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以宜春学院为例
2023-01-06却志群沈春修李丽娜
却志群 沈春修 李丽娜
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江西宜春 336000
1 背景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培养适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创新型应用型人才[1-3]。地方高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办在地方,由地方投资和管理,具有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4]。新形势下,国家在乡村振兴、全民脱贫中,把发展农业作为工作重点,传统形式培养的农业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农业发展需求[5],所以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国家培育新型的农业人才。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自创立以来,为江西乃至全国输送了大量农业人才。该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本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是适应新时期国家产业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具备坚实的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及生物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县乡基层农业行政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行政管理、农技推广、科技服务、经营管理等农业新业态及其相关领域创新创业,或在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的综合型、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围绕此目标和定位,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相继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拥有“江西省植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西省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省级平台,以及宜春学院“十三五”和“十四五”一流建设学科。同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下面笔者结合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的实际,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从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地方高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举措
2.1 遵循社会对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在江西省植物科学示范中心、作物学重点学科省级平台上,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3+1”培养模式是学生第1~2年在校学习相关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第3年根据学生意愿和老师的选拔实施“导师制”,请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博士研究生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和教学活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最后一年在企业学习,由企业内的工程师指导与培养。这种模式重点培养专业理论知识全面、专业技能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专业视野广的学生,使学生走上社会能胜任企业本职工作,更加适应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2.2 课程建设与生产需求对接,加大应用型课程比例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根据普遍提高、重点培育原则,以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建设为示范和导向,大力开展线上、线下与线上线下混合开放课程建设。农学专业学生学习主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农业生态与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种子学和种子生产学等,本专业对此积极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整合改革,更好地适应生产需求。例如,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中,将作物生长发育与产品形成规律、作物与环境关系、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分成三大模块进行讲授,着力增强作物栽培学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的一般规律性和普遍适用性;在农业昆虫学教学中增加了本专业结合江西省赣北地区常见的主要昆虫危害的地方特色进行教学;而在种子生产学教学中,则将教学重点放在阐明种子生产原理上。同时,教师们也积极探索课程改革,2019年,农学专业的“遗传学”被列为校级一流建设课程。2021年3项校级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获得立项。发表相关课程教学研究论文《高校农林专业遗传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和《高校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理论教学改革建议》等论文两篇。为进一步加大课程思政建设的力度,重新修订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每个章节增加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激发学生雄心壮志,培养其勤奋刻苦精神,增强其整体能力的文化素质教育并使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还组织编写了应用性较强的《作物种子生产学》《种子生产学》和《农学专业实验指导手册》等教材(图1)。
2.3 开展劳动教育与实践实习活动,培养学生专业情怀
本专业自2010年起,要求学生每学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习实践,由实习指导老师进行批阅,至今已有1千多万字实习报告装订成册,保存于院资料室,形成了鲜明的传统特色。同时,为积极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思政教育、劳动教育、美育体育教育的相关要求,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精神,根据《宜春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宜春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实施的通知》,持续推进我校“四新”工程和“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大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18级学生开始还设置了劳动实践周,设立大学生劳动教育课,每个年级增设不少于32学时的劳动教育课,各专业结合专业特点制订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实施计划。坚持实行双学期教学实践周制度,每学年第二个学期安排两周时间集中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劳动教育课和教学实践周活动区别于平时教学实验,充分利用建立的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合理开展劳动生产各个环节。比如农业专业劳动教育要从土地耕作到播种,从肥水管理到成熟收获,让学生全程参与农业生产,这样不但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学生还能亲身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知农、爱农的思想品质(图2)。
图2 学生劳动实践活动
2.4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组建教学团队,培养应用型师资
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目前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博士17人,相比前几年来说,教师学历明显提高,但大多数缺乏农业实践经验,部分老师是从高校博士毕业后直接引进过来的学术型人才,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经验缺乏,需要经过后期企业锻炼才能将知识灵活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为此,本专业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组建教学团队培养双师型师资。目前组建的团队有水稻团队、油菜团队、马铃薯团队、百合团队等。团队教师采取老带新的方式,积极参加科技特派员工作,与农业生产一线对接,担任科技经济发展顾问,帮助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通过科技讲座、咨询、现场指导、建立农业示范基地和科教基地等方式促进农业技术推广[6-7]。这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经验,又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也引进或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同志,对教师进行言传身教。如在无人机操作技术方面,本专业特聘请宜春良种公司黄友生技术员为老师们进行现场授课。通过这几年的建设,应用型师资得到大大的提升。
2.5 开放办学,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为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打造优质的实践教学平台,本专业同宜春市农业科技园(科技示范)、隆平高科、江西省科龙沃科技有限公司、丰城森禾花卉园艺有限公司(苗木、养护)、万载菱湖乡政府(植物繁育)、江西省宜春市水稻良种繁殖场(水稻种子的选育、制种、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主)、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技术服务)、江西省宜春市林业科学科研所(林业科研、技术推广、专业培训、咨询服务)等建立了稳定而密切的合作办学协议,为师生从事教学、科研、实习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
3.1 优良的实践教学平台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强
通过近几年在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的不断改革,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增强。根据创新创业学院统计的数据,近四年来农学专业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共17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项,校级13项,比前几年有大幅度提升。校内农作物种子检验技能竞赛参赛人数也达到60多人报名参加,占在校生人数的74.3%以上。学生参与教师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共17人,参与校级科研项目18人,占在校生人数的30%以上。多名学生参与各类专业的比赛并获奖,如曹明同学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荣获三等奖;杨芸芸、唐美娟等同学的作品《五“菇”丰登》在2020年第六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赛道中荣获铜奖;张蒙玲、袁丹等同学在第一届江西省植物生产类实践技能操作大赛中获得第三名;王可等同学在第二届江西省“井冈农高杯”植物生产类实践技能操作大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图3)。
图3 部分学生获奖证书
3.2 学生专业兴趣提升,课程考核效果好
通过问卷调查和查看近4年学生成绩绩点,发现学生成绩整体偏好,补考或重修的学生人数明显减少,同时,在课余时间,愿意走进实验室或者实践基地的同学越来越多,如2020级农学学生人数43人,其中,15名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就进入水稻团队,跟着指导老师学习水稻栽培育种等工作,18名同学在大二上学期相继进入油菜团队、食用菌栽培团队等进行专业实践学习,占比达到76.7%。在跟老师交流沟通中发现,以前早期愿意参加田间专业训练的学生数较少,这几年比例明显提高,表明学生观念已经开始转变,对专业产生兴趣,知农爱农理念已经逐渐体现。
3.3 就业率较高,社会声誉良好
根据宜春学院招生就业处提供的毕业生就业数据,近4年农学专业就业率都在90%以上,其中70%左右都是与专业对口的农业公司和企事业单位,较高的就业率和专业匹配度填补了当地乃至全国对农业人才的需求。除此之外,毕业生还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一致好评。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看,90%以上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各方面能力均十分认可,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农学专业的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尤其是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踏实肯干,工作比较稳定。
结语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从实际出发,结合专业特色不断创新,才能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宜春学院农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好的成效,后续将在专业交叉融合、智慧农业等方面继续突破,争取实现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与社会岗位完全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