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妹针法治验
——寻筋啄刺法
2023-01-06陈章妹
陈章妹
(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 213003)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颈肩腰腿痛、面瘫、中风偏瘫、腱鞘炎。
最擅长的治疗手段:江南程氏“通脱法”,八脉交会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四总要穴、四关穴、醒脑开窍针法、阿是穴的运用,针刀疗法。
最推崇的古代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孙思邈、张景岳、杨继洲。
最喜爱的中医药典籍:《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针灸资生经》《针灸大全》《针灸对问》《针灸聚英》。
从医格言:宅心仁术,扬医者风范;妙手银针,治百姓疾苦。
关键词项背肌筋膜炎;筋痹;寻筋啄刺法;名医经验;陈章妹;江苏
1 寻筋啄刺法
取 穴:项背部肌筋膜筋结点、曲池穴、外关穴。
功 效:舒筋活血,通络祛痛。
主 治:项背肌筋膜炎等项背部疼痛疾病(气滞血瘀证)。
针 法: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通过移动肩胛骨找寻筋结阳性点,消毒后,用毫针(采用0.30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下同)垂直刺破表皮渐达骨面,触及骨面后如雀啄般行针,随即起针,此处不宜留针,配合针刺患侧颈夹脊、曲池、外关穴,留针30 min起针。
方 解:“寻筋啄刺法”中的“筋”即“筋结”,意在患侧项背部肩胛区周围寻找筋结阳性点,并在此处行啄刺手法,使筋结松解,从而达到舒筋活血、通络祛痛的效果。配曲池穴以益气养血、舒筋解痹;配外关穴以疏通三焦气机、行气止痛。
加 减:伴头晕者,以患侧天柱穴为中心找阳性点,直刺0.5~0.8寸;伴头痛者,以患侧风池穴为中心找阳性点,直刺0.5~0.8寸;伴耳鸣者,于患侧乳突后下缘找阳性点,直刺0.5~0.8寸。
2 验案举隅
吴某某,女,48岁。初诊日期:2017年8月21日。
主诉:右项背疼痛3年余,加重2周。患者2014年5月出现右侧项背部疼痛,症状时重时轻,2周前症状加重,尤以右肩胛区为著,无上肢放射痛,无指麻,伴头痛。否认外伤史。经自行服用“美洛昔康片”症状未缓解。体格检查见颈肩部皮肤微肿,颈椎活动不受限,肩关节活动可,触诊右侧项背部肌张力稍高,脊柱与肩胛骨内侧缘的肋骨骨面上有压痛,肩胛骨冈下窝压痛广泛,并可触及多个阳性点,肩胛骨内上角有压痛。舌质淡胖有瘀斑、苔白,脉弦细。影像学检查:颈椎侧位片示颈椎曲度变直,呈退行性改变;颈椎张口位片示颈椎寰枢关节间隙不对称,左侧间隙较右侧间隙增宽;全胸片及右肩胛骨正位片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慢性项背肌筋膜炎;中医诊断:筋痹(气滞血瘀证)。治法:舒筋活血,通络祛痛。予寻筋啄刺法治疗。处方:
右侧风池、颈夹脊穴、肩胛区阳性点、曲池、外关。
患者取左侧卧位,右肘关节紧压床面,肘尖尽量前移,暴露肩胛骨下方肋骨,寻找肋骨表面筋结点,根据肋骨在体表的走行方向进行排刺,啄刺不留针。嘱患者将右肘关节内收,以天宗穴为中心,寻找肩胛骨骨面筋结点,以毫针刺进筋结点探至骨面,局部密集针刺10~15针,轻行啄刺3次后起针。后嘱患者将肘关节极度内收,使肩胛骨内上角耸起,寻找内上角筋结点,啄刺后起针。再嘱患者加枕侧卧,右侧在上,取右风池穴、颈夹脊穴、曲池穴、外关穴直刺后留针30 min。针刺结束后,肩胛区针刺处拔罐,留罐10 min。隔日行1次针刺治疗,每周3次为1个疗程。同时嘱患者多卧床休息,少运动。
2017年8月28日二诊:经上周针刺3次后症状明显缓解,仍以前法,减少针数,嘱患者进行适当功能锻炼。
2017年9月4日三诊:针刺2个疗程后,症状基本缓解,寻找残余筋结点,以上法针刺治疗。
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嘱避免疲劳,注意休息,纠正不良姿势,进行适当功能锻炼,以巩固疗效。
按语:寻筋啄刺法是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与江南程氏针灸“通脱法”理论而创立的针刺方法。“寻”字为“寻找”之意,指寻找筋结,亦可称之为“阿是穴”或阳性点。人体因外伤、牵拉伤、劳损、受寒等原因造成损伤时,受损的肌筋膜会出现压痛、挛缩、肿胀甚至渗液等病理改变,形成筋结。“啄刺”二字则是对于此针刺手法的形象描述,是指进针直刺刺破肌肤后向阳性点处骨面缓慢深入,当针尖穿透筋结到达骨面时,即将针停留在此位,随后以此针为基点进行排刺。啄刺法是在“短刺”刺法与“提插”针刺手法的基础上提炼的复合针刺手法,针刺时直达病所,针尖与病所短兵相接,轻行提插之法以摩挲其骨面,术者之手形似雀啄,故曰“啄刺”。在筋结处啄刺属局部取穴,再配合循经取穴,针刺曲池穴、外关穴,达到舒筋活血、通络祛痛之功效,故临床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