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探析

2023-01-06何苗

科技风 2022年36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课程体系

何苗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5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对应于“德国的工业4.0”,提出智能制造是工业制造转型的重中之重,为此将大力推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重点领域。

一、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和应用

(一)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根据机器人应用环境不同分为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制造业中重要的工厂自动化设备,在人的控制下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产线上长时间工作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编程有一定的自动性,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及连续工作的特点。

工业机器人产业构成分为三层:(1)上层——关键核心部件研发和生产,比如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2)中层——机器人本体制造以及集成技术;(3)下层——机器人应用操作的二次开发以及机器人系统的配套周边设备的开发,如图1所示工业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全景图。我国从2013年以来,在国家政策保障、宏观经济促进、社会环境推动、技术发展支撑等四个方面大力推动下,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迅猛,集中在下层对机器人系统集成和二次开发等方面。

图1 工业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全景图

近年来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逐年上升,据IFR统计,2019年我国产量达到18.69万台,居于世界各国工业机器人产量首位,在2020年产量增长达到了23.71万台,2021年产量达36.61万台,由此可见,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包括出口市场都有较大应用前景。2020年工业机器人开始在医疗领域发展,未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在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加持下将向着更加智能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

(二)工业机器人应用分析

首先,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主要应用于汽车、船舶、电子等制造业,特别是作为自动化应用最早的汽车行业其装配、喷涂、焊接等环节均可用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所以在汽车行业机器人应用占比高达35%,位居第一;其次,是3C电子行业中工业机器人用于搬运、加工、检验测试等环节,其应用占比可达23%。

从工业机器人应用结构来看,目前搬运与焊接依然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执行任务,据资料显示在2020年搬运及上下料机器人应用占整体的38%,第二焊接机器人占比为29%,第三装配机器人占比为10%。我国生产的部分专用自主品牌机器人,如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洁净(真空)机器人、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主推的SCARA机器人等,也应用于加工、洁净、涂层与胶封等新型领域。

(三)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现状

通过执行《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根据工信部发展规划目前全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而相应配套的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系统安装调试、系统集成等岗位技术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虽然部分企业利用传统机电、数控、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技术人员转行,或者对自身员工再培养来弥补岗位人才的缺失,但最终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为了解决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缺口问题,教育部也要求各高校陆续开设针对性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培养适用于工业机器人技术岗位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据统计,202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专业累计毕业生数或将达到25万之多,但现有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调查报告显示目前近7成企业仍然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知识实用性不强”,并不能直接迅速融入工作岗位,为此各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必须充分调研行业企业需求,培养出职业技能顺利对接企业岗位能力的学生。

二、双证书制度国内外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企业生产模式、工作管理与组织等方式不断更新、变化,为了给企业培养“懂原理、会操作、勇担当”的高素质大国工匠,职业教育的模式也需要顺应变革,必须从教授专业知识向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转变。

(一)国外典型证书制度发展

在德国推行的“双元制”要求参加培训的学员在学习期间必须要通过两个不同性质场所的培训,并分别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得证书再上岗工作,“双元”及代表技能教育和文化教育是在同一时期进行。德国通过高校与企业双方深度合作,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成长在企业工作的氛围中,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与真实的生产环境一致,毕业时就能真正适应企业工作环境,所以“双元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也吸引各国效仿。

在英国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将传统的学徒制不断改革,目前英国新型的“三明治”学徒资格体系是以市场为导向,首先由颁证机构设计资格证书内涵,各类资格证书和考试管理办公室组织考核认证资格,认证通过的资格证书就业时有权获得政府经费额外资助。

(二)国内“1+X证书”制度发展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需要额外通过学校学历教育外的各级各类培训,再通过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才能获得被社会广泛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比如,要获得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对应的电工、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职业等级证书等,学生需要在学校本职学习外额外参加指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和实操练习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得职业证书。

在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以下简称职教20条)文件中正式提出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简称“1+X证书制度”)。从2019年“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到2021年之间,教育部先后于2019年4月、9月和2020年1月、2020年12月31日公布了四批44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试点,先后有多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证书在全国各院校内试点实施,对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对于“X”证书的具体实施要结合各省和各证书的不同特色情况来确定。

三、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

(一)“1+X”证书制度实施意义

目前,1+X证书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引领职教改革的重要抓手。“1+X”的“1”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突出专业办学定位与特色;“X”则通过不同证书的多样性和层级性,满足学生和企业两方面,对于学生自身职业发展个性需求定制,对于企业市场符合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

(1)“1+X证书”制度推进可以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使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随着企业技术提升与生产服务更新换代,个人也需要提升就业和创业的能力,职业教育需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从而顺应企业需求,提升学生就业创业本领。

(2)“1+X证书”制度推行能促进各级社会力量提高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和参与,政府组织部门用社会化机制招募遴选社会评价组织,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一种有利于调动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性的创新机制,使多方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服务的内生动力,通过竞争机制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含金量,激发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是职业教育机制设计的重大创新。

(3)“X”证书是基于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开发,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纳入教学内容,通过资格鉴定促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让各方共同投入发挥主体责任,从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4)基于“1+X证书制度试点”的建设,完善“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模式,深化“三教”改革,将“证书和比赛”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升专业教学团队水平,建设多维融合教学平台,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和策略

在2019年发布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560309》中明确指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面向岗位群,工程师岗位具体完成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系统开发、工业机器人应用、维护、调试安装、产品营销等任务。结合目前“双证书”要求,我校成功申报并获批“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初、中级)证书”试点单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推进“1”和“X”有机衔接,真正加强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1.完善“岗课赛证”融通“新”体系

“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模式是以就业岗位为导向,将标准岗位对应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融合到课程中,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报考相应的资格证书,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对应专业的竞赛,通过竞赛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即“专业课程与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与技能大赛融合、专业课程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在“岗课赛证”融通的体系中,专业课程是核心,利用“校企双主体”合作,将“企业元素进课程、技能竞赛进课程、职业资格考证进课程”重构课程体系,即首先满足市场需求,以就业岗位为导向,同时制定以职业技能证书为主导的教学目标,尤其需要将著名厂家等的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相衔接,才可以培养出符合行业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效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如图2所示,“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和方法。

图2 “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和方法

本专业通过将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X证书中的职业素养、考核内容、专业技能等要求,与现有人培方案中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等进行逐项对比,分析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将证书培训要求与“1”的课程体系相融合确定基础模块、核心模块、拓展模块等,解构重组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新增、强化实训、删除”等不同处理,构建多课联动、书证融通课程体系,将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要求完全融合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2.探索培训评价“新”模式

深化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以“证”促训,拓展新的人才培养评价维度,推进专业教学与获证培训有机衔接。“岗课赛证”融通是在校企“双元”育人的基础上,融入职业技能大赛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培训等元素,突出实践导向,有效丰富了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涵,大大拓展了职业教育办学与育人的边界,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结果作为人才培养评价的重要内容,重新确立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彰显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类型特色。

3.打造专兼结合“新”团队

为贯彻落实好“1+X”证书制度,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专任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打造教学“新”团队首先要合理选取双带头人,做好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接着通过轮训制度,组织专业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师资培训,让教师准确把握“X”证书标准内容要求和内涵,并且鼓励教师获取相应“X证书”培训师和考核师的资质,将教师个人发展与证书制度相结合,提升教师实施教学、培训和考核的评价能力,激发教师教学内动力;最后,还需要引入校外专家加盟,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4.建立多维融合“新”平台

根据“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改革需要,在分析本专业原有基础、学校特色与优势等因素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竞赛等需求升级原有实训装备,并结合颁证机构要求陆续添置培训设备,新建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实训平台和实训室,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业机器人“岗课赛证”多维融合教学平台。

结语

《职教20条》提出的“1+X证书制度”不仅可促进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同时也是学生培养终端检验的内涵所在。本文以本校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1+X证书”试点工作实施为例,探索“双证书”制度在本专业推行中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平台完善、教学改革实施等方面提出的有效促进作用,为院校实施其他“1+X”证书制度或专业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课程体系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收录证书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