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文化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3-01-05魏倩倩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母语英语专业跨文化

魏倩倩

(滨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文化“走出去”战略下,英语专业人才肩负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祖国文化的重任。培养“文化型”人才是新时代高校英语专业文化转向的必然需求。英语教学应该同时具有文化性和跨文化性,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双重文化认知,在了解目的国文化的同时也了解本我文化,敏锐本我和他我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1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文化教学

国外对文化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早。早在19世纪,法国学者古安就把文化教学列入语言教学。之后,美国学者霍尔和海姆斯分别提出了“跨文化交际”和“交际能力”的概念。国内对文化教学的关注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许国璋最早注意到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对于文化教学的内容,有学者认为文化教学应以目的语文化为主,也有学者认为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同样重要。近年来,文化教学与研究呈现了从单向的目的语文化学习到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双向互动这一特点。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将“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看作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文化课程设置及授课内容都作了详尽描述,并特别要求:“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2]一些学者也强调了中国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如:从丛于2000年最早关注到“中国文化失语”[3]这一问题。21 世纪初至今,关于文化教学的研究进一步拓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和加强中国文化教育。也有学者从文化转型层面探讨了高校外语专业的现代化建设。[4]41-45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英语人才培养中的文化教学研究相当丰富。在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指导下, 虽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逐渐受到重视, 但迄今为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跨文化转向缓慢,一些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在很多方面依然滞后,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2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向文化转型,致力于培养“文化型”英语专业人才。有学者认为文化转型包含文化性和跨文化性两个层面。为促进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文化转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增加文化和跨文化新视角。英语专业学生需要掌握语言性、国情性、文化性和跨文化性四个层面的知识。[4]41-45笔者认为,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这四个层面的知识不仅仅涉及目的语国家的语言、国情和文化,母语国家的语言、国情和文化更应该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文化间的双向交流。掌握这四个层面的知识是新时代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笔者以某本科院校英语专业120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为调研对象,就其所应具备的文化性和跨文化性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文化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调研共分三部分:测试、问卷和访谈。搜集数据后,经过统计,笔者发现了如下问题:

2.1 母语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欠缺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是十分重要的。已有研究表明,母语对包括英语阅读、写作、翻译等在内的英语学习都具有积极正面的作用。汉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决定了跨文化交际能否成功进行。长期以来,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被夸大了,其正迁移作用被忽略。由于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对母语语言和文化的忽视,学生们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日益增多的同时却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即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方式了解甚少,导致其无法用英语表达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信息,最终使交际失败。

目前,英语专业的学习以英语为主,关于汉语的课程极少,仅有“大学语文”“现代汉语”两门考查课。因此,学生的汉语水平进入大学后没有明显的进步,而且还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下降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会出现母语语言及文化缺失的状况,进而影响其专业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问卷结果也显示,72.54%的受访者对自己的汉语水平不满意。在测试卷中,有很多因为汉语原文理解错误或汉语表达能力的欠缺导致的误译。例如:在翻译“甲胄矢弩”[5]这个短语时,仅有1.67%的学生正确无误地翻译出来。48.33%的学生因为不了解这四种古代的兵器而仅翻译出了一种或两种。还有26.67%的学生无法将其翻译成英语。在随后的访谈中,受访者也表示,在做英汉互译时明显感觉到自己汉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欠缺,尤其英译汉时有一种“无力感”,无法传达出英语原文的神韵。

不仅是母语语言,母语文化也有欠缺。在调查问卷中,只有33.33%的受访者选择了“充分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规范和禁忌”。对于在中国文化中浸染了二十几年的大四学生来说,这个比例是非常惊人的。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受试者在测试卷中的答题情况也反映了这一点。在用英语简单介绍孙武及《孙子兵法》一题中,很多学生因为不了解孙武及这部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著作而导致写作中出现事实性错误。学生在校期间仅有“中国文化概要”一门考查课,远远不能满足“文化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经过访谈得知,不少学生并不重视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对英语学习帮助不大,影响了对中国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导致学习主动性不足。

2.2 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欠缺

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知识掌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跨文化交际能否成功进行的基础。据统计,虽然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及四年的专业学习,84.31%的受访者仍然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不满意。目的语语言知识欠缺这一点在非重点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中更为常见。有些学生在翻译和写作题中仍会出现拼写、语法等低级错误。

英语专业学生目的语语言知识的欠缺严重影响了文化间的双向交流。只有13.68%的受访者表示能用英语熟练介绍中国文化。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文化知识的欠缺,但更多的是因为没有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例如:学生基本都了解春节的习俗,但测试时让其用英语介绍春节,很多学生却连贴门神、贴对联、给压岁钱等春节习俗的英文表达都不能掌握。

语言承载着文化,是文化的反映。文化是语言的根基,对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语言教学从很大程度上说实际上也是文化教学。目的语文化的缺失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虽然日常的专业教学对目的语文化多有涉及,而且有“英美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课程,但学生对英美文化知识的掌握还是有所欠缺。例如:在翻译“the Beat Generation”时,因为缺少对美国文学、文化的了解,47.2%的受试者无法将其正确地译为“垮掉的一代”。再比如:翻译“Judas Kiss”时,因为缺乏对英美宗教文化的了解,68.3%的学生无法正确译出其暗含的“居心险恶”的意思。

2.3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欠缺

传播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仅仅掌握母语和目的语语言和文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问卷调查着重调研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所涵盖的态度、技能和意识三个维度。态度即是否愿意与西方国家的人用英语进行交流,是否愿意学习英语及西方文化。技能即能否比较中西方文化,能否用英语与西方国家的人顺畅交流,在与西方国家的人交流时能否使用交流技巧以避免文化冲突。意识即能否意识到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间的差别。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受访者有较好的跨文化交际态度和意识,唯独欠缺的是技能。虽然92.1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与外国人交流,但仅有15.69%能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顺畅的交流。在随后的访谈中,很多学生表示很少有机会与外国人交流,即使偶尔有这样的机会,他们也因为自己口语差、羞于开口等原因影响了交流,更不用说遇到文化冲突就手足无措无法使用交流技巧的情况了。学生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中,仅有一门考查课 “跨文化交际概论”,而且鲜有将课堂所学付诸实践的机会。显然,仅依靠课堂上所学的跨文化交际技巧是远远不够的。

3 英语专业“文化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拓展新的视角,从文化性、跨文化性两个层面促进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文化转型。具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英语教学同时具备文化性和跨文化性。

3.1 明确学科定位,丰富课程体系

过去的英语教育理念都是以语言技能为中心的,认为英语专业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现在,大家逐渐意识到英语专业是一门人文学科,其专业性体现在人文性上。相应地,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应以人文教育为目标,丰富以语言、文学、文化为核心的人文课程体系,开设“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学”“欧洲文化入门”“中国社会与文化翻译”“中西文化比较”等文化类课程。提高文化类课程,尤其是中国文化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将其列为专业必修课,增加课时,将文化知识渗透在整个培养环节中,形成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继承进而发扬中华文化。同时,重视汉语教育,增加诸如汉语写作、古代汉语、中华文化经典选读、中国古典诗词赏析等课程,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3.2 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

72.5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知识的获取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优化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增加文化类课程外,教师也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导入中西文化,敏感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能包容其他国家的文化。

汉语和英语文化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但现有的精读、泛读、听力、口语等课程的教材都是以英美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教材中应纳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本土文化底蕴和民族自豪感,不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没落在“英语大潮”里。

另外,虽然在教育部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下,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渐受到重视,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依然滞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文化转向缓慢。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他国文化的学习反思本我文化,用两种文化互动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例如:在介绍《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作品时,可以引入其英文版,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思考中西文化差异。在介绍西方文化时,也可以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从而提升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3.3 开辟第二课堂,创建跨文化交际实践平台

开辟文化类和竞赛类第二课堂,如:文化讲座、文化知识竞赛、中国诗词朗诵比赛、汉语写作比赛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化的同时,更好地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语言水平。

创建跨文化交际实践平台,通过提供与外教交流的机会、创建实习实训基地、加强与国外院校的合作与交流等方式给学生提供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将课上所学应用于实践,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

3.4 优化考核内容,建立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体系

当今社会,英语的地位居高不下,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在近些年得到一定的重视,但与“英语热”比起来,仍然得不到应有的足够关注。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认为自己学好英语,通过英语专业等级考试就够了。他们没有相关的汉语水平和中国文化的考试,也就没有学习中国文化的动力。前期的调研结果也显示,52.94%的受访者认为考试不考是他们不重视中国文化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事实上,汉语和中国文化知识的欠缺会大大影响其英语水平,进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全国高校英语专业等级考试和其它,如:精读、泛读、听力、口语、翻译等课程考核中也应涵盖中国文化知识。此外,还应增加汉语水平考试,并建立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体系,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态度、技能、知识和意识进行全面考察,促使学生重视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创新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英语专业的文化转型,使英语专业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师资队伍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教师自身要有基本的人文修养、敏感的文化意识、文化比较意识与能力以及研究能力。高校要多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学术交流的机会,使教师得以拓宽视野,增强自身文化底蕴,更好地完成“文化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

总而言之,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仅重视语言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文化性和跨文化性两个层面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桎梏,拓展人才培养的新视角,才能促进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化转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谙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拥有中国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化型”英语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母语英语专业跨文化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母语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专业四级听力考试的笔记策略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