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审思与进路

2023-01-06邢卓

航海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危机育人心理健康

邢卓

(上海海事大学 法学院,上海 201306)

一、引言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工作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大学生普遍承受学业、就业、生活及人际等方面较大的压力,如果个体自我应对能力不足,缺少有效专业的心理疏导,极易导致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产生。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形势越来越严峻。[1]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工作体系,事关学生的生命安危和健康成长、家庭的和谐幸福、学校的稳定发展,因此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中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2]2021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沪府发〔2021〕18号)》中提出,要“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呵护学生心灵世界,深入研究社会转型和网络时代对学生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多措并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3]如何科学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群体表征,审思心理危机应对的现实困境,从心理育人理念、危机应对工作队伍、工作开展形式和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探索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工作体系,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应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群体表征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的变故时难以解决导致心理平衡被打破,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继而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甚至会出现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心理上的失衡状态。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期,随着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学习生活、个人成长、亲密关系、人际交往、压力应对和情绪管理等方面,极易出现各种心理层面的困惑,进而引发心理危机。作为应对工作,心理危机干预则是在发生心理危机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应对工作,帮助指导个体采用恰当的方法应对应激事件,运用支持性技术和资源等帮助个体顺利度过困难情境,逐步恢复到危机前的正常的心理平衡,并减少二次创伤的可能。目前,较为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层面的危机主要表现如下。

(一)网络圈层化社交,甄别思考有限

当前在校的“00后”大学生普遍是互联网的“数字原住民”,被称为“Z世代”(1)“Z世代”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也指新时代人群。新的“Z世代”是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所以又被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等。该词语的称谓最早可以追溯到发表于1999年第5期《中国青年研究》上的一篇短文《最新人群——“Z世代”的生存状态》,文中提及将1980—1984年出生的一批青年人命名为“Z世代”(即最早的一批80后青年)。(文献来源: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Z%E4%B8%96%E4%BB%A3/20808405?fr=aladdin)。他们的成长过程受到互联网的各种影响。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开展虚拟性的社交,通过知乎、小红书、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收集学习资料、获取娱乐信息,通过天猫、支付宝、京东、当当等网络平台购物交易,娱乐休闲也是通过“王者荣耀”“吃鸡”等网络游戏开展。甚至社会交往也是喜欢通过直播、电竞、抖音、自拍等方式进行自我暴露和呈现。这种模式,导致大学生的社交显现“圈层化”“趣缘性”“浅表化”的特征。[4]网络是新时代大学生休闲娱乐、生活消费及学习活动的重要场域。网络带给学生充分的交流表达空间,通过互联网实现情绪释放、扩大人际交往范围等现实功能。[5]基于此,网络风险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冲击:多元化的价值观、网络使用不当引发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等现象时有发生,网络舆情经常一触即发,大学生常常会被裹挟着成为虚拟网络世界的攻击者。而大学生网络舆情群体极化容易诱发网络暴力行为,成为心理危机的诱因。[6]甚至有的大学生深受网络贷、网络诈骗等伤害,如果不能从行为引导、心理疏导等方面适当开展工作,极易导致心理危机。面对高压力、快节奏、激烈竞争下的优胜劣汰的状况,大学生们容易逃避现实,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无法自拔。[7]可见,在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呈现出传播速度快、内容碎片化、压力滚雪球式增长的特点。

(二)日常内卷化竞争,应对方式偏激

心理危机并不是由某个单一事件引起的,而是多个因素综合叠加、长期作用的结果。当代大学生作为“00后”群体,生活相对安逸富足,但也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自我与他人的冲突、驱动与回避的冲突等,呈现出对自我要求较高、竞争意识较强的特点。越来越快的生活方式、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目标高远的成就动机,极易使个体陷入一种高强度的内卷化竞争状态,神经紧绷,应对偏激。由此,产生了诸多形象化的标签,如“玻璃心”“佛系”“草莓人”“躺平”及“精致主义者”等。如果个体长期处于自我压抑、孤立、不被人理解等状态,心理能量得不到合理发泄,会变得十分敏感脆弱,一旦出现触发因素,就有可能导致心理危机。

(三)生活呵护型成长,独立能力不足

大学生的生理成长迅速,而心理相对不够成熟,认知发展相对落后和不平衡,使得与发展相关的危机症状复杂、多变,导致适应困难。同时,当下的大学生在原生家庭中普遍得到较好的照顾,基本属于有求必应、被呵护得很好的家庭互动模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不足。因此,面对陌生的大学校园生活,往往会有一段适应磨合期,需要调适诸多元素:校园聚居形式的宿舍统一入住制度,面对爱情时的手足无措,自我要求过高、对自尊满足需求较大等,往往呈现出遇到挫折容易焦虑、自暴自弃等成长性危机。其实,在大学生的成长学习过程中,一些恰当的心理危机具有心理内驱动力作用,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则有助于青少年增强心理弹性,理性应对压力,更为自信积极,具有活力和自信。

(四)困扰隐匿型遮蔽,能量易被耗竭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日益增大。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包括个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功能失调,涉及学校、家庭、人际关系、亲密关系、成长规划等多方面的问题。但由于多数大学生希望表现出成人感,出于“面子的需要”“礼节的需要”“尊严的需要”等,常常对初期的心理危机状态加以精心掩饰。同时,对于内向的学生来说,不善于表达、不愿意沟通也会使心理问题隐藏起来不易被发现,甚至会出现“微笑抑郁状态”,让周边同学产生其社交能力比普通人强的错觉,其精心掩饰背后的需要和缺口很难被发现。正是挡在前面的隐匿型微笑的表征,导致识别困难和干预滞后。试想个体本身处于低能量的水平状态,再消耗双倍心力去伪装,能量的耗竭崩溃成为必然,因此其危险性也是极高的。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困境审思

目前,各高校普遍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十分重视,探索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实践做法。复旦大学积极建构基于辅导员谈心工作的五级分类体系,工作效果良好;华东理工大学以心理情景剧为特色,注重贴合大学生实际的心理矛盾冲突展现和解决,对于优秀的剧本开展8~10分钟的舞台排演,实现育人功效;上海理工大学注重朋辈互助队伍建设,每年组织大量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通过B站、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形成辐射效应;上海海事大学鼓励辅导员录制易班微课加强心理知识教育普及,取得一定成效。这些经过长期实践凝练出来的心理育人工作的成功做法值得推广。同时,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在工作理念、工作主体、工作形式和工作机制层面尚存在一些困境,亟待解决。

(一)从工作理念来看,重干预性应对,轻预防性教育

一方面,生命教育工作亟待增强。教育者需要主动引导学生群体探寻生命与生存、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等问题,满足学生成长性需求;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要未雨绸缪,尽最大努力预防危机的发生,把危机化解于萌芽状态。而目前往往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干预阶段开展较为系统的生命教育、哀伤辅导等,教育引导宣讲比较单一,前瞻性指导和预防性教育相对不足。同时,预防性线上传播平台建设薄弱,表达方式陈旧,机制不足,效果欠佳。

(二)从工作主体来看,重辅导员主攻,轻全员式助攻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各级组织和全校教职员工都要参与心理育人工作。但相对而言,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最为具体和明确,主要包括宣传教育、测评筛查、谈心辅导、咨询转介、家校沟通和医疗转介等六个方面。同时,辅导员的育人职责要求其在困难心境学生身上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评价机制缺乏,配套激励不全,动力不够,容易产生耗竭感。其次,对于比较容易开展工作的大学生朋辈群体,往往采取由班级心理委员培训等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存在有经验的班级心理委员数量不足、群体稳定性弱,培训内容同质化严重、缺少深度、实践性不强、不够“接地气”,培训形式单一、辐射面不够广、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另外,学生社区工作者等与学生高频接触的群体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也有待积极提升,以形成合力。

(三)从工作形式来看,重说教式宣贯,轻体验型演练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高校要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原则上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通过调研上海市多所普通市属高校发现,目前,各高校都按照规定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能够基本满足心理育人工作普及性的宣传教育。但是,也呈现出一些共性问题:从听课质量上看,课程学时虽有保障,但上课时间大多被安排在晚上,很多学生带着其他专业课的作业来上课,听课效率不高,学习效果欠佳;从教学质量来看,由于心理健康教师一般同时承担着学校心理中心的咨询工作,时间和精力有限,备课、“磨课”相对不足,教学热情不够,因此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类的精品课程不多;第三,因为课程容量较大、听课人数多,课堂一般都是固定式桌椅,教师受限于场地,无法有效开展团体心理危机体验演练等活动,课程设计偏重于宣贯,课堂互动不足,学生的体验感低、获得感弱。

(四)从工作机制来看,重学校为主体,轻协同式处置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需要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协同育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主要形成于早期原生家庭共处阶段,表现于学校。家庭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应对心理危机的重要支持系统,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但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过程中,家长往往缺少与高校的互动沟通,不愿意承认或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甚至将学生的心理危机全部归咎于学校的教育管理,用“我孩子本来没问题的,读了大学之后就有问题了”的说辞推卸家长的监护职责,拒绝承认个体在家庭互动中习得的一些不良应对模式。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优质的家校关系,推进家校协同心理育人工作。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进路方略

目前,上海各高校大多设有金字塔型的五级危机干预工作体系,即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心理委员—宿舍“五位一体”的危机干预体系。同时,各高校建立并有效运作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工作,开展老生的心理危机排查,及时发现、识别和评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预警,并且依照危机干预指南开展专业干预。这些举措对于高校心理危机应对工作大有裨益。但囿于文化传统、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专业心理教师师资配置不足等因素, 仍有不少大学生在遭遇心理问题时, 没有主动寻求帮助或是得不到有效帮助;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和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无法识别危机事件的风险,或在危机事件发生时缺少有效应对的经验与方法,或无意中促成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因此,需要从工作理念、工作队伍、工作形式和工作机制层面开展深入探索。

(一)工作理念上,重视提前预防,精准应对干预

高校要注重面向全体大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开展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建设。心理危机是可以预防的,这有赖于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8]首先,要把握规律,抓住重要的时间节点,精准拉网式地开展心理危机预防排查。具体而言,在春秋季、考试季、开学季、考研季和毕业季等变化较多的重要时段,会呈现学生心理危机高发的现象。其次,聚焦重点人群,关注一些独特的个体成长中的挑战,主要包括: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如家庭变故、罹患疾病、人际冲突、学业挫败等;缺失支持系统,包括家庭关系及朋辈同伴、师生关系等。同时需要关注个体自身特质的问题,包括精神疾病,严重的心理障碍或明显的性格异常。这些元素都可以作为考察要点,在危机前的预警阶段,通过辅导员细致耐心的交流谈心、班级心理委员的日常关注排查,结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的新生心理筛查工作等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把握先机。第三,要重视良好同伴关系的疗愈功能,用好朋辈资源,尤其是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等群体,增强朋辈互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9]一方面开设相关专题培训,提升其识别心理危机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他们组织开展班级心理主题班会、排练心理情景剧等,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促进学生线下面对面的交流互动,突破“屏对屏”虚拟社交的限制,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有效实现心理危机预防和早期的识别干预。同时,需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常识的普及,对于重点群体提供有的放矢的个别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服务。[10]

(二)工作队伍上,重视全员育人,注重能力提升

高校要积极整合内部资源。一方面,建立全员心理育人机制,整合校内教职工资源,配齐建强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合力做好心理育人工作;同时,要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心理育人能力提升,用好各级各类高校辅导员培训项目。目前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2021—2025年)共有包括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10所,同时有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等3所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培育中心(2021—2025年)。上述示范中心和示范培育中心每年安排2批次、每批次40人左右、每次32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题培训,共计可以承担每年约1040人的培训需求。各高校可以充分用好上述平台资源,有序选派心理专项的专业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开展心理职业能力提升,实现交流互动,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中的有效做法,实现共享共赢。同时,各高校内部也需要形成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培训机制,对于学生辅导员、社区工作者、课程教师等开展全覆盖式的专题培训,形成全员心理育人的格局。比如,2021年,同济大学心理中心、上海大学心理辅导中心等高校心理中心积极组织开展校内师生全覆盖的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的线上线下的相关专题培训,提升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取得很好效果。

(三)工作形式上,重视精品建设,树立品牌效应

要从聚焦应对个别危机当事者向聚焦特殊群体成长发展转变,由短程的应对、排除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向长程的递进式一体化的生命教育的转变,打造精品课程,树立品牌效应,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案例。具体而言,在预防为主的理念下,高校学工队伍需要高度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第一课堂建设,实现大学生群体整体的心理危机应对能力提升。面对大学生群体的课程设计需要注重学生需求,灵活运用团体辅导和小组工作坊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于学校心理咨询资源的认知和运用。比如,华东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开篇第一次课程设计中就以小组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实地参观走访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增强学生对于心理咨询中心各项工作的感性认知。通过这一课程内容的设置,能够帮助个体在面对危机时沉着应对,用好学校心理咨询的资源,有效化解心理危机。同时,应积极鼓励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围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专题,录制系列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专项微课程,做到线上线下联动,资源推广共享。以心理健康教育“金微课”等形式,开展常态化的心理危机前的指导和培养,增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意识和能力。[11]

(四)工作机制上,重视多元协同,促进区域一体

通过融合医疗资源、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专业同盟,促进学生心理危机应对水平的提高。[12]一方面,要注重家校联动协同,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原生环境,家庭的创伤会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造成影响。原生家庭的人际关系、父母的性格、教养方式都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影响。因此,可以针对有需要的群体,开展线上家长学校、以叙事对话方式邀请家长开展家庭咨询工作坊等形式,加强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及家长之间的连接互动,形成心理育人合力。另一方面,要重视医教结合,积极构建畅通心理危机和精神障碍学生医疗转介的通道,[13]着力提升心理危机学生及时转诊的治疗效率,打通心理危机学生就医的“最后一公里”。通过邀请精神科医生等开展“驻校坐诊”,协助疑难个案的评估诊断;通过邀请精神卫生系统专家到高校开展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的专题讲座,从症状学和精神动力学等视角,为高校心理咨询师开展线上咨询督导,从医学诊疗、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多元视角为高校辅导员等一线工作者拓展思路,开展“查房式”专家指导,完善知识结构。[14]最后,通过整合区域性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资源,适时推进区域性大中小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一体化建设,将大中小学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有机统一在一个体系之内,形成有衔接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格局,对于保障学生在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接受不停滞、不脱节的系统化的教育和引导,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应当牢固把握三全育人的根本宗旨,遵循当代青年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注重“发展优先、预防为主”的心育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的原则。宏观上,因材施教,提供差异化指导和服务,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全面协调发展;中观的社会层面,要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成才需要,滴灌式地提供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服务;微观层面,需要开展分层分类的指导,减少个体心理疾病困扰和危机的危害性,注重网络化生存背景下对于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工作机制方面,应当注重横向的区域性一体化,即紧密连接各方危机预防与干预主体多位一体,推进家校合作,开展医教联合,注重渗透式教育,构筑“全过程、各方位、多形式”的绿色通道,通力合作,协同育人。

猜你喜欢

危机育人心理健康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