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塞尔与格雷特》
2023-01-06编辑高婷
编辑┃高婷
童话故事里主人公所遭遇的残酷与苦难,也是孩子走向独立时的一些启发。了解童话故事创作的背景,其实也有助于父母正确地给孩子讲读童话。
在《格林童话》中,有一座令所有孩子都向往的糖果屋:房子是用面包做的,屋顶是用饼干盖的,窗户是用亮晶晶的糖做的。可能每个孩子都想碰到这样一座糖果屋,尽情地吃各种零食。但这座甜蜜而美好的糖果屋却是巫婆做出来,专门引诱小孩子的:如果有孩子因此落入她的手中,就会被她吃掉!
不少家长曾用这个可怕的故事桥段对孩子发出警告:不要贪吃,尤其是不要吃太多甜食或零食。就像家长喜欢用“狼来了”吓唬孩子,让他乖乖地听话,不要乱跑或者瞎胡闹一样。在许多带有教化色彩的童话和民间故事里,“巫婆”也起着同样的作用。
童话故事里折射的现实世界
不过,这座梦幻的糖果屋其实出现在一篇讲述饥饿的标题叫《亨塞尔与格雷特》的童话中。标题也同时是两个主人公的名字。他们是一对兄妹,年纪都还小,却遭遇了非常不幸的情况—席卷欧洲的大饥荒。
这场饥荒源自冰期的降临。1315年前后,欧洲大陆进入了被气象学家称为“沃尔夫极小期”的极寒期。在那之前,在长达数百年的中世纪高温阶段,欧洲人口剧增,农业生产原本就已经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当极寒天气骤然降临,农业大量减产时,大饥荒就发生了。
根据文献记载,那一年的春天“天出奇地冷,雨出奇地多”,播到地里的种子无法萌芽,到了秋天,大片田地颗粒无收。由于食物短缺,农村家庭为了减少人口,就开始抛弃子女。《亨塞尔与格雷特》的故事,就发生在那样悲惨的历史背景之中。
大家应该知道,《格林童话》并不是格林兄弟的原创,而是他们收集欧洲各地的童话与民间故事整理而成。这里的很多故事都有产生、流传和演变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比如《小红帽》,其背景是中世纪的欧洲,当时的狼的确就是四处游荡、威胁着人类的凶恶动物。
我经常说,想象也是有现实基础的。在想象文学,比如童话当中,我们也能看到现实的投影。只不过与直接讲述现实不同,童话会以更富幻想色彩的方式对现实进行改造,再加以呈现。
解读:苦难是走向独立的路途
在格林兄弟整理的《亨塞尔与格雷特》故事版本里,抛弃他们的是继母。但我们刚刚说到,在真实的历史中,其实抛弃孩子的是亲生父母—这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残酷现实。但是,这太残酷了,因此整理者将它改头换面,变成了一个恶毒继母抛弃孩子的故事。
完成与家庭和父母在心理上的分离
但即便如此,故事看起来仍然是残酷的:两个孩子先后被软弱的父亲和残酷的继母抛弃,孤立无援地置身于茫茫森林,接着又遇到吃人的女巫……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再看一看,其实还可以做出一种新的解读—把它解释为孩子们走向独立的路途。这要怎么说呢?
在故事刚开始时,父母做出了选择,而孩子们偷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这个情节是富有暗示性的:很多孩子都是通过暗中偷听父母的谈话,而看到了父母不为人知的一面,或者至少是孩子此前所不知道的一面,这会改变他们对父母的认知,因此推动他们走出独立的第一步。
接着,在走入森林时,亨塞尔不断地回头看,借此把提前收集好的鹅卵石偷偷丢在地上作为路标,但当父母问起的时候,他却说自己在看坐在屋顶上的小白猫(实际上是太阳),而让父母觉得他很愚蠢。这意味着什么?当孩子无法再全心全意地信任父母时,他开始向父母说谎。由此大家是不是也会感受到:说谎不一定是完全负面的?至少在这个故事当中,亨塞尔的谎言就是一个清醒的选择,是他为了保护自己和妹妹所采取的策略。而这恰恰是他走向独立的表现:一方面,他没有再寄希望于父母,比如哀求他们,而是自己果断地采取行动,为生存而努力;另一方面,他也开始有了父母所不知道的心眼儿,完成了心理分离。
然后他们离开了家,走进茫茫森林。离家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意象,意味着两个孩子脱离了家庭、父母的保护,必须要独立面对外面的世界。森林是童话故事中的另一个经典意象,一方面意味着危险—吃人的女巫正是危险的一个具体呈现;另一方面又意味着混沌与生机—万物在此蓬勃生长,孩子们也是如此。这两个意象以及它们的组合在很多童话中都能看到,比如《白雪公主》的主人公,也是被迫离开家,逃入森林,在那里她遇到七个小矮人,并最终遇到王子,开启了新的生活。顺便说一句,七个小矮人的小屋,温暖、舒适、食物充裕,跟女巫的糖果屋是不是也有相似之处呢?
成长过程中有节点,却不是归宿
不管是七个小矮人的小屋,还是女巫的糖果屋,都并不是主人公的终点或归宿,而只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节点。这个节点意味着什么?从糖果屋来看,一方面意味着获得一定自由之后的狂欢,比如亨塞尔与格雷特刚来到糖果屋时,就兴奋地吃啊吃啊……
但这样的狂欢通常是不能持久的,世界很快显现出残酷的一面。这时,主人公就必须做出抉择:是屈从,还是奋起抗争?如果屈从,童话世界里的“死亡”通常是心理层面的,也就是说象征着失败,象征着某些生命力的消退,但我们的主人公选择了后者。对比白雪公主的懵懂无知,总是靠他人(像小矮人或王子)拯救,亨塞尔与格雷特是不是具备更大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同伴力量
这种独立性不仅仅体现在亨塞尔身上,虽然一开始都是他在谋划、行动,但当他面临危险时,格雷特也展现出了她的勇气。这也是我们在现实中会看到的情形:两个孩子,不管是兄妹或好朋友,彼此照顾,互相激励,共同成长。
格雷特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只会哭泣,但在兄妹俩第二次被抛弃、彻底断绝了回家的路以后,她也渐渐地成长起来。最后,是她战胜了女巫,和哥哥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在路上他们遇到一条大河,请求一只白鸭子帮忙。亨塞尔坐上去以后,叫妹妹来和他一起坐,格雷特却说:太重了,鸭子背不动,让它一个一个背我们过去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她已经成长为一个有独立判断能力并且能够体贴他人的孩子。
离开家庭,进入危险与机遇并存的外部世界,略年长的哥哥率先采取独立行动,而妹妹则在共同面对挑战的过程中逐步跟上,最终两个人都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与人格转变。这正是我们可以从《亨塞尔与格雷特》这个故事中读到的富有启发性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