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营造在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拙政园为例
2023-01-05易丹萍周杨坤
易丹萍 周杨坤
(1.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武汉 430200;2.96512部队,陕西 汉中 723000)
拙政园作为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代表之一,不仅在园内建筑方面独具特色,在园内空间的景观设计上更是别具匠心,彰显了极高水平的造园艺术和极具韵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它在空间景观营造上注重情感的融入设计,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
1 空间特征
拙政园的总体布局自由而不缺理性,在一个看似自然天成的空间布局中却处处体现了设计者营造的情感引导路径。从园区入口高高的院墙内透出的绿意生机,描绘了一幅引人入胜的画面,跟着入口处的线路导向,园内的景观布置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从主庭院视野开阔的湖面景色过度到蜿蜒曲折的园中小路,人的情感由心旷神怡转变到神秘忐忑,这个情绪转变的过程随着周边的景色变化而发生微妙的改变。
园中的各个小空间之间景色相互呼应、衔接自然、过渡微妙,且情感交融和谐而不造作,空间与空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空间之间的流动性特征,也就是流动空间。空间内的游玩路线体现了情感转变的过程,由前奏、衔接、起伏、高潮、过渡和结尾一系列完整的情绪空间完美演绎,营造了一个具有情绪律动感的景观空间,整个情绪变化一气呵成,让人在其中感受到由“流动性”景观带来的情绪波动和起伏,以小见大,回味无穷。
空间营造上还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处理景色,通常先用假山石、植物或者狭窄的建筑遮挡人的视线,人跟随景色的引导路径绕过遮挡物时,呈现在游人面前的是令人身心愉悦的开阔景色,由此使人产生极大的满足感。
建筑与景观在园中不仅能相互衬托,并能产生似藏似露的效果,打破了固有的呆板景象,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在人与景之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激起了人的求知欲望,引发了人对神秘事物的探索心理,从而使得景色更具吸引力和带入感[1-3]。
2 植物配置
2.1 色彩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色彩通常采用绿色为主要基调,并在色彩搭配上主要运用色彩对比和色彩调和的原则,在对比中感受到互补色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在调和中体会到近似色给人带来的视觉层次感,使人在情绪上感受到色彩引发的变化,体会色彩的魅力。
中国古典园林崇尚模拟自然的生成状态,因此大部分的植物都是绿色基调,不同的季节都有绿色植物更替出现,使整个园内四季都能看到绿意盎然之态。值得注意的是,园中植物的绿色也是有层次、有差异的,黄绿、淡绿、翠绿、中绿、深绿和墨绿各有不同的景观效果,如柳树、小叶黄杨、香樟、翠柏和黑松等植物虽是同一色系,但又各有特色,丰富了空间内的色彩效果,在增加空间层次感的同时,给人带来了更多层次上的情感变化。
园内的花卉植物在每一季都有各自的主场,春天的迎春、桃花,夏天的荷花、栀子花,秋天的月桂、菊花,冬天的腊梅、山茶。花的造型各异,颜色各异,味道各异,让每个季节的园子都有不同的韵味,具有季相变化之美,使得园内四季有景,处处有花,人在其中也能领略到不同的情绪感受。
可见,园内的植物在色彩上不仅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并由此影响人的情绪变化,刺激人内心的情感发展。
2.2 寓意
园内的植物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园主人或造园者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这便是因为不同的植物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不同的寓意和指向,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园内大面积种植荷、松、梅、杉、牡丹和芍药等植物,体现了设计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坦荡的性格,追求富贵但又有着自己的处事原则。比如梧竹幽居的梧桐和竹子表达了设计者追求一种气节高尚的情怀和做人态度,听雨轩的芭蕉衬托出孤独、恬静的气氛,荷风四面亭前特意种植的荷展现出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气节。
综上所述,植物的配置对于园内的情感表达发挥了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使游客不仅从视觉上领略美感,更从心理上感受情感的变化,植物作为人与景之间的媒介,拉近了人与景的距离,给人带来了不一样的精神享受[4-6]。
3 理水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大多数以水池为园区的中心(即主景)来进行园内的空间布局,同时配以山石对水体进行修饰和美化来模拟自然形态。中国人常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对于中国人来说象征着一种智慧,一种情怀,因此,园主人或造园者通常会寄情于山水来表达内心的想法。
在拙政园内的静水水面一般采用山石、植物和建筑来掩饰水面过于尖锐、平直的边界线。模糊明确的界线感,减少视线的局限性,使得水面给人无边界的宽广之感,同时也能打破水面过小的尴尬,使小水池也能有深邃之美。比如荷风四面亭前的水面大面积栽种荷花,不仅在视觉、嗅觉上带来愉悦,同时也很好地美化了水面的边界线。用柔美的荷叶与坚硬的石材搭配,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用亭、堤岸隔断过大的水面,打破原有的单调、枯燥的画面,不仅增加视觉上的层次感,还能营造出别有韵味的体验空间,使人置身其中,感受多元。比如小飞虹不仅有效地连接了2个空间的交通,并且让短促的水面空间得到视觉上的改变,改善了原本空间上的局限性。
园内的活水景观多处是利用地下水营造的,水流受地势的落差而发生变化,营造出丰富的美感和悦耳的声响,为园内注入了生命力。园内的水面分区域相通、相连,使得不同区域的空间景观很好地衔接和串联起来,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水面景色。
4 光影艺术
建筑的独特造型和植物的疏密错落给拙政园带来了丰富光影效果,形成了空间上的虚实变化以及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从而为空间内的艺术氛围营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光影在不同季节、不同时辰,受光照的强弱、角度和方向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光影效果。园中的建筑造型、造型精美的窗户以及植物之间的交错掩映,在光线照射下都能刻画出漂亮且独具特色的光影效果。
光影带来的视错觉可以让人自由地徜徉在思维空间中产生一些丰富的、美好的想象。这些丰富而又美好的想象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即使在非常平淡、枯燥的空间环境中,在光影效果制造出来的氛围中产生虚实对比、明暗相间,使得园内空间变得更加变幻多端、错落有致。比如,园中的沧浪亭中的长廊、檐和柱在光影的修饰下更显趣味性,旁边白墙衬托,墙面上还有镂空的窗花,在光照下增加了空间内的虚实变化和斑驳美感,加之旁边湖面的倒影亦营造了一个虚幻的空间效果,使得整个空间内韵律感、节奏感十足,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上的共鸣[7]。
5 声景营造
人们对于声音引发的情感细腻而敏锐,微小的声音变化和环境气氛都能带给人情绪上的触动,从而激发情感上的共鸣。
值得注意的是,拙政园在当下热闹的市区,园内并未出现噪音的困扰,这不仅体现了园内绿植对周围噪音的净化效果,也很好地说明了园内完美的声隐蔽效应借用园内的自然之声掩盖了外界嘈杂的噪声。这样一来,人在园内感受到的是纯净的大自然赠与的天籁之音,使人心情舒畅。
拙政园园内的建筑和景观体现了对声景的重视,“听雨轩”、“留听阁”、“梧竹幽居”等建筑都体现了对园内雨声、植物与风之间产生的摩擦声的欣赏和留念,让人身处室内也能感受到园内声景之美妙。这些都是人对自然声景的保留和营造,在园中人主观营造的水流声、动物声,提升空间内的活力,使人闭上眼睛也能感受到声音带来的愉悦感,体会“物我合一”的境界[8]。
6 意境营造
整个拙政园以水、山石、花木和古诗词来立意,作为意境的来源与呈现,体现了园主人或设计者的文化修养和价值观念,突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园林设计之中。
上述已对水、山石和花木营造的意境空间进行了阐述,那么就此以古诗词作为意境营造的探讨主题。中国人都崇尚和憧憬“诗情画意”的空间形态,并将这种美好的感情投入到现实居住空间的营造中,力求打造一个如诗如画的居住空间,供人实现这种美好的夙愿。
“诗词歌赋”经常出现在中国古典园林之中,其关乎着建筑和景观节点的命名,体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拙政园中的“与谁同坐轩”,根据苏轼词《点绛唇》中“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来命名,依水而筑,采用少见的扇形亭面造型,配以石桌、石凳、轩门和漏窗等装饰元素,让人置身其中便立马引发“与谁同坐”的思考。除此之外,还有“听雨轩”、“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和“涵青亭”等都从文字语言上表现了对环境的意境营造。
园中的匾额、石刻和楹联同样也体现了园主人或造园者的文化修养,也借此抒发内心的情感,比如园中的“远香堂”匾额,取自于《爱莲说》里的“香远益清”四字,表达了作者以君子自居的“孤傲”处世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内心寻求知己的呼唤。
拙政园内的每个微小空间都有意境可寻,不同的精致、不同的氛围描绘出不同的意境,展现了不同的美感,强烈触动人情绪的神经末梢,从而激起人不同的情感反应。即便这样,最终也殊途同归,让人感受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9-10]。
7 结语
人们常常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来形容我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却容易忽略园林中的情感营造之美。我国古典园林中一切的情感氛围营造不是简单的景观元素的堆砌,而是通过对气候、空间、植物、水体和山石等这些景观元素合理的设计与组合,激发并引导受众的情感体验和精神感受,达到“形有尽而意无穷”之效。现今的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往往过多地注重形式美感或碎片化地营造空间中的情感体验,较容易忽略浏览者在景观中的情感线路搭建的连续和完整性,而我国古典园林中景观的情感营造就成为了很好的借鉴案例,为当代设计师带来了启发和探索之灵感,可在继承中寻求创新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