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助推时代新人培育探微

2023-01-06陈文慧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建党培育中国共产党

陈文慧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培育具有高水平高素质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该定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的殷切关怀、期盼与重托,彰显了党和国家与时代挂钩、步调一致的先进教育理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基于实践,源于实践,是党政治品格、宗旨意识、精神品质及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党对时代新人培育的内在要求,对开拓时代新人培育路径具有重要启示。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应当始终把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重要精神力量,不断从中汲取精神滋养、奋进前行力量、助力时代新人培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1 精神指引:伟大建党精神助推时代新人培育的理论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2]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畏困难,历经艰险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不断英勇斗争的结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力量在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伴随时代前行,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历经洪波洗礼而本色依旧。

1.1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所在,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践行的首要前提。新时代应当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学习真理、信仰真理、践行真理,向着远大目标努力奋进。树立理想、坚守理想、实现理想,做真理的信仰者和理想的践行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与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相统一,增强政治定力,保持政治自觉,以科学真理指导新实践,用远大理想引领新征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1.2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固本之源,将初心融进灵魂方能致远,把使命扛在肩上才能开辟未来,这是时代新人的责任和担当。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障,是对避免脱离群众的有效防范与规避,是继续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创造奇迹的中坚力量。“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党的立根之基,要求时代新人要守住本、守住根,有责任、有担当,为民想、体民情,始终坚持与人民携手共进,把初心和使命作为永恒课题,铭记于心、践之与行,不断推动党的建设,发展党的伟大事业。

1.3 不怕牺牲、英勇奋斗

“不怕牺牲、英勇奋斗”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质。奋斗永无止境,精神至死不渝。百年党史是一部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担当史。一百年来,党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进行的艰苦绝卓的伟大斗争,典藏着我们党历经百年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蕴含着历经百年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力量源泉。“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就要有一马当先、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要有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不畏风险、走在前列,要有英勇奋斗的无畏气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实践中磨炼自己,在奋斗中锤炼品质。

1.4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情怀。一百年来,中国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更是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党员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结果。“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职。坚持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为民谋利、为民造福、为民奉献。加强党性修炼,坚守人民性。任何时候都坚定其心、坚定其志、坚定其行,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感恩党、跟党走,以实际行动报答党,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利,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坚定政治立场,厚植人民情怀,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奉献自我。

2 价值考量:伟大建党精神助推时代新人培育的价值意蕴

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概括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方向、奋斗任务和内容,以及该如何奋斗、奋斗的价值准则和检验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引领性,与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相契合,有利于凝聚思想共识,汇聚精神力量,为时代新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助力时代新人培育。

2.1 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有助于时代新人筑牢信仰之基

“当代青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其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3]伟大建党精神彰显着党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政治方向、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真理旗帜,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目标。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4]同样,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必须要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坚定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前提,心中有信仰,眼里有光芒,脚下才有力量。建党精神中所蕴含的信仰、希望和力量,符合时代新人有理想、有信仰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引导时代新人在学习和实践中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2 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有助于时代新人锤炼担当之能

中国共产党从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一切努力、斗争与牺牲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新时代是时代新人追逐梦想的时代,广大青年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物质条件为他们提供了优质资源和先进理念,使他们的学习事倍功半、生活丰富多彩。同样,不可避免地也使部分青年在这个舒适圈中逐渐丧失斗志,失去应有的担当,无法在时代的洪流中砥砺斗争意志,彰显责任担当,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5]145“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担当及革命先辈的大无畏气概,把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尽职履责、担当使命的精神力量,将其用以培育时代新人,有助于时代新人在新的征程上凝聚共识、提高胆识、淬炼思想、磨炼筋骨,锤炼“舍我其谁”的担当,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2.3 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有助于时代新人砥砺奋进之心

实现民族复兴需要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同时,“求进取”又是时代新人培育的重要要求,而“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6],奋进之心、拼博之志,也不是与生俱来的,锻造有志青年,培育具备进取精神的时代新人,需要不断开发育人路径,借助各种力量加强引领。伟大建党精神贯穿着无数革命先辈救亡图存、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奋斗事迹,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提升广大青年精神风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充分汲取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奋进力量,将其精神用于引领时代新人培育,有利于强化价值引领、凝聚精神力量,砥砺奋进之心,激发爱国情怀,激励时代青年不懈奋斗,争做时代先锋。此外,“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还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集中体现了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时代新人明确奋斗目标,锤炼过硬本领、凝聚奋斗力量,勇往直前,以青春为笔,书写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新篇章。

2.4 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有助于时代新人永葆为民之心

伟大建党精神不仅凸显了我们党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也厚植了“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发展方向。百年党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知民意、解民忧,办实事、办好事,担当作为、持续奋斗始终是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最实际的回应。“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不仅要求我们要忠于中国共产党,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也要求我们要坚持人民立场、坚守为民之心,始终做到心中有民、使命在肩,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时代新人培育,是树立“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高尚人民情怀的重要实践,是培育具备“讲奉献”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实践。

3 现实开拓:伟大建党精神助推时代新人培育的实现路径

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精神之源,也是时代新人培育的精神之源。培育时代新人应当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科学内涵和育人价值,将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与时代新人培育相结合,开拓育人路径,让伟大建党精神为时代新人所理解和掌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现更好的育人成效。

3.1 强化红色熏陶,彰显文化魅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伟大文化铸就伟大精神,建党精神的形成也离不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教育资源,对时代新人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源头,蕴含着大量的红色元素,有意识地将其选择、提取并融入文化建设,从文化感受到文化启迪,以先进文化引领人,以优美环境滋养人,让时代新人在无形中接受革命教育和思想洗礼,感受革命先辈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及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体悟信仰,坚定理想,在共情中凝聚力量,有利于实现熏陶化育,助推时代新人培育。一是融入物质文化建设。从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突出建党精神所蕴含的先进文化,在一些特定场所、标志性建筑物、室内外环境布置,以及绿化带、公告牌、宣传栏等图案的设计上,从大环境到小物件都融入红色文化,彰显伟大建党精神的磅礴力量。二是融入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充分利用文化在精神层面的重要影响,营造良好环境,能够有效影响时代新人的认知、实践、交往和理念。增强红色教育感染力,达到勤学、笃实、修德的目的,实现以文化人的教育效果。三是融入网络文化建设。网络作为时代发展最显著的成果之一,对当代青年影响至深,贯穿其方方面面,将建党精神融入网络文化建设,深入推进网络育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使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风格,在满足广大青年需求的同时传播思想文化,既是宣传建党精神最快的方式,也是最容易被青年所注意和接受的方式,其影响范围和影响力无与伦比。

3.2 加强教育引导,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可以增长知识,引导则可直通人的内心深处,教育引导是思想认识的前奏,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最重要途径之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强化教育引导的重要场所。高校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及时将建党精神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品质深度嵌入高校思政课,利用好这个育人主渠道,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时代性、时效性和感染力,夯实理想信念之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守正创新发展,提升育人效果。 一是把建党精神研究好。教育者对思想理论的清晰把握,是开展教育的前提,要想把建党精神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课,实现教育引导,把建党精神的形成发展、丰富内涵、时代价值等研究清楚,并加以把握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前提,加强建党精神研究要抓住研究薄弱环节,搜集更多一手资料,传播具有准确性的建党精神,把建党精神转化为强大精神动力,让学生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特征。二是把建党精神宣传好。伟大建党精神的正确阐释与宣传,是讲好党史故事的关键,建党精神的宣传既要注重客观性和历史性,也要注重细节呈现。科学地宣传和推广是高校强化教育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伟大建党精神,汲取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力量,进一步领会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源的重要涵义。可以把建党精神融入主题宣讲、重大节日、校报校刊、校园广播及典型宣传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建党精神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三是把建党精神传承好。综合利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贴近现实,赓续红色血脉,以先烈模范为榜样,以精神航标指引发展方向,在深化上着力,在细化上用心,在转化上使劲,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在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中培育时代新人。另外,强化网络思想政治的育人效果,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铸魂育人提供媒介和方法,促进实现建党精神育人目标。

3.3 注重知行合一,践行实践育人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基于伟大建党实践,源于伟大建党实践,具有凝心聚魂、定向领航的作用,将建党精神融入社会实践教育中,有利于构建共同推进时代新人培育的大格局,引领时代新人形成建党精神承载的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怀,充分发挥建党精神的重要价值,因此,立足发展实际,践行建党精神实践育人方式。一是用好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和阵地,通过引导参加实地调研或者到凝聚党史特色的教育基地参观,将伟大建党精神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视觉冲击和亲身体验强化建党精神入脑入心。二是引导青年进行社会志愿服务,利用所学知识,开展宣讲,走访调查,在社会实践中宣传建党精神,学习建党精神,既能开拓视野、锤炼品格,也能在建党精神的宣传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使自己与时代新人内涵更加贴切,符合时代新人要求。三是注重大学生云端实践,坚持知行合一,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提升实践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线上,可以组织云参观、云学习,例如:开展“我心中的红色精神”等云端实践活动,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分享学习感悟,在行动中传承精神,在回忆中领悟真谛,追忆党史,回望今朝,放眼青年人的未来,让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建立起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建立起对社会的责任,以青春之小我筑梦青春之中国。

4 结语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5]47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在新征程上发展各项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全方位引领青年大学生积极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努力将建党精神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量融入时代新人培育,开拓时代新人培育路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必须注重内化心,外化行,强化红色文化熏陶、加强教育引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助力时代新人成长成才,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为时代发展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建党培育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