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长沙观赏鱼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2023-01-06耿相昌张韬奉佳杨辉王辉

中国水产 2022年12期
关键词:观赏鱼锦鲤长沙市

文/耿相昌 张韬 奉佳 杨辉 王辉

观赏鱼产业作为一种新兴融合产业,具有产业链延伸较广、运营模式较多、产品附加值较高、生产要素集约性较强等优点,已经成为当前助推渔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近年来在湖南省长沙市得到较快发展。本文基于对湖南省长沙市观赏鱼产业的调研,总结了长沙市观赏鱼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发展对策,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观赏鱼产业是指以观赏性水生动植物生产为基础,集观赏鱼养殖、观赏鱼饲料、水族器材、观赏鱼销售、观赏鱼文化等要素为一体的新兴融合产业。长沙市是湖南省省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观赏鱼已成为人们追逐的新时尚,观赏鱼养殖、消费呈逐年增长态势。人们通过饲养各种色彩斑斓的观赏鱼类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享受,市民生活内涵得到极大提升,现代都市渔业发展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一、长沙市观赏鱼产业发展现状

长沙市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湘江之滨,渔文化情结深厚,早在唐代长沙窑上就多次出现了鱼纹图案,并被赋予吉祥寓意。近几年,当地市民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的提高,物质文化需求多样化趋势明显,饲养观赏鱼已经成为长沙市民紧张工作之余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一种休闲方式。政府及相关单位也逐渐开始重视产业发展,科研、推广的投入力度有所加大,观赏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品种质量不断提高。

(一)观赏鱼种类

世界观赏鱼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型,金鱼、锦鲤、热带观赏鱼、淡水其他观赏鱼和海水其他观赏鱼,共有1100多种,其中金鱼300多种。由于不断出现大量变种和新种,观赏鱼的准确种类较难统计。目前,长沙市市场销售的观赏鱼品种近200个,主要是金鱼、锦鲤、花鲫和淡水热带鱼等,水草品种90多个。其中,金鱼品种有金鲫、文鱼、狮头、珍珠鳞、红白黑蓝紫龙睛、寿星等;锦鲤品种有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彩鲤、红鲤等;淡水热带鱼有宝莲灯、泰国斗鱼、神仙鱼、红宝石、血鹦鹉、银曼龙、金线鲫等40余种。

(二)市场与消费情况

长沙市没有专门的观赏鱼批发市场,观赏鱼常与花卉、苗木、宠物、奇石、古玩、珠宝等商品一起销售,主要集中在红星花卉市场、西牌楼花鸟虫鱼市场、北站宠物市场、南湖花鸟市场及青山铺花卉苗木市场。大部分经销商租赁花卉市场或宠物市场门面进行经营,从事观赏鱼经营的店面商家200余家,观赏鱼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左右。大部分店面除从事观赏鱼销售外,兼顾种苗、饲料、渔药及水族器材销售,经营面积在10m2~200m2,年销售额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市内部分大型生活超市也有观赏鱼、观赏龟鳖等销售,常与花卉、工艺品等一并经营。

长沙市观赏鱼品种大部分来自广东省,小部分来自本地、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河南省、台湾地区以及境外新加坡等地,主要销售方式是批发、零售和网上销售。受市场供求关系限制,长沙市水族市场以常见小型中低档观赏鱼类销售为主,名贵高端观赏鱼销售比重很小。据调查,不同收入层次消费者的单次消费额存在显著差异,收入越高,观赏鱼单次消费额越高;但不论收入高低,单次消费额在50元~100元的比例最高;月收入3500元以下的消费者与单次消费额在100元以下呈正相关,月收入5500元及以上的消费者是100元以上观赏鱼消费的主力军。

(三)养殖经营主体

目前,长沙市有一定规模的观赏鱼养殖场共7家,养殖面积约1500亩,设施面积5.25万m3,年生产金鱼、锦鲤等品种达10亿尾,年产值约8000万元,产业附加值达2亿多元。其中,金鱼主要繁育品种有泰寿、泰狮、短尾国寿、日寿、土佐、地金等几十种;热带鱼以魟鱼(又名魔鬼鱼)、皇冠、白字、黑帝、满天星、黑帝王等十多个品种为主;锦鲤系类以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为主,产品行销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江西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国香港等地区。

2017年,湖南省渔业协会观赏鱼分会在长沙市成立,分会会长单位与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合作的国内首家锦鲤产研学平台已投入运行,建造的湖南省首家进境观赏水生动物指定隔离检疫场通过星沙海关验收。协会骨干成员自行研发的“泰国兰寿培育方法”“魟鱼养育、繁殖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技术。“柳吉”观赏鱼系列品牌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除此之外,长沙县、望城区、开福区、岳麓区等地都有金鱼、锦鲤小型养殖场户,年产值300万元左右。

二、长沙市观赏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养殖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

长沙市观赏鱼养殖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较少,大多数观赏鱼养殖企业和个人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自产自销,整体生产销售模式单一,养殖品种较少,没有形成观赏鱼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经营,产量、产值都较低。养殖企业间合作化程度不高,行业间交流较少、竞争力不足,养殖较多的锦鲤品种同质化严重,档次逐渐被拉低。

目前,从事观赏鱼产业的技术人才状况为一般劳动力较多,专业的科研技术人员少,整体技术力量不强。生产者大多沿用老品种和生产方式,所出新品种也多为杂交品种,缺少科学的育种方式、先进的饲料配方、有效的防治药物和水质管理技术,传统的暂养技术、充氧技术、麻醉技术等也亟须改良更新。

(二)经销模式单一,服务质量水平低

长沙市观赏鱼目前未有专业市场,经营规模过小且呈现单一化。大部分经营者签订的是短期租赁合同,不敢投入过多资金,加之目前网络销售对实体门面经营冲击很大,叠加面门租金见涨,利润下滑,部分店面入不敷出,导致经营规模无法扩大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形成较大竞争力、凝聚力和品牌优势,不利于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各家花鸟市场中观赏鱼个体户的规模、饲养品种、运作方法如出一辙,小规模无特色业主大量存在,仅能满足大量普通中低档消费者的需要,不能满足如酒店、宾馆等高档次消费者的要求。

从事观赏鱼经营的业主虽然在饲养观赏鱼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但在市场总体把握及经营管理方面还有所欠缺,大部分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侧重传统销售模式,销售包装欠规范、水平落后,仅做简单的充氧包装;品牌意识不强,本地品牌不多,本地金鱼产品在外地由中间商经过包装、贴标签后,再进入市场价格甚至可能翻倍。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较差、市场意识缺乏等因素阻碍着观赏鱼产业持续发展。

(三)引导扶持不够,产业发展缓慢

目前,长沙市产业发展投资主体单一,主要依赖经营者的生产积累和自我投入以及民间融资,养殖者多处于自己摸索前进的状态,制约产业发展规模提档升级的因素较多,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当地政府部门对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食用鱼类产业发展及休闲垂钓餐饮服务于一体的休闲渔业产业发展较为重视,对休闲观赏渔业产业的重视、引导还不够,政策扶持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赏鱼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长沙市观赏鱼产业发展对策

观赏鱼产业具有产业延伸链长、投入产出比高、增收增效明显等优势。发展观赏鱼产业对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浓厚省会城市商业气息和文化底蕴,加快长沙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具有点睛作用。研究表明,观赏鱼产业可直接带动10个大类、100多个相关产业的就业岗位,1万元观赏鱼可直接衍生出4万元相关产业产值。观赏鱼产业除了关联种苗、饲料及渔药等产业外,还能渗入到家庭装饰、环境美化、娱乐竞技、水族器材、文化鉴赏、休闲养身、乡村旅游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产业的辐射面更广,经济效益更高,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一)科学规划,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长沙市观赏渔业虽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建议政府出台宏观政策,继续加强支持与引导,将产业发展与项目推进深度融合,明确观赏鱼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功能定位,科学、合理规划发展区域。建议以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的湘绣广场为依托,建立长沙观赏鱼专业市场,以观赏鱼、饲料、鱼缸、水草、水族器材为销售重点,与传统湘绣文化产业融合,带动以观赏鱼为主题的精品湘绣、字画、茶具等文化产品消费,不断提升满足多层次市场与消费者需求。着力构建以长沙市开福区为核心,东西两翼为主(浏阳市、长沙县、岳麓区)的观赏鱼商业经济带,建立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博览观光区,集聚资源促进观赏鱼全产业链发展,带动产业与旅游融合,培育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二)政企合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议政府加大观赏鱼产业的资金和科研技术投入,建立优惠政策体系,在税收、土地、资金、人才引进、科技研发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引导民营资本(社会资本)通过“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发展观赏鱼产业;制定招商引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更加主动地承接沿海地区观赏鱼产业转移,吸引国内外优秀的观赏鱼企业入驻湖南省。加大对观赏鱼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发挥“龙头”企业的推介、示范带头作用,提供国际市场对路、品质优良的观赏鱼苗种,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链,以达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推进观赏渔产业现代化。

(三)协会引导,加强行业相互交流

发挥湖南省渔业协会观赏鱼分会的引导作用,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加快新品种开发及观赏鱼配套设施研发,加强绿色安全环保饲料的研发推广,发展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完善观赏鱼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开展观赏鱼配套技术研究,为养殖专业户提供更多优质观赏鱼鱼苗,以及观赏鱼疾病预防、科学养殖、专用饵料、进出口贸易、包装运输等综合技术服务。充分利用进境观赏水生动物指定隔离检疫场,加强对进出口观赏鱼的检验检疫和外来水生动物监管。细分观赏鱼消费市场,避免行业同质化竞争,鼓励支持有实力的经销商开展中高端品牌建设;通过组织观赏鱼展览、拍卖、知识竞赛等休闲娱乐活动和“观赏鱼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丰富市民的业余休闲生活,进一步扩大观赏鱼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使其形成较有价值的精神文化名片和财富,与长沙市本土娱乐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娱鱼文化”。

(四)合作共赢,打造区域品牌

一是建议加强产业合作联盟建设。通过前期考察学习交流,长沙市与日本新潟县小千谷市就开展锦鲤养殖经营方面的产业合作联盟建设达成初步共识,希望政府后续能够加以引导,促成本次合作,引进日本先进的锦鲤养殖技术、品种与人才,促进长沙市以锦鲤全产业链合作发展为契机,向国际友好型城市发展。二是建议围绕湖南省“湘字品牌”计划,打造公共区域性品牌;支持“潇湘大信锦鲤”“柳吉”观赏鱼、“魟鱼会馆”等地方品牌建设,将其打造为全国行业知名品牌。三是建议观赏鱼企业加大产品在传统媒体、新媒体上的宣传以及企业自身的社会宣传,以消费市场为导向,结合消费群体特征实现线上线下同时销售,拓展观赏鱼销售渠道和影响力,为完善全产业链提供全方位发展平台。

四、结语

全国观赏鱼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而长沙市与其他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相比,产业规模、产量产值还处于落后水平。又名“潭城”的长沙市境内水域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湖泊珠联,渔业历史悠久,发展观赏鱼产业条件得天独厚、潜力巨大,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合理规划,抓住发展机遇,勇于挑战,以观赏鱼养殖为基础,拓展休闲观光旅游,挖掘观赏鱼商业产品,延伸配套附属产业链,形成全产业链闭环,培育出百亿观赏鱼文化产业群,推动长沙市现代都市渔业建设发展。

猜你喜欢

观赏鱼锦鲤长沙市
浅析我国观赏鱼产业发展及鱼种变化(上)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海洋鱼养殖与旅游观赏的互联性——评《观赏鱼养殖技术》
爱上写信的大树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90后、00后行为观察大赏
有趣的锦鲤
观赏鱼喂食须知
小编,来条“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