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跨专业通识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研究

2023-01-06石玉龙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通识设置课程

于 慧 石玉龙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非职业性、跨专业性的特点,倾向于为学生提供出通行于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职业间的知识技能与思想观念。在提倡综合化教育、开放化教育的现代教育改革背景下,落实好、发展好通识教育,在强化高校育人功能、防止学生只重专业课学习脱离人文素养培养等方面具有必要性。

一、地方高校跨专业通识课程的规划设置要求

(一)注重通识课程体系的丰富构建

在跨专业通识课程的规划设置中,地方高校应注重体现通识课程的“通”字,即要支持和引导学生尽量做到“通晓世事”,保证学生学习视野与知识积累的开放化、延展化,也要帮助学生做到“融会贯通”,实现对通识课程知识的深层掌握与灵活运用。规划既要有充分体现普及性教育的共同性特点,又要让学生能够将这些内容与主专业课程学习内容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互为良性循环。具体来讲,体现“通晓世事”,即确保通识教育课程具有整体性、多样性,从宏观上涵盖人类知识的主要领域。从目前来看,人类知识系统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其中,人文科学是人类了解和探究自身思想、意识活动与目标追求的科学体系,包含宗教学、文艺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类型;社会科学是着眼于人类社会的运行发展,研究各类社会活动、社会现象的科学体系,包含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民俗学等;自然科学则是将眼界拓宽至人类所处的自然系统当中,以了解自然奥秘、认知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的的科学体系,包含生物学、天文学、物理学、地理学等。

现阶段,在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都是以上述三大知识领域为基础,进行精细化、模块化设置。例如,上海复旦大学将通识课程划分为“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世界视野与现代化认识”“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以及“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六大模块;北京清华大学将通识课程划分为“历史与文化”“艺术教育”“法学”“经济与管理”“科学与技术”“语言与文学”“哲学与人生”以及“科技与社会”八大模块,均处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组合范畴之中。

在此基础上,地方高校还应在跨专业通识课程中体现“融会贯通”,即把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探索教育、创新教育等育人理念和知识元素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从而使学生更顺利、更扎实地做到学有所乐、学有所用、学有所长。[1]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在体系设置上已经能够体现出清晰的条理性,且能够明确的体现出专业性特征,但也存在学生学习内容过于单一化的缺陷,“文不通理”“理不懂文”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国际化的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文理兼容,因此通识课的设置及其设置结构对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显得尤为重要。

(二)保障学生在通识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规划设置通识课程时,地方高校应充分保障和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按照主观意愿进行学科课程的自主化、自由化选择,以确保在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通识课程因与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能力相冲突而困于低效、流于形式。在此基础上,在内容设计、资源利用、课堂开展、教学评价等课程设置与落实的细化环节当中,也应充分落实以生为本、因生制宜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地使课程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兴趣取向、发展需求、素养状态、综合能力相协调、相契合,从而使学生持续处在课程学习的主体角色地位当中,而不是沦为被动学习、机械记忆甚至强行收听的“学习机器”。这才能实现跨专业通识课程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将地方高校的教育模式由教书上升到育人,由知识传授上升到人文情怀的培养,两者相辅相成,同位一体。

二、地方高校跨专业通识课程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双方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从某种程度来讲,通识课程的跨专业化、去专业化特点既是其优势,也是其劣势。相较于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程而言,由于通识课多为院系学生自由选择的学习形式,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千差万别,学习态度各不相同,尽管部分学生是以拓宽知识结构和学习视野面为目的,但并不能否认大多数学生其学习目的仅为拿到学分,同时部分教师也将通识课教育放在教学工作的次要位置,地方高校师生对通识课程不同程度地存在轻视态度。

1.部分教师认为通识课程与学生的职业生涯、岗位工作并无明显关联,即便学生并未掌握通识课程的相关知识,也能很好地立足于社会环境。还有教师认为,通识课程比较“水”,即教学内容更侧重于知识广度的平行拓展,而非知识深度的纵向探索。在此种理念影响下,很多教师会把通识教学单纯地视为一项工作任务,将教学难度和知识重点设置于较为肤浅的层次,表面上兼顾到通识课的普及性但也削弱了课程的创新性和知识性。既不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素养水平和课后积累情况进行授课中的切实关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能动性推进,也不会在教案书写制定、教学反思等过程投入太多精力。

2.部分学生希望学业更加轻松,往往倾向于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上,因此在通识课程学习中缺乏主观动机与持续动力。还有学生认为,通识课程不过是充实高校教学体系的“面子工程”,学校重视力度不够,教师教学研究投入不够,同时表示“考试直接给过就好,没有必要认真对待”。此外,教师对课程的松弛态度也会影响到学生,进而更加强化学生对通识课程的轻视心理。

由此,在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皆不重视的背景下,地方高校的跨专业通识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自然也难以顺利、有效地开展。

(二)通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存在“两极化”现象

教学内容设计缺乏适宜性,也是阻碍地方高校跨专业通识课程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结合行业调查与实践经验来看,很多高校在设计通识课程教学内容时,会表现出“两极化”的现象。

一方面,部分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参与通识课程学习之前的基础知识水平,而是直接将所从事研究领域的专业化、严谨化的知识理论、专有概念或逻辑框架输出给学生。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先修条件与教学内容无法前后续接融会贯通的问题,进而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理解难度,引发学生的畏难、抵触、困惑等消极情绪;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教师将通识课程教学视为概念性、浅层性的科普活动,所以会把教学内容设计得比较简单,无法满足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对不同知识层次的需求,进而导致通识课程“含金量”“干货量”严重不足,无法对学生发挥实质性的素养培养作用,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强烈学习兴趣[2]。

(三)通识课程教学评价模式有待优化完善

建设通识课程、落实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补齐专业教育的育人短板,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但从目前来看,很多地方高校虽然已开设了通识课程,但并未形成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在此影响下,绝大部分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评价课程教学效果时,仍采取传统的应试教学方法,将试卷分数视为唯一评价指标。这样一来,既容易使学生持有“临时抱佛脚”的消极心态,以集中背书、抄袭作弊等手段应付结课考试。同时,也会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教师对通识课程的不重视,不利于学生课程认知与综合素养的良性形成与优化发展。

三、地方高校跨专业通识课程的实践创新建议

(一)转变课程认知态度,建立“双向制”教学目标

1.通识性目标设置

首先,地方高校教师应对跨专业通识课程形成正确认知,意识到通识教育不仅是丰富高校教育体系、纠偏专业过度分化的可行路径,更是全面培养学生成才、激发学生文化自觉、夯实国家与民族发展基础的必要之举。例如,做好通识教育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工作,在对文学作品的讲解过程中能引导和支持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人生观,激发学生高度的民族自信、爱国热情与信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目标为抓手,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出发在理清文学史发生发展脉络的同时,在基础知识点讲解的基础上讲授国家建设历史、革命史、党史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成为党和国家乃至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创造后备力量。

其次,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对不同类别院校的本学理念、学科建设优势和人才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的体现设置带有地域特色的跨专业通识课。地方高校教师应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积极引导,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开放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到通识课程对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避免学生陷入到以工作、收入为单纯目的学习误区当中。

2.特色性目标设置

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文化积淀、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人文环境的优势,结合本校教师知识体系和对地方文化认知的深度,形成本校的跨专业通识课的教学特色,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将地方文化与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吸收和使用。地方高校教师还应做好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灵活运用,以提高通识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与驱动力,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识课程学习的积极意识。例如,教师在开展自然科学的课程教育工作时,可将《地球脉动》《蓝色星球》《宇宙的奇迹》等优秀纪录片作为教学素材,带领学生在观影体验中潜移默化的完成知识学习。这样一来,在声、光、色、景等多种元素的共同刺激之下,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与学习兴趣都能提升至较高水平,从而实现通识课程知识渗透能力的充分强化。[3]

(二)建立符合地方高校的多元化专业模式,提升“双向制”教学目标可行性

2000年后,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大幅度的扩招模式,诸多地方高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学科模式和新型专业同时存在,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并驾齐驱。在这种情况下,面向所有符合选课条件的学生进行无差别通识教育是符合办学发展要求的,但在院校建设过程中教育部于2005年就确定了师范类院校的教学目标:“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师范特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基础教育培养培训更多高素质的教师”,使跨专业通识课的设置更加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在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建立加入地方文化特色,使学生深入了解所在地区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发展是跨专业通识课开展的必要环节。

在设计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严格杜绝“水课”出现,以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的“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等号召要求,确保课程知识具备一定的深度,避免学生的学习收获浮于表层。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也应考虑到学生参与通识课程学习时的基础水平,尽量保证教学内容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以免对学生的理解顺利性造成影响。

(三) 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调整“学”与“教”的关系

地方高校跨专业通识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体现课程特色和优势。首先,跨专业通识课在授课对象上不确定性和特殊性并存,且授课时间为一个学期32课时左右,结课考核方式为考察,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其次,跨专业通识课的教学目标更倾向于普及型,重在对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方式恰恰弥补了以上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的业余时间进行预习和资料搜集,组建班级学习群,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定期在群里发送导读资料和视频等多媒体学习资料,通过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工作打下基础,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综合分析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使用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效拓宽了学习路径,同时为任课教师在备课、授课、课后反思中增加了自主空间,改变了教师传统“满堂灌”的单方向输出模式,学生仅在课后完成指定作业的传统模式,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效闭环学习。[4]

(四)确立课程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地方高校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知识理论、实践技能、思维情感等多个维度入手,进行教学目标体系的设置构建。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完善通识课教育的前提,是科学设置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没有正确的理论和教学原理的支撑,不能形成优质的教学实践过程,目前通识课教育课程设置还存在“拼盘化”“模式化”“单一化”的缺陷,此种现象说明缺乏正确的通识课理念为指导。[5]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与之对应的还要有先进的考核评价机制。打破传统的开卷与闭卷、期末一卷式考试模式是实现跨专业通识课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先进的评价机制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过程评价是完善教学目标的保障,结果评价是对教学质量的体现。由此,在传统笔试测验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出课堂考察、问卷调查、言行观察、互动交谈、分组研讨等多种教学评价方式,以了解学生在通识课程学习中的具体收获情况,从而对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价值性形成全面认知。

总而言之,跨专业通识课的设置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地方高校科学化办学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物力、财力、精力,打造群里群策的办学氛围,从而实现长远发展和优良进化。对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知识结构有着不可忽视的进益作用,做好跨专业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对地方高校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工作中,相关教师应从主观上提起对通识课程的重视,并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多个角度入手,全面促进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升,以发挥通识课程的育人作用,助力学生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通识设置课程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