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视角下宿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路径研究
2023-01-05张洁慧
张洁慧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宿迁是全国唯一拥有大运河3个历史阶段不同主航道的城市,是苏北航运的黄金水道和南水北调的主要通道。数字信息化时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要输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以期实现与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耦合效应。
1 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发展的现状
方案引领、政策应先行,地方在制定相关规划、项目投资中涉及多个部门,沟通协调难度较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导致融合发展的关系不明确,耦合效应无法彰显。同时据生态环境部门披露,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区域存在磷石膏露天堆存、违规挤占滨河生态空间、城区雨污混排影响大运河水环境等问题,对运河水系水质造成威胁,影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缺乏数字化顶层规划设计,文化旅游产品智能化、新颖化的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大运河古村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文化特色的传播上,不能打破信息壁垒,无法实现信息的自由流通,因此阻碍了村民对“家门口”运河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无法实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机融合。
2 数字赋能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实现路径
2.1 借助数字化管理平台构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借助数字化管理平台充分关注大运河文化发展,以及沿线乡村振兴问题,形成专项功能模块体系。在产业发展、城镇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污染排放标准等方面制定统一规划;加大金融政策和科技扶持力度,探索PPP模式设立专项基金;数字化管理平台中建立大运河文化建设监测预警平台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动态管理和考核。从规划、政策扶持、过程管理等角度构建“三位一体”的体制机制,确保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2 打造沿线乡村文化空间,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挖掘形成文旅产业新形态
在大运河沿线建设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地缘关系的文化活动、精神生活的空间和场所,将文化空间作为一个既存在当下,又有历史传承,立体的、丰富的、可感知、可触碰的生产生活的场域。同时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兴起的直播平台向受众传播,不仅有利于形成文旅产业新形态,更有利于大运河文化底蕴的挖掘与传承。
2.3 构建从大运河历史文化景观的数字化采集到数字化展示与互动的平台体系
构建宿迁市大运河历史文化景观的数字化设计、数据采集与大数据管理平台。以数字化为门径,通过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宿迁市大运河历史文化景观的空间数据和时间数据;利用计算机图形、电脑动画等形成景观信息模型对大运河历史文化景观进行数字化表达;利用VR等虚拟现实技术对大运河历史景观进行“复制”,实现逼真的虚拟数字化展现。
2.4 以数字治理为基础促公众参与,形成大运河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共享共治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优势,搭建各种吸引社会公众开展互动交流的参与平台,并在海量数据挖掘分析中,找准社会公众的真实需求,是实现宿迁市大运河历史文化景观的公众参与,形成大运河文化与乡村文化共享共治的突破口。利用与互联网有关的展示平台,使大运河景观风貌以及风土人情可以更全面和直观地展示给大众建设开放和互动的平台,通过数字治理也可以将公众的智慧变为现实。
3 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评价指标研究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系统性工程,其成效评价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指导作用。通过构建具体指标,并采用科学方法确定指标层次权重,可以进一步明确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指向,科学推动文化带建设可持续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适时增加数字化发展评价导向,将助推文化建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更好地助力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发展。
3.1 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评价指标的构建
在数字赋能视角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的评价,需要以文化维度为核心和引领,以生态维度作为重要内容,综合考虑数字化发展和社会发展这4项一级指标,并因地制宜围绕一级指标框架进行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设计、调整和取舍,结合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际设计评价指标。笔者参考部分张春龙(2021)所构建的评价维度及评价指标,结合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际,设计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
表1 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评价指标
3.2 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评价指标权重时可以借助层次分析法采用如下步骤。
第一步: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按照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评价体系的4个一级评价指标、9个二级评价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的结构来逐次确定权重。
第二步:构建比较矩阵。首先根据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内容设置调查问卷,然后选择本领域内专家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本项目邀请5名专家对4个一级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主观评分,两两比较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第三步: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用随机一致性比率CR衡量,CR=CI÷RI,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标准值。当CR<0.1时,判定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专家对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评分后采用上述步骤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评价指标的级别权重必须根据第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变化,这通常是通过将级别权重乘以上一级相应权重得出下一级评价目标的总体权重。笔者计算的最终权重显示见表1。
3.3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评价分级评定
在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评估时,将各个指标的归一化值与其所占的权重相乘,得出各因子的最终隶属度,最后将各要素的隶属程度相加,得出综合隶属度。综合隶属度越高,文化带建设的效果越好。根据专家调查问卷建议,隶属度为0.81~1,判定为优秀;隶属度为0.61~0.8,判定为良好;隶属度为0.41~0.6,判定为平均;隶属度为0.21~0.4,判定为较低;隶属度为0.00~0.2,判定为较差。通过构建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评价体系,可以根据动态收集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在横向和纵向上对建设效果和效率进行对比,判断建设水平处于何种隶属度,从而提高建设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基于大数据平台和数字化治理理念在文化带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发展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协调耦合度,降低管理费用,减少人为干扰,实现对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管理的范围和深度的拓展,进而对整个建设系统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推进信息共享。
4 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将宿迁运河乡村文化更好地推广传播出去,使古老的运河乡村文化焕发新生,对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重要的现实价值。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文化振兴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存在生态保护不到位的情况,大运河文化带沿线乡村文旅产业数字化水平有待提升,乡村文化特色的凝练及传播效果有待改进。基于数字赋能理念,本项目提出借助数字化管理平台构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沿线乡村文化空间,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挖掘形成文旅产业新形态;构建从大运河历史文化景观的数字化采集到数字化展示与互动的平台体系;以数字治理为基础促公众参与,形成大运河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共享共治。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系统性工程,其成效评价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指导作用。通过构建具体指标,并采用科学方法确定指标层次权重,可以进一步明确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指向,科学推动文化带建设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