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制度

2023-01-06金一超

关键词:审稿人学术论文评议

金一超

(浙江工业大学 学术期刊社,浙江 杭州 310014)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撑,是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学术交流的稳定平台,也是国际学术竞争力的标尺[1]。近年来,围绕学术期刊及其学术评价开展的研究越来越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讨论了学术期刊、评价机制、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现状和对策,为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净化学术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学术期刊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公正严谨的学术规范,包括各种形式的匿名审稿制度和期刊审稿人的质量把关[2]。但目前学术界对学术期刊审稿人制度的研究总体尚不深入,现有相关研究大多是在科研评价或期刊评价的范畴下展开的,研究领域多集中在科研成果鉴定、教学评价、学位授予、大学排行、职务晋升、人员招聘等方面[3],而针对学术论文评价的审稿人制度研究则相对论及不多。学术期刊审稿人制度的实行,可以评定学术成果,规范和引导学术走向,促进学术良性发展。本研究试将学术期刊审稿人的实质作为逻辑起点,探讨审稿人的功能价值,剖析现实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完善审稿人制度的进路思考。

一、学术期刊审稿人的实质与功能

(一)溯源同行评议

实践中,学术评价中的同行评议虽然已经耳熟能详,但其概念却没有形成广泛共识,论者给出的解释形态各异。从其英文peer review来看,peer是指(地位、能力)相等的人,review是指审慎地审查。因而,简单地说,同行评议就是指学术共同体中具有相同地位和能力的人对学术成果进行审慎地审查或鉴定。学者李泽彧等认为,所谓同行评议,是指为了某一目的,邀请在专业或研究领域相同或相近的专家,根据既定的工作程序与工作方法,就某一学术性事务或要素进行水准、价值判断的活动[4]。同行评议可以适用于科研基金项目申请、职称晋升、学术论文评审等诸多领域。

同行评议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对于其起源,学术界却有着不同理解。同行评议在国外实行得更早,适用范围更广。有学者认为1416年威尼斯共和国专利查新制度是同行评议的肇始;也有学者认为其起始于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创办的《哲学学报》的论文审查机制[5]。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同行评议最早的实践形式就是关于学术论文发表的评价,其更具有基础性意义。进入21世纪,我国人文社科期刊开始改变长期实行编辑审稿为主的做法,陆续实行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2021年《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宣发〔2021〕17号)重申“严格执行三审三校等内容把关制度”,同时要求“完善同行评议机制”。

(二)审稿人的实质

在完善同行评议机制、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背景下,审稿人制度对于提高学术期刊质量、维护学术公平的重要意义日益为学界所重视。当前,为了确保学术质量,学术期刊普遍按照国家出版主管部门的要求实行“三审制”,并且逐步引进了同行专家作为审稿人进行实质性专业化评判,旨在审稿环节增加一道“保险”。因此,学术论文从作者投稿到最终发表,需要经过学术编辑、同行专家以及期刊主编等多次学术评价[6]。从这个意义上说,广义的学术期刊审稿人,应当包括学术论文发表之前,对其作出初始评价的学术编辑、同行评议专家以及主编(或编委会)等;而狭义的学术期刊审稿人,仅指受学术期刊委托,根据学术共同体的内在尺度,对学术论文的学术性、专业性进行评判,其评议结果作为最终是否录用重要依据的同行专家。本研究所指学术期刊审稿人,是从狭义的角度而言的,也即指参与学术论文评审的同行专家。其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业性。担任审稿人的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尤其是同学科或同研究方向具有专业水准的人。非专业人士不能担任审稿人。二是被动性。同行专家只有受到学术期刊委托,方可对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进行判断,提出评审意见。没有委托,同行评议程序不会启动。三是参考性。审稿人的评议结果是学术期刊最终是否录用论文的重要依据,但并非决定性的依据。

学术期刊之所以要借力学术共同体对学术论文进行同行评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学术评价是一种涉及正义的分配问题,即“对物资、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公平配置”[7]。相对于大量的投稿,学术期刊是相对稀缺的资源,其在学科、地域、作者群体等方面的分布并不均衡,且学术评价标准和期刊选稿标准均有较强的主观性,很难做到清晰或具体。那么,该如何对学术所对应的价值进行“分配”,又有谁拥有资格进行“分配”?同行专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评价结论是对分配正义的一种确认。其二,学术是高深的、专门性的,尤其是在学科分化愈来愈细的今天,要判断一项学术成果是否具有价值,只有学术共同体中同学科或同研究方向的人,才能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审稿人就如同伯乐,凭自己的慧眼判断稿件的价值,挑选出精品佳作,有效保证稿件选择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因此,其实质就是同行评议,目的是确保学术论文评价过程的独立性、公正性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

(三)审稿人的功能

对任何学术的评价,判断位居首位,渐次方有选择。学术评价归根结底是一种学术价值的判断。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理,一千个评价者也会有一千种认知方式和判断方式。尽管如此,对学术论文的质量尤其是价值进行判断的功能仍是同行评议的基本功能,它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对学术产品进行鉴定、判断的过程。学术成果让具备高深知识素养的同行专家学者评议、鉴定,体现出应有的权威性和较强的说服力。而审稿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自己的学术经验积淀和对学科发展趋向、问题意识的把握,形成对稿件取舍的判断,并尽量排除行政权力、人情关系和非必要的主观因素,提出对稿件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8]。审稿人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学术“把关人”“守门人”。审稿人代表学术共同体对于学术成果的评价,是衡量学术价值的一道标尺,既可以帮助编辑筛选出满足学术期刊质量要求的论文,又可以通过给作者提出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帮助作者提高论文水平。

二、学术期刊审稿人的问题探因

学术期刊审稿人制度对于提升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实践中,与其他制度一样并非完美无缺,而是存在诸多问题。创造力评价准确性模型(judgment accuracy model)指出,评价者特征、评价过程、测验任务和被评价者特征四者共同影响着创造力评价过程,最终决定了创新观点评价的准确性[9]。而影响审稿人准确评价的因素,可从个体和制度两方面分析。

(一)个体原因

同行评议是“从一般研究背景中‘过滤’出‘好科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10]。但同时必须看到,学术期刊审稿人虽然作为学术论文的“把关人”,但本身都是现实的、处于各种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人,如果没有好的制度设计和操作规程,同样可能存在消极现象。有学者指出,同行评议同时存在着道德、质量和正当性三重风险[11]。从实践中看,同行评议中的消极评价或者不当行为的表现多种多样[12-13],其个体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是学术评价能力有待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就在于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难以量化评价,这决定了其缺乏公认的评判依据。良好的学术判断力基于对相关研究领域的熟悉、对学术脉络的准确把握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而这对学术期刊的审稿人的专业水平和评判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毋庸讳言,面对知识更新快、交叉学科和交叉领域多的挑战,评审专家也存在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现实中,一些评审意见浮光掠影,没有提供实质性的修改意见或者清晰地指出问题所在,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参考价值并不大。

二是公平公正意识有待加强。基于学术自治的立场,学术的事务只能以学术的权力来解决。有的评审专家以学术立场、观点取向之异同作为评价标准,这在人文社科领域颇为常见。同时,作为社会人,评审者不可避免地受到权力、利益或人情关系影响。同行评议活动应是一种自主独立的活动,如果任由道德、学派、学科、地域等因素恣意泛滥,都有可能影响评议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三是公共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同行评议基本是一种“志愿服务”。现实中,编辑部发出三五封邀请评审函,往往只能收到一两个同意的答复。作为学术共同体中的一员,有的学者对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响应并不积极,视论文评审为额外工作,缺乏应有的公共服务意识。实践中,超期回复评审意见甚至先答应审稿最后不回信也时有所见,既增加了编辑工作量,又影响了用稿时间。

(二)制度原因

审稿消极现象虽与同行专家个体因素密切相关,亦与整个学术共同体、学术评价体系、学术科研对审稿人制度认知和关切的缺位密不可分。

一是审稿人制度在学术共同体中缺位。所谓学术共同体,是指为了共同的学术理念和价值追求,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文化生活、精神气质、行业规范和专业技能,能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而组成的社会群体[14]。没有学术共同体,就无从检测学术含量的真假与轻重,更无论学术评价[15]。学术团队、学术成果、学术传承等共同构成学术共同体的方方面面,其中对学者吸引、评价和推介的首要标准仍是学术成果,但审稿人为学术成果付出的努力并未被视为对学术共同体作出的贡献。

二是审稿人制度在学术评价中缺位。在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之下,学者们注重学术生产,编辑部关注期刊影响因子,而学术成果发表前的评价普遍被忽视,随之而来的是审稿人的贡献被湮没。匿名评审要求审稿人主动隐藏自己的身份信息,这被认为是贴切、公正、客观地评阅稿件和确保审稿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16]。审稿人在学术成果评价中几乎无从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是审稿人制度在学术科研中缺位。审稿人是学术科研背后辛苦的“作嫁衣者”之一,尽管在学术论文的发表和评价中,审稿人对论文质量的提升、学术人才的发掘和研究方向的指引众所周知,但这既不能以此为其发论文、评职称等带来直接的利益,又不能在学术交流、学术科研、课题立项结项等方面有所助益,对自身的学术科研影响力也难以产生直接的影响或推动。

可见,对于学术期刊而言,与审稿人之间大多依靠道德关系的维系,并没有有效约束的硬核机制。对审稿人本身而言,也难以从中直接得到科研或交流上的肯定。学术期刊审稿人作用的正常发挥,有待于健全完善的制度建设和自治自律的学术共同体的形成[17]。因此,建立健全审稿人制度,对于提高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质量、推动学术共同体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学术期刊审稿人的制度完善

学术期刊审稿人制度设计的核心在于对审稿专家的遴选和规约[18]。尽管“乱花渐欲迷人眼”,但仍然要尽可能地使学术评价的消极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与管理。学术期刊需要结合刊物的学科特性和发展战略,在实践中对审稿人制度不断加以完善,努力促进编辑部与专家、作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使同行评议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确保期刊可持续发展。

(一)健全审稿人遴选制度

一是拓宽审稿人范围。学术评价的顺畅开展需要大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准、能够严格把关、公平正直的专家学者。国外的学术期刊基本以专业期刊为主,挑选审稿人主要依托学术共同体。我国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不多,而且在学术评价活动中常常被边缘化。实践中,大多从文献数据库中寻找合适的评审专家,并通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加强与专家之间的沟通联系,并吸纳新的审稿专家[19]。对此,要拓展审稿人的选择范围,及时更新和完善专家库和审稿人信息。也有学者提出建立职业审稿人制度,认为职业审稿人更加熟悉期刊的审稿标准,能提供更高质量的审稿意见,提高审稿效率[20]。

二是提升审稿人的评价能力。培养审稿人的学术意识、学术素质和科研能力,提升其政治鉴别力和学术鉴赏力,可以使其以学术共同体成员的自觉积极深入地参与学术论文的初始评价,在学术创新和知识生产中更有作为。这方面Publons的做法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发。Publons于2012年创立于新西兰,它不仅是一个同行评审平台,也是一个档案库、人才库。Publons实现了学者身份的统一认证和评审工作的记录和认证,为学者和机构的评价提供依据。其中有全球知名学者专门针对初次审稿的学者开发的同行评议技能培训课程。科研人员在Publons注册账号并完成学习后即可以获得审稿人资格证书。Publons能够生成个人审稿报告,证明其为学术界做的贡献,成为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众多科研单位对科研人员进行工作评价或职位晋升的评价指标之一[16]。

三是实行审稿人回避制度。建立完备的匿名评审专家数据库,并根据其研究特长和研究方向对拟邀请的专家进行分类编排,是有效实施匿名评审的重要保障。编辑部若了解到专家和作者存在同学、同事、同门等特殊关系,一般不选择该专家。对编辑部来说,内部的回避制度是为了提高学术评价的公正性,尽可能降低外部不合理干预。同时,审稿专家队伍中不仅应有资深的权威学者,而且应有具备一定学术水平和评价能力的中青年学者,避免长期依赖少数几位专家。

(二)健全审稿人运行制度

一是发挥学术编辑的“过滤”功能。为保证匿名评审的效率,并非所有投稿的学术论文都要进入审稿人评议环节。学术编辑要发挥编辑职能,按照刊物的审稿流程和评价标准,有效开展初始评价,做好前期遴选工作,将那些具有送审价值的稿件送给恰当合适的专家评审,既体现对审稿专家的尊重,也减少评审专家的工作量,避免浪费审稿人的宝贵时间,并节省不必要的评审费用。

二是把握专家与期刊的“匹配度”。对审稿专家的遴选,一般要求是“小同行”。“小同行”指的是和作者同一个研究方向、有宽厚研究基础的人。同一个研究方向,保证了审稿人能高效地理解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并给出相对客观的审稿结论;有宽厚研究基础,一方面有助于判断作者的研究内容是否创新,另一方面对于研究内容是否存在延续等也可快速判断。但“小同行”有时也会存在因为评审意见太过精准或高要求,以至于投稿人无力在短时间内完成修改工作而功败垂成。另外,有的审稿人同时担任多家期刊的评审专家,而这些期刊的层次可能不同,对文章评审的把关要求也不相同。因此,期刊编辑应当把挑选务实的、与本刊相匹配的审稿人作为第一要务。

三是细化同行专家评审标准。学术期刊根据自身定位设计的评审意见书,是评审主体与学术论文之间的桥梁。意见书一般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说明刊物的录用标准;第二部分是评价要素,要求专家从选题价值、分析论证、文献运用、语言表述、学术创见和总体评价等方面进行选择;第三部分要求专家就论文的学术创见、存在的问题和修改建议等方面提出详细、具体的审稿意见;第四部分是论文的审读结论,建议刊用、修改后刊用、修改后复审或者退稿[21]。根据以上诸方面的评审标准,基本可以协助专家对一篇学术论文的学术贡献和学术价值作出恰当的判断。

(三)健全审稿人评估制度

一是纳入学术体系。对于审稿专家而言,参与学术期刊的审稿,对其自身融入学术共同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能及时了解学术领域前沿;同时,通过与不同期刊学术编辑的交流,能与期刊建立有效的互信联系。因此,要进一步规范审稿人制度,使审稿人通过审稿工作不仅仅获得象征性的经济收入,还能提高审稿人在学术共同体中的地位。学术期刊要建立评议数据库,将同行评议工作情况定期向审稿人就职的学术机构提交评估意见,从而对其学术交流、科研、职称评审等方面有所助益。这将有助于改善同行评议的效果,同时帮助审稿人本人进步[22]。

二是完善激励制度。包括向审稿人致谢、颁发审稿证书、追加奖励等。审稿人致谢是审稿人信息公开化的一种,可以让审稿人“与有荣焉”。颁发审稿证书能够为审稿人在学者之间进行比较评价以及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等奠定基础。追加奖励是根据稿件发表之后的被引用量、学术评价情况等对审稿人进行奖励,从而鼓励审稿人增加时间投入,集中精力评阅自己最擅长领域的学术成果,使作者的成果能够得到正确客观评价,并帮助学术期刊发表更高质量、更加前沿的论文。

三是建立申诉制度。通常编辑部发给作者的修改意见不仅只有审稿专家的意见,同时还有修改意见反馈书,要求作者逐条陈述对论文的具体修改情况,并在文稿上做出相应的标记。如果作者对某些修改意见有异议,作者可不予以采纳,但应充分陈述相关理由。编辑部收到修改稿后,对异议理由充分的,要扮演“学术媒介”的角色,视情反馈给评审专家。要建立学术评价的“不良记录”制度,逐步推行学术评价工作全程留痕、全程监督的制度和措施,使评价结论真正经得起其他专家、学者的审查评阅,能经得起全方位的推敲。

四是探索公开制度。采取适宜的公开制度,既能为学术期刊编辑快速、精确派送稿件提供参考,又能展现审稿人在学术共同体之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如公开审稿人近年来的审稿领域、审稿数量、用稿率等信息,让审稿人承担适当的义务和压力。无论稿件是否通过评审,均可探索将评审意见反馈给作者,这样既可以使作者发现自己研究成果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文章质量,又可以使审稿人更加认真负责地对待评议内容,更好发挥学术评价的促进功能。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学者从事学术研究,除了出于个人兴趣爱好,还应考虑自身的理论旨趣和学术祈向是否呼应了实践需求。而对审稿人来说,则更多地需要对学术成果保持一种“冷峻”的态度与眼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从而使其在整个学术生产链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术期刊健全审稿人制度,有助于专家更好开展同行评议,促进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提升质量,进而推动学术共同体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审稿人学术论文评议
本期主要学术论文英文题目及摘要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2020年度《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优秀审稿人
科技期刊如何利用ScholarOne系统高效选择审稿人
——以《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PST)》为例
特约审稿人遴选通知
2018年度《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优秀审稿人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