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尾矿库重金属迁移规律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2023-01-06向杰王馨语

矿产综合利用 2022年5期
关键词:淋溶矿坑铜陵

向杰 ,王馨语

(1.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水利工程学院,重庆 402160;2.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河南 信阳 610041)

近年来,矿产开采给社会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一定程度破坏了矿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1],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加深,愈发注重矿区重金属迁移规律以及对环境水质的影响[2]。为更好地模拟自然降雨状态下对矿区的酸雨淋溶作用,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是动态淋溶实验来研究矿区重金属在酸雨作用下的释放规律[3]。并且,矿区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在自然淋滤作用下溶出并发生迁移,可采用地下水模拟软件GMS中的MODFLOW模块和MT3DMS对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进行模拟[4]。基于此,本文以安徽铜陵某金属尾矿库为例,在对矿区重金属离子淋溶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矿区水量水质模型并对溶质运移径迹进行研究,为后续水资源优化配置利用和生态环境恢复作铺垫。

1 研究区概况

安徽铜陵某金属尾矿库多为铜、铅锌多金属矿山,始建于1976年,至2008年关停[5]。由于采用井下和露天联合开采方式,形成了面积约为30 km2的矿坑,为生产而拦截疏导地下水。矿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400 mm,每年通过大气降水、周围工矿企业废水、居民废污水、地表水和矿坑基岩裂隙水汇水高达800~1200万m3,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系流的均衡状态产生严重破坏。现矿区范围内矿床顶板隔水层对第四纪地下水产生浮托作用,导致矿区及周边地下水位下降,且局部沉陷区内采空区与第四纪地下水沟通,出现民井干涸现象,打井井深25 m处无水,给下游居民区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6]。故针对该矿区范围内进行土壤重金属元素淋溶实验、建立水质变化预测模型并提出矿坑水资源优化配置,对于缓解铜陵矿区及周边的水资源匮乏、补充地下水、修复矿坑及改善矿区周边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

2 实验方法

为查明矿区及周边水质环境及pH值、Ca2+对重金属元素的影响,对矿区土壤采样,进行微量元素测定和淋溶实验,分析其化学组成,据此建立水质变化模型,并对正常排水和停止排水情况下地下水位进行预测,最后提出矿区及周边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8]。

2.1 样品采集

为查明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及含量,在矿区中心位置标高-50 m处,对深度0~20 cm的土壤进行采样60组,每处样点采集土壤1 kg,在自然风干状态下混合均匀并捣碎至2 mm,运用圆锥四分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9],其中一半用于微量元素测定,另外30组用于淋溶实验。

2.2 微量元素测定

通过矿物消解可以确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10]。将样品置于阴凉处风干、磨碎,过0.178 mm筛后装封在自封袋里备用。按《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硝酸硫酸法》( HJ /T 299-2007)[11]对样品进行静态浸取实验,每次称取0.1 kg样品放在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每组进行三个平行实验。采用电热板法对土壤样品进行消解,消解体系选用“HCl-HNO3-HClO4-HF”。赶酸直至剩余1 mL后在10 mL比色管中定容,过膜后对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

2.3 淋溶实验

通过室内淋溶实验,测定不同pH值、Ca+影响下淋溶所释放污染物的种类及数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12]。当淋滤柱滴下第一滴液体起定时接取5 mL淋出液,过一次性滤膜后置于50 mL容量瓶中待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三组平行样实验,在保证结果相对误差<5%的情况下作出淋溶曲线。

2.4 矿区水量水质模型的建立与预测

通过现场勘探资料、构造资料、水文地质资料以及水文监测资料,根据当地沉积环境,建立铜陵矿区地下水数值模型,并结合淋溶实验,研究矿坑覆水后对地下水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对矿坑停止排水和正常排水情况下矿坑水位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13]。

2.5 水资源优化配置

根据淋溶实验分析,结合矿区水位数值模拟结果,确定合理的水资源调配模式,并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控措施,确定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14]。

3 实验分析

3.1 微量元素测定

对矿区标高-50 m、土壤深度0~20 cm处预处理的样品进行消解、定容、过膜后,对样品中重金属污染元素进行测试分析,包括砷、镉、铬、铜、汞、铅和锌共计7项,其测试方法及仪器见表1,其含量测试结果取平均值统计见表2,同时根据土壤无机污染物二级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对比[15]。

表1 测试方法及仪器统计Table 1 Test methods and instrument statistics

表2 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元素测定结果Table 2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main heavy metal elements in soil

根据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与土壤无机污染物二级环境质量标准对比可得,目前研究区土壤中Cu、Zn元素已经开始累积,其中Cu元素含量为420.060 mg/kg,已接近当地标准值500 mg/kg,Zn元素含量 446.125 mg/kg是当地标准值的0.63倍,对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在后续淋溶实验分析及污染防治中应着重关注。

3.2 pH值对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析出的影响

采用不同酸度(pH值 4~8)的酸雨对土壤样品进行淋溶实验,研究不同pH值条件下对砷、镉、铬、铜、汞、铅和锌7种重金属元素的淋溶影响,其淋溶曲线见图1。

图1 不同pH值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淋溶曲线Fig.1 Leaching curve of pH value to heavy metal elements in soil

由图1可知,当pH值为4时,砷、镉、铬、铜、汞、铅和锌的淋溶浓度较高,其分别达到3.945、0.427、19.831、118.72、4.110、1 和 2.296 μg/L;当淋溶时间为60 min时,各元素淋出浓度分别为0.948、0.052、4.885、1.953、0、0.159 和 0 μg/L。说明随着pH值的降低,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元素的淋溶浓度均存在升高的趋势,而其中铅元素基本无法淋出,其淋溶浓度大小顺序为:铜>铬>汞>砷>锌>镉>铅。此外,当pH值≥7时,在淋溶时间超过39 min后绝大多数元素几乎不能被检测到。结合当地土壤标准值可知,通过改变pH值,铜陵矿区0~20 cm土层中主要重金属元素淋出浓度都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得出,在极端环境下铜陵矿区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元素的淋溶危害性较低。

3.3 Ca2+对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析出影响

采用不同强度Ca2+(0.001、0.01、0.1、1、10 mmol/L)对土壤样品进行淋溶实验,研究不同Ca2+条件下对砷、镉、铬、铜、汞、铅和锌7种重金属元素的淋溶影响,其淋溶曲线见图2。

由图2可知,当Ca2+为10 mmol/L时,砷、镉、铬、铜、汞、铅和锌的最高淋出浓度分别为15.632、0.425、17.462、33.381、0.843、0.416和0.211 μg/L,说明随着钙离子强度的提升,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元素的淋溶浓度逐渐增加,其淋溶浓度大小顺序为:铜>铬>砷>汞>镉>铅>锌。尤其是Ca2+由1 mmol/L增加至10 mmol/L时,铜、锌的最大淋溶浓度增加明显。结合当地土壤标准值可知,通过改变Ca2+,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元素的淋出浓度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低。

图2 不同Ca2+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淋溶曲线Fig.2 Leaching curve of heavy metal elements in soil under different Ca2+ conditions

4 矿区水量水质模型的建立与预测

4.1 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建立

根据铜陵地区盆地构造和沉积演化分析可知,铜陵地区共经历了八次构造运动和七个沉积幕,前后形成了十二个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成因地层单位,在此可根据成因地层单位来建立铜陵矿区地下水均衡地质模型,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其三维结构。建立的水文地质模型是一个95.8 km×32.2 km×1.2 km的模型,设置模型层为40行、100列的栅格,基本单元大小为 797.5×962 m2。

根据地表水位观测资料和水文孔资料综合分析,上部的第四系水泉段沉积物为潜水含水层,确定其东部为定水头边界;从盆地地貌地形及地表水关系综合分析,补给边界主要为盆地东部及盆缘北侧的浅层地下水向盆内补给,细河由北向南纵贯盆地,与盆地地下水之间存在密切的水力联系,通过以上理论分析对模型的边界进行限定:北部设为通用水头边界,东部和盆地内地下水的排泄为定水头边界,而其他设定为隔水边界,见图3。

图3 铜陵盆地地下水模型Fig.3 Groundwater model of the Tongling basin

4.2 地下水位预测

将边界条件输入模型中并运行,通过运行结果与实测值对比来微调输入值,直至两者相吻合,从而率定模型参数[16]。利用visual MODFLOW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对铜陵矿区正常排水和停止排水情况下的地下水水位进行预测。

通过地下水均衡计算可得,通过大气降水进入矿坑的水量约为240×104m3/a,地下水向矿坑补给约为500×104m3/a,矿坑至80 m深的体积约为590×106m3,由于水位上升造成滑坡而致使容积减少,有效容积按照80%计算,则为472×106m3,故欲达到80 m动态平衡大约需要63.5年,达到0 m时约需28.6年,达到-50 m动态平衡约为16.2年。

4.3 地下水水质运移模拟

由于淋溶实验中的溶质浓度不超过地下水Ⅲ类水标准,故不需要进行具体溶质运移模拟。采用MT3DMS溶质运移模块对铜陵矿坑中溶质在浅层水和深层水中的运移径迹进行模拟[4]。据模拟图分析浅层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径迹为向西运移,深层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径迹为向南和东方向运移。

5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对水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分配,对于提升水资源的生态价值以及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7]。根据地表水位观测资料和水文孔资料可知,进入矿坑水的来源主要包括地表径流与渗流、地下水涌入、大气降水及其他排水,在考虑矿坑及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及有机污染物淋溶的浓度有限,对于水资源可进行如下优化配置[18]。

(1)矿坑人工湖用水

根据矿坑地下水模拟研究可得,矿坑地下水停排后,最高可将地下水位提升至80 m,将会在原矿坑内形成一体积约为472×106m3的人工湖,故可将80%的矿坑水应用于人工湖补水中,不仅有利于铜陵地区的地下水补给,还对矿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起到极大的改善作用。

(2)矿坑水的资源综合利用

根据前期淋溶实验可得,铜陵矿区及周边土壤中渗出的有害金属元素水平较低,浓度有限,并不会引起水质的恶化。可利用高新现代化技术对20%的矿坑水进行相关处理,建设满足不同方面需求的净水厂,如电厂冷却水、化工生产用水、农业用水以及景观用水等,缓解铜陵地区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的局面。

6 结 论

(1)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元素的淋溶浓度随着pH值的降低而存在升高的趋势,其淋溶浓度大小顺序为:铜>铬>汞>砷>锌>镉>铅,其中铅元素基本无法淋出。此外,当pH值≥7时,在淋溶时间超过39 min后绝大多数元素几乎不能被检测到。

(2)随着钙离子强度的提升,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元素的淋溶浓度逐渐增加,其淋溶最大浓度顺序为:铜>铬>砷>汞>镉>铅>锌。尤其是Ca2+由1 mmol/L增加至10 mmol/L时,铜、锌的最大淋溶浓度增加明显。结合当地土壤标准值可知,通过改变pH值或Ca2+浓度,土壤中主要重金属元素的淋出浓度对周围环境的淋溶危害性较低。

(3)通过MT3DMS溶质运移模拟可得铜矿矿坑内浅层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径迹为向西运移,深层地下水溶质运移的径迹为向南和东方向运移。

(4)通过MODFLOW地下水均衡计算可得,矿坑水量约为472×106m3,欲达到80 m动态平衡大约需要63.5年,达到0 m时约需28.6年,达到-50 m动态平衡约为16.2年。其中可将80%的矿坑水用于人工湖补水,剩余20%通过建设净水厂来满足铜矿地区生产生活需求。

猜你喜欢

淋溶矿坑铜陵
矿坑充水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
中国北方主要农区农田氮磷淋溶特征与时空规律*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访小龙潭煤矿
矿坑
交联聚丙烯酰胺配施尿素对香蕉苗期生长及氮素去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