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实施路径

2023-01-06李晓明

黑龙江科学 2022年2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育人思政

李晓明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000)

立德树人既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建设与思政课程建设应双管齐下,为实现“以体育人、以体育德”的思政建设体系提供保障。以山东华宇工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为着眼点,结合山东华宇工学院的优势和特色,探索大学体育思政课程建设体系的实施路径。

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及价值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在充分挖掘大学体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渗透于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实施等环节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力求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健全学生人格。我国教育家蔡元培曾指出“完善人格,首在体育”“凡道德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体育是培养个人品德、兴盛国家的基石。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体育本身的人文价值,寄价值引领于其中,通过对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培养,最终达到塑造人格的效果。二是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所谓育人者先育己,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只有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过硬,才能引导和启发学生。

2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思政教育观存在认知局限

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思政专业教师及辅导员的职责,体育教师只是偶尔在授课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方式上,多为“蜻蜓点水”式的融合,远远未能发挥体育育人的功能,严重削弱了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偏差的观念产生错误的行为,在这种错误教育观念引导下,多数体育教师仅注重自身专业领域的研究与探索,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深入的学习,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思政的认识浮于表面,不够深刻,更难以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对体育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产生负面影响。

2.2 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方式、方法陈旧

在传统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多有忽视体育的人文价值和育人功能,导致体育的育人价值很难落到实处。虽然有部分教师意识到体育教育与思政融合的重要性,但因缺乏相关经验和理论指导,导致体育思政育人的效果不明显,并暴露出体育教育与思政融合方式生硬机械的问题,难以将体育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案例通过渗透方式融进体育教学中。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出现“拒思政教育于千里之外”的现象。因此,转变教育理念和革新体育思政教学方式方法才是体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学生对体育思政教育的自我意识不强

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是以体育教学过程为载体,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当中,最终发挥出体育育人功能。教师作为教育实施者和领路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和主体会直接反映出教育的最终效果。高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各有不同,自身所具有的体育素养参差不齐,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也是千差万别,由于德育对象的多样性,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德育效果。但透过复杂的现象不难看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自我意识淡薄才是体育教师亟待帮助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学生对于思政理论的学习多有畏难情绪和畏惧心理,甚至存在抵触和逃避心理。主观意识上的轻视和忽略,必将会造成客观上的回避和排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融合思政元素,往往也会被学生轻视甚至“视而不见”。

3 构建“以体育人,以体育德”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体系

通过分析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内涵与价值,以山东华宇工学院体育课程的资源和优势,尝试构建“以体育人,以体育德”为理念的大学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实现体育课程以思政目标为导向,以体育课程教学实施为主阵地,以体育课程评价标准为杠杆,资源建设协同配合,四者形成合力推进思政育人效果。见图1。

图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Fig.1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college physical curriculum

3.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建设

体育课程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引领和指导的作用,明确了学生运动的目标和方向。应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合进体育课程中,以学生的本身特点为前提开展教学设计,系统地分析、整合目标,才能真正地为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育人指明正确的方向。在明确把握体育课程思政目标的前提下,将正确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渗透于体育课程思政工作的全过程,重点提高体育育人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深度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

大学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融合离不开思政元素的支撑,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体育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应为体育课程思政的源头,体育课程是思政课程的流,只有源头不绝,流水才能生生不息。对于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来说,深入挖掘体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是从根本上为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正常教学提供基本保障。但由于体育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较为隐晦,需要体育教师透过体育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准确地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思政价值元素。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应结合体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挖掘凸显其课程特色、教育意义深厚的思政元素,为思政育人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3.3 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体育课程知识点的融合

体育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被挖掘出来后,如何巧妙的表达和传授成了体育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它需运用合适的方法、手段、技巧,使思政育人在表达上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呈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然而,传统的思政课程因存在传授手段单一,方式刻板僵硬,内容深奥难懂等问题,难以深入人心。面对面前的困境,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石瑛教授提出的“画龙点睛、高屋建瓴、丝丝入扣、对比分析、类比联想、敲山震虎”六种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1]。

3.4 建构体育课程评价标准,发挥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杠杆作用

教学评价是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控制教学质量、评估教学成效、监督教学过程、推动教学改革等重要职责[2]。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监督、激励等作用。课程教学评价应坚持以形成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立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理念。应以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表现,体育课下的体育实践活动,作业完成情况开展评价。对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效果的评价因其无法量化,只能观察外在的表现,如出勤情况、运动及比赛中的表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考核学生在课下进行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中,认真观察学生对所学项目的应用能力与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能力,如课外各项体育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思政教育任务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是否能按时、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思政教育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学习的效果。

3.5 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实施途径

搭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主阵地。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体育课堂这个主阵地,课堂教学能否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决定了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3]。因此,体育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树立“以体育人、以体育德”的德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课堂作为育人主阵地、辐射源,利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不同阶段、所教授的不同内容,借助数据平台,拓宽思政教育渠道,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课堂教学过程。(1)以课堂常规教育为抓手,规范学生行为,树立规矩意识。课堂常规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它的正常实施保障了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和基本要求,同时,课堂教学的价值不仅在于保障体育课程的正常实施,也是进行思政育人的重要“土壤”。首先通过准备部分,使学生养成规矩意识和尊师重教的品质。其次,通过思政教育,使学生懂得了自律,尤其是在分组训练过程中学生通过彼此的交流学习,建立了团队协作意识。在教学比赛中对于裁判、队友及对手的尊重也使学生们明白了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意义。在结束部分,教师通过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反思,指出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2)创编体育课程思政案例集,提高体育课程内容与思政课程的契合度。思政课程的开展往往以课程内容为主要载体,思想性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施思政课程的流畅性。因此,体育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体育精神和道德规范融入其中,同时引入并创编具有思政价值的典型案例,提升思政课程内容与体育课程内容的契合度,在无形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态度以及行为方式。

修正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把好思政课程第一关。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性纲领,它规定了专业课程的内在发展要求和方向。因此,要结合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有针对性地修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首先要明确思政课程目标。体育教学中的思政课程目标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它可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其次要合理设计课时目标,紧密衔接体育与思政课程。体育教学目标的落实决定了思政教育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形成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思政课程理念,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把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合进来。

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的思政素养。体育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实施者和探索者,他们的思政素养水平是思政教育能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打铁还需自身硬,体育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首先,应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强化自身的思政教学意识。其次,发展体育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组建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团队,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发现在体育教学中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4]。最后,不断加强体育教师的师德师风能力。通过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体育教师树立“以体育人,以德育人”的思政教育理念,将体育育人理念植根于心,应用于外。

4 结语

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因其起步晚、内涵广、效果难评价等问题,很难将体育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案例通过渗透的方式融进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断探索和完善体育教学中思政育人的内涵、方法、路径,不断构建符合体育教学实际的思政育人体系。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他们用“五招”育人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