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策略
2023-01-09黄晓梅
黄晓梅
(重庆文理学院 图书馆,重庆 402160)
1 老龄化社会正加速向我们走来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人均寿命显著提高,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越来越大,老龄化社会正向我们加速走来。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22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6.1%。2016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3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6.7%。2021年5月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7%(其中65周岁以上人口占13.5%),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了5.4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老龄人口数量越来越大,老龄化进程步伐越来越快。
针对社会老龄化问题,2019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指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对社会文明、文化建设和发展等各方向都带来深远的影响,老龄化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积极应对老龄化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之一,应积极探索如何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如何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的需求,满足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需求,作出图书馆的贡献。
2 公共图书馆应积极行动,主动迎接老龄化社会,为老年人提供文化生活服务
2.1 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状况
零点调查机构,2005年针对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访问,发布了《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报告》,报告显示,我国老年人退休后日常生活的主要休闲方式是:看电视(85%)、家务劳动(61.8%)、锻炼身体(53.8%)、闲坐(36.4%)、逛街(35.9%),该报告虽然发布于十多年前,但对当前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该报告很切合实际。归纳起来,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子女照顾子女;一类是闲聊、玩牌、打麻将、跳广场舞,对于新的科技文化知识、新科学技术,老年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对于现代、数字化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接受程度不高,甚至有畏难抵触情绪,与年轻人存在较大的数字化鸿沟,文化生活较空虚,打牌、下棋、闲聊、广场舞是老年人主要休闲方式,老年人缺乏对新技术、新文化、新知识的学习渠道和方式,导致精神生活贫乏,总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与社会发展脱节,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健康。如何创造条件,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场所和机会,是现代社会应积极探索和面对的问题。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帮助老年人提升科技文化知识,让他们融入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应作出积极应对,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现有的资源、技术和完善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积极为老龄化社会服务。
2.2 老年读者阅读现状
老年人对阅读有需求,对新知识、新技术有渴望。由于历史原因,老年人学历相对不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老年人拥有科技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对新知识、新技能、新科技的接受能力普遍不强,但对新知识,他们有迫切的需求,特别是现代数字化知识技能,他们也有渴求的愿望,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帮助,赶上时代的步伐,比如对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知识,多媒体技术知识,都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意愿。
但是老年人阅读受多方面条件限制,主要表现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觉感官的退化,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相对下降,在海量的知识信息中,难以及时、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求的知识信息,加上现代知识信息中,更新快,即时高效的信息知识大多为数字资源,老年读者对电脑的操作能力大多存在障碍,数字阅读能力不强,影响了老年读者的积极性。再加上老年读者功利性强,他们的阅读大多局限于保健、养生、家庭生活类为主,对历史类、传记类情有独钟,面对科技类,哲学类及专业性强的书目很少接触,限制了老年读者的阅读范围。
2.3 老年读者渴望得到更多的帮助
相关资料研究显示,老年人社会人际关系单一,对社会事务性活动参与性较少,他们的生活重心大多集中在子女身上,一旦子女工作忙,子女与老年人缺乏情感交流,缺乏关爱与关注,精神生活空虚,渴望得到情感帮助。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载体和传播机构有能力,有义务为老年人提供帮助,积极承担社会文化教育职能,为老年读者提供休息阅读和文化交流场所,针对老年人开展特色服务,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在图书馆这个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得到精神慰藉,提升精神文化品质。老年人还渴望积极参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体会和感受,他们也想积极融入现代科技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社会,感受现代文明给人带来的美好生活体验,老年人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益。
3 公共图书馆对老年读者服务的措施
3.1 改善阅读环境,提供阅读条件
合理配置图书馆资源,开设老年阅读室,或阅读专区。老年读者受身体条件、年龄结构的影响,在视力、体力、行为能力等方面与普通读者不同,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设立老年读者专区,在老年阅读场所,需要设置无障碍通道、铺设防滑地砖或地毯、科学设计洗手间、茶水间的位置,保证阅读场所光线充足,桌椅配置合理,颜色搭配合适,并配置一定数量和规格的老花镜和放大镜,增加专门为老年读者服务的工作人员。只有阅读条件优越、舒适、安全,读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才能吸引更多的老年读者阅读,并融入图书馆、体念阅读带来的快乐。
3.2 加强图书资源建设,满足老年读者需要
图书资源建设是满足读者阅读到基础。针对老年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在配置馆藏资源时,要对老年读者的需求进行调查,掌握老年读者的诉求,了解老年读者的阅读兴趣,购置老年读者需要的文献资料,订购适合老年读者阅读的书报、杂志和电子出版物,并将图书馆适合老年读者需求的馆藏资源用多种形式向老年读者推广,比如使用展板、公众号推送、点对点读者短信服务等,让老年读者及时掌握最新的图书馆馆藏信息。
3.3 开展阅读技能培训活动,提供老年读者阅读学习平台
现代图书馆资源阅读,特别是网络资源的阅读,对计算机知识要求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因老年读者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甚少,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对老年读者的阅读技能培训,值班馆员应辅导老年读者进行数字阅读,网上检索,网络资源搜索,查询的技能。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开设老年读者计算机知识应用能力培训班,提升老年读者现代化阅读能力提升体念,吸引老年读者读书阅读兴趣。
3.4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服务老年读者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共图书馆对馆外服务面越来越广,针对老年读者的服务也是其重要的环节,但毕竟图书馆人力和财力有限,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是可行方案之一,正如针对老年读者读书需求的图书资源,在财力上,可以号召社会力量大力捐赠,在人力上,也可以招募志愿者为老年读者服务。①身体条件允许,知识能力相对较好的老年志愿者,他们有能力,有时间在公共图书馆对老年读者进行帮助和指导;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他们的现代化知识能力强,对老年读者在现代化阅读指导方面更有优势。
总之,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探索,针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努力为老年读者服务,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