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对策探析

2023-01-05曹宏斌刘娜娜

草食家畜 2022年3期
关键词:养殖业种养粪污

曹宏斌,刘娜娜,刘 帅

(1.新疆畜牧科学院,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3.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 现阶段,如何有效拓展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是我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2]。 农业如何向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乡村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振兴,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意义重大。 当前农业生产逐渐趋向规模化、标准化、精准化发展,传统农业渐衰,农业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体现,也是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而农户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3]、种养结合循环经济认知不足等,对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理解存在偏差,农业生产多将种植业、养殖业分离[4],种植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和植物纤维废弃物等,牲畜养殖产生的动物排泄物等利用率不高,产生了消耗,增加了生产成本,破环了生态环境,也造成了资源浪费[5]。 若能够将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废弃物污染、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将迎刃而解,可见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对降低生产成本、进行生态经济建设意义深远。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是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以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发展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6,7]。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与实施,一方面能够缓解种植业、养殖业中废弃物如何处理的问题[8],另一方面,这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表现,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方向[9]。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生态宜居奠定基础。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对促进新疆农业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和走向现代化同样意义重大。 新疆作为西北农业大省,种植业、养殖业虽有一定程度发展,但由于新疆地域辽阔、区域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影响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10]。 目前新疆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这是当前新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需要重点关注的议题。鉴于此,本研究依托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实地调研结果,归纳总结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现状、概述其存在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发展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建议,为促进新疆及其他地区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

1 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的现状

1.1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类型逐渐多样化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大发展,其中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类型逐渐趋向多元化,已形成以大规模种植业与畜牧产业相结合的大型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和以家庭小规模种植和牲畜养殖相结合的微型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大型规模化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主要是以畜牧产业为支撑,结合大田绿色种植、林果业等形成多种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如“畜禽养殖+有机肥加工+特色种植/温室大棚/林果业/大田绿色种植” 循环经济模式、“牧草种植+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循环经济模式等。 微型种养循环经济模式主要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的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如家庭庭院生态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包含“农户养殖+传统庭院种植”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农户养殖+现代庭院设施种植”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等。

1.2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趋向联合生产,参与主体多元化

目前,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呈发展趋势,种植业与养殖业逐渐相结合,二者联合生产的趋势加强,同时参与主体倾向于多元化发展。 长久以来,新疆作为农业大省,种植业、养殖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二者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则有效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等。 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类型多样化,同时参与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同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参与主体不同。 近年来,随着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类型的增多,其参与主体也发生了相应改变,具体来看,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参与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各类农业产业公司、种养企业、种/养合作社组织、家庭农场主、小农户、村集体等纷纷参与各类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科研院所、驻村工作队、社会服务团体等逐渐融入各类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为提升农民收入、发展乡村经济、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1.3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以生态、绿色、可持续为发展目标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作为循环经济、循环农业的一部分,始终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新疆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亦是如此。近年来,随着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无论是以合作社组织为纽带的规模化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还是以农户家庭为主的微型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均是以种植业、养殖业的生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有效利用种植业、养殖业各自的优势,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合理运用种、养废弃物,逐渐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形成“种养一条龙”,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1.4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成为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增收的重要举措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已发展成为转变新疆农民生活、生产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新时期,随着不同类型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与实施,新疆农民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程度的转变,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农民种、养殖结构转变引起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户开展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较单一,大多仅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随着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出现,其生产方式发生了相应变化,逐渐倾向于发展“种植+养殖”双重产业,并积极探索二者有机衔接的途径,促进其协调发展。 同时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在新疆的发展,农户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有效利用种、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升。 另一方面,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提高了新疆农户庭院土地的利用率,庭院种养简单便捷,适于小农户进行家庭生产,便于农户生产资料整合利用,增加收益。

1.5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已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完善有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逐渐成为推动新疆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作物种植、畜牧养殖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构成,其发展关乎乡村经济稳定、美丽乡村建设等方方面面。 脱贫攻坚时期,新疆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如今在巩固脱贫攻坚时期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疆各具特色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该模式逐渐成为推动新疆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生态可持续,乡村居民生活富裕的有效途径。

2 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匹配政策不足,激励机制缺乏

目前,新疆现有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存在匹配政策不足、缺乏激励机制、相关政策的执行存在一定难度的问题。 一是有关新疆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虽然有一定激励政策,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政策较为匮乏,同时政策衔接不够,如现有的政策大多关乎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但有助于二者协调共同发展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政策相对缺乏。二是针对参与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或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的大型种植、养殖企业的激励政策较为充裕,但有关激励农户积极参与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激励机制较为匮乏。 三是促进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在执行实施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域差异、各级部门对政策的认知差异,下至具体相关部门在执行上可能存在偏差。

2.2 区域发展不均衡,种养衔接不紧密

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类型多样,并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均衡,种植与养殖业衔接不紧密的情形。第一,当前新疆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种类较多,但南、北疆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并未结合各自特点,涌现出适合区域性发展的模式,如形成区域性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示范区、示范点等。 具体表现在基于南北疆资源禀赋的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相对较少,同时现有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发挥作用不明显。第二,区域性种养结合循环衔接不紧密,其中有的地区依旧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种养结合程度不高,还有的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发展不均衡,种养结合不均衡现象突出。

2.3 新兴技术普及率低、水平有待提高,信息获取困难

目前,新疆有关种植、养殖业的部分专业技术集中在科研院所、专业院校等,大多地区的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创新能力有限,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所需的技术水平不高,部分新兴技术处于研发、试验阶段,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影响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与应用,成为发展生态绿色种养循环经济振兴产业的阻碍。同时,发展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离不开科学技术支持,技术研发需要技术团队,有关种、养殖业发展的专项技术研究团队较多,而将种、养殖业结合进行专项技术研发的团队不足,不利于各类产业发展及形成产业链。 部分地区缺乏先进的废弃物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技术等,不利于种、养殖业的有机结合。 畜禽粪污资源有效利用作为种植业、养殖业能否有效衔接的关键,相关技术是否成熟、能否推广运用关乎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实施效果。 此外,新疆部分区域由于培训体系、技术服务的匮乏,农户获得先进技术指导的相关信息较困难,种、养殖的相关专业技术、科学生产方式普及程度不高,未开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

2.4 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认知不足、参与度不高

由于农户自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制约,其对现有的各类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认知不足,其参与度不高。随着土地流转现象的增多,部分区域农户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可从事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固定居民大多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相对不高,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不能正确认知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产生的风险,相对于生态种养循环经济模式,更倾向于选择进行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生产模式,并未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同时,部分畜禽养殖场(户)对畜禽污染防治的紧迫性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也影响了其参与种养循环经济模式。 另外,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宣传普及率低,使得农户未能深入了解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益处及优势,降低了农户的参与积极性。

2.5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不足、成本高、有机肥推广应用渠道不畅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能否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衔接的关键环节。 目前,新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存在粪污处理设施不足、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本高、畜禽粪肥推广应用渠道不畅等问题。一是畜禽粪污处理设施不足。部分养殖场虽建有粪污处理设施,但容量小、建设不规范,与养殖规模不匹配。有机肥加工厂生产工艺及设备科技含量不高,畜禽粪污收集、加工、施用体系不健全,大多处于半停产状态。部分养殖小区、养殖密集区和牧民定居点畜禽粪污产生量大,缺乏集中收集处理设施设备,造成局部居住环境污染。二是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本高。粪污处理设施的建设成本高,若将粪水深度处理达到清洁排放标准,废物处理成本也相对较高。老养殖场历史欠帐多,畜禽处理设施设备填平补齐改造难度大,投资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畜禽有机肥推广应用渠道不畅。 农牧循环机制尚不健全,缺乏资源循环利用第三方的对接平台,造成畜禽粪肥销售供需不平衡。有机肥使用成本高,见效慢,施用费工费时,农民不愿“还田”。 新疆施用有机肥的优质种植产品的品牌较少,畜禽粪肥使用优势没能在农产品价格中得到充分体现。

3 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因地制宜,推广地区特色种养循环经济模式

在现有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的气候、土壤、土质、水源等特征选择适宜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并进一步拓展新型种养循环经济模式。从基础设施建设、种养业共同区域生产环境维护、信息资源互通等出发,优化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环境,实现种植业、养殖业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推动种养结合型农业经济的逐步完善。畜禽养殖过程中可选择草食类动物,有效避免人畜争粮矛盾的出现,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营造良好的养殖和生态环境。 加强对养殖业生产的管理和指导,积极推广干清粪、固液分离、雨污分离等生产工艺,减少水资源浪费及污水处理成本,督促养殖场与种植户建立紧密联结机制,做好沼渣沼液和堆肥处理运输工作,防止产生二次环境污染。

3.2 广泛宣传,扩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种养循环经济模式范围

加强宣传各类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社长、小农户等经营主体进行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提升各主体对不同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认知,以便于其选择适合有效的种养循环经济模式。 增强各主体对现代农业、循环农业等知识学习,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种养循环农业的技术知识,让其深刻认识到种养循环模式带来的益处,种养循环模式对其生存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大力宣传种养业循环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社会和谐理念,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热爱农村、尊重农民的良好氛围,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环境,使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渐渐成为农牧业生产者的自觉性行为。

3.3 科技引领,构建现代化的畜禽粪污水处理系统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依托现有产业,并结合地区特色建立科学现代化的新型种养循环经济模式。 第一,建立“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的农牧循环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现代化的第三方资源循环利用对接平台,形成完善的畜禽粪肥销售供需系统,实现种养的有效衔接。第二,在畜禽粪肥的处理方式上,采用科学的处理方式,提升土壤肥力,解决养殖区域污染问题,改善养殖场及其周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构建现代化循环农业模式。通过技术整合,进行畜禽粪污的资源规模、条件、畜种等的合理分类,大力推进畜禽粪污的全量收集还田化、能源化、肥料化的有效利用,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污水肥料化利用、异位发酵床、污水达标排放等技术。 第三,进行畜禽粪便的处理可从以下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利用畜禽粪污经过发酵产生的沼渣沼液进行还田。 将畜禽粪污经过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供养殖场、 周边居民使用,沼液、沼渣通过工程管道输送给田地还田。二是对畜禽粪便堆肥发酵形成有机肥进行还田。将场内及周边地区的畜禽粪便统一运输至有机肥生产线,经堆肥发酵处理,形成高效有机肥还田利用。

3.4 增强培训,提升农民职业技能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增强农民职业培训,帮助农户形成正确的养殖观和种植观,改善传统的农业种养方式,提升其创新意识和专业职业技能。第一,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帮助农户加强规划,结合其畜牧养殖和植物种植的现状选择合适的工作形式,提高种植、养殖效果。 第二,科学合理统筹规划,加强畜牧养殖和植物种植技术之间的衔接,鼓励畜牧养殖带动农业种植发展。定期开展各种实用新型农牧民技术培训,如将畜禽粪尿、污水处理和有机肥与化肥混合使用技术作为培训内容,培养一批专业型科技人才,进行农业推广服务,为农户答疑解惑,引导科研单位和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优化农技推广队伍的组成。第三,宣传种养业循环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社会和谐理念,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热爱农村、尊重农民的良好氛围,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环境,使有机肥生产、使用成为农牧业生产者的自觉性行为。第四,整合市(县)、乡、村各类资源,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带领群众朝共同富裕的道路迈进。

3.5 政策扶持,保障种养循环经济模式持续发展

加大对新疆各地区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支持,保障区域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发展。 首先,建立财政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风险支持政策,鼓励银行开展农村信贷业务、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施行监管职责。量化规制商业银行支持“三农”方面的信贷业务占银行信贷业务的比例,加大国有商业银行支农力度。引导农发银行将支持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持农业的常规性、根本性业务。 发挥农信社对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的支持作用,加强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监管,防止在商业金融缺位的情况下,农信社资金倒流。 其次,制定合理的有机肥补贴政策和补偿制度。 一是实施有机肥补贴试点,鼓励农户使用有机肥以替代工业肥,补贴使用有机肥的农户,增加有机肥的利用范围。 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大规模养殖场与第三方粪污资源处理的企业签订协议,共同打造粪污处理系统。 设立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投资基金,维护社会化服务组织、第三方粪污资源处理企业的收益,打造畜禽养殖废物利用的共赢生态运营模式。二是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增加对施肥机、追肥机等设备的补贴,将清粪机等设备纳入补贴范畴,加快畜禽废物收集、转换、利用一体化中心建设。对选择施用有机肥的小农户、小企业进行政策补贴,并对使用有机肥达到一定额度的单位、个体给予适当资助。

4 结 论

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处于发展之中,成为促进农牧民增收,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当前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始终坚持以生态、绿色、可持续为发展目标,呈现出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类型逐渐多样化、参与主体多元化、趋向种养结合联合生产的发展态势。 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也存在政策匹配不足,缺乏相应激励机制;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种养衔接不紧密;新技术普及率低,各类信息获取困难;各主体对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认知不足使得其参与度不高;畜禽粪肥资源利用设施不足、成本高、有机肥推广应用渠道不畅等问题。因此,为有效发展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需从推广地区特色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扩大参与主体范围、提升农民职业技能、科学进行粪肥处理、保障种养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出发,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以实现新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模式向现代化、高质量、绿色低碳等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养殖业种养粪污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