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2023-01-06作者朱琳

广东饲料 2022年1期
关键词:疥螨蛔虫球虫

◆作者:朱琳

◆单位:山东省兰陵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由于饲养条件和环境的改善,使用限位栏和漏缝地板,饲喂全价饲料,猪只直接接触地面的机会减少。由于缺少了中间宿主环节,原先那些危害大、需要借助中间宿主传播的寄生虫病,如棘头虫病、肺线虫病、细颈囊尾蚴和猪囊虫病等,临床上已较少出现。但由于猪蛔虫、猪疥螨、猪球虫等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导致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升高,经济损失加大。开春以后,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猪寄生虫虫卵、幼虫开始苏醒孵化、生长,规模猪场寄生虫病感染率升高,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防控。

1 猪蛔虫病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在猪的小肠中引起的一种常见消化道内寄生虫病,主要危害3-5 月龄的猪,患病猪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严重者死亡。

1.1 病原及发育史

猪蛔虫是寄生于小肠肠腔或胆管中最大的寄生虫。虫体细长,雄虫长14~28 cm,雌虫20~40 cm,圆柱形,前端钝圆、后端较细;新鲜蛔虫呈粉红色或稍带黄白色,体表光滑。

正常的猪蛔虫受精卵为短椭圆形,黄褐色,卵壳内有一个受精卵细胞,两端有半月形空隙,卵壳表面有起伏不平的蛋白质膜,通常比较整齐。有时粪便中可见到未受精卵,偏长,蛋白质膜常不整齐,卵壳内充满颗粒,两端无空隙。

猪蛔虫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充足空气的条件下发育为第1 期幼虫,约经13~18 d,卵内进一步发育形成第2 期幼虫。此时的虫卵并无感染力,须在外界经过3-5 周的发育,成为感染性虫卵并污染饲料、饮水,附着在泥土、母猪乳房上,通过采食、饮水、仔猪哺乳等而感染。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在猪的小肠内孵化,然后进入肝脏,再经血液流移行到肺脏,最后重新进入小肠发育为成虫,多于感染35~60 d 后,成虫开始排卵。

1.2 流行特点

由于猪蛔虫的生活史简单,其发育过程不需要中间宿主;蛔虫卵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在土壤中可存活数月甚至数年;猪蛔虫的繁殖力强等原因,导致规模化猪场蛔虫病感染率较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与饲养管理条件、环境卫生状况密切相关。猪群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饲料营养不均衡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尤以3~5 月龄仔猪更易大批感染,且病症严重,常有死亡。

1.3 诊断要点

1.3.1 临床症状

大量幼虫移行至肺时可引起蛔虫性肺炎,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咳嗽、呼吸加快、体温升高。幼虫移行还可导致嗜酸性白细胞增多,可出现荨麻疹和兴奋、痉挛、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成虫寄生在小肠时,机械性地刺激肠黏膜,引起腹痛;蛔虫数量较多时常聚集成团,堵塞肠道,甚至可引起肠破裂;如果蛔虫从小肠进入胆管,还可造成胆管堵塞,引起黄疸等症状,在肝脏蠕动时可在表面见到云雾状痕迹。另一方面,成虫夺取宿主大量的营养,使仔猪发育不良、生长缓慢、被毛粗乱,形成僵猪,降低饲料报酬。

1.3.2 虫卵检查

如能在粪便中直接观察到猪排出的蛔虫,即可确诊。

采用饱和盐水漂浮集卵法,通过检查粪便中猪蛔虫虫卵的数量,可诊断并评估猪蛔虫病感染的程度。一般地,1 g 粪便中猪蛔虫虫卵数在500 个以下为轻度感染,500~5 000 个为中毒感染,超过5 000 个为严重感染。

剖检时如在猪小肠中发现虫体,或在肺脏发现蛔虫幼虫,或在肝脏上发现蛔虫幼虫蠕动时留下的云雾状痕迹,即可确诊。

1.4 预防

1.4.1 保持环境、饲料、饮水清洁,讲究卫生

猪舍内要清洁干燥,通风透光,定期消毒,运动场干净整洁,土质地面可于春秋铲除表土更换新土,使用垫草的要定期按时更换。大、小猪实行分群饲养。引进猪先进行隔离饲养,进行1~2次驱虫后再并群饲养。饲料现用现配,饮水保持清洁,避免被粪便污染。粪便处理场要远离猪舍,粪便和垫草运到处理场后要进行堆积发酵或挖坑沤肥等生物热处理,以杀死虫卵。

1.4.2 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日粮全价、营养平衡,保证仔猪体质健壮,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1.4.3 预防性驱虫

规模化猪场建议种猪群每3个月驱虫1 次;仔猪60 日龄驱虫1 次。可选用复方伊维菌素(虫螨净)拌料饲喂,空怀、妊娠、泌乳母猪1.5~3 kg/t,妊娠母猪分娩前10-15 d 驱虫;仔猪饲料中添加1 kg/t,在转群前喂用;公猪4 kg/t 饲料。

1.5 治疗

常用药物及用量:阿苯达唑,内服一次量5~10 mg/kg 体重;芬苯达唑,内服一次量5~7.5 mg/kg 体重;阿维菌素,内服一次量0.3 mg/kg 体重,皮下注射时,以阿维菌素B1计,0.3 mg/kg 体重;左旋咪唑,内服一次量7.5 mg/kg 体重,皮下、肌内注射一次量,7.5 mg/kg 体重。

2 猪疥螨

猪疥螨也称猪癞、猪疥癣,是由疥螨虫寄生在猪皮肤上而引起的一种以剧痒为特征的寄生虫病。规模化猪场因猪群饲养密度大,本病常见多发,感染率高,危害大。

2.1 病原及发育史

猪疥螨虫的成螨体积小,肉眼难见,放大镜下呈龟形,背面隆起,腹面扁平,体长0.2~0.5 mm,灰白色或淡黄色。虫体前端有一钝圆形、咀嚼式口器;腹面有4 对短粗的圆锥形足,足端有爪间突吸盘或长刚毛;无爪,但有跗节的吸盘状结构。

猪疥螨虫虫卵呈椭圆形,两端钝圆,透明,灰白色或淡黄色,大小为0.15 mm×0.10 mm,内含卵胚或幼虫。

猪疥螨寄生于猪皮肤的表皮层,借助口器挖凿隧道,并在隧道内产卵、发育、生活,以皮肤组织和渗出的淋巴液为食。猪疥螨的发育属不完全变态,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 个阶段。雌螨在隧道内产卵,经3-4 d 孵出幼虫。幼虫活跃,从隧道中钻出猪的皮肤,再从毛孔或毛囊间的皮肤钻入,挖凿小穴道,并在小穴道内经3-4 d 蜕皮发育成若虫,进一步蜕皮变为成螨。整个发育过程为8-22 d,平均15 d 左右。

2.2 流行特点

本病各种品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以5 月龄以下幼猪最易感。经产母猪的皮肤过度角化,尤其是耳部,是规模化猪场猪疥螨的主要传染源。大部分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如患病母猪哺乳时传染给仔猪;幼猪挤压或躺卧时,病猪传染同群的健康猪;转群或新引进的猪进入受污染的栏圈而被感染。猪舍阴暗潮湿,通风不良,光照条件差,环境不卫生,饲料营养不均衡,猪群饲养密度大,常有咬架殴斗及碰撞摩擦等行为,均可诱发和传播该病。少部分通过间接接触传染,如被猪疥螨及其虫卵污染的圈舍、垫草和用具,饲养人员的工作服等。

2.3 诊断要点

2.3.1 临床症状

临床上以5 月龄以下的幼猪常见多发,尤以仔猪最甚。病初,在头部、眼周、面颊和耳根见到局部皮肤粗糙,以后蔓延到背部、体躯两侧和股内侧。患病猪瘙痒,常在墙角、饲槽、柱栏等处蹭痒,或以肢蹄搔擦患部,导致皮肤角化甚至龟裂,形成皱褶,患部脱毛、结痂,严重者皮肤损伤、创面出血甚至感染化脓。因影响猪的休息,病猪逐渐消瘦,生长缓慢,并成为僵猪。

评估猪疥螨感染的程度常用蹭痒指数法。蹭痒指数是指静止观察一群猪(不少于30 头),在15 min 内总的蹭痒次数∕观察猪的头数。如蹭痒指数大于0.4 为严重感染,0.1~0.4 为中度感染,小于0.1 为轻度感染。

2.3.2 虫体检查

对猪疥螨疑似病例,可刮取病变区边缘(患部与健部交界处)皮屑(刮得要足够深,直到见血)进行显微镜检查,查看有无活的疥螨虫。在夏季,对带虫病猪作诊断时,可从耳壳内侧取一块1~2 cm2大小的结痂,压碎后放在黑纸上,几分钟后将痂皮轻轻移开,借助放大镜用肉眼即可观察到活的疥螨虫。

2.4 预防

2.4.1 隔离饲养

并群或新引进猪时,必须实行隔离饲养,疥螨病猪必须经用药治疗康复后进场。

2.4.2 控制母猪传播

产房和用具要严格消毒,并用1%敌百虫擦洗或喷淋猪体,5%热火碱水喷洒猪舍、地面及墙壁。

2.4.3 搞好饲养管理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勤换干净垫草,圈舍地面、墙壁用1%敌百虫溶液喷洒。

2.5 治疗

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清除患部皮肤硬痂和污物,用肥皂水或煤酚皂溶液彻底洗刷,干燥后用1%敌百虫溶液洗擦或喷淋;也可用伊维菌素0.3 mg/kg体重,一次皮下注射。

3 猪球虫病

猪球虫病是由猪球虫寄生于猪肠道上皮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以哺乳仔猪腹泻、消瘦、增重降低为主要临床症状,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或带虫者。

3.1 病原及发育史

本病的病原是艾美耳科艾美耳属和等孢属球虫,其中以猪等孢球虫致病性最强,临床上也最常见,其他多是数种球虫混合感染。

孢子化卵囊被猪吞食后,孢子在消化道内释出并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寄生,在内生发育阶段,以裂殖和配子生殖的方式,形成未孢子化、不具有感染力的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在20~37℃环境中,卵囊快速孢子化,发育为具有感染力的孢子化卵囊,污染饲料、饮水、垫草和母猪乳房,引起仔猪感染。饲料的突然变换、营养缺乏、饲料单一及患某种传染病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诱发该病。

3.2 流行特点

各品种的猪都有易感性,常发于7-21 日龄哺乳仔猪,容易继发其他疾病,死亡率高。成年猪为带虫者,但成为本病的重要传染源。温暖潮湿季节严重,仔猪群过于拥挤、圈舍卫生条件差,饲料突然变换、营养缺乏,患有某种疾病、机体抵抗力差,可增加发病危险性。

3.3 诊断要点

3.3.1 临床症状

患病哺乳仔猪常见腹泻,粪便水样稀薄,有时呈糊状,污染肛门及周围,恶臭,呈黄色至白色,有时带血,或因稀便潜血而呈棕色。病仔猪逐渐脱水、消瘦,持续4-6 d 后,多因混合感染而死亡。

3.3.2 粪便检查

(1)涂片镜检法 刮取空肠和回肠的黏膜,制成抹片染色,显微镜下检查,在上皮细胞内见到大量猪球虫孢子化卵囊。

(2)饱和盐水漂浮法以饱和盐水漂浮法,从粪便检查中查获猪球虫孢子化卵囊并计数。

3.4 预防

3.4.1 建立良好的饲养管理制度

产房须在彻底清扫干净、火焰消毒或甲醛熏蒸、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后方可使用;产房内尽量减少无关人员进出,减少鞋靴和衣服携带球虫卵囊的机会;新生仔猪及时、足量吃上初乳,减少应激,增加抵抗力;哺乳仔猪生活环境要清洁干燥,及时清理腹泻的粪便并撒上生石灰,防止污染,控制仔猪食入孢子化卵囊的数量。

3.4.2 药物预防

在有猪等孢子球虫感染的阳性猪场,可在母猪分娩前1 周和产后哺乳期,使用盐酸氨丙啉25~65 mg/kg 饲料,拌料饲喂,连用3-5 d;或使用5%三嗪酮悬液,按20 mg/kg 体重(相当于0.4 mL/kg 体重)或1 毫升/头仔猪的剂量,在仔猪3-6 日龄(最好5日龄)时一次口服,可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3.5 治疗

患病仔猪灌服癸氧喹酯溶液20 mg/kg 体重,或磺胺氯吡嗪钠50 mg/kg 体重。

猜你喜欢

疥螨蛔虫球虫
马副蛔虫的中草药防治试验研究
如何做好规模化猪场疥螨病清除
湖南省长沙市野猪源蛔虫分子鉴定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猪疥螨病的诊断和防控
应用多拉菌素对红绿金刚鹦鹉疥螨病的治疗
牛疥螨病防治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鸡球虫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