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体绘本的沉浸体验与空间互动
2023-01-05李静张超
李静?张超
【摘要】伴随媒介技术变革,传统读物实现了从传统纸质阅读到电子、AR设备阅读的复合转型,儿童立体绘本将平面阅读形式发展为三维立体的沉浸式阅读,提高了儿童的观感兴趣与注意力。文章以空间理论为基础,探究儿童立体绘本的空间再造与沉浸式体验的复合关系,以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观感体验和知识汲取效率。
【关 键 词】儿童立体绘本;空间理论;沉浸阅读;儿童阅读
【作者单位】李静,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超,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2022年国家一般社科基金项目(22BXW083);2022年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2022—ZZJH—458)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0.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20.013
近年,诸多学者关注到绘本对儿童教育发展的影响,相关研究主要从数字科技、认知能力、情感状态等方面展开,立体书受众成长、立体书出版与立体书文化空间成为立体书发展的三股主要力量[1]。立体书的实体物理空间与增强现实的虚拟内容相互叠加,虚实、静动的结合可以较为轻松地打造空间游戏,构建视觉诱导,使读者在感受立体书文化色彩的同时体验空间叙事的神奇交互[2]。对处在认知初始阶段的儿童而言,立体绘本是其探索文化知识的初始体验,也是其探索世界文化的伊始,丰富多彩、可读性强的儿童立体绘本对开启少儿知识阅读具有循序善导的作用。伴随儿童群体对书籍需求的不断增加,儿童立体绘本成为实体书店和线上购书平台的热门品类,特别是儿童立体书设计与装帧的不断优化,使其在国内儿童读物市场持续走俏,开启了我国儿童立体阅读空间的新时代。
一、当前儿童立体绘本发展现状
2022年4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0—8周岁儿童图书阅读率为72.1%,较2020年的71.4%提高了0.7个百分点”[3]。近年来,儿童出版物整体表现良好,儿童立体绘本成为其中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但其发展依然面临以下问题。
1.年龄与空间文化标识不匹配
儿童立体绘本改变了传统儿童绘本平面化阅读的形式,通过折叠、弹出式立体结构展示绘本的物理空间,使内容在空间上得以延展。这种方式不仅可感可触,还可强化大脑思维,深受孩子喜爱。调研发现,虽然儿童立体绘本选题较为新颖,但繁杂无序的空间叙事模式忽略了年龄与空间设计、色彩标识、文化内涵等问题,实感体验的阅读方式也超出适龄儿童读者的感官和阅读能力。如《揭秘海洋》采用立体翻折式设计,内容既包含简单的海洋生物,也包含复杂的海洋世界,缺乏对阅读年龄的准确定位。当当网上此书的阅读推荐年龄为0—6岁,但0—2岁的低龄读者主要通过听、看、摸来感知世界,书中复杂的图画内容和空间文化设计使其很难吸收。相较而言,《猜猜我是谁》则在年龄与空间设计上更符合低龄读者群体,绘本通过洞洞展现的画面吸引儿童思考,他们抓握洞洞可轻松翻开下一页寻找答案。简单的互动设计不仅激发了低幼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出版的儿童绘本大多按照学龄前后进行划分,将0—6岁划分为统一的阅读群体,只有个别书籍会在封底标注0—2岁的阅读年龄[1]。根据幼儿智力发展,2岁与6岁儿童阅读能力差异明显[4],因此,绘本所推荐的阅读年龄并不能给购书者提供明确的参考意见,且儿童立体绘本所建构的物理空间表征文化符号,也存在幼童无法理解等问题。
2.递次感与内容传达断续
儿童立体绘本阅读是一种“图文阅读+空间感知”的复合阅读形式[5],绘本的空间实感、递次感和连贯性特点都有异于其他类型书籍。从翻看初始,图画、文字和空间就陆续展开,儿童读者通过空间色彩、结构、符号锻炼其连贯性思考的能力和感知空间结构的能力,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立体绘本中空间文化符号的连续性对儿童阅读兴趣具有正相关的影响,连续性的空间和文化符号表征可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促进其持续性阅读。单调且无递次的绘本结构无法持久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但结构过于复杂、不适龄的立体绘本也会导致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放弃[6]。
儿童立体绘本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体,其立體空间内容设计需要与故事情节相配合,以求达到1+1>2的阅读效果。如《我的情绪小怪兽》是帮助儿童认识情绪、体验情感的立体绘本,主要阅读人群为1—3岁。绘本以简明的简笔画线条和明快温暖的涂鸦方式将抽象的情绪幻化为呆萌可爱的小怪兽,通过不同颜色使儿童深入理解情绪、接纳不同情绪并敢于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立体的小怪兽形象突破了原有儿童读物的一维表述模式,以三维立体表达作为小怪兽虚拟实体存在的物理空间,可以帮助儿童实现触感与情绪的关联,加强儿童的情绪感知。同时,绘本利用纸质设计搭建不同的内容理解空间,使儿童深入理解不同情绪的匹配环境。如小怪兽变成红色时说:“这是愤怒,一旦爆发,就像燃起的一团红色的火焰”。翻开这一页,立体的红色小怪兽立刻弹出,加上简短的文字将“愤怒”这一情绪清晰地描述出来。绘本还教儿童将不同的情绪装回各自的瓶子里,学会接纳不同的情绪。
3.童趣性与认识阶段弱契合
童趣是儿童出版物的灵魂和内驱力,是儿童发展的伴随气质,除了拥有年龄阶段的不同属性,还拥有鲜明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7]。儿童低龄阅读群体对外界事物始终保持着好奇心和求知欲,优秀的儿童立体绘本需要遵循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从选题到设计都以儿童情感需求、符号认知与知识补充为导向。“对儿童而言,图画是最浅显易懂、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特别是0—3岁的低龄幼童,他们的大脑处于异常活跃状态,对颜色、图像、语言最为敏感。
视觉是低龄幼童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立体绘本要结合情节发展和不同年龄进行创作,为每个适龄阶段的读者匹配以之相适应的自然、生活、情绪方面的认知素材。而一些绘本对图画的创作过于抽象和模糊,一些绘本内容超出现阶段儿童认知领域,甚至有些图画连家长都很难分辨,导致孩子丧失阅读乐趣。
优秀的立体绘本作品创作灵感往往来源于儿童,选题和图画设计也极具情感色彩,可帮助儿童享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如日本绘本作家三浦太郎根据对女儿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孩子内心的真挚需求,创作出《连在一起》《这是我的》等诸多高质量、深受儿童喜欢的绘本作品。英国著名出版社DK出版的“认知立体书系列”中出现的“鸭子、恐龙、泰迪熊、小火车”等形象,结合现实中的玩偶实物进行设计,最大限度还原实物图像,让儿童认知更为准确;书中立体设计以翻、折为主,没有复杂的推、拉互动,更加符合低龄幼童的阅读和认知特点。
二、三维空间:空间符号生产与儿童感知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电子产品成为人类获取信息知识和情感沟通的主要渠道之一。然而,这种快速浏览的碎片化信息模式并不利于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8]。儿童绘本不应局限于故事情节、画面色彩,还要利用三维符号空间设计刺激受众思维,激发儿童的探索精神和促进其语言输出,实现儿童阅读的初心。
1.知识空间与立体文化阅读
20世纪末,学术界迎来了“空间转向”的浪潮,空间反思成果多应用于建筑、设计、地理、符号、文学研究等学科,促使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形成交互渗透的趋势[9]。空间理论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莫过于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74年出版的《空间的生产》。在空间理论上,他反对传统社会理论单纯视空间为社会关系演变的容器,指出它是社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列斐伏尔认为,我们关注的空间应该包含物质、精神和社会,是实践空间、空间再现和再现空间的“三元组合概念”,亦可以理解为感知的空间、构想的空间和生活的空间。
将列斐伏尔提出的三元空间概念应用于儿童立体绘本阅读,则映射出空间的感知、构想与生活三个层面。感知的空间指具有物理属性的立体绘本,即视觉所及、触感可控的文化符号,但并不是所有的立体书籍均可定义为立体阅读空间,只有产生真实立体阅读体验的空间才可称为立体阅读空间。构想的空间主要根据阅读者自身文化素养、教育基础和兴趣爱好积累所形成的观感体验,因读者的差异性呈现的构想也不尽相同。生活的空间则指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所处的物理环境,不同的环境氛围会对阅读互动产生微妙的影响,只有找到适合自身的环境空间,才能使阅读效果达到最佳。
2.儿童读物的阅读空间化互构
立体空间阅读作为一种新形式文化实践,改变了儿童传统平面绘本的单向施受关系,构建了立体多元的阅读再造性空间。儿童可根据自身年龄认知、情感爱好需求、探索动手能力选择感兴趣的读物,将阅读从被动逐步转化为主动(见图1)。儿童在自我认知基础上通过视觉择取绘本,绘本通过装帧与设计、色彩与文字、结构与递次、绘本内容等元素与读者交互,从而建构绘本与儿童读者之间的信息关联,形成阅读的知识润养。
如《打开中国——了不起的建筑》绘本以长卷模式展现,全长3.2米,78个立体翻、折、抽、拉设计将久负盛名的中国故宫建筑群直观生动地“跃然纸上”呈现。儿童很容易被其物理空间吸引并参与其中,根据提示翻折纸质设计,沉浸学习故宫建筑群的建筑结构美学与特点。不同空间场景的搭建为儿童带来递次清晰的新知识,使其大脑进入稳定的求索状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启发与探索:儿童阅读的感知再造
1.多维空间:儿童想象培养与阅读探索
空间的包容性、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赋予了多元立体阅读活力和张力。对儿童而言,单调的图画和累牍的文字过于枯燥乏味,难以引发阅读兴趣。立体绘本将各种“机关”融入具有操作性、趣味性的多维立体阅读空间中,将文化符号嵌入立体设计,展现平面图文外化的空间,实现了符号表征的延伸,帮助儿童理解书中的内容和意义,使儿童全面感知文化立体空间所带来的文化浸染。
通过立体空间设计呈现符号表征及文化叙事的儿童绘本,能够提升儿童读物的内在吸引力和感染力。平面图画内容可提高儿童在知识认知层面的理解力,而立体多维的空间阅读体验则会带给儿童读者文本、符号、色彩设计之外的文化符号延伸,这是普通儿童绘本很难达到的效果[10]。儿童立体绘本不仅向儿童传递艺术审美,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还锻炼了儿童的思维空间和方向感知能力。因此,提高作者的原创科普创新能力,通过内容创新、递次空间建构吸引儿童阅读,可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閱读习惯、激发其创新和动手能力,使儿童立体绘本健康有序发展。
2.沉浸空间:儿童触感共鸣与符号映像
儿童立体绘本在数字出版浪潮中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但受儿童身体发育和大脑认知能力的限制,在媒介技术无法实现零辐射、触感立体等阅读技术之前,纸质儿童立体绘本依旧是儿童阅读的主要选择[11]。儿童立体绘本可触、可感、可操作的沉浸式阅读模式,既保留了传统纸质图书的触感体验,又给读者提供了更直观、立体的观感。儿童在阅读中可“反客为主”,凭借不同的逻辑空间表征完成体验,获得不同的情感文化反馈,充分体验知识与受众的交互,成为空间建构及文化符号传播的参与者。
儿童立体绘本中所设计的互动环节帮助儿童转换“亲子共读”的“听者”角色,有效提升了儿童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促进家长、绘本与孩子的三方互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巩固亲子情感。但儿童立体绘本不只是三维立体设计、文化符号堆砌和绚丽色彩的叠加,而是更具适龄性、递次感和操作性的阅读观感体验[12]。这种由平面到立体、由单向到互动、由被动转主动的阅读模式,需要设计者在设计绘本时更多地考虑如何提升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发现更多寓教于乐的阅读新形式。
3.文化空间:IP核心与符号创新
儿童立体绘本中的阅读空间演化出儿童读者与空间符号之间的从属关系,读者通过绘本文化符号操作创造文化符号空间并形成传播媒介,二者相互影响与建构。因文化符号空间的创设是建立知识传播开端,故绘本中立体空间的符号内容及空间视觉元素成为吸引儿童的重要因素,须根据儿童读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的生理、心理需求,以日常生活为出发点,立足生活本真,从儿童视角出发创作符合其基本生活、文化基础的立体绘本。
打造儿童绘本文化IP,创建系列作品,可扩大产品的年龄适配范围,更好地服务儿童读者。在儿童立体绘本IP创作过程中,要放眼全球文化元素,积极借鉴国际文化符号,利用国际文化元素讲述中国故事,不仅有利于开阔我国儿童的国际化視野,也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在文化IP创作时,要杜绝逻辑混乱、内容空洞,过度追求色彩绚丽、符号夸张等现象,真正以儿童知识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知识融入儿童读物之中,通过专业的IP创作、文化符号建构、空间设计,在图书包装、市场营销、广告宣传等环节建立具有高辨识度、强传播力的儿童立体绘本IP品牌。
四、结语
儿童立体绘本的空间建构不仅具有物质意义上的空间属性,还深化了立体阅读空间的社会互动意义。儿童在翻阅绘本之初就参与了文化符号的空间建构,极大提升了儿童的文化参与程度,转变了原有的传统阅读传受关系,实现了互动式传受。立体阅读空间是一个可创造的“生命体”,儿童读者根据自身的阅读习惯建立起的符号空间是一个信息接收—内化—再生产的过程,这个互动过程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等限制,属于寓教于乐、手脑并用的阅读学习方式。因此,儿童立体绘本的文化符号空间在强调体验的同时,更要凸显以“人”为中心的阅读理念。
|参考文献|
[1]董世斌. 立体书出版发展现状与前景探析[J].中国出版,2014(5):45-47.
[2]史雯华. 增强现实技术在立体书中的应用[J].中国出版,2021(8):35-38.
[3]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1.6%[EB/OL]. (2022-04-25)[2022-10-04].http://www.gov.cn/xinwen/2022—04/25/content_5686980.htm.
[4]张倩,杨振宇,李瑞莉,等. 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6~18岁儿童调查方案[J]. 卫生研究,2022(5):703-706.
[5]YUNOK,SONG.Traditional Culture Reproduced in Chinese Children's Cultural Content: Focusing on the Cultural Content Transformation in thePictureBookson Traditional Holidays and Seasonal Terms[J]. The journal of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novels,2020(5):139-178.
[6]查人韵. 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6):22-25.
[7]刘倩. 儿童图画书的童趣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1.
[8]申艺苑,袁曦临.基于多元智能发展的儿童绘本阅读启蒙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21(10):63-69.
[9]刘小新,颜桂堤. 空间转向视域中的当代文学地理学重构[J]. 东南学术,2022(6):107-15.
[10]陆虹. 生态意图:解码儿童阅读绘本时的心理行为表现[J]. 新世纪图书馆,2022(9):11-16+43.
[11]赵蕾. 电子书衰落与纸质书回归:近年来美国图书市场销售趋势与读者媒介选择分析[J]. 编辑之友,2019(1):96-101.
[12]孙雨婷. 立体书的互动阅读建构:叙事、游戏、空间[J]. 中国出版,2020(20):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