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精神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
2023-01-06庄超
庄 超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0 引言
大学生不同于普通社会群体,就认知能力接受度而言,相对高于普通民众。推动大学生法治教育,对于推进全民法治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大学生的意识也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片面性,在“知”与“行”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1 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法治意识而言,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守法用法意识不足
在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的不断加强与推进下,多数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法治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并能够自觉拥护国家法律法规,对法治理念产生较强的认同感。但在实际生活中,理论与现实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部分大学生对违法界线的认识模糊不清,对于校园贷、网络贷、学历造假、论文抄袭、购买盗版等错误行为存在不清醒的认识。他们的法律实践能力更是相对薄弱,缺乏用法治观念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校园贷”等违法行为侵害到自身合法权益时,他们不懂得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更多的是以消极态度处理,甚至在冲动与不经意间采用违法的手段来讨回所谓的“公道”。
1.2 核心价值认识模糊
受互联网冲击、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大学生思维更加多元化。再加之部分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面对意识形态复杂现象,缺乏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不能及时给予学生以正确引导,部分学生在追求自我价值、崇尚自由的同时,忽视了核心价值意识,使得学生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不能正确理解“法治”的价值内涵[1]。因此,在面对“港独”“台独”等原则性问题时,部分大学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抛开党和国家来谈法治,必然导致行动方向和前进路线出现偏差。
1.3 法治信仰摇摆不定
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法治信仰,他们坚信法治是实现自由、秩序、公平以及社会正义的最有效途径。但部分大学生存在着认知与行为的冲突,存在法治意识淡薄、法治界限模糊、法治信仰不坚定等现象。他们主张依法治国,要求权力必须在阳光下运行,而当自己权益在现实中受到侵害时,又欲寻求权力作为推手。他们坚信法律的公平正义,在遇到纠纷和矛盾时,对执法者的正当性和司法的公正性却持怀疑态度。当代大学生对现实中存在的“权大于法”“以权代法”的现象十分抵制,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也会消极和被动地接受。
2 将周恩来精神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意义
2.1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法律规则认识
法治离不开法律的执行,而法律是升华了的规则。没有规则意识,法治就只能是空谈。高度的原则性作为周恩来精神的深刻内涵之一,就是将规则意识贯彻始终,遵纪守法。周恩来作为严守规则的典范,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始终将原则的坚定性作为调整策略的根基,从不追求法律之外的任何特权。将周恩来精神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涵养规则意识,引导学生抓牢法治意识的准绳,明白“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以此进一步促进当代大学生懂法、守法和用法,学会用法治思维方式来解决现实问题。
2.2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法治精神
民主与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建设的目标与基本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双翼[2]。周恩来总理敏锐地意识到民主与法治对于建设和平、稳定国家的重要意义,在20世纪50年代,他便推动人大和国务院制定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地把国家纳入法治轨道。在日常工作中,他虚怀若谷,兼听众议,博采众长。对于集体决策,坚持原则,依法办理,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办事准则[3]。将求真务实的周恩来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法治教育,用周恩来的典型事例去感染学生、启发学生,引发学生的共鸣,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法治精神,形成尊重民主、求真务实、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
2.3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许多高校制定了“立德树人”与“依法治校”相结合的育人方略,引导学生律己正身,加强自身约束。周恩来总理在45岁生日之时,曾写下著名的《我的修养要则》,他对自己提出了“加紧学习,努力工作,坚持原则,向群众学习”的要求[4]。把周恩来严于律己精神融入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提高道德素质、塑造法治文化的重要途径。
2.4 有利于在全社会推进法治教育
团结协作精神作为周恩来精神的主要体现之一,其中既包含了周恩来总理广交朋友、宽厚待人处事风格,也包含要将社会各阶层团结起来共同参与革命,将团结协作与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相结合的深刻内涵。大学生群体作为推动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实力量,在对他们进行法治教育的同时,将团结协作精神纳入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借助周恩来精神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有利于大学生将法治意识认识提升到社会层面,利用法律维护小我的同时,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局意识,更自觉地去维护和促进法治建设。
3 将周恩来精神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路径
3.1 将周恩来精神与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建设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1) 加强法治主题教育,深入学生生活。抓住“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日”“消费者权益日”等契机,结合以周恩来精神教学育人的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建设与自我管理,开展校园法治主题教育、法治宣传周、法治教育文化节、定期邀请校外法律专家宣讲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直接的法治体验[5]。最大限度发挥活动的教育性特点,将常用法律知识、周恩来民主法治精神纳入其中,激发学生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参与感、荣誉感、使命感,实现法治理念、法治原则对大学生的熏陶。
2) 注重核心价值观思想养成,提升法治修养。学校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6]。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时代感强、思想活跃,在主观上期望法治,客观上追求法治。高校可以将周恩来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7],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在“知周、学周、创周、行周”的基础上认同周恩来精神的时代价值,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开设周恩来精神信仰公开课与法治教育讲堂的基础上将二者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周恩来优秀精神品质中学习与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使大学生能够把周恩来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等精神与法治观念相结合,培育一批像周恩来总理那样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青年大学生。
3) 校园规章制度法治化,深化教育实效。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依法治校的前提是有规章制度可寻,高校规章制度是实现依法治校的重要保证。在高校规章制度制定和运行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其中,吸收借鉴学生思考和要求,针对不同问题提出合理化的管理规定。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实现高校规章制度的法治化建设,借鉴周恩来精神中坚持公平公正、以人为本、法治民主等思想原则,体现出程序合法、内容合法、执行合法。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于高校学生的要求,逐步深化对法治原则、法治理念、相关法律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全面认识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使学生在遵守相关行为规范的过程中,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8]。
3.2 将周恩来精神引入法治课堂教育,深化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改革
1) 突出法理教育,强化理念认知。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要推动课程思政全程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周恩来精神正好切合这一主题。目前,我国大学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偏重于法的适用功能,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重刑轻民、重公轻私、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高校可以以周恩来坚守价值理念、注重全面法治教育为指引,将周恩来精神引入大学生的法治理念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中把法理学作为法治教育课堂的基础,突出法律的本质、价值、功能,进一步调整大学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理念,强化法律的价值理念教育。在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基础性课程中,用周恩来精神的典型事例来解释法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用鲜活事例来解释晦涩难懂的法理概念,使法治理念能够真正地被大学生所理解。为进一步突出法理教育,强化理念认知,法治课堂还应增加民商法的教育内容,并将周恩来精神引入司法教育,使他们在关注自身权利的同时,也能够尊重和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利。
2) 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体验。为深入推进大学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改革,高校可将周恩来法治思想融入其中,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强化课堂体验感,提升学生对法治意识教育的认同度与接受度。高校要将周恩来精神引入典型案例,以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在相互辨析中通过典型案例将周恩来精神、法治观念与法律知识相结合,促使大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习法理,在周恩来精神与现实意义中感悟法治的意义与价值。可以实行角色体验教学,采用情景模拟,给学生设定诸如执法人员、违法人、侵权人、法官等各种角色,让学生在案例的处罚和评判中作出具体的价值判断,从而对法治理念、法律规定有更深刻的认知。要利用社会生活中具有价值冲突的典型案例,深化他们的课堂体验,引导他们利用周恩来精神与法理学知识深入分析,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3) 增强法治意识,开展社会实践。法治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法治知识传授和法治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在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和法治实践可以双管齐下。各高校应鼓励大学生积极践行周恩来法治精神,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态度,积极开展法治实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与学习心得体会。此外,遵守校纪校规作为大学生法治实践最直接的体现,这要求高校在制定校纪校规时,应充分体现法治精神,有效结合周恩来“学”与“做”结合精神[9],制定学生广泛认同并能自觉遵守的制度规范。在法治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师、辅导员在立德树人教育中的引领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法治宣传与法律咨询等活动,通过实践教育促进大学生对于法治体系、法治意识的立体化、全方位认知。
3.3 将周恩来精神融入社会法治环境建设中,完善高校与社会的双向育人模式
1) 开展社会法治教育情况调研,找准教育重点。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是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社会基础,大学校园是培育大学生规则意识的最佳场所。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教育,每一环节都必不可缺,这就要求在加强高校的法治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社会法治意识建设,完善高校与社会的双向育人模式。周恩来总理注重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他认为“我们无论求什么学问,如果只求一点观点,就是任何目的都不能达到,我们总要在实际上去做”。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将周恩来精神融入社会的法治意识和环境建设中,把握社会法治教育实质情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应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社区性法治教育情况调研,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社会群众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法理、知识产权法等法律常识的熟知情况,找出社会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教育。
2) 加强社会法治宣传教育,强化舆论引导。周恩来精神是对周恩来党性原则、道德情操和共产党人共同理想精神的高度凝练,要将周恩来精神与社会的法治意识建设相结合,将周恩来精神与法治意识宣传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法治意识宣传效果。要以周恩来精神为指引,在整个社会营造起一个良好的法治氛围,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立法、执法、司法活动也可学习借鉴周恩来精神的深刻内涵,做到立法科学、执法严肃、司法公正,充分引导舆论,使社会舆论真正地反映民意,发挥正能量作用,以此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成为讲求规则、信仰法治的公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3.4 将“互联网+”与法治意识教育相结合,发挥党团组织引领作用
1) 拓展教育广度,注重法治思维培养。积极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在法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可以利用“两微一端一抖”新媒体平台在线上开展法治宣传,将“互联网+”法治意识教育相结合,以更加新颖、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式,做到法治教育日常化。与此同时,通过法治教育,扩大党群工作基础,活跃组织生活,增添组织活力,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10]。一方面,借助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实时推送法政热点、国家热点新闻与法律知识,例如开设“周恩来精神与法治同行”“与信仰对话”等系列教育专栏。另一方面,围绕当下法治热点与法律常识,定期开展周恩来精神线上讨论、主题征文等活动,将学生优秀作品通过专栏进行展示。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宣传渠道,提高高校学生法治学习积极性。
2) 加强教育互动性,提高学习参与度。“互联网+”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而言具有更强的传播性、互动性。贴合学生时代特点借助网上学习打卡,对课堂所讲法律知识进行强化和补充,进行法律案例分析与当下时事热点讨论。以法律常识为切入点,以周恩来精神为准绳,在互动讨论中,养成用法治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守法用法意识。通过分模块学习的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更加具体全面的法治观念,以此改善学法、知法不成体系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大学生作为公民参与国家热点讨论的主人翁意识和政治参与感。
4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动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实力量。将周恩来精神中讲求原则、求真务实、严于律己等内容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相结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