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美再现粉红潮,他却栽倒

2023-01-05向骏

南风窗 2022年26期
关键词:里奇左翼拉美

向骏

53岁的秘鲁总统佩德罗·卡斯蒂略,日前遭弹劾下台,被首都警方拘押,受到叛乱罪等指控,并于12月8日首次出庭。秘鲁外交部确认他已请求墨西哥庇护。这与3年前玻利维亚前总统莫拉莱斯因选举舞弊风波,逃到左翼执政的墨西哥避难,颇有几分相似。

拉美政治的第二波粉红浪潮,在2022年第四季度既迎来高潮,也出现逆流。9月,美国指派的美洲开发银行行长遭解职,而智利旨在埋葬新自由主义的宪法草案公投未获通过,则同样代表着两种面向。

墨西哥前外长卡斯塔涅达2006年在《外交事务》杂志的文章称,拉丁美洲存在“两种左翼”,一种是民主/正确的,如智利皮诺切特垮台后的左翼政府,另一种是威权/错误的,如委内瑞拉查韦斯的左翼政权。

时隔16年,卡斯塔涅达又把拉美左翼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巴、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它们未获美国邀请参加2022年6月美洲峰会,引发轩然大波。尼加拉瓜已于2022年4月退出美洲国家组织。

第二类是有社会民主倾向者,包括南美ABC三国(阿根廷、巴西、智利)现任或下任总统。其中,2022年3月就任智利总统的博里奇,不仅怪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用兵,指摘古巴、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的人权问题,更邀请了遭尼加拉瓜奥尔特加总统驱逐的作家参加他的就职典礼。博里奇在选战期间,曾提到性别94次、经济增长仅9次。当老派左翼为那些声称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人辩护时,博里奇可算是不折不扣的民主拥护者。

而阿根廷的总统费尔南德斯,赞同博里奇的社会自由主义和哥伦比亚佩特罗的绿色环保主义。10月赢得大选的巴西前总统卢拉,11月在与政治盟友会面时也相当务实地称:“如果在2026年任期结束时,每个巴西人都能享用上咖啡、午餐和晚餐,我就完成了人生使命。”

第三类左翼包括墨西哥、秘鲁和哥伦比亚当局。墨西哥因《美墨加协定》的“毒丸条款”,恐难脱美国牵制。秘鲁的卡斯蒂略,站在极左的平台上呼吁制宪会议重写宪法,导致民众对他产生策划查韦斯式夺权的担忧,最终他被国会罢免,换上来一个背叛他的左翼人士。

至于6月当选哥伦比亚总统的古斯塔夫·佩特罗,是该国史上首位左翼总统。他上任后立即和委内瑞拉复交,9月重开与委内瑞拉陆路过境点,11月正式恢复哥委两国中断近三年的飞机直航航线,这些应该能反映他的倾向性。

同样是在拉美国家受益于全球原材料涨价的背景下,相对于第一波粉红浪潮,第二波粉红浪潮有疫情造成经济困难的大背景,因此务实者更容易生存下来。中国社科院巴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志伟认为,卢拉胜选无疑为拉美整体左转发挥了“固盘”作用,但也释出了一些“变盘”信号。

卢拉当选后,拉美人口最多的七个国家都将处于左翼领导之下。从智利总统博里奇到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都宣称新自由主义最终会“毁灭国家”,他们迫不及待地呈现出要带领国家“由右转左”的全面图景。

然而,秘鲁2018—2021年经历了五任总统。卡斯蒂略2021年7月就职以来,遭遇了3次弹劾、一次宪法起诉;其政府经历了五位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总理),其中任职最短的埃克托尔·巴赖尔上任五天,便因被指控家暴而宣布辞职。2022年11月,数以千计的示威者在首都利马街头呼吁罢黜卡斯蒂略,因为他史无前例地成为6起贪腐调查的对象。12月7日,卡斯蒂略宣布解散国会并筹备一个新的紧急政府,结果还是被弹劾下台。副总统迪娜·博鲁阿尔特倒戈有功,作为秘鲁首位女总统将继任至2026年。

卡斯蒂略下台前,有将天然气国有化的想法,称“要将秘鲁的物产归还国民”。这种资源民族主义的苗头并不少见。墨西哥总统洛佩斯曾谓“祖国的所有锂矿资源都要服务于墨西哥人”,他在2021年10月提出由政府垄断锂矿开采权益的宪法修正案;次年4月,参众两院通过锂矿国有化法案。此外,号称“锂三角”的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占世界锂储量的56%,是否成立类似“欧佩克”的“锂生产国组织”,值得关注。

2022年9月,智利新宪法草案公投未通过(62%对38%),就職才半年的总统博里奇沦为跛鸭。

讨论宪法草案争议前,先说明智利的行政区划分:一级行政区为16个大区,大区主席由总统任命,二级行政区分为56个省,三级行政区计346个市镇。

制宪会议代表2/3为左翼,难逃“太激进、无法代表智利社会”的批评。2022年6月制宪会议最后一次大会期间,共产党代表和保守党代表的激烈交锋中曾出现以下的总结:“我们现在的分歧比一年前开始时还严重。”

从政治架构看,宪法草案至少有以下两点疑虑:其一是终结参议院恐失制衡力量。2022年3月,负责设计政治架构的委员会所提的96项议案,遭大会否决了93项,其中包括“一院制国会”。宪法草案虽将参议院改为“大区议会”,然因其可能被边缘化而失去制衡力量,被视为权力“不对称”的设计。

其二是去中心化恐损及国家凝聚力。由于宪法草案赋予大区政府征税和发行债券等财政自主权,“大区”区长全部改为选举产生后,智利恐失去国家的凝聚力。

从经济层面看,智利至少面临三道难题。其一是从新自由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宪法草案将智利定位为社会主义且具环保意识的国家,因此政府将负责健保、住房及环保等事宜,问题是钱从哪来、如何承受财政冲击。博里奇当选总统主因之一,虽在于学运期间展现的领袖魅力,但提供免费高等教育甚至建立福利国家恐非易事。

其二是与生存高度相关的用水权利。智利是全球唯一宪法认定水是私有财产的国家。尽管2005年针对1981年《水法》做了重大改革,但开采能源和保护水仍面临严重冲突,因此成为2019年动乱导火线之一。新宪法草案虽认为水是“非营利的”,但定义不明。

其三是抗拒国际压力。智利2019年动乱根源之一是姓社姓资之争,博里奇在胜选演说中,重复2019年示威以来的基调和他的总统选战口号—“智利是新自由主义的摇篮,也将是它的坟墓”,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财团会坐视不管吗?

从社会层面看,智利过度强调原住民议题。根据2017年户口普查统计,自认是原住民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2.9%。拉美专栏作家安德烈斯·奥本海默认为,宪法草案将导致社会极化、经济停滞、资金外逃和贫富差距扩大,因此“最佳结果是新宪法未过关,另订不再分裂国家的原住民宪章”。

还应注意的是,博里奇2013年当选国会众议员,仅8年后就当选总统,不仅难以获得资历较深政客的信服,他与军警之间的关系更可能成为定时炸弹。从2011年学运到2019年全国动乱,军警和民众间始终存在严重的矛盾,学运领袖出身的博里奇能否提出明确的改革方案有待观察。其首任内政部长伊斯基娅·西切斯,因年纪轻(36岁)、极度缺乏经验而于公投失败后遭撤换,取而代之的是57岁的首都前市长卡洛琳娜·托哈,但她能否有效降低日益高涨的犯罪率有待观察。

综上所述,博里奇恐难在其任内埋葬新自由主义。

2022年美洲峰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主题是“为西半球建构具备可持续性、适应力、公正性的未来”。美洲峰会是北美、南美、中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在整个半球范围内的会议,这次6月峰会为第九届。

第一届峰会于1994年12月在迈阿密举行,当时风华正茂的克林顿总统正在享受后冷战初期美国独霸全球的风光。当年年初《北美自贸协定》已正式生效,克林顿因此在会中野心勃勃地提出“美洲自由贸易区”概念,尽管后来并未实现。

28年来,美国与拉美关系至少经历三个层面的重大变迁。

在地缘政治层面,本世纪初高涨的“粉红浪潮”,导致2013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向美洲国家组织致辞中宣告“门罗主义时代已结束”,并表示新的政策将视对方为平等伙伴、分担责任、不拘泥于意识形态。然而根据美媒2022年4月下旬的统计,大约1/3的美国驻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大使职位空缺,其中包括区域内最大经济体巴西和美洲国家组织的大使。看来,美国并未记取教训。

在地缘经济层面,美国有加强贸易管制之势,但并非处处顺利。2018年《美墨加协定》成功取代《北美自贸协定》,其中更包含了针对中国而设计的“毒丸条款”。但2020年特朗普打破惯例,提名美国人卡罗内参选新任美洲开发银行行长,还是引起多国不满。联名写信表示抗议的前总统,包括巴西前总统卡多佐、智利前总统拉戈斯、乌拉圭前总统桑吉内提、哥伦比亚前总统桑托斯,以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卡罗内上任不到两年,因与一名下属有亲密关系,于2022年9月遭解职。巴西央行行长伊兰·戈德法恩,11月当选为美洲开发银行下任行长。

在国际关系层面,变化主因在于中国快速在拉美崛起。2006年初“美洲对话”总裁彼得·哈金在《外交事务》一篇題为《美国正失去拉丁美洲吗?》的文章中警告:“许多拉美人士视中国为美国霸权的替代品。”2022年4月,阿根廷托尔夸托迪特利亚大学的托卡里安教授在题为《拉美不想要新冷战》的文章中抨击道:“美国再次依其传统的‘支持或反对我们’‘民主或专制’二分法,诱导拉美国家‘选边’。”

指称美国“诱导”算是客气的说法,“强迫”恐怕才是事实。以美国和古巴关系为例,1992年以来,联合国大会每年都通过决议要求美国终止对古巴的经济禁运,唯一例外是2020年因新冠疫情未对该问题进行表决。2022年表决结果是:185国赞成,美国和以色列一如既往投反对票,乌克兰和巴西弃权。这也说明,何以古巴领导人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11月下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成为二十大后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拉美国家领导人。

特别值得观察的是,阿根廷继2022年2月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后,6月又表达加入金砖国家组织的强烈企图。阿根廷如顺利成为金砖国家,将有利于中国和拉美地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里奇左翼拉美
江南书院
拉美,热情奔放的神奇之地
走进拉美
终极发明师
我是孤独的不妨告诉你,
左翼戏剧运动时期(1930-1935)
前期延安文学对左翼文学的继承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