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公益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吸引力的路径研究

2023-01-06刘海燕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公益大学生专业

刘海燕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8)

公益创业也被称为社会创业或社会企业,它运用商业化方式,以社会使命为驱动,实现社会公益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成为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和实现社会创新的主要形式。公益创业已成为当今各国政府供给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手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发生后,随着政府角色转变和非营利组织转型,公益创业开始大规模兴起。公益创业在补充政府公共福利空缺、增强非营利组织财政自给能力、减少社会排斥和解决弱势群体就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确提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并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1]社会治理就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协同治理,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更是明确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创新载体,公益创业有效弥补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单一主体的局限性,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公益创业的发展涉及扶贫开发、社区服务、慈善救济、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教育、养老、儿童保育、残障人士就业等社会问题较为集中的领域。随着公益创业领域的拓展,公益创业的就业吸纳空间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公益创业领域的人才缺口,为大学生开辟了新的创业和就业前景。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公益创业人才的教育活动,成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公益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国外公益创业教育

公益创业和公益创业教育均发端于欧美发达国家,公益创业教育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哈佛大学格雷格·笛茨教授将“培养能够识别机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社会价值的社会企业家”的教育活动统称为公益创业教育。[3]在世界知名商学院中,培养公益创业者和社会创新者已经成为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战略。[4]

在美国,政府为公益创业教育提供支持,主要是通过对非营利活动减免税收的方式间接发挥作用。自199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第一门公益创业教育课程以来,公益创业教育在美国已发展成为有计划和有组织的系统教育,截至2001年,全美有148 所院校提供公益创业教育;[5]在英国,政府通过明确公益创业的法律地位、专门设置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和设立基金会的方式,直接支持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以牛津大学为例,赛德商学院要求学生必须修三门以上的关于公益创业的课程。牛津大学公益创业中心通过支持研究、举办学术年会等方式持续追踪公益创业领域发展的前沿问题。这些学校既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性的公益创业指导和教育,培养大学生公益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也为学生开展公益创业的实践提供条件和资金支持。

(二)中国公益创业教育

中国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本世纪初,主要由社会力量推动,大多是通过短期培训和竞赛的形式开展公益创业教育。2003年,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最早举办了公益创业培训。湖南大学是第一家开始公益创业教育的高校,2006年成立滴水恩公益创业协会,开始探索“公益助学+就业+创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公益创业教育模式。2010年,清华大学举办了全国公益创业大赛。国内外的一些企业,比如,联想、谷歌和零点集团通过开展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和启动公益创业活动项目,对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第二阶段,自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制定《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来,高校成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创业教育走进全国高校的课堂,而公益创业教育是伴随着创业教育逐渐兴起的。公益创业教育把创业和育人有效结合在一起,是创业教育的延伸和发展。

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以来,大学生已成为公益创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未来公益创业的后备力量。根据《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的统计,我国公益创业的创始人年龄主要集中在18-30岁,创业的主要年龄段在18-25岁,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创业青年比例达74.2%。[6]这个统计数据表明,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影响不可低估。

但是,目前我国公益创业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国外公益创业教育已经进入成熟期、普及化相比,我国高校大学生对公益创业教育的接受度和投身公益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并不高。公益创业教育因为存在公益理念和人文环境缺失、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以及大学生难以把公益创业教育与未来的职业规划相衔接等问题,导致公益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

二、公益创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公益理念和人文环境的缺失

目前,公益创业这种兼顾“公益”和“商业”的新型公益形式和创业形式,社会尚未形成普遍共识,这给大学生造成了思想的困惑,给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带来不小的阻力。

1.与传统创业的“利益导向”不同,公益创业蕴含的理念是“公益利他导向”。公益创业教育是着眼于满足社会需求和解决社会问题,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公益创业者的教育形式。但是,我国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始于创业教育,正是因其内生于以商业为抓手、以营利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必然导致公益创业教育内在的发展逻辑,既得益于创业教育的经验,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限于创业教育的弊端。因此,在公益创业教育和实践中,创业者本身具有的公益精神不足,使其难免受利益驱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或是组织的运作不规范,使公益创业背离了公益性的初衷。

2.公益创业是公益创新的模式。对于非营利属性的公益组织,社会大众的普遍认知,仍然停留在必须远离商业运作、远离市场的层面,认为“行善”和“赚钱”不能兼顾,如果进行了创收活动就是营利性组织。而且,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尚未对公益创业进行归类,也制约了人们对公益创业的理解。尤其是“郭美美事件”后,我国慈善事业和公益组织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信任危机,很多公益组织为了声誉不受影响,不敢和市场化挂钩。正是由于缺乏公益创业的社会人文环境,导致社会大众对采取商业化运作的公益活动抱着质疑的态度,影响了大学生主动接受公益创业教育和参与公益创业的积极性。

(二)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

近年来,我国不少高校开设了公益创业教育课程,但是普遍存在公益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教育课程互不相干,公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脱离了专业教育的公益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使公益创业教育成为无本之木。

1.公益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师资配置方面存在问题。目前,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是创业基础课,内容笼统且专业性严重不足。相应的,公益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来自行政管理部门、思想政治教学部门、或者是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这样的专业教学部门。虽然这样的师资队伍配置各具特点、相互补充,但问题也十分明显。一是在公益创业教学中,教师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持续的教学理念,容易造成学生认识的混乱;二是由于缺少专业教育的教师参与,高校专业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学生缺乏把专业知识和公益创业联系起来的意识。

2.高校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不能适应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公益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在公益创业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获取理论知识,难以养成发挥专业所长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习惯和主动精神,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并不理想。高校教师虽然专业理论丰富,但是由于以往高校评价体系只关注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导致教师对市场缺乏敏感度,创业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不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甚至有些学生会把接受公益创业教育视为额外的课业负担。

(三)与大学生职业规划不能高效衔接

在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公益创业发展空间极其广阔。而公益创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地加入。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毕业后走上自主创业道路的却较少,走上公益创业道路的更是非常有限。

1.不少高校没有把公益创业教育真正上升到人才培养的高度,把公益创业教育视为权宜之计。公益创业教育仅停留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层面上,公益创业课被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课,没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公益创业教育,对公益创业教育投入不足,只谋求短期功利性成果。由于缺少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必然导致大学生对公益创业教育的意义理解不到位,更谈不上对公益创业的向往。

2.公益创业本质上属于公益事业范畴,但是,公益创业的社会认知程度较低,社会支持明显不足。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现实困境看,公益创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推动,但目前,我国对公益创业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相应的政策扶持,公益创业的发展前景不明朗,这阻碍了大学生在公益领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公益创业教育的接受度。

三、增强公益创业教育吸引力的建议

(一)加强理念教育,激发公益创业内驱力

树立公益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认同公益创新是大学生愿意主动接受公益创业教育和开展公益创业活动的内在动力。

1.高校通过开展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公益精神,组织公益创业活动传播公益创业理念。通过参与志愿活动,对弱势群体进行公益帮扶,使大学生具备情感体验和社会认知,让公益和志愿精神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公益创业活动。如,公益创业讲座、主题分享会、公益创意大赛、公益创业素质拓展等,或是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创办并参加公益创业协会、公益创业俱乐部等社团活动,将公益创业理念传播给更多学生。[7]

2.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问题是指那些影响社会成员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也是需要通过被人们感知和觉察的问题。发现社会问题是公益创业的起点,公益创业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发现社会问题和分析社会需求,注重将社会问题意识、社会责任担当等要素融入公益创业的教育环节。[8]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公益创业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激发学生实现社会价值的荣誉感。

3.在公益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中,引导学生注重价值链条传导。公益创业是为大众公共利益服务的,虽然采用商业化方式,但是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公益创业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把公益性通过生产运营链条传导给利益的相关方,达成价值认同,使利益的相关方与公益创业组织形成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营造公益创业的人文环境。公益创业的生态系统和人文环境的营造,有助于大学生在公益创业教育和公益创业商业化运营过程中,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双层底线,有效规避偏离公益性的风险。

(二)立足专业教育,构建融合的教育教学体系

公益创业教育不是独立的课程,也不是与专业教育课程机械的拼凑,公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应该是互利共生、相互成就的过程。

1.公益创业教育要以专业教育为本,发挥高校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公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基本一致、教育内容上相互贯通,公益创业教育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深层次和具体化的教育,是发展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的教育。公益创业教育应立足于学生本专业的教育基础,要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加强公益创业教育,也就是说,公益创业教育应当是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等各环节融入公益创业教育理念,构建起来的多层次课程体系。

2.公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程融合,离不开一支具备公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水平的教师队伍。这需要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要具备公益创业的理念、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经验,才能从战略的高度把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程之中。除了校内教师资源,还要聘请相关领域的企业家、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和创业投资家参与教学和实践过程,分享创业经历、行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等信息,多方协同,共同开发和完善公益创业教育课程。

3.公益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也是改善传统教育模式的过程。公益创业教育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公益创业精神和胜任能力为重点,因此,要推动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比如,采用开放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或者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还要积极调整教师评价机制,尤其对于应用型高校,要鼓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的公益创业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问题、社会需求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调动各方力量,助力职业规划对接

高校是公益创业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摇篮。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与未来的职业规划实现对接,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高校、政府和社会形成有效的支持体系。

1.高校要从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正确看待公益创业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公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形成学校各部门的合力效应,真正营造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环境和氛围。高校要完善教学体系,不仅要完成课堂教学,也要打造实践平台,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基地,为试水公益创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提供诸如注册、税务和财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不仅帮助在校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初创团队“扶上马”,还要为毕业生继续开展公益创业“送一程”。

2.开展公益创业教育,除了发挥高校的校内资源优势,还应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合作模式。高校实施公益创业教育,要吸纳包括政府、社区、非营利组织和投资机构等各方力量,加入到公益创业教育和支持体系,协助大学生公益项目的开发和落地,实现学校公益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这样的合作模式既有助于高校培养真正符合公益创业发展的人才,也使大学生对未来职业前景形成清晰的认知和明确的预期。

3.推动国家立法部门尽快明确公益创业的法律地位,促进社会整体对公益创业的认可度。从法律的角度,将公益创业这种创业形式合法化;同时严格明确法律责任要求,确保公益创业的规范化;在公益创业投入运营之后,政府通过投入经费或其他政策支持手段促进公益创业整体发展。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政策支持,会进一步提升公益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坚定大学生投身公益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猜你喜欢

公益大学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公益
公益
公益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