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核桃的历史渊源、文化及发展*

2023-01-05王树芝

农业考古 2022年6期
关键词:核桃油胡桃核桃

王树芝

核桃(《纲目》),又名胡桃(《千金·食治》)、羌桃(《名物志》)、万岁子(《花镜》),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随着植物考古和环境考古研究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考古遗址和地层中出土了核桃树木遗存,从而为我们认识核桃的悠久性及核桃的起源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核桃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勤劳、智慧的先辈积累了丰富的核桃利用经验,创造了灿烂的核桃文化。深入挖掘中国核桃历史文化,对于核桃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美丽的中国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是核桃的一个起源地

根据《中国核桃种质资源》一书,我国核桃属植物分为3组9种,分别是核桃组:核桃(Juglans regiaL.)、泡核桃(J.sigillata Dode);核桃楸组:核桃楸(J.mandshurica Max.)、野核桃(J.cathayensis Dode)、麻核桃(J.hopeiensis Hu)、吉宝核桃(J.Sieboldiana Max.)、 心 形 核 桃 (J.cordiformis Max.);黑核桃组:黑核桃(J.nigraL.)、函兹核桃(J.hindsii Jeps.)[1](P1-16)。关于核桃组的泡核桃为中国原产国内外学者均无异议,唯有核桃组的核桃,其原产地众说不一。究其原因,是由于西晋时期张华撰写的《博物志》记载:“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2](卷六,P22)以及东晋的葛洪撰写的《西京杂记》记载:“胡桃出西域。”[3](卷一,P3)因此,自此以后,《本草纲目》《群芳谱》《齐民要术》[4](卷四,P41)等许多典籍中大同小异地记载了中国的核桃栽培起源于西汉时期,即张骞自西域带回后,我国开始有核桃栽培。古往今来,以讹传讹,人们就有了同样的认识。然而比《博物志》早300多年,与张骞出使西域同时期的司马迁的西汉史学巨著《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均未提及张骞带回核桃一事。譬如《史记》载:“以蒲陶(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馆旁尽种蒲陶、苜蓿。”[5](卷一百二十二,P1188)《汉书》 有同样的记载:“汉使采蒲陶、目宿(苜蓿)种归,天子以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蒲陶、目宿离馆旁,极望焉。”[6](卷九十六上,P1473)那么中国是否是核桃(JuglansL.)包括核桃(Juglans regia)在内的一个起源地?“眼见为实”的客观材料更有说服力。

(一)核桃化石的发现

植物化石是研究古植物的重要材料。植物的各个器官都有可能被保存在地层中形成植物化石,如孢粉、木材、叶片、花、果实、种子等。通过植物化石的研究,可以确定植物种属,了解植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根据《中国植物化石》第三册,核桃属植物在地质年代古近纪始新世(距今约1200万年—4000万年)和第四纪(距今约200万年—1200万年)已经有6个种分布于中国西南及东北各地,这6个种是披针叶胡桃、胡桃楸、短果胡桃、长果胡桃、山旺胡桃和鲁胡桃(图1)[7](P73-78)。其中,古近纪渐新世山旺胡桃(Juglans shanwangensis Hu et Chaney)的叶片化石(图2)和3个炭化坚果与现代核桃(Juglans regiaL.)极为相似。这与在欧洲和北美新生代地层出露的与现代核桃近似的叶片和果实化石是异地同物,殊途同归的[8](P89-93)。

图1山旺村地层出露的胡桃及叶化石

图2地层出露的披针叶胡桃(a和b)和山旺胡桃叶化石(c和d)

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是历史文化名邦,在其三岔河镇曾发现了大量的叶化石(见次页图3)。其叶片特征与当地泡核桃(J.sigillata Dode)叶片特征进行比对(表1),除了主脉与二级脉的角度稍小于现代泡核桃外,其他叶片特征几乎相同,拟似泡核桃叶片。

图3三岔河镇地层出露的叶化石(左1和2)与泡核桃叶(右1)

表1化石叶片特征与泡核桃叶片特征

由于出露的胡桃叶化石没有明确的地层层序,不能确定其绝对年代。然而,从地层表上看,第四纪没有发现过植物化石,只有泥炭,而古近纪和新近纪有植物化石[9](P293)。因此,可以推断核桃叶化石属于古近纪或新近纪。

总之,从化石的发现,说明中国早在古近纪渐新世就有核桃分布,有核桃组的核桃(Juglans regia)和泡核桃(J.sigillata),并非文字记载的汉代张骞带回的核桃。

(二)西汉以前核桃花粉的发现

除了叶子和果实,孢粉也是植物的一种“活化石”。通过对低等植物的孢子和高等植物的花粉的大小、形状、壁的结构(如萌发孔、壁的分层和纹饰)等特征的观察分析,能确定植物的种属。由于组成孢粉外壁的孢粉素性质非常稳定,使得孢粉化石在沉积物中常见。在古近纪的始新世到新近纪的上新世地层中发现了核桃和核桃科的花粉。如江西清江地区始新世地层、新疆准噶尔盆地古近纪的渐新世下缘岩组以下,北京地区始新世—早渐新世—全新世地层、陕西兰田毛东村早渐新世地层以及伊春、长白山、辽宁省清源县全新世地层中都曾发现核桃、枫杨、化香树等花粉[10](P28-34),河北黄骅盆地始新世至渐新世的孢粉组合中也出现了核桃花粉[11](P1-7)。此外,西汉时期以前,中国有多个省份和地区地层中发现有核桃花粉(见次页表2)。

(三)核桃果核、木材和木炭遗存的发现

植物大遗存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就可进行观察研究的植物遗存。核桃果核、木材和木炭属于植物大遗存。核桃果核的分析是根据种子大小和表面结构和纹理以及鉴定者本身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进行判断。木材和木炭分析是根据核桃三个切面细胞和组织的构造特征,结合现代木材图谱和构造特征描述进行判断。由于核桃果核和木炭来自文化层,是人类行为活动所致,所以核桃大遗存不但能判断核桃的存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或旁证古代先民利用或食用核桃。西汉以前发现核桃遗存的遗址和相关信息(见第18页表3)。

在汉代之前就发现了如此多出土核桃遗存的遗址,很自然地,在汉代之后许多遗址也出土了核桃。如新疆下坂地汉唐时期墓地随葬品中出土了4枚核桃[38](P17),唐长安城郊隋代李静训墓出土2枚核桃[39](P24),都兰吐蕃一号墓出土了38枚核桃[40](P14-26,P31),新疆库车县城东北却勒塔格山南麓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苏巴什佛寺遗址出土了一些核桃壳以及宋代开封顺天门遗址出土了1枚核桃。

从以上核桃树木遗存的发现,有理由说我国是核桃的起源地之一。我国的著名核桃专家郗荣庭先生也持有相同观点[8](P89-93)。

(四)有关核桃的文献记载

核桃的文字记载从汉代开始。上林苑是中国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其始建时间无从考证,但至迟在秦惠王时期(前338—前251年)已经存在,在汉武帝时期(前140—前87年),上林苑园林建设达到极盛,种植花木2000余种,其中就有核桃(Juglans regia)[41](P4-56)。明代核桃逐渐成为山东的主要果树之一,有“胡桃出齐、兖、青三郡,青州为佳”之说。云南南诏大理地区的核桃在宋代就已经成为大宗商品和贡品,如明代杨鼐(有人认为是杨鼎)所著《南诏通记》记载:宋代段思平“获商人遗以核桃一笼”[42](P87)。清代文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校注》中写道:“核桃,以漾濞江为上,壳薄,可捏而破之。”[43](P238)(漾濞江为澜沧江的分支,自云南丽江县西境分派东南流,至邓川、大理西北称漾濞江,下流与澜沧江合。)在《新纂云南通志》卷六十一《物产考四》记载:“核桃属胡桃科,一名胡桃,落叶乔木类也。果壳薄,果仁丰腴。漾濞、合江产者最佳,为滇中有名之坚果,每岁合计产量约三百四十万斤,巧家年产核桃油亦在数万斤。”[44](P91)

表2西汉时期以前出现核桃花粉遗存的信息表

在陕西、山西、云南等省,还有许多参天古核桃树。漾濞县、大姚县自然条件优越,核桃资源丰富,被人们誉为“核桃之乡”。在平坡公社高发大队罗家村以西的地边有一株已经历了数代人的大泡核桃空心树,北约三百公尺处的地中间,伫立着一株雄伟挺拔的泡核桃树,当地群众称为“泡核桃王”,在太平公社构皮大队里箐口海拔二千三百米处的滑皮铁核桃,相传已有三百多年树龄[45](P31)。再如楚雄大姚县至今还尚存很多300多年生的古核桃树[46](P164-174)。

因此我们说,中国是核桃起源地之一,核桃是我国的一个优良乡土树种。

二、典籍中有关核桃利用的记载

核桃为人类提供食物、医药、能源、木材以及其他产品,除此之外核桃还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先民与核桃树木朝夕相伴,积累了丰富的核桃利用经验。

(一)核桃仁

1.黑须发、利小便、去五痔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食核桃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多食利小便,去五痔,捣和胡粉,拔白须发,内孔中,则生黑毛。”[47](卷三十,P1305)

2.治疗肠风痔漏

许国桢的《御药院方》记载:“愈痔散,治男子妇人一切肠风痔漏,无问新久,皆可服之,立效。南乳香别(另)研,槐花微炒,木香,商枳壳麸炒去穰,鹤虱,筚澄茄去蒂,白芜荑各一两,以上各药为细末。始服后,先嚼核桃一个,次用热酒一盏,调药二钱,空心(腹),食前,日进一服。忌发热风动气等物。”[48](卷八,P133)

表3西汉以前遗址出土核桃大遗存信息表

3.治风寒湿毒与血气搏,筋骨缓弱,四肢酸、疼、痒、痺

小附子去皮,生草乌头炮去皮脐;苍术炒,牛膝酒浸、焙;川芎、当归、天麻各半两;防己、白芷、黄芪、蜜炙;全蝎焙,各一分。以上研末,每一钱黑豆淋酒调下,兼用核桃肉研,酒下。[49](卷四,P80)

4.茶中配料

遵义仡佬族自古就有茶食传统。“擂茶……今郡人食擂茶者,杂茶芽、花椒、鸡苏、脂麻研之,间加胡桃肉,火麻亦可研。”[50](卷十八,P377)

(二)核桃油

核桃仁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核桃油。

1.核桃油可食

徐霞客在云南进行了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考察。《徐霞客滇游记》记载:“澜沧江从顺宁西北境穿其腹而东,至苦思路之东,又穿其腹而南,至三台山之南,乃南出为其东界,既与公郎分蒙化,又南过云州东,又与顺江分景东。郡之经流也。郡境所食所燃皆核桃油。其核桃壳厚而肉嵌,一钱可数枚,捶碎蒸之,箍搞为油,胜芝麻、菜子者多矣。”[51](第十册上,P663)其中,顺宁府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辖境包括今云南省凤庆、昌宁、云县;蒙化城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镇境内;景东,今景东彝族自治县,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

2.核桃油润发、乌须发

宋代刘斧撰写的《青琐高议》记载“用紫芝蔴、胡桃油、黑松子、乌沉香合为润发油,黑而复香,蜀中以二油入进,后中贵窃卖民间,富儿亦用之,宫中呼锦里油,民间呼西蜀油,后明皇入蜀,此亦先兆之也。”[52](青琐高仪前集卷之六,P31)再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乌须发:用五倍子一斤研末,铜锅炒之,勿令成块,如有烟起,即提下搅之,从容上火慢炒,直待色黑为度,以湿青布包扎,足踏成饼,收贮听用。每用时,以皂角水洗净须发,用五倍子一两,红铜末一钱六分酒炒,生白矾六分,诃子四分,没石子四分,硼砂一分为末,乌梅酸榴皮煎汤调匀,碗盛重汤,煮四五十沸,待如饴状,以眉掠刷于须发上,一时,洗去,再上,包住,次日洗去,以核桃油润之,半月一染,甚妙。”[47](卷三十九,P1602)还有,明代高濂撰写的《遵生八笺》记载:“猿猴上树方:取黑牯牛胆一个,入槐子一两焙,五倍子炒焦去烟一两,石榴皮五钱焙,白矾一钱,共为细末,装胆内,扎口吊起,阴干一十四日,先将铅打一罐,将胆内药物尽倾入罐,去胆皮,再加核桃油一小盏,桑霜三钱,麝香一分,搅入胆药内,封罐,重汤煮,一炷香(工夫),取起,须白用肥皂汤汤洗洁,以猪脬或鸡食袋油纸包,手指蘸药捻须下半节,不必近根,自然上去,其黑如漆,胆用十二月取者为佳。”[53](雅尚斋遵生八笺卷之十八灵秘丹药笺下卷,P444)

3.核桃油治耳中肿或生疮

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记载:“以白矾烧灰研细,毎用少许以苇筒吹耳内,日三四次,或以绵裹塞耳中,生疮者,胡桃油调药著耳。”[54](卷十八,P247)

4.用核桃油助造纸、作画

宋代苏易简撰写的《文房四谱》记载:“亦常闻造纸衣法,每一百幅用胡桃、乳香各一两煮之,不尔,蒸之亦妙。”[55](卷四纸谱三,P36)品行恶劣但才华横溢的祖珽长于以核桃油作画,如《北齐书》中记载:“珽善为胡桃油以涂画。”[56](卷三十九列传第三十一,P210)可能祖珽善于用核桃油调制颜色,《北史》记载:“祖珽为典御,奏造胡桃油。”[57](卷六下之上木部,P330)

5.核桃油为装饰油

《物理小识》记载:“茶源石徽州取作牌坊,久则流出铁浆或成块突出,又黟县石取作门槛阑干,其色蓝,以核桃油摩之,则如漆黑。”[58](卷七,P131)《河朔访古记》引《邺巾记》曰:“北齐起邺南城,其瓦皆以胡桃油油之。”[59](P15-24)(邺南城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和河南省安阳县交界处)。宋代何薳的《春渚纪闻·铜雀台瓦》也记载:“相州,魏武故都,所筑铜雀台,其瓦初用铅丹杂胡桃油捣治,火之,取其不渗,雨过即干耳。”[60](卷九记研,P59)

(三)文玩核桃

文玩核桃泛指具有文雅玩赏特质的一类核桃,麻核桃为其中的重品,还包含核桃楸、铁核桃等。文玩核桃是文人雅士把玩之用,民间艺人雕刻的艺术珍品。长期把玩核桃,能够促进手部血液循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如清代郭广瑞撰写的《永庆升平》记载:“从北边楼上跳下了一个老头儿,身穿青洋绉大褂,漂白袜子,青缎子双脸鞋,手里揉着一对核桃,年约七旬以外,面似仞铁,重眉大眼,一部银髯。”[61](卷三,P36)形容老人健硕的样子。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乾隆把玩的麻核桃雕刻珍品。核桃还用于玩耍,如清代李海观撰写的《歧路灯》记载:“小主人日日在门前耍核桃,放花炮,弄灯笼。”[62](卷二,P52)

(四)分心木

分心木(图4)又名胡桃夹、胡桃衣、胡桃膜,是胡桃果核内的木质隔膜,呈薄片状(图四)。表面淡棕色至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泽。质脆,易折断,气味微苦。《山西中药志》记载:“分心木,利尿清热,治淋病尿血,暑热泻痢。”《本草再新》记载:“分心木,味苦涩,性平,无毒。入脾、肾二经,健脾固肾。”《中药材手册》记载其有:“治遗溺,崩中下血。”《天津中草药》记载“固涩收敛,治遗精,尿频,带下”。[63](P31)之功民间有用其泡水喝的习惯,如《金瓶梅》记载:“西门庆坐下,妇人又浓浓点一盏胡桃夹盐笋泡茶递上去,西门庆吃了,妇人接了盏,在下边炕沿儿上陪坐。”[64](卷八,P285)现今,核桃产区仍以分心木泡茶招待客人。

图4核桃分心木

(五)核桃壳

核桃壳治肠风下血。如《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记载:“核桃壳、茧退、皮鞋底、赤鸡冠花,以上四味烧灰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空心下。”[65](卷九,P41)

(六)生胡桃皮

生胡桃皮也就是青核桃皮,含有某些药物成分,在中医验方中,称之为“青龙衣”。《方脉正宗》记载治水痢不止:青胡桃皮一两,捣碎,铁锅内微妙(炒),再捣细。每早服三钱,白汤下。《救急方》记载治疬疡:青胡桃皮,捣之,并(入)少许酱清和硇砂,令相入。先以泔清洗之,然后敷药。《纲目》记载,治白癜风:青胡桃皮一个,硫黄一皂子大。研匀,日日掺之,取效。明代王肯堂撰写的《证治准绳》记载有乌发作用。“黑云散:五倍子炒,百药煎,生胡桃皮,青石榴皮,诃子肉,青木瓜皮,青柿子皮,何首乌,猪牙皂角(炒黑),青矾,细辛,水银各等分,以水银入石榴皮内,月余,再以榴皮晒干,同诸药研末,炼蜜丸,如小钱大。常于木炭灰内焙养,勿得离灰。如要乌须发时,先用皂角水洗净,次用热酒调化涂之,好热醋亦可。”[66](卷三十八,P1106)此外,生胡桃皮味涩驱鸟虫,清代高士奇撰写的《北墅抱瓮录》记载:“核桃叶厚而多阴,瀛山馆前隔岸土冈隆起,杂树森立,核桃亦种其中,园多鸟雀,诸果熟时,辄被摧啄,惟核桃以味涩得免,盖外炫者易败而中固者不伤,虽小物亦足感耳。”[67](P3-4)

(七)核桃木

核桃木坚硬而致密,重量适中,性韧,不易开裂,纹理直或斜,细腻而含蓄,色泽灰淡柔和。

可以做器物。如《植物名实图考》载:“胡桃,北方多有之,唯永平府所产皮薄,谓之露穰核桃。木坚,作器物良。”[68](卷三十一,P293)《礼部志稿》记载,皇太子嘉礼,皇太后需赐宴,供用的器皿材质、数量和重量是有要求的,“托里胡桃木椀(碗)四个,六十四两重;楞边胡桃木托四个,五两重;托里胡桃木钟子二对一十一两重”[69](卷二十,P281)。再如《航海述奇》记载“谢别,将出门,各赠糖果一匣,无非五色糖块,惟匣则核桃木,金锼银镶,制法精工可爱。”还记载“地方官与巡捕往察之,见屋中核桃木小棺十三,各殓死猫”[70](八述奇卷十四,P1763)。

可以制作置枪的木床。如《清礼器图式》对“树鸡神花奇枪”进行了描述:“铸铁为之,重六斤,长三尺五分。口鋄金莲瓣,前起脊,后八棱,加星斗。鋄金素火机,受药二钱,铁子三钱八分。核桃木床,末饰以鹿角;榆木叉,末饰以羚羊角。”[71](卷十七,P195)

(八)胡桃树皮

春天砍伤胡桃树,流出来的树液(胡桃汁)能使头发变黑。如《开宝本草》记载:“春月研皮,(胡桃汁)沐头至黑。”[72](卷一百三,P2106)

(九)核桃树

元代王沂的《伊滨集》有一篇对核桃树和果实的赞美诗《胡桃木赋》:“吾庐之阳峙嘉植兮,受命于天物莫比兮,修干巍峨巨叶旎兮,屹如承天中立不倚兮,鸱枭不集矧毒螫兮,远彼邪恶斯明哲兮,累累佳实荐之珍兮,膏以自泽徳润身兮,厥材之良剖牺尊兮,不青不黄而自文兮,林林天壤寓奚异兮,或断沟中万乘器兮,使然者谁抑偶置兮,曷若斯木徳之备兮,明告君子以为类兮。”[73](卷一,P4-5)赞美核桃树体巍峨,树干挺立,叶子巨大、繁茂,果实累累,有营养,滋润身体,木材优良制作牺尊,启示人们要像核桃树一样才德兼备。

(十)核桃纹饰

披毡是牧羊人的遗俗,毡上经常有许多与其息息相关的动物、植物纹饰,其中就有核桃纹饰。如宋代周去非撰写的《岭外代答》记载:“西南蛮地产绵羊,固宜多毡毳,自蛮王而下至小蛮,无一不披毡者,但蛮王中锦衫披毡,小蛮袒裼披毡尔。北毡厚而坚,南毡之长,至三丈余,其阔亦一丈六七尺,摺其阔而夹缝之,犹阔八九尺许。以一长毡带贯其摺处,乃披毡而系带于腰,婆娑然也。昼则披,夜则卧,雨晴寒暑,未始离身。其上有核桃纹,长大而轻者为妙,大理国所产也,佳者缘以皂。”[74](卷六,P40-41)

从典籍记载看,核桃全身是宝,先辈与核桃朝夕相处,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利用经验,为大力发展核桃产业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三、大力发展核桃现代产业

我国是核桃的一个起源地,核桃是一个优良的乡土树种,古代先民积累了丰富的核桃利用经验,这些方面为大规模栽培核桃和利用核桃提供了保障,在此基础上,对核桃进行深加工,进一步促使核桃产业向多方向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

(一)发展核桃饮食业和医药产业

核桃药食同源,在食用的同时也起到药用作用,满足人类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因此,要大力发展核桃饮食业,研发各种核桃菜肴,核桃糕点等。更重要的是重视核桃的医药产业,利用核桃的枝叶、花和核桃果实不同部位,结合其他的药用植物共同开发出便于携带和食用的纯天然医药产品。

(二)发展核桃工艺品制造业和文玩业

核桃是贵重木材,纹理通直,花纹美观,细腻而有光泽,易于加工,木材不翘不裂,坚韧而富有弹性,耐冲击,可以制作雕刻家具及各种精美的工艺品。玩核桃能起到舒筋活血、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作用,在人们日益追求健康和高的生活质量的今天,工艺品制造业和文玩业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三)发展核桃其他产品

开发建筑材料、家具的保养、颜料等产品。

(四)发展核桃生态旅游产业

一方面,核桃树体高大,枝叶繁茂,树姿雄伟,干直圆满,叶荫浓,核桃树依山顺势从谷底向上延伸,连绵不断,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景色迷人,形成了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有人们与核桃共生的人文生态。在几千年的核桃栽培利用中,由于其形态、特征、果实及材质等逐步被人们认识,原本是自在之物,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思想观念联系越来越紧密,并由原来单纯的树木演变为多彩的文化现象,其自身也就完成了由物质到文化价值的转变。如先辈认为核桃在他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崇拜核桃,把核桃纹饰织在挡风驱寒的毡上;王沂赞美诗“胡桃木赋”启示人们要像核桃树一样德才兼备;我们的先民把核桃称为“神果”,用于换物兑粮,充饥续命,把核桃树尊为“神树”,把核桃作为圣果,作为吉祥幸福的特征,把核桃作为“孝道”之物,拜谒看望老人,要带一些核桃。因此发展核桃生态旅游是通过开展核桃生态体验、生态认知、生态教育,旅游者既获得身心愉悦,又获得道德情操的熏陶及核桃文化的传承,使农民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也增加经济收入。

总之,我国是核桃的一个起源地。核桃是我国传统的优良乡土树种,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和很高的利用价值,对于建设美丽的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视核桃栽培和加工,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既教化后代,也服务当代,意义甚为深远。

(致谢: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林业科学院林研所核桃首席专家裴东研究员的帮助。云南省楚雄州林业局局长李光彪、副局长文萧翰、高级工程师代家泽,楚雄州林科所所长施庭有、副所长白永顺、云南省林科院研究员陆斌及赵文革、宋晓波等同志在取材过程中给予了巨大帮助。感谢北京大学夏正楷先生对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三岔河镇发现的叶化石地质年代的指导。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猜你喜欢

核桃油胡桃核桃
我国不同产地核桃油与铁核桃油营养成分的分析比较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核桃油储藏氧化稳定性研究进展
不同干燥方式对核桃仁及核桃油理化品质的影响
《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五大场景
核桃油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甜蜜の烘焙课堂
黄龙核桃
胡桃夹子的规律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