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甘肃植物园的初步构想

2023-01-06

甘肃林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植物园甘肃植物

张 磊

4 月18 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标志着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今年召开的全国林草工作会议也着重提出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按照国家林草局的规划,除了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今后还将建设区域性国家植物园。由此想到,应当抢抓这次绿色发展机遇,借鉴国内外植物园建设经验,结合我省特有的地形地貌和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特点,融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中,确定以保护、科普、和谐的建园理念在我省建设植物园,稳步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一、甘肃植物多样性资源现状

甘肃省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的内陆省份,囊括了除海洋生态系统外的森林、湿地、沙漠、草原、戈壁等多种生态类型。自然环境上形成了我省独特的“四屏一廊”地理板块格局,特有的地形地貌和多样性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而且甘肃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陇南“古-红-绿”旅游资源,甘南的高原生态景观、草原风情和藏族文化资源,祁连山的集森林、草原、冰川为一体的景观资源,以及独特的黄土地貌、绚丽的丹霞奇观和广袤的大漠戈壁风光。

甘肃省植物多样性呈现种类多、类型多、区域性分布明显的特点。全省有记录的高等植物超过4500 种,占国内植物总种数的13%。银杏、红豆杉、水杉、珙桐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4 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8种、二级保护植物26 种。

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资源有7 大类:油料植物有100 多种,如文冠果(木瓜)、苍耳、沙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纤维和造纸原料植物约近百种,如罗布麻、浪麻、龙须草、马莲、芨芨草等;淀粉及酿造类植物有20 多种,如橡子、沙枣、蕨根、魔芋、沙米、土茯苓等;野生化工原料及栓皮类有20 多种,如栓皮栎、五倍子、槐等;野生果类100 多种,如中华猕猴桃、樱桃、山葡萄、枇杷、板栗、沙棘等;野生药材951 种,有大黄、当归、甘草、红黄芪、锁阳、肉苁蓉、天麻等;特种食用植物10 多种,其中比较名贵的有发菜、蕨菜、木耳、蕨麻、黄花菜、地软、羊肚、蘑菇、鹿角菜等。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 多种,居全国第二位。主要经营的药材有450 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

二、其它省市建立植物园情况

(一)上海植物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占地面积81.86 公顷,1974 年起筹建,1978 年正式对外开放,是一个以植物引种驯化、植物学研究、科学传播、园艺展示为主的综合性城市植物园。园区现建有植物进化区、环保植物区和绿化示范区。主要以收集引种长江中下游野生植物为主,并为城市绿化收集和筛选大量的园艺品种,目前共收集活植物3500 余种,6000 多个品种。在植物引种驯化、植物学研究、科学传播、园艺展示与推广等方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简称“武汉植物园”)。筹建于1956 年,1958 年正式成立,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育和科普开放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我国三大核心科学植物园之一,包含光谷、磨山、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肯尼亚园区,江夏、新洲两个基地及多个野外观测台站。武汉植物园是湖北省植物学会、武汉植物学会、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的挂靠单位;是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湿地保护协会水生植物专业委员会的依托单位;主办的学术期刊《植物科学学报》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三)秦岭国家植物园。秦岭国家植物园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林草局、中国科学院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综合性大型植物园,是国内目前面积最大、地理位置最独特、生态价值最高、原始山林保护最好的植物园。园区位于秦岭中段的周至县境内,规划面积639 平方公里。有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五个地貌单元,相对高差最大2417 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园区内地貌单元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有植物1641 种,动物154 种,昆虫2000 余种。历时一年,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宗旨,突出自然生态特色,与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参与高山植物园规划设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南京中山植物园进行生态基线调查和生态监测,完成“秦岭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甘肃植物园建设初想

(一)发展定位和目标

立足我省特有自然资源的潜在价值,充分利用本土天然资源,完善植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迁地保护,收储国家战略资源,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依托林草行业科研院所和院校等平台,开展种质创新与植物功能性化合物研发,建设特色农业植物新品种、新成果展示示范基地,成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集科研及成果展示、科普与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高标准、高起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与科研成果孵化示范区,成为国家知名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教育基地,建成特色鲜明、具有重要国家影响力的科学植物园。以“植物保护者、科技创新者、科学传播者、生态维护者”为使命,以建设国内领先的植物园为目标,与国内外的植物园和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国际综合交流分享合作平台,把甘肃植物园打造成为甘肃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创新超常发展的绿色品牌。

(二)价值

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珍稀植物,可进行野生植物培育研究,逐步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的培植体系,减少野外种群保护的压力。整合优势资源,服务科学传播,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更想亲近自然,尤其是孩子们,从亲身观察一种植物开始,为更多人感受自然成果提供优质平台。为城市绿化收集和筛选园艺品种。

(三)功能和作用

以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为主,兼具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和生态休闲等功能的综合性场所,成为甘肃省植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形成一座兼具科研与科普功能的综合性植物园。建立植物全息大数据,支撑植物科学研究以及自然保护地建设、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就地保护体系有机衔接、相互补充。

(四)园址选择

甘肃植物园的选址,可考虑选择新建,选址在兰州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破解新区生态修复治理难题,从改善土壤质量等基础入手,采取政府投入和市场筹资相结合方式筹措资金,建议省上尽快规划建立“甘肃植物园”。

猜你喜欢

植物园甘肃植物
植物园的“虎”明星
华南广州 国家植物园揭牌
行走甘肃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