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商投资正在加码

2023-01-05赖镇桃

南风窗 2022年26期
关键词:对华外资

赖镇桃

“千封邮件,不如一次见面。”

2022年12月,沿海各地开启了20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出海招商潮”。

市场嗅觉最高的,都是外贸大市。早在今年7月开始,宁波先后几次“组局”,带着当地外贸企业包机出海,奔赴日本、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参展,面对面洽谈、签单,拉回20亿美元的外贸订单总额。

苏州没有机场,却也“飞”得很快。11月下旬,苏州出发的外贸企业、招商小队,包机飞到了日本,短短一周内就签下了超10亿元的订单。

进入12月,政企组团“包机出海”更成为一股潮流,风靡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福建等经济大省。

包机出海,何以变得如此热烈?

原因无他,对于外贸企业和沿海城市而言,时间是最大的敌人。

每年年底,一般都是外贸抢单的“黄金期”,一方面,圣诞节、“黑五”等节庆活动,令海外消费量剧增,另一方面,海外大客户都会提前锁定来年的订单,为第二年的经营布局提前做准备。错过了年底这个关键节点,外贸企业无疑要进入寒冬。

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城市,也没有时间再等。今年开工的外资项目,基本都是往年簽约的存量项目。12月初,《宁波日报》的一则报道透露,国内外招商活动受限,客商来甬考察显著减少,受此影响,宁波外资项目储备不足,合同利用外资同比下降超20%。

外资,仍然是中国同全球经济深度嵌合的重要锚点。观察潮水的走向,更能理解中国经济的地理“奥秘”。

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抵达北京,开启就任以来的首次访华之旅。

振奋人心的,除了欧洲最大经济体释放对华友好信号之外,还有一同乘坐专机访华的“豪华阵容”:宝马、大众、巴斯夫、阿迪达斯、拜耳、德意志银行等12家德企高管。

确实,德企高管们并非空手而来。朔尔茨到访前后,一众德企巨头相继宣布“加码”对华投资,化工巨头巴斯夫猛砸100亿欧元,建设湛江一体化基地,刷新巴斯夫全球最大投资项目的纪录。老牌车企的“入局”最为积极:大众牵手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发力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宝马继6月里达厂项目之后,再宣布注资100亿元扩建电池生产,更传闻或将MINI在英国牛津的生产线搬到中国,势要夺回失去的电动车市场。

德企加码“押注”中国,一时之间有了争先恐后的架势。过去四年,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的对华投资,占到欧洲对华投资的近九成。2021年,德国凭一国之力,就撑起欧洲对华投资的近半壁江山(46%),成为过去十年对华投资增幅最大的欧洲国家。

不过,在一众“押注”中国的外资里,德资还不算最为迅猛的一个。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韩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的投资额增速排在前列。和德国高调进军不同,东亚邻居韩国反而在“闷声砸钱”。对比去年同期,今年韩国的对华投资直接翻一番(106.2%)。

韩资的大项目主要集中在半导体领域。早前接手英特尔大连工厂的SK海力士,今年5月大举“加码”,官宣在大连新建一座新的晶圆工厂,专门生产3D NAND芯片。2017年开始相继关闭多个在华工厂的三星,现在全力“押注”西安工厂;陕西省政府平台的消息显示,三星于今年10月申请的《三星(中国)半导体公司12英寸闪存芯片M-Fab项目》,申办状态为“审核通过”,产能扩建已经有了清晰路线图。

密集注资的背后,能源是广为人知的一大推手。而且,能源价格高企还有可能成为长期趋势。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近期发布的《全球能源安全报告》作出推断,化石能源多年来投资不足的影响将持续发酵,近中期能源价格难以大幅回落。

能源因素之外,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应用经济学院副研究员张宇向南风窗记者表示,外资大量流入可以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作出分析。从国际层面看,欧洲、日韩需要在中美博弈过程中寻求平衡,所以会采取两边加注的策略。接下来,美国还有可能继续收紧高新技术领域的对华管制,因此日本、韩国的跨国公司会有一些提前的产业布局,先将部分产业链转移至中国,来规避可能的技术阻断。

国内层面,对外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负面清单逐渐缩小、外资股比限制放松、外资审批流程简化、国内产业配套能力的强化,以及优质的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等,都增强了我们国家对外资的吸引力,张宇补充道。

2008年,老工业基地重庆,走到了一个瓶颈期,钢铁、煤炭、建材等主导产业面临产能过剩。但通过富有智慧的招商措施,富士康、宏碁、华硕、广达等电子产品代工厂、整机商、零部件厂商云集山城。重庆不仅“赌”赢了,还做到了“全球每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重庆造”。

一家外资龙头的进入,激活一个产业集群,类似这样的故事在中西部已不罕见。

这些年,乘着国家政策支持、沿海产业转移、中西部基础设施完善的“东风”,内陆似乎正成为外资流入的新热点。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2.4%、33.6%和26.9%,中西部利用外资的增速远高于东部地区。

那么,外资的流向发生转变了吗?曾经作为对外开放前沿的东部,还是跨国企业的首选吗?

2021年年底,普华永道对多家在华日企发放调研问卷,了解其在华的经营状况、发展计划,结果显示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还是日企未来投资优先考虑的前两大区域经济集群。

外资巨头们的投资地图也很直观。且看2021年德企对华投资三巨头——大众、巴斯夫、宝马,大众系在国内有11个整车厂,东部的上海、南京、扬州、宁波、天津、青岛、佛山就坐拥9个。巴斯夫在华有31个生产基地,其中六大主要生产基地,只有一个落点西部城市重庆。宝马在国内的生产基地只有一个,也即属于东部环渤海地区的沈阳。

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2》显示,2021年,东、中、西部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比分别为84.4%、6.2%、5.3%。显然,外资来华,东部地区依然是主场。

对此,有观点给出分析:由于深处内陆,在当前“海洋经济”盛行的情况下,叠加铁路、机场数量比较少,客、货运量不活跃,中西部在硬件方面的交通成本仍然相对较高。中部吸收外资的增速高于西部,也是因为中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配套更容易,而西部产业基础的沉淀力相对差一些,与国外市场的对接水平不高。

不过,外商投资中国的版图,细微处正在起变化。在张宇看来,国内城市利用外资正在形成这样一种梯度格局:进入一线城市的外资主要是总部型的跨国公司,除了特斯拉落户临港这样的个别项目,大規模制造基本不会落户一线,而是选择东南沿海、中心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它们的土地和劳动力价格在可接受范围内,但临近发达地区的市场、有供应链优势。

而在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外资主要落地装备制造等偏产业链上游的项目,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地原有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这些外资项目面向的市场、上下游供应链可能集中在国内,对海外运输的时效要求不那么高、不甚严格。同时,一些对环境、人文资源有较高要求的特色农业、康养保健、清洁能源以及文旅等产业,以及相对不太看重地理区位、交通条件的数字化产业,也随着我国服务业的开放以及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有了渐趋西移、东数西渐的趋势。

制造业,正成为各国资源争夺的新焦点。

就连早已开启“退二进三”的欧洲,也罕见地有了让制造回归的转向。一方面,更清洁、高技术和更小规模的生产制造正在回到欧洲城市的街区、废旧厂区甚至办公楼、住宅公寓;另一方面,航空铝材、涉及半导体集成的高端电器等尖端制造,仍然会留在欧洲。

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同样在疯狂“收割”制造业。最近动作最大的当属台积电赴美设厂,猛砸400亿美元,升级亚利桑那州的晶圆厂,未来数年计划量产4nm和3nm进程芯片。12月6日,首批半导体制造设备抵达美国工厂,迁机仪式上,苹果、英伟达、阿斯麦、美光科技的CEO们悉数到场为台积电“站台”,拜登难掩喜悦地说:“伙计们,美国制造回来了。”

但制造业是否真能在美国落地生根,变数着实不小。11月,台积电给美国商务部的一封信谈到,美国工厂正面临建设成本高昂、人力短缺等问题,宛如遭遇“诞生的痛”。波士顿咨询的一份报告则显示,在中国建厂和运营的成本比在美国低37%。

成本高企、基础欠缺,台积电奔赴美国之举,原因显然有非经济因素。而更多跨国企业和中国的深度嵌合,已经是生产经营的必然选项。

“果链”,某种程度像是外资在华的晴雨表。这些年,苹果代工厂外迁的传言此起彼伏,但事实上,中国在苹果代工链上的地位依然稳固。对于苹果来说,要在中国以外找到一家规模够大、能力可靠、可以完成NPI的制造商,帮助苹果实现新产品从图纸到量产制造,仅就这一点,难度都不小,至少目前来看,印度、越南都还完成不了。

但当发达国家也在加入对高技术制造业的争夺,国内的压力不言而喻。而且,从张宇的观察来看,过去不少城市引进外资后,本地产业完全沦为外资龙头的加工配套,原有本土产业链的完整性、自主性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怎样更好地招引、利用外资,成为一大命题。

他也尝试给出几大方向:首先是招引外资注重遴选,考察企业的技术实力、市场规模、发展前景、产业带动能力和地方产业的适配度。而在引进外资后,注重用市场化的方式释放正向作用,比如激励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建立广泛的产业关联、实现国内价值链与国际价值链的深度互嵌、鼓励人才在内外资企业间的自由流动、习得成熟的技术研发、管理经验,以及借由外资流入激发国内企业对标学习的潜力,培育关键领域的本土企业等。

显然,欧美、东亚的外商们都很清楚,在全球多数产业的供应链上,中国的优势并不是谁都可以拥有。

猜你喜欢

对华外资
美行业协会众声反对白宫新的对华关税威胁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青岛外资简史
商务部:中方欢迎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
青岛外资简史
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原因及我国对策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华和解政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