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处理技术在电视新闻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分析

2023-01-06时军洪

电声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音响电视新闻

时军洪

(西平县融媒体中心,河南 西平 463900)

0 引言

电视新闻充分融合了画面元素和声音元素,是“声画结合”的媒介形式体现。其中,声音作为重要元素,对于传达新闻事件以及人物情感具有重要作用。做好声音的处理工作,有助于吸引受众关注,营造与节目内容相符的情感氛围,因此对于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影响力以及对受众的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声音处理技术在电视新闻后期制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项技术能够对原始素材镜头中的音乐、音响等声音元素进行加工,为广大观众提供声画共同营造的视听形象空间,强化观众的视觉体验和听觉体验,提高电视新闻节目整体质量。

1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声音处理对象

电视新闻媒体肩负重要的舆论引导职能。电视新闻中的声音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为人们传递时代发展等相关信息,“用事实说话,以新感人”是新闻播音的主要特点。因此,声音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声音能够帮助观众深入了解新闻观点,潜移默化地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电视新闻声音的主要形式包括直播、同期声以及解说词等,其中直播声需要现场进行调试,同期声与解说词均为预先完成录制的画面,通过后期加工制作形成。因此录制阶段的有声语言主要为人声、现场自然音响以及现场发音。人声是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主要处理对象,主要包括现场记者的采访声音、新闻当事者在镜头前的陈述以及记者播报新闻的声音等[1]。只有确保人声和画面充分融合,才能提高节目质量,为观众带来良好的视听感受。

2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中的声音处理原则

声音是电视新闻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电视新闻的声音不仅能够帮助观众了解新闻内容,同时声音的声调、语音以及语速有助于强化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引发观众的共鸣,调动观众情绪,强化电视新闻的传播影响力。后期制作中声音的处理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2.1 声音和画面的有机统一

对电视新闻来说,其声音与画面、声音停顿与画面段落在配合方面需要做到恰到好处,这样才能使观众感到自然,应避免出现声音与画面不协调情况,有效提高电视新闻的表现力。

2.2 声音的主次分明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对声音的处理需要明确主次关系,同时做到杂而不乱。通常情况下,如果电视新闻有声语言中人物的同期声、采访声以及解说声占主要地位,那么音乐、音响需要发挥辅助作用;如果画面占主要地位,那么声音便是次要的。后期声音处理时,需要遵循下述几项原则:

(1)相同的时间段内最好只出现一种或者两种声音,明确主次关系,同时以一种声音为主;

(2)如果同时出现两种声音,需要对主次关系进行严格控制,以其中一种声音为主;

(3)如果同时出现两种以上的声音,需要对音量差、间隔差以及时长差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2]。

2.3 音响以少胜多

与其他电视节目相比,新闻节目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的特点,因此对白、音响以及音乐等内容相对较少。结合新闻和音乐的过程中,应避免采用过多的修饰技巧,需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由于电视新闻中的音响具有表现、叙事以及情景再现功能,因此能够提高报道的生动性与可信性。通过音响说话,做到真实朴素,能够与文字稿实现相得益彰的效果。

3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中声音处理技术的应用

对电视新闻画面进行录制时,难免将其他声音录制到画面中,如敲击声、回音以及喇叭声等。为了能够突出重点人物访谈的声音,对噪声进行清除十分必要,这样才能强化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对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来说,后期制作中声音处理技术的应用十分必要。只有实现声音和图像的完美融合,才能提高节目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1 声音采集技术

声音采集技术能够针对人物说话的语音特点进行录制,为声音分辨提供便利。对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来说,声音采集技术主要用于播音员声音的录音。电视新闻的高质量录音是新闻艺术价值的体现。例如,同期声需要记者在现场进行摄录,同时采用电子设备进行记录,有声语言主要包括背景环境声、记者声音、受访对象声音、人物对话声音以及现场声响等。同期声是声音后期处理的关键,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能够提高电视新闻的表现力[3]。在声音的采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现场环境合理调整摄像机的音频灵敏度,具体包括+4 dB、-20 dB 以及-60 dB 等多种音频。工作人员需要结合音频输入的不同通道和特征对线路、麦克风以及摄像机音频输入开关进行合理选择,待音频正常显示后进行录音,完成声音的采集。

3.2 声音剪辑技术

多数情况下,因为电视新闻节目在现场录音时会出现一定的杂音、谈话中断、声音模糊以及语气不连贯等意外情况,因此完成采集的新闻声音素材需要通过相应的加工处理后方可使用。声音剪辑技术的操作要点在于剪切、删除、截取、重组以及滤镜等,通过对声音顺序的重组,将多段声音组合成一段完整的声音,确保声音在观众的听觉接受范围之内。

3.3 声音合成技术

声音合成技术主要包括压限处理技术、降噪处理技术、混响处理技术、均衡处理技术、动态处理技术以及合成处理技术等。声音合成技术在电视新闻后期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新闻节目的整体效果。

3.3.1 压限处理技术

电视新闻录音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声音忽大忽小、忽高忽低的情况,同时伴随一定的吐气声和吸气声,导致声音听起来十分呆板,现场感缺失。因此使用声音处理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压限器的应用,能够对声音进行全面调节,保证其整体均衡性[4]。压限处理能够在不改变音色的基础上实现对声音的有效处理。比较压限后的声音信号与原始信号,对增益参数进行合理调整,可以确保两种电平处于平衡的状态。如果想要得到更为丰满、结实的声音,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比率参数。

另外,如果存在低频滚降或者高频衰竭情况,需要适当减小比率参数或者增加门限值参数,进行持续优化,在保证频率响应、播音真实的前提下,使观众获得更为充实的声音轨[5]。

3.3.2 降噪处理技术

录制电视新闻时,如果存在录制环境嘈杂、设备接触不良等情况,必然会导致大量的噪声出现,这也是电视新闻录制难以避免的情况。如果噪音远大于主体声音,采用降噪处理技术十分必要。降噪处理是电视新闻后期声音处理的关键一环,主要指将素材中的噪音消除。根据形成的方式和类型进行分类,噪声主要分为环境噪声和本底噪声[6]。前者主要指录制电视新闻时存在的设备噪声、墙壁反射音、室外人声等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声音;后者主要指音频系统中除了信号外的全部规则或不规则噪声。降噪处理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美化声音,具有明显的去除噪音效果,但是如果处理过度则会导致声音失真,对素材原有的声音造成破坏,因此需要加以注意。

3.3.3 混响处理技术

导致声音混响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室内建筑装修、一个声源使用多个采集设备、声音传播延时等。混响是电视新闻后期录音加工的主要环节。合理应用混响效果器,能够对原始素材中的声音进行延时和混响处理,同时能够实现多种声音的有效融合,使声音具备自然感,进而强化电视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3.3.4 均衡处理技术

均衡处理技术主要指采用均衡器对不同的信号频率进行合理调整,修饰人声在音色上的不足,能够有效弥补扬声器存在的各种缺陷。新闻录制音频由诸多不同的频率段构成,每个人的发音方式有所不同,进而导致声音存在爆音、模糊不清、声音过亮以及齿音明显等情况。另外,因为话筒对中高频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所以高音极易产生噪声。因此对声音进行处理时,需要结合男声、女声的音色频率进行合理调节。多数情况下,男声的音色频率需要控制在64~523 Hz,女声的音色频率需要控制在160~1 200 Hz。

3.3.5 动态处理技术

声音的动态范围主要指一段音频中“最强音”与“最弱音”之间形成的一种声压差。由于不同人的声源、声压各不相同,因此也会形成不同的声音动态。在电视新闻后期制作中需要采用声音动态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同时需要采用无失真的电信号,这样才能保证电视新闻的正常、稳定播出。声音动态处理的关键在于压缩、扩展和限制,该项技术也是目前常用的一项声音处理技术。通过动态效果器进行有效处理,能够使原本虚弱的声音变得更为饱满,富有层次感,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声音失真情况。

3.3.6 合成处理技术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阶段完成对声音的降噪、均衡处理后,工作人员需要充分结合电视新闻的要求,对人声与伴奏、音乐等声音进行混缩合成处理。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数字音频等先进技术为声音合成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合成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合理控制音乐的声音,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整体声音效果[7]。

3.4 音响的处理技术

音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除了语言和音乐之外其他声音的统称,可以将其划分为多种类型,如动作音响、自然音响、特殊音响等。因为电视新闻节目和其他类型的节目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后期制作阶段,音响的编辑处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根据节目实际情况,充分表现音响在电视新闻中的效果。

对电视新闻来说,音响能够通过诸多方面有效体现。对音响的合理应用,能够进一步强化新闻报道的感染力,营造出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强化报道的真实性与可信性,使新闻报道更为灵活、形象。音响中蕴含大量的信息,所以在实际新闻采访阶段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音响的作用,使音响具有特色。在音响的选择和制作方面,需要采用真实、朴素的现场音响,注重对细节的表达。音响需要通过事实说话,减少议论,保证节目紧扣主题,层次清晰分明,避免随意删去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文字和音响传达相同的信息,需要进行合理处理,将多余的文字删除,或者对音响进行压混处理,将其作为背景声。例如,如果播报烟花厂爆炸的电视新闻事件,在现场音响、同期声清晰的基础上,需要给予充足的独立表现时空,使画面与声音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现场音响和人声含混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压混方法,作为播音的背景声,达到烘托氛围的作用。

3.5 音乐元素的应用技术

现如今,通过音乐调节视听这一方式已得到电视新闻的广泛应用。首先,可以通过音乐掩饰节奏播报过快的画面硬接;其次,对部分谈话类新闻节目来说,音乐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如果节目场景较为单一、变化较少,音乐能够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该类节目需要依托于语言、音乐、音响等听觉信息。另外,对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来说,配乐仅仅是一种编排方式,并非常规技术手段,因此应更注重事实音响部分,其是体现现场氛围、提高新闻感染力的主要因素。

4 结语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类娱乐、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导致新闻节目的受众群体流失严重。为了推动电视新闻媒体的可持续稳定发展,需要为电视新闻注入更多的活力和生命力。声音处理效果的优劣对电视新闻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的声音处理技术,充分内结合新闻本身特点,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影响力,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视听体验。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音响电视新闻
探寻电视新闻节目主播如何应对新发展趋势带来的挑战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诚实音响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