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影视动画作品中情绪表达设计策略研究

2023-01-06高玉龙

黄山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影视动画动画电影情绪

高玉龙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系,安徽 合肥 230013)

影视动画是在三维数字影像技术等科技元素的辅助下,让原先单纯的视觉动画作品成为具有影视剧特效的动画电影。很多观众觉得优秀的影视动画制作如同魔幻师制造幻觉一样,可以身临其境地投入到动画特效营造出的环境氛围中,跟随每个情感真挚的角色进入剧情设置和情绪体验中,享受影视动画的独特魅力。具体来说,影视动画作品的情绪表达是通过作品制作中的色彩、光影、结构空间、道具以及镜头的分切设计,催发出具有情绪化的画面与声光效果,引导观众精神情绪的自然波动,从而和角色一起设身处地地融入到影视动画讲述的故事情境中去。可以说,影视动画作品的情绪表达关系到该作品能否真实地打动观众的内心情感,从而获得完美的视听感官效果,也关系到影视动画故事讲述的真实度和信服感,还能丰富观众关于情绪表达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隋津云等以“阿狸”动漫衍生品为例,从形象和内容两大维度分析了“阿狸”动漫成功的元素和成因,并从表情包设计、IP打造、原创内容生产、授权模式及情感治愈等方面提供了动漫转型策略[1];郝小斐等以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为例,对圣地巡礼旅游者的行为及情感进行了深度剖析,探寻了二者之间的统一关系[2];钟大丰对类型电影进行了充分思考,论述了类型电影本身的艺术特色和伦理价值[3]。从影视动画作品中情绪创新表达的元素剖析入手,通过大量影视动画作品中创新情绪表达案例,归纳影视动画作品视听设计的方法策略,为影视动画作品制作和审美探寻更多的情绪表达路径。

一、情绪要素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一)影视动画创作中情绪要素的构成

情绪是生命主体在自然与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感官知觉、思维行为以及情感体验所产生的综合性心理与生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心理情绪有喜、怒、哀、怨、惧等,在场景情境、性格脾气、文化修养和内心欲望的协同影响下,生命主体会产生复杂多变的情绪体验。具体来说,情绪涵括主观生理感受与客观生理反应。通常情况下,当生命主体接触到外部事件后,在自身生存经验积累形成的认知评估下,会自然地触发情绪行为反应,这其中有生理反应、主观情绪的表达以及由此引发的倾向性行为。多达数百种的人类情绪会彼此发生组合排列、对比混合,其中催生出微妙的情感变化已经超出人类语言所能描绘的范围。

心理学研究通常将情绪分为应激、激情、心境三种。应激是生命主体短期瞬间遭受自然或社会外界环境因素刺激而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激情类似于应激,但是心理和生理表现上更加猛烈,持续时间相对有限,属于一种生命主体心理能量的宣泄方式;心境是生命主体长久维持的一种心理体验,心境的好坏可以受到很多具体因素的影响,心境通常有好坏之分,好的心境基本由积极心理状态所主导,而差的心境通常被消极心理状态所占据。

(二)影视动画创作中情绪表达的意义

生命主体的情绪会随着外界环境影响和内心的感受不断发展变化,生命主体也因为彼此体验和生成不同的情绪,过着不同的生活[4]。所以,在影视动画创作中,首先有必要对情绪的种类、人物角色及其行为情绪有所了解,还要学会如何利用积极情绪、克制消极情绪、合理发泄不良情绪,并融入人物角色的性格爱好、学识能力、生活追求等方面,不论台词还是行为,情绪的自然流露都在传递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在时刻影响观众的审美心理变化。其次影视动画制作者需要通过丰富的画面色彩光影、声效镜头设计,将观众带入欢乐美好、忧郁悲伤、恐惧无助、愤怒宣泄的不同场景情境中,让观众依据故事情节和画面变化将自身在成长经历中的生理、心理、认知、情感体验调动出来,达到情感上的重叠与心理上的共鸣。影视动画制作者需要利用这种奇妙的心理感受和好奇欲望,将不同情绪背后所体现的情感样式植入观众的心理,刺激并诱发出心理应激反应,从而达到控制观众情绪、赋予他们独特情感审美的预期效果。最后综合学习和应用影视动画作品中情绪表达的丰富元素,有助于影视动画制作者利用各种科技工具和多种渠道来完善和创新影视动画作品的创作与设计。

二、影视动画作品中情绪表达元素剖析

优秀的影视动画作品一定会让观众感受情绪上的跌宕起伏、情感上的悲欢离合,带给世人与众不同的人生体验。传统的影视动画作品基本依靠故事剧情的讲述来激发和调控人的情绪,很少通过其他设计元素引发观众的情感波动和心理认同。当代影视动画导演希望观众在观影的全过程中情绪和情感都能跟随影片设计的节奏走,这样才能激发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情感共鸣。当然,影视动画作品中用来表达情绪的元素和手法很多,能够渲染的情绪与效果也更为丰富,这其中可分为以色彩、光影、空间和道具为主导的场景设计元素和分镜头设计两大主题部分,通过多元素的情绪建构可以覆盖影视动画的视听全局,为观众在观影中提供丰富、生动的情感体验[5]。

(一)通过场景设计元素来搭建情绪空间

所谓场景设计情绪表达元素,就是指利用色彩、光影、空间和道具等来表达具有象征意义的情绪,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塑造角色、交代时空场景、渲染氛围、强化情感及内心矛盾的效果。

第一,从色彩情绪设计维度看,每种颜色对人类都可以造成积极或负向的情绪影响,这种感受主要源于人类在长期自然生活中的感受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例如,当代动画电影《识途》叙写的是古代边疆的战火纷争,当军士在奋勇厮杀的时候,他们不会顾及自己的生命和家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而空守独居的妻子同样要时刻做好接受夫君凯旋与死亡的双重心理准备。饱含儿女情长的凄美爱情故事就在红装迎战神、素衣收尸骸中持续地绽放。该电影的色彩氛围基本被“红、黄、黑”三种色调所占据,勇士结婚的洞房喜庆是“红”,儿女情长的着装与花烛是“红”,血染沙场更是“红”,“红”给观众带来的是无限的热血、激情与希望[6]。边疆漫天的黄沙、寂静的黑夜、家中院内枯黄的落叶以及高高悬挂的黄灯笼,无不暗示结局的凄惨荒凉,直到那孤独疲惫的黑马和血色的残阳出现时,观众悲凉的情绪得到极度渲染。当然,也有很多动画电影在同一场景下就能通过色彩的切换完成不同情绪之间的效果转变,如动画电影《小棋童》中主人公人物心情的瞬间变化就是通过场景色彩的渐变来凸显推进的。

第二,从光影情绪设计维度看,光影同样可以起到渲染场景氛围、制造剧情悬念、增强角色塑造和强化情节矛盾的作用,这也是有效调动和调整观众情绪的有效手段。一般来说,顶射视角产生的光照视觉给予观众更多的是一种神圣感和恢弘气度;仰射光照更多给人带来一种神秘、恐怖的感觉;逆光拍摄容易制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侧光拍摄则能更好突出事物的立体感与空间层次感;顺光拍摄利于捕捉色彩鲜艳的画面。在奥斯卡2019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制作方富有情绪色彩的光影设计手法。当母子相遇时,光影设计以富有层次感和温馨感的暖色调为主,童年的快乐时光也多呈现出鲜艳明媚的光影画面,从而渲染出家庭、母爱、温暖的主题。随着孩子的长大,其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好奇与向往,渴望摆脱母亲的庇护与家庭的束缚,这诱发了母子矛盾的产生,每当矛盾激化之时,画面光照就会暗淡,阴影面积也逐渐扩散变大,包宝宝所处的家庭环境也开始出现更多冷色调。母亲看到儿子的冰冷、叛逆感到心寒时,画面呈现灰黑色,这极度宣泄母亲压抑的情绪与内心的痛苦。直到故事的结尾,母子复归于好,暖光再次出现,温馨丰富的色彩预示家人共享幸福快乐的情绪。

第三,从空间情绪设计维度看,画面场景存在着物理和心理两大空间,每个画面场景的空间设计都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服务于影视动画作品主题故事的讲述、角色人物的表演及性格塑造,而所有这一切既是在表达影视动画作品的自身情绪,又是在不断调动和调控观众的情绪[7]。如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经常出现猫咪追逐老鼠的镜头,其中涉及多种空间布局,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会经过喝水的场景,那么影视动画设计者就要伴随猫和老鼠之间追与逃的情绪变化,设计场景空间的延展、缩放、重叠等多样布局,以此来表达猫与老鼠之间沮丧与庆幸、狡猾与哭泣、失败与惊喜的情绪变化。

第四,从道具情绪设计维度看,适当的道具使用可以凸显影视动画主角内心的情绪,暗示角色的性格与内心,这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设计与表现手法。如动画电影《料理鼠王》中,象征自由、浪漫与伟大的埃菲尔铁塔共计出现9次,主角生活的场景有玩具埃菲尔铁塔,成名的厨师均有与铁塔的合影靓照,小老鼠雷米也一直在迷茫和绝望时仰望窗外的铁塔,导演刻意强调埃菲尔铁塔,意味着它在动画电影中有着特殊的寓意,那是通向成功、伟大和自由的象征,并非任何人都可成为伟大的艺术美厨,但是伟大的艺术美厨可能来自世界的每个角落。动画电影的主角只是一只不起眼的老鼠,但是即便身份卑微,身材渺小,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自身的命运,让内心和厨艺变得像铁塔一样伟大。

(二)依托分镜头的变化来制造情绪波动

分镜师是兼具摄影师与剪辑师工作的复杂职业,他们经常需要在影视动画场景中突出描绘主角的内心世界和真情实感,由于很多时候无法借助语言表达来呈现人物真实的内心情感,分镜师就要以视觉表达方式将故事和人物内心呈现给观众,将观众带入这个情境之中,从而产生情绪表达上的溢出效应,维持良好的代入感。这就需要在设计分镜头时不断地根据主角人物性格和多场景的情绪变化对摄像机位、镜头构图、运动捕捉进行调整,把控影视动画作品的整体运行节奏。一直以来,机位、景别与构图是影视动画作品拍摄的基本构成要素[8]。

首先,机位是被摄物体和拍摄所在位置远近关系的体现,它能决定物体的画面大小。通常来说,当要突出主角情绪表达的时候,会依据情感宣泄的强弱,将机位靠近主角面部,以此让观众了解角色的情绪变化。

其次,人物画面的景别可分为特写、近景、中景、全景四项,画面效果如果要突出主角的嘴、眼或手的动态图景时,可以称之为特写,这是视觉镜头表达和传递人物情绪的最佳办法,但是也容易让观众产生紧张和压抑的感觉,绝对不可以多用。当人物画面消失在纷繁复杂的画面中,则为大全景,开阔的视野可以让观众感到舒适和放松,不同景别拍摄出的画面对比会自然地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分镜师应善于对此加以运用,从而起到调控情绪的作用。如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在使用完人物特写后,会适当选用中景或全景的方式来把控情绪节奏。

最后,构图是优化设计画面的重要元素,导演可以以此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当代动画影视让导演可以充分借助电脑特效技术,自由设计出任何想象中的画面效果。那么应该让观众体验到什么内容,如何引导观众实现关注点的聚焦与切换,如何利用视觉表达元素来帮助观众理解和感受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观众在影视动画视图中通常关注结构复杂、位于画面中心、色彩明艳或是处于运动中的物体,而经常忽略色泽结构简单、处于画面边缘、静止不动的物体。因此,导演就要设计和利用好观众的视觉偏好,构建设计镜头内视觉的秩序、张力、平衡与协调,并根据剧情的节奏设计调动观众的情感曲线。此外,影视动画分镜师对镜头动与静、空间感调度的良好把控都可以起到体现情绪变化、强化情绪宣泄、连接动画主角与观众情感纽带的特殊效用。当然,影视动画导演还可以通过控制画面时间、制作画面特效、巧妙穿插声效、合理的镜头剪辑等方式,创新性发挥各视听表达元素的作用和相互间的配合,从而达到控制动画电影情感传递与调控观众情绪的目的[9]。

三、当代影视动画作品中情绪表达设计的方法

影视动画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是一种综合性的应用,制作者既要通过现代先进的视听处理技术,围绕主题和角色塑造,深入而细腻地表达剧情或角色情感;也要学会合理调用情绪元素,结合情绪曲线进行调整筛选,真正做到人物情绪层次界限明晰、转换自然真实,使得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很难将自我从影视动画作品中剥离出来,全身心投入到剧情之中去。因此,影视动画作品中情绪表达设计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围绕主题和角色塑造展开设计

从主题选材上看,影视动画作品基本可以抽象地划分为梦电影和醒电影两类,梦电影主要是以实现梦想为主的,里面包括正义战胜邪恶、坚持不懈、付出努力得到回报、追求理想变为现实等。而醒电影通常以阐释哲理、引发观者思考为主。当然,梦电影和醒电影的题材会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但其主导性题材类型方向较为鲜明。如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一部醒电影,看似是正义与邪恶的搏战,但还隐藏着环境改变命运、事在人为的道理,魔丸转世的哪吒在正义、善良、勇武的环境中成长,最终改变了自己魔丸的初始性格和终极厄运;相反,灵珠转世的敖丙在负能量的环境中成长,最终走上了魔丸的道路。可以看出父子、朋友、师徒、家族、使命、责任、荣誉、信念等一系列主题内涵下的角色塑造,而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言又让很多观众融入到对人物主角的同情、可怜、愤恨、争气、感激之中。君喜我喜,君忧我忧,所有动画电影情绪表达的视听设计都要从根本上服务于动画主题和角色塑造,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任何人都可能经历过“破罐破摔”、“越想证明越被误解”、自我情绪失控的场景,围绕这一切,所有的画面视听设计都可以让观众看到哪吒是如何在众人的帮助下,用理智来掌控情绪的,带上乾坤圈与邪恶战斗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爱恨情仇,重要的是不让自己成为情绪泛滥的躯壳。

(二)合理利用视听资源调配情绪元素

设计一场动画戏可利用的视听资源非常丰富,从光影、色彩、道具、空间到镜头的变幻、音响声效等,这些都是可选用的情绪表达方法。然而,真正重要的是如何结合影视动画作品主题和角色塑造的需要去表现人物情绪。为此,必须明确动画电影每一章节的剧情主线以及核心角色的情绪体验,对影视动画作品整体角色的情绪变化做出主次关系的区分与对比,这样就不会出现人物情绪变化的错乱和混乱。所以要确定章节剧情的核心角色,突出重要剧情的核心角色的主要情感,切不可将所有角色的情绪体验及变化都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样会干扰观众的思考和感受,使之无法感受到人物角色正常的情绪波动,甚至无法理解导演的主题用意[10]。

以《头脑特工队》为例,其主题是成长,也是一部教育儿童如何通过认知自己的情绪来达到自我认知目的的动画电影。主角是一个叫莱莉的女孩,她的大脑由五个情绪小人(快乐、悲伤、恐惧、厌恶、愤怒)所掌控,他们会根据莱莉所处的不同环境协同操纵女孩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多成人的眼中,生活的目的是学会寻找快乐,抵御和忘记悲伤,尽可能地抛弃恐惧、厌恶、愤怒,因为它们是消极的。社会文化鼓励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一个活泼开朗、阳光自信的人。然而实际生活中不是每个生命体都可以用快乐排除万难、延续到底的,很多时候需要关注生命成长历程中那些负面情绪带给人们的思考和力量。悲伤可以让人变得深刻,恐惧能够让人学会未雨绸缪,愤怒会让人在很多事件中学会划出底线,厌恶可以让人有特立独行的品性,这些情绪的存在有时候远远强于盲目乐观自信。而在《头脑特工队》中,每个故事情节都有一个主导性的情绪坐镇,动画电影的制作方需要突出这个情绪主导下人物内心变化和行为反应。导演通过视听设计将忧伤幻化成为一种隐秘的情感,通过色彩、光影、镜头及声效把它打造成人物内心最柔软的伤痛,甚至能够在大家束手无策时力挽狂澜救下主人公莱莉,正是因为有悲伤的存在,主人公才能够不断思考和奋斗,获得继续前行的勇气,从而满血复活重新再战。

(三)结合情绪曲线规律进行合理筛选

视听设计元素均可服务于动画电影的情绪表达,其可分为“场景设计方式”和“分镜头方式”两大方面。但是动画电影本身是有时限要求的,虽然表达情绪的方式可选空间非常大,但绝不可以在短时间内全部用上,这样会导致画面混乱、情感失控,因此需要根据故事剧情发展的需要合理进行调配和筛选。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情感曲线是一个在客户体验管理方面有用且形象的工具,情感感受不仅源于体验本身,亦关乎期望,体验和期望的差距造成正面或反面情绪。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当代影视动画的情绪表达与设计,就要充分地把握观众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变化,从而实现观众情感与影视作品本身的有机融合,提升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魅力。当然在观影的进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剧情发展的中断、休整和衔接,观众也会产生情绪体验上的波动,这种情绪曲线是影视动画制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如每隔多少分钟要依据剧情发展需要为主角人物设计情绪表达与修复的高潮,每隔多少分钟应该安排一个放松观众情绪的段落花絮等,这是影视动画制作者需要着力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其实,情绪曲线最好的方式是沿着故事发展和人物塑造的“起”“承”“转”“合”来进行,在剧情高潮来临之前,不可调用过多的情绪表达元素将观众推到情绪体验的顶点,否则不容易将作品情绪节奏推入到引人入胜的境界。

结 语

综上所述,情绪表达及设计是当代影视动画作品传播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最终决定了观众对影视动画作品的欣赏度和接纳度。情绪元素是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正确合理的情绪表达有助于更好地渲染故事情节、丰富主题思想、吸引观众关注、唤醒观众共鸣。

猜你喜欢

影视动画动画电影情绪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浅谈镜头设计在影视动画中的影响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我国影视动画出版的市场价值体现途径分析
影视动画中的美术设计研究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