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养老金落地,影响几何?

2023-01-05何小民

南风窗 2022年26期
关键词:储蓄养老金税率

何小民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比重不断提升,2021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4.2%,这也意味着我们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滑的趋势难改,让现收现付制的基本养老金账户收支承压。

当下中国养老体系的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也让社会各界对个人养老金政策颇为关注。事实上,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曾提出构建中国养老体系“三大支柱”的设想,提出要逐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但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养老金三大支柱发展失衡,其中,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一家独大,第二支柱发展偏弱,而第三支柱才刚起步。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3亿人,累计结存超过6万亿,而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分别在2004年和2014年才建立,且只有单位就业人员才能参与,发展偏弱。截至2021年末,企业年金的参与职工为2875万人,而职业年金的参加人数为4325万人。

在这种情况下,酝酿多年的个人养老金保险制度终于提上日程。11月28日,首批40家基金公司旗下129只获批的个人养老基金产品正式开售,吹响了养老第三支柱再次启航的号角。

早在2018年,就已有养老金融产品的试点,涵盖养老FOF、税延养老险等业务,但因税收优惠吸引力不够、覆盖面有限,试点效果不及预期,但客观上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最终落地打下了基础。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从2021年开始,个人养老金发展加速,而真正落地却在今年。4月,《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出台,随后,在11月4日,《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等4个文件密集发布,明确了居民参与流程、个人养老金业务范围、机构准入要求、税收优惠政策等,标志着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

不同于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的虚账实记,个人无法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投资,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是实账积累、账实相符,且个人自愿参与,个人能选择投资产品、确定缴费金融等。目前,只有36个先行城市(地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能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这些试点地区大多为沿海经济活跃地区或省会城市,其中,福建全省纳入,广东、浙江、山东、河北、辽宁各有两个城市纳入,四个直辖市也都在试点城市之列。

当下,个人养老金储蓄、养老金基金、养老金保险等个人养老金融产品也在有序落地。如11月28日开始,首批129只基金产品已发售;11月29日,农行、建行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青岛等5个城市正式试点推出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不过,试点阶段,单家试点银行特定养老储蓄业务总规模限制在100亿元以内;2023年1月1日起,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也将开启。

养老储蓄、养老金基金、养老金保险,与此前推出的养老理财,四大金融产品共同构成了我国个人养老金融体系。想要投资这些养老金融产品,上述36个城市符合条件的居民,需要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其包含两部分,一个是人社部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的个人养老金服务账户,与基本养老保险关联,用来记录个人养老金相关信息;一个是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提供资金缴存、个人养老金产品投资、个人养老金支付等服务。

这两个账户是相互“唯一”对应的,通过商业银行,参与人可以一次性开齐两个账户,而如果通过基金代销机构开户,参与人需要开一个交易账户,再和上述两个账户绑定。这就意味着,银行是资金账户的唯一开立机构,而银保监会公布的首批可以办理个人养老金开户的商业银行有23家。

可以看到,目前,这些商业银行围绕个人养老金开户的营销战已经打响。各大银行通过线下、线上渠道,通过各类开户优惠活动抢占先机。正如招行新任行长王良在2022年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提到的,如果“不做零售业务,现在没饭吃,未来也没饭吃”,显然,从这个层面,商业银行争夺个人养老金开户,不仅为它们的零售业务转型带来了新的可能,也可以通过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先发优势,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向前发展。

账户开通后,参与人可以选择按月、分次或者按年度缴存个人养老金,不过,每年缴存的最高额度不能超过1.2万元,而缴存额度是参与人享受税收优惠的前提。

相比2018年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此次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力度更大,主要表现在税前扣除额度和个税税率上。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按照月收入的6%或1000元标准扣除额度,而个人养老金是每年按固定1.2万元的额度。

在个税税率上,个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规定,收入的25%部分是免税的,其余75%按照10%的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实际个税费率为7.5%,而个人养老金的个税采用EET模式——简单来说,在缴费和投资环节免税,而在领取环节征税,且个人养老金领取时的个税税率从7.5%降为3%,对参与者而言,这无疑是看得见的优惠。

举个例子,深圳市民李小姐,35岁,税前收入20万,按照个人所得税的7档税率,适用20%的税率,假设不考虑投资的情况下,李小姐每年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缴存1.2万元,此时这部分缴存资金适用税率由20%降到3%,每年能省下税2040元。

不过,我国目前的七档个人所得税税率中,最低一档是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万元的,税率为3%;3.6万元~14.4万元的,税率为10%;以此类推,最高一档为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6万元的,税率为45%。从减税效果来看,毫无疑问,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更适合高收入人群避税。

当然,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缴存的资金以及因此产生的税收优惠,都不能立马取出,只有4种情况才能取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李小姐为例,如无特殊情况,她需要缴存20年后才能领取,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封闭式运营的20年里,她可以选择用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来投资理财,且投资收益不征税。

首批获批开展个人养老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有23家银行、11家理财公司、40家基金公司、6家保险机构、37家基金销售机构。具体来说,李小姐可以从这些机构买养老储蓄存款(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个人养老金专属储蓄产品)、养老理财产品、养老金基金产品、养老金保险。其中,储蓄类产品更多偏向于存款,期限长、安全性高,重在保值,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弱的人群;保险类产品重在保障,适合无法承担投资风险、期望稳定收益的人群;而基金和理财则属于投资类产品,预期收益更高,当然风险也更大。

从当前的政策来看,这些个人养老金融产品都经过相关机构的审批,其收益略高于市场同期金融产品的收益。以特定养老储蓄为例,这类产品11月29日开始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青岛5个城市试点,且要求参与人满35岁才可以购买,每人购买的上限为50万元,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类,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20年。

根据监管要求,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利率要略高于大型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不过,每家银行在不同试点地区分行推出的养老储蓄利率也不一样,如目前工行普通存款5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是2.65%,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5年期产品在合肥、青岛地区整存整取的利率是3.5%,在广州、西安、成都地区整存整取的利率是4%,均高于5年期普通存款产品的利率。

不难看出,个人养老金不仅有较大的减税让利,其能购买的投资理财产品,都有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核、监管,能让参与者在强制储蓄的同时,也获得一份稳健收益。不过,当下大部分人仍在观望,因为上述的让利和收益,都是以让渡缴存的个人养老资金20年的流动性为条件,这很大程度上考验着参与人的收入水平和理财水平。

众所周知,个人养老金不仅能弥补养老金缺口,健全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其资金账户汇集的长期资金,或将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如前所述,当前个人养老金可投资的产品涵盖基金、储蓄、理财、保险四类,随着个人养老金入市,它们能为资本市场带来多少增量資金?

据财新报道,按照《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21)》数据测算,中国居民年可支配收入超过3.6万元的比例约为16.34%,而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对这部分人吸引力大。假设这部分人顶格参与个人养老金,则每年有望为市场带来2万亿的增量资金。

这部分资金也注定将成为各方机构争夺的焦点,它们会流向何处?考虑到个人养老金的储蓄、基金产品才试点开售,养老金保险产品更是要到2023年1月1日才试点,不妨先看看养老理财产品。这方面,固收类资产仍是配置主体,占比达到80%。这也不难理解,个人养老金整体期限较长,且风险偏好低,必然会选择比较稳健的固收类产品。

不过,个人养老金对投资产品的需求依旧存在。据《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1)》,一些投资者认为,养老金融产品的收益偏低是目前养老投资最大的问题,如果要提升收益率,个人养老金的投资组合就需要增加公募基金等投资属性更强的产品。

事实上,这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更是美国养老第三支柱发展的经验。截止到2021年末,约37%的美国家庭都有IRA计划,数量接近4800万。IRA计划是美国第三支柱的代表,尽管IRA可以投资于保险、银行存款等,但是截止到2021年末,IRA计划投资共同基金的比例达45%,通过基金账户直接买个股、ETF、封闭式基金等权益资产达到46%。这就意味着,美国IRA计划的九成资金都流向了投资类产品,真正实现了投资养老。

毫无疑问,在这过程中,投资者会承担更大的波动风险。显然,当前中国的个人养老金参与者还没有做好准备,那么,留给养老金融机构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养老投资者教育,让参与者能学会接受长期持有投资,来熨平短期市场带来的波动。

回顾上世纪我国先后经历的三次婴儿潮—1950-1957年、1962-1975年、1981-1997年,其中,第二次“婴儿潮”的人口规模达到3.68亿。根据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这群 “60后”和“70后”将在未来的15年陆续步入退休阶段,而他们无疑是养老金融机构争夺的目标人群。

在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王洪栋看来,这部分人群的收入水平、财富积累相较于“40后”“50后”有跨越式提升,同时,他们已经具备多样化的资产配置意识,已成为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主要居民群体。

在退休大潮来临前,如何满足这部分人群多元化、个性化的财富管理和养老投资需求,将考验所有养老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也会影响万亿养老金入市的程度。

猜你喜欢

储蓄养老金税率
5月起我国将对煤炭实施零进口暂定税率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中国自7月1日起取消13%增值税税率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从黑水城文献看西夏榷场税率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养老金也可“弹性”领取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