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社群跨界融合探索
2023-01-05张弘杨刘舒婷彭熙
张弘杨?刘舒婷?彭熙
【摘要】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使用,将更多的学术活动聚焦于網络社区。学术期刊的受众多为学术水平和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对媒体融合时代的信息筛选具有较高标准。社群作为期刊维系用户的一种重要传播渠道,能够保证期刊编辑与作者、读者交流的及时性,以及信息投递的精准性和传播领域的广泛性。文章旨在通过探索高校学术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环境下打造和运营新型期刊学术社群的路径,为学术期刊精准定位自身优势,搭建优质的刊媒融合平台提出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社群运营;学术期刊;媒体融合;期刊受众
【作者单位】张弘杨,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刘舒婷,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彭熙,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中图分类号】G230.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20.006
媒体融合作为期刊创新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推动了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的构建,为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引[1],进一步为加快出版强国建设提供了新动能[2]。学术期刊作为创新知识与传播的主要媒介,是构建国家高端知识社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媒体环境影响下,构建新型期刊社群顺应了学术期刊发展的内在需求。创建期刊社群的目的在于实施定制化信息达到精准推送,打造个性化服务,构建以协同为核心的运营机制。
社群(community)的相关概念最早在国外被提出,是指按照一定地理区域划分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群是以共同兴趣爱好所组成的群体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用户之间的紧密连接和持续互动为纽带,以产品销售和品牌宣传为目的的商业形式。借助社群成员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其提供良好的互动体验,形成强大凝聚力,让群内成员自觉维护品牌形象、传播品牌认知,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社群形成的基础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信息质量、系统质量、社群互动、活动奖赏是社群承诺的影响因素,共同的纲领、高效的协同工具和一致的行动是社群的基础。
在期刊社群研究方面,期刊所主导的社群多关注与期刊刊载范围相关的研究领域,提供高质量的学术内容,在线上、线下精准聚拢一批对该研究方向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引导其在所构建的平台上进行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满足其对学术交流的需求[3],具体可以概括为交流和共享的内容具有学术性,交流对象呈现专业性,用户关注点具有相似性[4]。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使期刊社群的活动场域集中于网络空间,因此期刊社群的相关研究也集中于虚拟期刊社群[5-6]。国外的虚拟期刊社群研究偏重于理论,主要集中于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7-8]、新兴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以及期刊社群的演化等方面[9-11]。
通过上述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者们针对社群、期刊社群等已从多角度展开研究,揭示社群对期刊发展的显著贡献。但仔细考察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现有研究缺乏探究创建和运营新型社群对学术期刊的影响的文献成果。因此,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的期刊社群构建为例,针对学术期刊社群跨界融合探索展开专门研究,详细阐述其社群构建的方法,分析最终成效,为我国学术期刊社群高质量跨界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一、期刊社群运营对期刊发展的影响分析
1.交互性:增强作者使用黏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微信、QQ等为代表的线上社交载体成为同价值观、同爱好、同职业或社会阶层的主要社交媒介。期刊通过社群运营,不仅可以拓宽传统的内容推送传播渠道,还能让期刊依靠内容在固定社群中提升自身影响力,通过社群用户间的互动增强用户黏性,从而实现期刊内容推广的最优化。
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自2006年成立以来,由原本的一种期刊发展到如今的6种中英文期刊,期刊数量的不断增长、文章内容质量的提升与期刊社编辑多年经营的专家、读者、作者社群密不可分。截至2022年11月,期刊社拥有各类社群100余个。期刊社坚持以保证实时交互为社群运营的基本理念,以发表的高质量论文为核心内容,吸引相关学科的专家和作者,鼓励各类受众在主题社群中互动交流,依托期刊内容,围绕期刊集群专家优势,形成“级联效应”。这种实时交互的社群交流模式,可以让期刊读者、作者能够与编辑实现直接的交流,这样一来用户对期刊内容的体验能够实时反馈给编辑部,编辑部可以及时收集用户体验,形成良好的“内容推广—体验反馈”生态链。与此同时,实时交互的社群交流模式还可以反哺期刊建设与新媒体栏目建设,提高用户对期刊的信任感与忠诚度。
2.垂直化:助力期刊精准推送
深度融合传播背景下,用户对互联网知识服务、互联网社交等选择更为苛刻。学术期刊的受众多为高校学者、大学生、行业知识分子等,受众圈层文化水平较高,对社交媒体信息的选择也有较高要求。让受众在期刊的社群中获得文化认同,是期刊社群打造的重要内容。
在数媒迅速发展的当下,面对纷乱繁复的社群,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以传统期刊专家社群为基础,以6本中英文期刊的重点专栏、文章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新媒体原创栏目,根据栏目的分类标准、主题内容、推广平台等对不同受众进行精准画像:以新媒体栏目为圆心,以期刊传统受众为半径,绘制全新的社群运营圈。在这个新建的“场景化”社群运营圈中,吸引受众的内容不仅有传统期刊内容,而且有期刊社打造的新媒体栏目内容。期刊社的受众圈层大多数为行业精英、高校师生、科研人员等,这类受众在选择社群交流时会考虑能否在组织、环境、他人的互动中获得话语权、认同感或者深度知识服务等。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在新社群圈中,力求打造一个“社群信息交易场所”,以新媒体栏目集合受众,从而更加精准地传播内容,让更多受众在这个“社群信息交易场所”中找到共通的价值观与认同感。
3.推广力:扩大内容阅读推广
高质量内容是吸引流量和留存流量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学术期刊的立足点。长期以来,期刊产品的生产主要按照“PGC+UGC”的方式进行,作者和编辑是产品的主要生产者,读者基本上无法参与内容的生产。但本质上,数媒时代产品变现,其原因归根结底在于读者。因此,社群经济下,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强调内容众筹的生产方式,即用户贡献资源、用户参与分享[12]。
在融媒体环境下,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作为运营社群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能更好地帮助解决新社群的流量获取问题和流量留存问题。依托传统期刊社群,通过专家、审稿人、作者、编辑多类圈层,能够实现期刊产品的大范围推广。用“以老带新”的方式推广期刊社新媒体栏目,维护新型社群;通过新型社群的推广,期刊社新媒体栏目逐渐成形,又从“以老促新”的角度反哺传统期刊发展。在这个推广过程中,编辑首先要精准把控期刊产品内容,正确认识期刊受众。期刊自身传播的内容与渠道是有限的,但通过积极、良性的期刊社群运营,不仅可以扩展传播内容,实现内容的二次“加工”,还可以呼吁期刊垂直圈层社群,通过自身社群资源进行二次推广,深挖用户的传播领域,有效提高期刊内容推广力度。
二、高校学术期刊社群跨界融合路径探索——以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为例
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自2015年成立新媒体部以来,始终确保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努力实现“跨媒体”和“跨界”的深度融合,探索跨业态、跨学科、跨群体、跨行业、跨区域的“出版+ ”运营模式。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依仛6本学术期刊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实现知识服务的深度开发,创新出版业态、传播方式和运营模式,以优质出版内容为核心,打造全媒体矩阵,助推期刊学术影响力、人才凝聚力、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推动学术成果大众普及和应用转化,赋能高水平期刊集群建设。依托期刊社期刊集群,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对受众进行精准画像,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视频号、知乎、哔哩哔哩等多个宣传推广渠道的多元化新媒体传播矩阵,在学术期刊社群跨界融合方面走出了一条跨学科运营、多渠道发展、新模式管理的探索之路。
1.重视品牌栏目建设,构建跨学科专业社群
作为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立项(培育)名单的6所高校之一,重庆理工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和重庆市重大战略部署,从“融”字入手,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把学科交融、专业交叉作为新一轮工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核心。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还利用平台专家资源优势,在新媒体平台推出了一系列跨学科原创精品栏目,助力学校学科建设。以“对话”栏目为例,该栏目是由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新媒体部主办的一个学科交叉、隔空对话栏目,旨在通过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时下热门话题、时事新闻等进行讨论、交流,从对话中产生不同学科对同一话题的学术火花,碰撞新的学术灵感。“对话”栏目自2021年10月上线以来,着力打破学科壁垒,以车辆、人工智能、会计、计算机等优势学科为基础,在保证栏目内容趣味性的同时,聚集专家与读者资源,通过对话衍生跨学科科研主题,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农业”“车辆+经济金融”“元宇宙+知识产权”等特色学科专业社群,大力构建新工科与优势学科、优势学科与传统工科以及工科与人文社科之间交叉融合的特色学科专业发展体系。
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跨学科专业社群的打造意义有三点:一是为期刊社刊物的宣传推广提供高效且有大量受众基数的传播平台;二是反哺期刊建设,为各本刊物的栏目打造汇集专家智慧;三是为学校的新工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2.延伸期刊服务功能,搭建多元学术社区
作为综合性的高校学报,通常每期刊发的文章涉及多个学科,其中一个学科的论文只有几篇,这种综合性决定了其订阅者多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图书馆、资料室,个人很少订阅,导致发行量小,被读者阅读的机会也小,这也是高校学报被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13]。在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运营的6种中英文期刊中,中文期刊以综合类期刊为主,在期刊内容方面,面对专业性和综合性的比例问题,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选择将综合期刊的内容进行衍生服务,规避缺乏专业期刊内容所具有的共同体意识和学科标准,直面综合期刊的“边界不明确性”,并将综合学术期刊的弱势转化为融合优势。
围绕“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等方面,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近年依托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智能技术学报》英文刊)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mechatronics(《机电液工程学报》英文刊)两种专业期刊分别孵化了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和流体动力与机电工程动力国际学术会议。在举办专业化学术会议同期,还开展了“院长/系主任学科建设论坛”“期刊与青年学者面对面学术沙龙”等,囊括了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也依靠此类特色同期活动对“跨界”社群进行了孵化、运营。
(1)垂直化分类精准社群运营
依托期刊和品牌学术会议,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的平台目前已拥有各类社群100余个,类型涵盖学科、期刊、高校、会议、学术活動等,受众人数达4万余人,涵盖专家、教师、期刊编辑、作者、学生等。运营人员根据受众定位不同,对社群进行了分类和精准推送,如采用非晓精准传播推送、学科群、会议群、重庆理工大学期刊谷直播论坛交流社区等。
(2)招募期刊高校学术通讯员
2021年5月,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面向全国高校发起招募高校学术通讯员的倡议,在不同地区和高校设立期刊通讯宣传员。招募通讯员多为高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由期刊学术通讯员协助期刊开拓传播渠道,更加深层次、精准化地推广期刊相关学术活动。在校硕博研究生依托自身社交资源,帮助期刊打开了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知名度,弥补了传统高校学报在办刊过程中与高校学生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学术通讯员在推广期刊时,重点宣传期刊社新媒体融合栏目、品牌会议等,实现了期刊集群的融合交互宣传,扩大了学术期刊的社群发展空间。
3.整合各刊专家资源,搭建跨界期刊智库
2018年3月,《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明确提岀建设一批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行业智库、专业智库和媒体智库[14]。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结合《意见》对媒体智库进行了期刊功能的融合,融合后的功能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利用专家资源优势承接课题、项目,提供研究报告、调研报告等信息服务;二是通过平台资源优势组织会议、论坛等学术活动;三是行使智库原始职能,为政府、企业、高校等提供咨询服务,从而影响决策、服务社会。
学术期刊本身具有严谨性、科学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特征,使其能够为智库建设提供成果发表平台,更具备储备智库建设人才、引领智库建设方向的优势,成为智库人才研究成果的载体和国家政策传播的有效媒介。作为高校期刊社的新媒体平台,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基于以下优势走出了利用期刊社群的跨界融合搭建媒体型智库的探索之路。
(1)自身资源优势
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直属于重庆理工大学,主办《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智能技术学报》英文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mechatronics(《机电液工程学报》英文刊)、Journal of Dynamics、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动力学、监测与诊断学报》英文刊)6种中英文期刊,拥有丰富的专家与期刊资源。除自身资源之外,重庆理工大学拥有“十四五”重庆市重点学科14个,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特色专业4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建有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以及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为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媒体型智库的建设提供了智力及技术支撑。
(2)专业社群优势
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依托专家办刊,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期刊的一流专家、作者资源可转化为智库的顾问智囊团,发挥战略专家的核心作用。目前,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拥有各类专家社群100余个,社群总共有4种类别:一是以6种期刊编委、青年编委为主要成员建立的以刊物建设为目的的期刊建设社群;二是以栏目编辑、作者为主要成员建立的以稿件交流为目的交流社群;三是在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新媒体平台推出的“对话”“说刊”“小期说论文”等品牌栏目吸引下,以各学科专家学者、高校学生、期刊编辑等为主要成员建立的具有融合性的兴趣社群;四是参与同行业社会组织,作为领导单位而牵头建立的具有区域性、以各期刊编辑为主要成员的同行业交流社群。上述所有类型社群的成员遍及全国所有重点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和知名期刊,对专业领域内的趋势研判及信息解读能力较强,因此,这些专业社群为期刊社媒体智库建设奠定了平台基础。如《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从2016年第1期开始设立“智库专稿”栏目,截至2021年第12期,一共发表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83篇文章,讨论的均是经济社会重大和热点问题,现实针对性和政策建议性强,一些理论成果被吸收进国务院颁发的文件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技术渠道优势
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以全新理念围绕6本刊物打造了具有跨学科特色的专家信息管理平台,平台不仅整合了6种期刊所有的专家资源,而且对每一位专家的职务职称、所属刊物、期刊职务、主研学科、H指数、照片等信息作了全方位搜集。与此同时,期刊社也在系统里增加了专家评价模块与短信发送模块,这也极大地增强了期刊与专家的黏性。期刊社专家信息管理平台的创建可以使一本刊物的期刊编辑获取到6本刊物的跨学科专家信息,不仅为自身刊物的选题策划、议题设置提供了融合性智力支持,也为重理工媒体智库提供了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专家融合资源,为智库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选题方向,与专家形成良好互动。
三、学术期刊社群运营的未来发展方向
深度融合出版环境下,学术期刊内容与形式数字化转型将更侧重用户圈层化、社群化,强调内容与传播力度的实时性、互动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价值获取。学术期刊的社群运营将围绕明确自身用户价值取向、设计社群职业KOL、搭建期刊内容共享平台等方面进行。
1.明确用户价值取向,帮助内容价值升值
《2021年新媒体发展蓝皮书报告》“新媒体竞争加剧”一章中提到:“圈层传播成主流。在传统媒体时代没有掀起波澜的分众传播,却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常态。”[15]随着5G等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发展,媒介与受众生活关系日渐密不可分。传统媒介与新兴技术不断更迭并日益融合,使得受众需求愈发多样,应用场景逐渐丰富,文化圈层不断庞大,用户角色逐渐多元。学术期刊在深度融合环境下要了解期刊用户需求和受众圈层文化,精準把握期刊内容并进行有效输出。在期刊各类受众圈层中找到对期刊内容的文化共鸣点和共识处,努力推动期刊各类圈层与期刊主要文化内涵的对话,以期刊新媒体品牌栏目这类易于各类圈层接收的内容,加速期刊各类圈层之间的“破壁”,实现各类受众之间“信息茧房”的破壳。
2.设计社群职业KOL,优化社群运营服务
KOL(Key Opinion Leader)意为“关键意见领袖”,指在特定群体里有较大影响力的人。KOL的身体符号是图书营销的标志性符码,也是成功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关键要素之一。KOL 通过对形象气质、社会身份定位、专业认知、个人擅长领域等方面进行策划、设计和维护,从而打造具有个性化的人设标签[8]。特点鲜明的人设符号有利于平台算法将内容推送给目标用户,达到吸引受众、积累流量的目的[16]。
期刊社群运营中可借鉴期刊评审中的“小同行评议”机制,缩小期刊社群KOL的筛选,编辑部根据不同受众圈层筛选出具有代表性、话语权或在该领域有一定影响力、成绩的专家、学者组成的“期刊社群KOL”,将需要推广的内容与服务通过这些“期刊社群KOL”在其社交媒体进行二次传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3.整合内容搭建平台,实现期刊资源共享
学术期刊依托原有刊物内容,搭建刊媒融合平台是《意见》中指出的重要战略之一。期刊可根据已有的社群圈层特点,了解其共同诉求,根据社群共性搭建期刊刊媒融合平台。以期刊核心内容为主拓宽社群半径,依托新媒体技术,融合专家资源,针对社群共同诉求,建立有互动性、实时性的期刊功能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发展下的社群用户更注重信息传输的交互功能,因此,刊媒融合的平台搭建还要实现平台联动,尤其是高校期刊集群单位,可以将多本期刊平台内容进行整合来搭建平台,从而实现期刊资源联动。
四、结语
媒体深度融合环境下,数字化、集群化、跨界合作将成为传统学术期刊发展、转型的趋势。在刊媒融合转型过程中,学术期刊如何利用好自身期刊优势,健全数媒时代期刊传播新体系,吸引更多期刊忠实受众,是传统学术期刊需要思考的命题。
作为高校学术期刊,尤其是传统高校学报,在办刊人力、物力、財力均有限的情况下,新型社群的搭建与社群渠道扩展,将成为广大同行未来在期刊媒体融合发展中探索的重要路径。高校学术期刊自身的期刊内容、高校平台优势都将有利于期刊受众圈层的维护、运营与拓展。探索新型期刊社群的运营,能为期刊深度融合提供用户体验反馈,提高期刊信任度与忠诚度,提升内容的传播力度与价值转化速度。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创新驱动教育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学习《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体会[J]. 科技与出版,2022(5):35.
[2] 尹琨. 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04-25.
[3]WEI R. Journal Work as Community Service for the Common Good and Academic Citizenship[J].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2016(1):1-6.
[4] 张连峰,李慧,遆云鹤. 基于虚拟学术社区的知识聚合模型构建研究[J]. 情报科学,2019(6):55-60+74.
[5] 徐美凤,叶继元. 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2011(13):67-71+125.
[6] 李庆军,万连城,王超,等. 基于文献计量的虚拟学术社区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J]. 情报杂志,2020(10):198-202.
[7] JUNCO 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quency of Facebook Use,Participation in Facebook Activities,and student engagement[J]. Computers & Education,2012(1):162-171.
[8] JUNCO R, HEIBERGER G, LOKEN E. The Effect of Twitter on College Student Engagement and Grades[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011(2):119-132.
[9] ARSHAD M, AKRAM M S. Social Media Adoption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Theoretical Insight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J].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2018(3):243-262.
[10] KOSMARSKI A, GORDIYVHUK N. Token-Curated Registry in A Scholarly Journal:Can Blockchain Support Journal Communities?[J].Learned Publishing,2020(3):333-339.
[11] ZHENG J,GONG J Y,LI R,et al. Community Evolution Analysis Based on Co-author Network:A Case Study of Academic Communities of The Journal of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J]. Scientometrics,2017(2):845-865.
[12]李靓. 社群经济下传统期刊的创新路径研究[J]. 出版科学,2017(4):69-72.
[13]李淑英.高校学报的生存困境及其超越:基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J]. 中国编辑,2017(10):57-62.
[14]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印发 《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18-03-20)[2022-10-22].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1211.shtml.
[15]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1)概述》[EB/OL].(2021-07-20)[2022-10-27].https://mp.weixin.qq.com/s/U57KVMlwPpjGuv-kqNX7gQ.
[16]夏德元,戚浩男. 短视频平台KOL图书营销传播效应及其启示:以抖音号“都靓读书”为例[J].编辑学刊,2022(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