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1-06

山西林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森林草原林草火情

吴 丽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山西素有“表里山河”之称,山地丘陵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0.30%。据最新森林资源监测数据显示,到2020 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23.57%,超过了全国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伴随着森林资源的增加,进一步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是各级政府和林草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共同的目标。分析山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面临的不利因素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对推进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 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不利因素

1.1 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森林草原火灾是一种受自然地理因素制约的灾害。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日照充足、气温回升快、风大、空气干燥、蒸发力强,形成十年九春旱甚至春夏连旱的独有特点。春季降水量不到年均降水量的20%,6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山区降水量大于盆地。这种降水量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造成全省春季森林可燃物含水量低、易燃;夏秋季森林可燃物累积多。加之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各项生态修复工程,林区植被生长茂盛,有效可燃物自然分解速度远远低于连年累积速度,造成易于发生森林大火的客观条件。山西省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冬春季西伯利亚寒流沿着两山中间的狭长地带一路南下,形成了从东北至西南走向的一条“大风走廊”。在这种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风速可以达到6级~10 级,极易引起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1.2 森林林分结构的影响

在山西省森林资源中,针叶乔木纯林面积占乔木林面积的35.66%,其中油松、白皮松、侧柏、樟子松等人工种植的针叶纯林占针叶林面积的90%以上,针叶纯林含油量高、易燃性强,对森林防火工作极为不利。特别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经过多年的封山育林保护,许多地方灌草生长茂密,在干旱的气候下,无论是进入林区人员随意丢个烟头,还是阳光折射在玻璃瓶上等形成凸透镜效应,都会引发森林草原火情火灾的发生。

1.3 林道建设滞后的影响

山西省有森林分布的地方,大多为山区,山大沟深、地形复杂,由于多年来林区道路建设资金投入有限,导致防火应急通道建设工作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顺利开展。据调查,山西现有防火道路密度每公顷仅3.30m,且每年对防火道路新建和改造里程也较少,即使是重点林区也没有全覆盖,更形不成互联互通的网路,对护林防火的巡查巡护和快速反应造成了一定难度。全国防火道路建设较好的省份,如吉林省的重点国有林区防火道路密度达到每公顷5.0m。山西与之相比差距较大。

2 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全民防火意识不强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每年都多次召开会议持续进行安排部署,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开展督导检查,但是个别地方仍然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没有切实把“以防为主、源头管控”的要求落到实处,特别是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还没有把杜绝森林草原火灾、严守生态安全底线放在第一位。一些地方的林区群众依然有野外吸烟、焚烧秸秆、上坟烧纸等不良行为,给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和困难。

2.2 专业队伍建设滞后,护林人员年龄老化

目前,全省森林草原防火专业队伍有8 000 人左右,但是整体装备水平较差,尤其是在“以水灭火”装备配备方面严重不足。另外,林火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巡护等先进设备也应用不多,蓄水池建设和引水上山等工程还为空白,这些问题制约着森林草原防火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护林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是全省普遍存在的问题,据调查,省直国有林区护林员50 岁以上占到总人数的60%,个别地方50 岁以上护林员甚至占到总人数的80%。

2.3 对野外用火行为打击不力

围绕打击野外用火行为,省里虽然出台了《关于禁止野外用火的决定》,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执行不到位,管理不严,对火险隐患排查不细,导致打击野外用火行为时紧时松,没有形成常态化打击机制。特别是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个别地方森林公安队伍受转隶政策影响,对野外用火行为打击力度有所放松,加之森林火灾案件查处难度较大,导致对违法野外用火行为震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打击一个、警示一片的效果。

3 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压实市县党委、政府责任,推进网格化管理

坚持以推进林长制为抓手,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和部门负责的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行政首长负责制。大力推行省、市、县、乡、村干部和护林员分级包干、网格化管理和定点巡查管护机制。全面加强林草防火工作的考核考评,对领导不重视导致林草火灾频发的市县,要及时约谈政府部门的主要领导;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引发火灾的,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督促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层层压实责任。

3.2 加强禁止野外用火宣传,强化社会化防控

要对《山西省禁止野外用火的决定》进行深入宣传,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护林防火,全面提高公众防火意识。围绕禁止野外用火行为,倡导文明祭祀风尚,推进秸秆还田技术,教育引导民众移风易俗、改变传统观念,适时开展禁止野外用火的专项打击行动,形成依法高压打击态势。全面加强联防联护工作,发动群众参与林草防火,进一步提升社会化林草火灾防控水平。

3.3 推进防火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能力

全面推进林草防火专业队伍建设,是提升林草防火工作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围绕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林草防火专业队伍体系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加强省直林区和防火重点县的防火专业队伍建设,确保每个省直林区和防火重点县都拥有100 人以上专业人员。加强防火专业队伍装备建设,大力推进以水灭火技术,配备脉冲水枪、高压水泵等专业装备;加强实战演练、靠前部署兵力,统一调度使用,全面提高林草防火专业队伍综合作战能力。

3.4 夯实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化监控体系

坚持规划先行,指导各地科学编制林草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大林草防火基本建设和财政投入力度,增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申请国家项目,重点加强防火阻隔工程建设,着力推进自然阻隔带、工程阻隔带、生物阻隔带和应急通道建设;加强瞭望塔建设,确保每个林场、每个林区行政村至少建1 座防火瞭望塔。全面加强火情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天上卫星监测、空中飞机巡护、地面视频监控,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控体系,全面提高火情预判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3.5 健全防火应急处置预案,实现快速化反应

建立健全林草防火应急预案,严格按照预案要求,提前储备防火物资,加强预案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加大防火隐患排查力度,及时发现清除隐患,严格进山入林人员检查登记,确保从源头上杜绝火种入山。建立防火专家会商机制,主动与气象等部门沟通会商,及时发布林草火灾预警信息,提前做好扑火准备。严格领导带班值班制度,规范报送和处置火情工作制度,坚持有火必报、报扑同步,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科学扑救,确保发现火情后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扑灭。

猜你喜欢

森林草原林草火情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火情侦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提高森林草原火灾治理能力四川“三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获批准通过
/ 阿坝州“两会”期间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 /
关于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几点看法
一种面向森林火情监测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吉林省启用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科技创新系统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