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皖籍文学翻译家管窥
2023-01-05高璐夷储常胜
高璐夷,储常胜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皖籍文学翻译家的翻译可追溯到佛经翻译时期,清末民初以来,他们的队伍更是迅速壮大。他们以翻译为启民智、促发展的利器,推动中国的翻译事业发展。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皖籍翻译家以《新青年》为媒介,将翻译视为救国的良方,译介了诗歌、戏剧、小说和儿童文学等大量作品。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期间,又一代皖籍文学翻译家克服诸多艰难困苦,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翻译佳作,其中代表人物有方重、金克木、杨宪益、朱光潜等。时至今日,新一代翻译人接过前人火炬,为新时代中国的翻译事业、翻译学科建设作出贡献,优秀代表有卞立强、方华文、江枫、李治华、刘湛秋、王东风、吴笛、杨自伍、査明建、赵稀方等。当代皖籍文学翻译家人才辈出,助力中国的翻译学科建设,对皖籍文学翻译家的翻译成果及其翻译理论进行研究,有助于思考如何更好推动翻译学科建设。
1 当代皖籍文学翻译家的翻译实践
当代皖籍文学翻译家人数众多,翻译语种包含英语、俄语、日语等。李治华、卞立强、刘湛秋翻译了大量法语、日语和俄语著作。李治华祖籍安徽亳县,法语翻译家,最卓越的贡献是法文版《红楼梦》全译本的翻译。他翻译的小说主要有《故事新编》《家》《长夜》《正红旗下》《妈妈啊、妈妈》《播火女郎》《父亲的光荣》《我的一生》。他还翻译了京剧脚本《霸王别姬》《打渔杀家》《白蛇传》、元曲《汉宫秋》等,[1]推动了中法学者之间的文化交流。卞立强是安徽无为人,日本文学研究学者、翻译家,先后出版著作60余部,系统翻译并研究小林多喜二的作品,翻译了中日友好关系推动者池田大作、革命与反战女作家壶井荣、进步女作家山代巴的作品。他的译著包括长篇小说《山民》《鸦片战争实录》《太平天国》,剧本《人类文明启示录-几尔加美休》,诗集《石川啄木诗歌集》。刘湛秋生于芜湖,出版诗歌、散文等三十余种,译著主要有《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主编《中国诗歌理论大辞典》《俄罗斯文学名著金库》《泰戈尔文集》《契诃夫小说集》等。1980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散文《雨的四季》《伞》《卖鞭角的小女孩》等都曾被中学语文课本收录。
江枫与吴迪翻译了大量英文诗歌。江枫,祖籍安徽歙县。1995年获得彩虹翻译终身成就奖,2002年获资深翻译家称号,2011年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江枫尤擅英诗翻译,大量译介珀西·雪莱、艾米莉·狄金森及其他杰出诗人诗歌。他的翻译代表作有《雪莱诗选》《狄金森抒情诗选》《美国现代诗抄》《中国的战歌》《史沫特莱传》《弗罗斯特诗选》。[2]吴笛,祖籍安徽铜陵,著名英俄文学翻译家,专长为英美诗歌,以及俄语诗歌研究,翻译了哈代、雪莱、夏洛蒂·勃朗特、普希金、帕斯捷尔纳克、泰戈尔等大师的作品。其译著有《苔丝》《雪莱抒情诗全集》《帕斯捷尔纳克诗选》等30多部,专著有《比较视野中的欧美诗歌》《哈代新论》《英国玄学派诗歌研究》等10余部。
方华文、王东风、赵稀方等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与扎实的翻译理论知识。方华文,祖籍安徽蒙城,文学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已发表专著、译作两千余万字,被国际译联誉为“中国当代最多产的文学翻译家”[3]。译著有《雾都孤儿》《无名的裘德》《傲慢与偏见》《蝴蝶梦》《魂断英伦》《儿子与情人》《少年维特之烦恼》《红字》《从巅峰到低谷》《马丁·伊登》《套向月亮的绳索》《君主论》《社会契约论》等。王东风,生于安庆,其翻译实践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2001年,他在广州日报任职期间负责出版了《世界在线·战争与和平》和《世界在线·典雅与疯狂》。他翻译了《牙买加客栈》《悲惨的作坊》《荒唐寄宿学校》(合译)《哭泣的流泪湖》(合译)、《爱情故事》(合译)、《第八号染色体》(合译)《弃尸》(合译)《希腊群岛》《西风颂》。赵稀方生于安徽芜湖。译作有罗斯特《黄金法则》,狄尔泰的《人文科学导论》,罗伯特·扬的《白色神话》。他亦是翻译史专家,著有《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翻译现代性》《翻译与现代中国》《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等。
2 当代皖籍文学翻译家的翻译理论
皖籍文学翻译家身兼多职,不仅从事翻译实践,研究领域还涉及翻译理论、学科建设和文学创作。王东风、査明建等都是翻译学科的领军人物,卞立强翻译了几十本学术专著,杨自伍翻译了《近代文学批评史》。皖籍文学翻译家在诗歌翻译、翻译学以及我国翻译学科建设方面都颇有建树,丰富了我国的翻译理论。
2.1 诗歌翻译理论
江枫与王东风都提出了诗歌翻译理论。江枫的诗歌翻译理论可以概况为“忠实”“先形似而后神似”。他是诗歌翻译忠实观的忠实拥护者,主张在形神难以兼得情况下,追求形似而后神似,反对“翻译竞赛论”“三美”“三化”“三之”等理论。[4]王东风对诗歌翻译理论兴趣颇浓,造诣很高,先后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如:《被操纵的西诗 被误导的新诗—从诗学和文化角度反思五四初期西诗汉译对新诗运动的影响》《论误译对中国五四新诗运动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影响》。他十分关注民国诗歌翻译对现代诗歌影响,从文化视角解读诗歌翻译过程中的政治文化因素。在诗歌翻译策略上,王东风教授主张“以逗代步”,强调格律诗翻译用汉语的“二字逗”对应双声音步,再现原作的格律艺术效果。[5]值得一提的是,几位皖籍文学翻译家就翻译也曾展开论战,汪枫与王东风就诗歌翻译曾经互相批评,江枫也曾批评过吴迪的诗歌翻译。虽然彼此意见不同,他们之间的论战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翻译理论建设。
2.2 翻译史研究
方华文教授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2005年)60余万字,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的一部叙述我国20世纪翻译历程的史书,对翻译史学研究和文学、戏剧史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书以时间为序,把中国翻译分为清末民初、民国时期、建国后三个部分。书中介绍了中国著名译者,诸多人物事件按影响大小为序娓娓道来。《20世纪中国翻译史》在国内译坛及国际译坛都引起了关注。国际刊物《视角:翻译学研究》与权威杂志Babel都刊文介绍了此书,以及方华文的翻译思想。Babel还称赞此书“填补了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翻译史的一段空白”[6]。在国内,《博览群书》《中国科技翻译》《文艺报》等都给予此书高度评价。除此以外,谢天振、查明建(皖籍)主编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 1949)》与合著的《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分别总结了中国的翻译文学及外国文学翻译。《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上、下编,共11章。上编介绍翻译家与文学译介团体,下编以原文作家和原作为线索, 系统地介绍俄苏、英、美、法、德、日等国文学及其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情况。《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分为上、下卷,近120万字,是“中华翻译研究丛书”国家“十五”重点图书之一,提供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翻译史的全景。2009年赵稀方撰写的《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出版,全书六卷,以时间和国别为序,从翻译文学的角度,勾勒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流变,丰富了我国翻译学科理论建设。
2.3 翻译学科建设
翻译学科长期附属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资源严重不足,在1992年的学科目录调整中仅作为三级学科,学科地位受到强大的冲击和排挤。继2011年翻译学成为二级学科,2012 年翻译本科专业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基本专业,翻译学科从此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7]以王东风为代表的皖籍翻译家长期关注翻译学科地位。早在1996年,王东风就撰文反驳劳陇先生,表达对翻译学科建构的信心。[8]他持续关注学科建设,认为我国对翻译学的学科定位不利于翻译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呼吁给予翻译学一级学科地位。[9]2020年,他又撰文发表《发展中的中国翻译学科:问题与对策》,对中国翻译学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他认为翻译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主要在于:学科地位的尴尬、创新动能的不足和人才培养的脱节。他提出解决对策:摆正学科地位,承认翻译学的学科地位;推动学术创新,鼓励新思想、新理论、新流派。[10]翻译学科近30年来呈现多元发展态势,翻译学与语言学、传播学、哲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发展,正是源于诸多理论家的深度思考,在不断探索中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可以预见,得益于理论家的不断拓展,未来翻译学科会继续以高态势、更多元的路径持续发展。
3 对当代翻译学科发展的反思
当代皖籍文学翻译家成果丰硕,但受到的关注度并不高,这是我国当代翻译学科建设的一大遗憾。当代翻译学科建设应该将更多当代翻译家的作品与理论研究纳入研究视野,总结成果,更好推动翻译学科发展。
3.1 提升对当代文学翻译家的关注度
当代翻译学科建设如火如荼,翻译学科地位显著提升,翻译研究重点转向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译介学等。当代对于外国文学译介研究及翻译家研究论文明显不足,有关当代文学翻译家研究的文章数量极少。我国翻译学需要更多元的研究方向,应该鼓励他们对国内翻译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国内文章对翻译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国以前。有关鲁迅、周树人、陈独秀、朱光潜、杨宪益、许渊冲等翻译家的文章数量不菲且质量颇高,开拓对当代翻译家的研究有助于拓展翻译研究,鼓励更多译者投身翻译事业。此外,1988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翻译家词典》中收录中国近代以来诸多知名翻译家。30多年过去了,新时代需要编撰新的翻译家词典,一是为诸多翻译研究者提供帮助,一是给予文学翻译家更多关注与肯定,鼓励更多翻译爱好者投身翻译事业。值得庆幸的是,2017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翻译家研究》,对中国的93 位翻译家进行个案描述。该书以翻译实践家为对象,分为三卷: 历代卷( 古代—清末) 、民国卷(1911—1949) 和当代卷(1949—)。对翻译家,尤其当代翻译家的系统描述有助于继续深化翻译史研究,推动翻译学科发展。
3.2 加强对小语种翻译研究
李治华翻译的法语版《红楼梦》是中国文化在法国传播的重要事件,但有关研究不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英语版《红楼梦》的研究文章或是硕博论文可达几万篇。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研究李治华的翻译实践或是理论的文章寥寥无几,国内有关李治华研究也主要围绕法语版《红楼梦》的翻译策略或是传播效果。刘湛秋翻译了大量普希金诗歌,但是,有关他的翻译研究几乎为零,零星文章出现在普希金诗歌的分析上。卞立强教授译介大量日本文学作品,中国知网上几乎查找不到有关他的理论或是翻译作品的研究文章。总体说来,有关小语种文学翻译的研究十分缺失,应该在此投入更多研究工作,拓宽我国翻译研究的领域及范围。
3.3 支持安徽翻译学科建设
许多当代皖籍文学翻译家并不在安徽工作。赵稀方是北京社科院博士生导师,方华文长期以来任职苏州大学,李治华移居法国,查明建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吴迪是浙江大学教授。当代安徽省的翻译学科建设需要翻译人士齐心协力,皖籍翻译家是安徽翻译学科发展的助力,安徽应有效挖掘省内资源,双方互相促进,探索更快更好的学科发展道路。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力冈译文全集》就是学科助力学术的优秀成果。力冈是俄苏文学翻译家,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翻译了《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风雨人生》等诸多优秀苏俄文学作品。《全集》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安徽省文化强省基金项目,全文800多万字,刘文飞撰写总序,吴笛撰写后记。《全集》于 2018获得“十佳皖版图书”奖,它的出版,有助于传承力冈先生的翻译艺术,有助于推进翻译学科的建设,有助于增进了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情感交流。安徽省的翻译事业发展需要借助皖籍翻译家的力量,但他们现在大多身在异乡,因此,需要考虑如何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安徽翻译事业发展的合力。
4 结语
当代皖籍文学翻译家在实践与理论层面都硕果累累,极大丰富了我国的翻译事业。他们在各类语种译介中精耕细作,促进我国与法国、俄国、日本等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他们继承前人衣钵,传承翻译火炬,推动我国翻译理论研究发展,助力翻译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