入来自茶产业达2 608元。茶产业覆盖全县8个乡(镇)132个村,惠及茶农1.8万户、7.8万人,茶产业累计带动2 684户11 737人实现脱贫,茶产业已成为雷山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2.凯里红酸汤。红酸汤是凯里地区苗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十三五”期末,全州酸汤加工及餐饮企业已超过400家,其中获得SC(食品生产许可)认证的酸系食品企业加工企业11家,大型餐馆9家,形成一批获得贵州省百强重点乡镇企业和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称号的公司和品牌,衍生出以“凯里酸汤”为基础的民族餐饮业和餐饮文化,打造出“亮欢寨”“苗阿哥”“老滕鱼酱酸”“苗伯妈”等一批规模以上的餐饮企业品牌。

六、结论与建议

第一,政策工具的运用中缺乏政府购买。政府采购可以为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提供市场导向与需求保障,应该加强相关政府采购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完善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拉动力作用。

第二,地理标志保护政策缺乏部门协调。目前地理标志申请相关部门有三个:质监局、农业部、工商局,在地理标志认证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没有统一的认定管理部门,导致目前地理标志认证和管理较为混乱,政府部门应设立唯一的认证和管理体系,协调各部门力量,减少发展过程中存在各部门相互推诿的可能性。

第三,地理标志的市场推广不足。销售环节是通过地理标志实现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很多貴州本土优质的地理标志产品仍然存在销路窄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开展相关产品展销会,支持引导当地农民进行网络销售和产品宣传,推广优势地理标志产品发展案例,如凯里红酸汤等地理标志的成功案例,鼓励支持引导地理标志产品进行品牌推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1]  李发耀.贵州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  李发耀,黄其松.贵州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  周付军,胡春艳.政策工具视角下“双一流”政策工具选择研究——基于政策工具和建设要素双维度的分析[J].教育学报,2019,(3):10.

[4]  B·盖伊·彼得斯,弗兰斯·K.M.冯尼斯潘.公共政策工具:对公共管理工具的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  李春艳.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的政策工具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D].贵阳:贵州大学,2020.

[6]  邵任薇,李明珠,许雯雯.基于政策工具理论的社会组织政策分析与评估——2008—2019年政策文本研究[J].中国第三部门研究,2021,(1):3-29+255-256.

猜你喜欢

标志贵州省工具
贵州省种公牛站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