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的特征及意义
2023-01-06汪严磊
■ 文/汪严磊
商业航天与国有航天的差异点在于航天项目所投入资源的运作机制。不同的机制对应不同性质的航天项目,因而这些航天项目的存在意义和用途(价值增长点)是不同的。
商业航天,顾名思义就是充分利用市场化运作机制来运营的航天项目。这是按照航天项目性质进行分类的。与商业航天所对应的是以国家财政和资源体系作为保障来运营的航天项目,我们可以暂且叫作“国有航天”,也有人叫作“计划航天”。显然,商业航天与国有航天的差异在于航天项目所投入资源的运作机制。不同的机制对应不同性质的航天项目,因而这些航天项目的存在意义和用途(价值增长点)是不同的。
航天事业发展的起源
全球航天事业最早是为了服务政治和国防军事的目的而存在的。当时没有所谓的商业航天一说,所有的航天项目都是国有的,即由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进行统一的计划制定、资源配置、开发建造和执行部署等。例如,在航天技术最发达的美国,早年的航天项目都由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牵头执行。后来,为了进一步聚拢资源和人才支持针对苏联的航天竞赛,美国在原有NACA 的基础上成立了现在的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无论是NACA 还是NASA,在组织归属上都直接向联邦政府汇报,当年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任务规划和登月目标的设定甚至是由总统直接下达的。在资源的配置上,尤其是资金的投入,美国的航天任务也都是由国家财政统一批准、划拨和监管的。
同样地,苏联的航天事业也大致如此,只是在具体实施和执行上略有不同。美国当年的国有航天已经开始允许一些商业企业介入。例如,当时用于人类登陆月球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其第一级就是由航空航天商业制造巨头波音公司承担的。苏联则仅允许国有科研机构参与。例如,承担了联盟号、质子号等著名火箭开发和建造任务的格鲁什科动力机械制造科研生产联合体就是当时国有科研机构的代表之一。这种科研生产联合体在苏联的经济体中属于企业的性质。但是,由于其成立和运作的资金都来源于国家财政,因此,其本质还是一家国家科研机构。
中国在一段时期内的航天事业与苏联几乎是一样的。例如,承担各类卫星研发、发射任务以及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核心设备制造的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其下辖的八大核心研究院就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科研生产联合体。事实上,这种组织模式在国内多个从事军工设备研制的大型央属企业中几乎是一致的。这也再一次表明,航天事业的发起源于政治和国防军事发展所需。
航天事业的普遍特征
回顾航天事业的普遍特征,主要有5 个方面。一是组织难度大。纵观过往的全球各大航天工程,无一例外都是由多个领域的众多单位和组织共同参与的结果。这种参与方的多元性和跨界特点,对核心组织方的任务协调、资源配置以及监督管理能力等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能够承担起这样苛刻要求任务的也只有各个国家的中央政府了。二是资源投入大。美国登月计划投入的财政经费超过250 亿美元。苏联为了能够与美国抗衡,投入了79 亿元卢布(约240 亿美元)。可见,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主导方背后有强大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三是研发挑战大。航天事业的实现几乎可以看作当下世界前沿技术的集合。每一次新设备的研制都意味着创新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化—迭代优化)全生命周期的新轮回。以往,这样的创新轮回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知识的积累才能换来稳定可靠的产品。早期的航天事业因为还背负竞争的使命,其中的挑战就更加巨大了。四是产业覆盖大。航天事业虽然是一个独立的技术分支,但是其涉及的学术和技术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组成设备结构的机械工程、提供燃料供应的化学化工、引导载具飞行的天体力学以及保障载人航天的生命科学等。因此,航天工程又被称为“系统性工程”。五是收益风险大。航天事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这里的风险不仅指人身安全,更指经济收益。单次航天任务的投入就已经达到上亿元人民币的水平,一旦失利或者失败,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商业航天的标志并不在于承接方的身份。商业航天的承接者既可以是市场化的企业,也可以是政府下属的航天机构。决定一个航天项目是否属于商业航天的范畴,主要看项目本身的存在属性和运营模式。
商业航天的基本特征
面对航天事业的上述特征,即便当时的大型跨国企业都难以独立招架,因此,政府就成了唯一能够担负如此复杂任务的主导者。这也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的下滑以及金融风暴的来临,使得西方国家在航天事业上的资源投入愈发谨慎和迟疑。因此,以NASA 为首的航天机构开始尝试授予商业航天制造商更多的主导权和自由度来参与国家乃至国际航天项目。最初,这样的举措主要是为了激励那些早年就参与本国航天事业的大企业,包括波音、洛克希德·马丁、雷神、通用电气等公司。美国联邦政府希望通过让渡更多的主导权使这些企业更加深度地参与航天项目,同时承担更多的资源投入以减少国家财政开支。当项目成功后,对这些企业来说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在以资本为驱动的国家治理体系中,这样的举措显然对企业主产生了不小的诱惑。与此同时,资本圈和创业者也嗅到了新的商机。于是,一些民营的航天企业产生了。
起初,这些民营航天企业参与的项目依然聚焦在国有航天上。通过参与国有航天任务,这些企业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背书,开始拓展和延伸业务到更多的航天任务。例如,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就是参与了国际空间站货运任务后,才被真正认为是成功的民营航天企业而被允许其独立发展更加复合的航天业务。这种“允许”首先是在政府授意的前提下,接着资本圈开始注入资金来支持其扩张。通过这样的资本积聚,SpaceX 开始有充足的资源来承担民用卫星发射任务以及自家的星链(StarLink)计划,其中星链计划就是非常纯粹的商业航天业务。由此可见,商业航天具有4 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项目的直接受益方是市场化运作的企业;二是项目本身服务于市场化的商业环境;三是项目的早期投入全靠市场化运作的资金;四是项目完成后的收益全部以市场化规则进行分配。从上述4 点来看,商业航天的标志并不在于承接方的身份。商业航天的承接者既可以是市场化的企业,也可以是政府下属的航天机构。决定一个航天项目是否属于商业航天的范畴,主要看项目本身的存在属性和运营模式。
商业航天诞生的意义
全球过往的航天项目,无论是国有航天还是商业航天,都是由国家的航天机构来承担的,甚至在部分环节还有军方的参与。商业航天的兴起实质是整个航天市场在发展到一定成熟度后开始产生细分领域的一个里程碑。首先,其意义在于对航天任务的属性进行了分类,这有助于我们用更加经济的视角来看待整个航天事业。众所周知,早期的航天事业只有经济大国才能承担。即使这样,也存在因为这种巨额开销的事业而拖垮国家经济的先例。因此,商业航天概念的提出和任务的识别,将有助于更加明确航天事业不同性质任务的主导目标和资源配置方法。例如,商业航天更加鼓励将廉价的可回收火箭用于大量的商业航天任务,从而降低任务的发射成本。反之,在载人登月工程上,国有航天则相对地不惜更多成本和代价来换取任务的顺利进行和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其次,商业航天的产生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社会组织的分工。如此,国有航天机构能够以更多的精力来发展前沿技术,并投入国有航天任务以及任务后的其他公共事务转化应用当中。商业航天企业则更关注如何降本增效来满足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需求。可见,商业航天的引入细化了社会分工,同时也优化了社会资本的配置。最后,航天事业的普遍特征在于产业覆盖范围大,商业航天也是如此。因此,通过鼓励商业航天事业,能够拉动很多关联产业,由此引发的经济规模链式效应是不可估量的。
我国的商业航天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有不下50 家商业航天企业处在融资轮次的中期和初期。其中,有不少企业已经完成了自身技术和能力的构建,开始寻觅全球市场的业务合作机会。
这些企业已经形成了多条不同能力的赛道。在这些赛道中,发展最为成熟且风险较低的当属卫星地面应用板块。该板块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地理信息服务、地图服务、导航服务、通信及数据服务等。其中的从业机构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卫星数据类企业,普遍是以国有科研机构为背景的合资企业;二是针对消费端和应用端的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其发展成熟度同样较高。
市场壁垒较高的是商业卫星板块。该板块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卫星研制、卫星制造和卫星托管。在我国,该板块仍然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以及中国科学院为首的科研机构和旗下的合资企业为主。
发展成熟度较低但潜力巨大的当属火箭及发射板块。该板块的产品和服务包括火箭研制、生产、发射和回收。在我国,该板块已经有好几家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诞生。但是,他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如何打通我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政府和市场壁垒,在获得特许经营权和背书的前提下得到更多的商业发射订单。
综上所述,商业航天是相对国有航天而存在的。国有航天的成熟发展是商业航天诞生的基础。这种成熟发展除了技术外,更多的是政策、模式、管理以及市场的能力构建和环节疏通。这也成为我国发展商业航天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尽管如此,发展商业航天的信念是需要坚持的,因为人类对于外太空的探索是为了寻求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都在建立一个又一个庞大的航天计划来实现资源和空间的获取,以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为此,更加高效地配置好当前的有限资源,使航天探索之路进一步提效,将大大缩短达成最终目标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